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2528-84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社科联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2-2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按照中央、省级、州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为强化绩效理念和支出责任,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州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和财政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1〕1号)要求,我单位认真组织进行了2020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现将我单位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部门机构设置
州社科联成立于1985年,是中共红河州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中共红河州委和红河州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要力量。根据《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深化州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发〔2019〕2号)、《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关于印发<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机关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室字〔2019〕61号)、《中共红河州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 红河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红编办〔2019〕60号)等文件,州社科联机关设办公室、学会部、科研部、经济研究部和《红河》编辑部5个内设机构。
2.部门人员情况
根据《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关于印发<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机关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室字〔2019〕61号)、《中共红河州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 红河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红编办〔2019〕60号)等文件规定,州社科联机关使用事业编14名(参照公务员管理),设主席兼州社会科学院院长1名(正处级),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1名(副处级),州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名(副处级),正科级领导职数4名,副科级领导职数1名,事业编制5名(其中,设主任1名,正科级;副主任1名,副科级)编制结构为管理人员编制2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3名。2020年末在职在编实有人员19人,其中:机关行政工勤在职1人,参公管理15人,事业人员3人。
3.部门职能
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是由全州社会科学各学会、协会、研究会联合组成的群众性组织,为中共红河州委领导,州委宣传部业务管理的群众团体,加挂州社会科学院牌子。履行对州内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管理,对县市社科联工作指导,组织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活动的职能。其机关主要职责是:
(1)及时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各个社科学术团体的意见要求,报告州内社会科学工作情况。
(2)领导和协调全州各个社会科学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工作,指导各县市社科联开展工作,促进和支持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3)负责对全州各个社会科学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县市社科联工作的学术指导、组织管理工作,扩大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4)组织全州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开展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5)组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建立社科智库,组织开展社科课题研究。
(6)编辑出版有关社会科学的书刊和资料,办好州委、州政府机关刊《红河》杂志。
(7)开展社会科学知识的信息咨询普及宣传活动。
(8)完成州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州社科联2020年度编制预算时,申报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为:
(1)通过社科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和社科规划课题招标,能有效地激励和引导州、县(市)行政机关干部、州、县市各级各学校、大中专学校的广大社会工作者,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引领示范全州意识形态导向,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社科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全州人民群众的人文素养,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提供社科方案、贡献社科智慧。
(2)通过《红河》杂志的刊发,为红河州各级党委、政府和理论工作者及实际工作者之间搭建纳言咨政的平台,为红河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舆论支持,为宣传红河,提高红河州广大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理论人才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发挥重要作用。
(3)全面完成研究成果汇编出版工作。使研究成果得以最好、最完整地保存总结,社科专家的劳动智慧得以传承。
(4)继续加强社科普及工作。以“社科专家基层行”“云岭大讲堂·红河讲坛”为载体,着力发现、培养、聚集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学科带头人,为红河州社科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5)继续加大精准扶贫力度。预计每年支持扶贫工作经费1—3万元,开展支部共建活动2—3次,干部职工到挂钩贫困户家中走访4—5次。
共设置了25个绩效指标,其中:产出数量指标11个、产出质量指标3个、产出时效指标2个、社会效益指标3个、可持续影响指标3个、满意度指标3个,详见下表: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州社科联2020年度部门年初预算354.1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316.18万元,项目支出预算38万元。调整后预算485.07万元(包括年初结转结余29.42万元),实际支出463.8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94.87万元,项目支出69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1.20万元,预算执行率95.63%。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中央、省、州级财政部门有关财务规章的规定,州社科联制定了《红河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制度合集》,涉及会议议事制度、部门学习制度、党支部工作制、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公务制度、财务制度、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明确了经费审批权限及程序,经费预算、核算管理、资产购置与处置、财务监督等。制定了《红河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红河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 红河>杂志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经费管理办法》,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按照先有办法、后分资金、专款专用、独立核算、统一支付、严格把关的原则进行管理。严格执行预算,规范了资金审批和支付程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认真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在资金分配中的项目申报、评审和安排,均按规定严格执行,各项重点项目资金安排都保证及时到位,每一笔收支都做到有依据、有凭证、有程序,确保专项资金依法管理与使用。针对行政成本管理主要遵照中央、省级、州级相关公务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等管理制度,以及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了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出差的审批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是围绕部门整体战略目标实现和职责履行程度的综合评价,对于一个单位或部门的整体绩效评价能够洞悉资源配置的有效情况以及各部分要素之间的有机关系,从而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把握单位(部门)的资源配置合理性和资金运用效益,从结构分析和整体效益分析中更加精确地查找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
