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2527-102
  • 发布机构: 红河州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2-2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0年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20〕12号)等有关要求,红河州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对2020年部门项目支出绩效开展了自评,具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等。

  红河州与越南接壤,地理位置优越,红河片区加强与红河综合保税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发展,重点发展加工及贸易、大健康服务、跨境旅游、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面向东盟的加工制造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中越经济走廊创新合作示范区。在此机遇下,红河州需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睦邻友好工作,打通对外发展渠道,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以带动区域的经济繁荣发展;此外,还需积极开展邻国调研,及时了解友邻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打牢基础;深入研究友邻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俗,加深区域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促进区域生活稳定安宁。加之近年来,随着红河州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来红河州访问的党政代表团及国际友好人士数量众多。因此,做好各来访团组的外事接待工作,确保来访团组访问事宜的顺利开展,树立红河州的美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对增进红河州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好地向世界各国宣传红河州的特色,从而促进合作,达到政治经济合作双赢的目的。

  (二)项目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

  1.开展民间友好交流活动,其中包括:边境友好村寨交流7次(全州共缔结7对友好村寨);跨境民族交流5次(瑶族、苗族、壮族、布依族、傣族);

  2.邻国交往合作活动,其中包括:与老街省、莱州省合作协议会谈各1次,跨国春晚文化交流活动1次;

  3.对我州外事界务员的培训;组织人员上界巡查,加强界务管理和维护,处理边界涉外事务,加强对边境三县界务管理和维护的指导和检查,保持界线走向清晰和国家领土完整;

  4.预计接待来红河访问的各国政党、有关团体的外宾15批次165人;

  5.因公出国(境)团组审批;

  6.中国红河—东南亚开放发展与创新合作论坛,论坛一:经贸合作(跨境经济合作发展研究);论坛二:旅游合作(跨境旅游);论坛三:学术研讨(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建设背景下中越经贸关系发展研究)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相关方职责分工、管理流程、组织实施、制度建设情况等。

  为进一步发挥外事部门的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建设发展。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工作。完成好外交部、省政府赋予我州巩固对越友好交往与合作,深化周边互联互通,推动中越经济走廊建设和维护边境和谐稳定的工作任务,特制定2020年外事专项经费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主体责任:邻国科、州对外交流及政策研究中心。

  我办根据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部门预算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州外办财务管理制度,州外办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州外办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州外办内部控制工作手册,州外办资产管理制度,州外办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全方面涵盖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同时根据红河州有关经费使用规定,及时转发和制定因公出访、公务差旅、公务接待、会议培训、外事接待及绩效管理等有关规定。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按照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绩效相关的原则,依据下达的预算,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经费投入与产出相结合的办法,对照项目实际完成内容,评价实际实施内容与批