2020年州社科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通过收集部门基本情况、预算制定与明细、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及组织架构等信息,分析部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年度工作目标完成与履职情况,总结经验做法,找出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绩效评价对象和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的对象为州社科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期间为2020年1月至12月。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等级
1.绩效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遵循科学公正、统筹兼顾、激励约束、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
(1)科学公正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反映。
(2)统筹兼顾原则。职责明确,与单位自评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此次绩效评价工作。
(3)激励约束原则。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
(4)公开透明原则。绩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绩效评价指标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4个一级指标(决策、过程、产出、效果),7个二级指标(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27个三级指标,详见附件:州社科联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果4个方面进行构建,“决策”分值权重15分,“过程”分值权重20分,“产出”分值权重35分,“效果”分值权重30分。
(3)指标解释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部门履行职责与财政支出的内在联系为依据,分别从“决策—过程—产出—效果”4个维度综合评价州社科联2020年部门整体绩效,对应设置决策、过程、产出、效果4个一级指标。
决策:反映部门为执行相关政策,是否进行科学决策,采取合理措施,精准执行政策。依据决策环节的关键步骤,将决策指标分解为目标设定、预算配置2个二级指标,主要考核部门在决策过程中,是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和项目,促进部门整体目标的实现。
过程:反映部门在预算管理、预算执行、资产管理方面的合理性。包括是否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规范各项收支,是否规范管理国有资产,综合反映部门管理情况。
产出、效益:反映部门通过履职,是否实现了各项预期任务目标。根据各项政策、部门年初预算和具体项目执行情况,设置部门职责履行的主要效益。
在二级指标层面确定了各环节绩效评价的关键因素后,根据二级指标内容和相关标准进一步将其分解为27项具体可操作的三级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基层指标。三级指标更为细化和具体,以部门履行职责的各环节为设置三级绩效指标的依据,明确对绩效评价考核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说明。
3.绩效评价方法
结合绩效评价项目的具体情况,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真实可靠,本次绩效评价主要通过审阅资料、现场调研、实地评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价。
(1)审阅资料
收集与项目预算、管理、绩效相关的评价数据,形成绩效评价的基础资料,并对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阅。具体为:收集绩效评价的基础数据;对填报的项目完成情况表、数据采集表、资金使用情况表进行审阅,对异常的资金使用通过实地调查、原始凭证查阅等进行核实;收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的相关资料并结合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结果对绩效进行客观评价。
(2)现场调研
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部门职能职责、履职情况、项目实施及目标实现情况,结合部门特点制定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3)实地评价
采用资料收集与数据填报、案卷研究、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评价。在绩效评价实施过程中,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收集评价数据、资料;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项目的公众满意度、管理人员意见以及评价相关的信息。
4.绩效评价等级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百分制,各级指标依据其指标权重确定分值,最终得分由各级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形成。根据最终得分将评价分为四个等级:优(得分≥90分);良(80分≤得分<90分);中(60≤得分<80分);差(得分<60分)。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州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和财政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1〕1号)文件要求,本单位委托第三方开展2020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并落实各项目经办科室为绩效自评实施人、确定牵头科室负责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拟定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方式及要求。
2.组织实施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第三方评价机构在受托对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评价后,及时与州社科联进行沟通,了解部门及下属单位整体情况,包括部门机构设置及人员、部门职能、工作任务完成情况、预算安排及执行情况、政府采购情况、固定资产情况,以及部门管理制度和组织管理情况等,并收集相关文件资料。组织组员对收集到的文件资料进行研读,复核并确认部门战略目标、部门职能、中长期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梳理并确认各具体工作任务及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部门的绩效目标;整理总结部门适用、在用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分类整理部门的存量资产、新增资产,分类整理部门的年末职工总数;分类整理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各项工作应与部门职能或规划对应。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对应的部门职能或规划内容,分析确定当年整体支出评价的评价重点。围绕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重点或全部)、部门运行的有效情况(资源配置效率、资源管理水平、资源节约程度等),以及部门职能的实现程度(部门工作的整体效果、部门各项目标的实现程度或贡献度、社会各界的满意程度等)三方面内容确定;按照上述确定的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部门运行的有效情况及部门职能的实现程度三方面内容,根据绩效评价要求,形成了最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数据填报和采集
第三方评价机构就所需采集的数据与州社科联进行沟通,并赴现场收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目标完成情况、项目管理制度与执行情况及效果实现情况等相关资料,所有数据经核查后汇总。
(3)综合分析评价及报告撰写
①数据整理。第三方评价机构在评价实施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法对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核实和全面分析,要求被评价单位对缺失的资料及时补充,对存在疑问的重要基础数据资料进行解释说明。同时利用各种公开的统计数据,如政府部门政务公开信息、统计或研究机构的各类数据库及研究成果、互联网上各类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充分收集、分析和加工数据信息,形成对绩效评价宏观与微观层面的数据信息支撑。
②绩效分析与评分。按照指标体系确定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基础数据,对评价对象的绩效情况进行全面的定量、定性分析和量化评分。一是绩效评价指标分析,结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分别分析各指标的评价情况;二是对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量化、具体分析。完成绩效分析后运用既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根据各项指标权重,算出综合绩效分值,根据绩效得分,确定绩效等级。
③综合评价。在对部门绩效情况进行全面的定量、定性分析、量化评分的基础上,总结分析评价对象总体的绩效情况及相关经验与做法,形成初步评价结论。并以事实为依据,认真梳理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剖析影响绩效的主要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教训,提出对策建议。
④撰写报告。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绩效评价的原理和要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甄别、分析;同时,提炼结论、撰写报告,并与州社科联保持充分的沟通,确保每个观点均有理有据,形成最终的绩效评价报告。
三、绩效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本次绩效评价得分96.10分,评价等级为“优”。一级指标具体得分情况详见下表:
2020年,州社科联(社科院)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等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思想理论武装和作风建设为先导,从严从实推进党的建设和班子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社科研究、学术研讨、刊物编印和社科普及等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州委有关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安排部署,在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奋发向上、奋力拼搏,战胜了各种困难,推动了各项工作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在部门决策绩效中,部门职能明确合理,部门具体工作与部门职能匹配性较好;部门基本支出预算、重点项目资源分配较为合理;项目预算编制程序合理,符合资金使用范围,且均有政策文件支撑;在部门过程管理绩效中,预算执行方面,三公经费控制较好,预算调整及时规范,但预算执行率未达100%。预算管理方面,能够按规定内容和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内部控制较为完善,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管理制度较为健全和完善。资产管理方面,部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健全,固定资产在用率高。在部门职责履行和履职效益方面,2020年州社科联制定的工作计划基本实现,部门效果也得到了一定体现。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州社科联基本完成了2020年度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展社科规划课题和成果获奖工作完成情况”“《红河》杂志刊发工作完成情况”“研究成果汇编出版工作完成情况”“加强社科普及工作完成情况”“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工作完成情况”“其他任务目标完成情况”“重点工作办结率”等7个产出指标以及“社会效益”“行政效益”指标完成,绩效指标“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未完成。具体完成情况详见下表: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以思想武装和理论学习为先导,不断提升班子建设和党建工作水平
2020年,州社科联(社科院)班子以从严从实的精神下大功夫、花大力气、继续抓紧理论学习教育、党建及班子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纵深发展,以巡察整改为抓手、不断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建设,做到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党建和班子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二)全力以赴抓工作,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2020年,州社科联干部职工不断振奋精神、不断强化担当作为意识,勤奋工作、奋力前行,克服工作中的困难障碍,全力以赴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工作,扎实抓好社科普及工作,坚持不懈抓好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切实抓好《红河》杂志编辑出版工作,毫不放松地抓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人才工作成绩斐然
2020年,州社科联(社科院)继续做好服务好社科人才各项工作。一是组织申报人才计划,二是积极组织、推荐红河州优秀社科专家进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库,三是推荐社科联优秀事业人员,四是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社科规划课题,在社科人才、出版社、各级社科规划办之间做好联络工作,促进更多优秀社科成果的出版发行。
五、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绩效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州社科联在年初申报预算时设置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绩效目标与实际工作内容具有相关性,基本能反映部门整体支出的预期产出和效益。但部分绩效指标名称、指标值对应关系不强,部分绩效指标不具备可衡量性,个别绩效指标无考核意义。如设置的“预算执行支出进度”指标,该类型指标为硬性规定,部门设置此类指标作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无考核意义;又如设置的效益指标“有效地激励广大社科工作者”指标值为“积极有效的促进”,设置的可持续影响指标“持续提升红河州理论研究水平”指标值为“长期持续提升”,此类指标未量化,也未说明清楚,不具有可衡量性。
六、建议
加强绩效管理,落实绩效跟踪管理制度,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一是强化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目标是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的依据,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和起点。绩效目标要以相应的绩效指标予以细化、量化,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采用定性描述,但应具有可衡量性。二是加强绩效过程管理。建立完善项目执行进度报告制度。各级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协调配合,进一步将绩效跟踪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采取项目跟踪、数据核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项目组织管理情况、项目计划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等,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落实绩效跟踪及整改机制,更好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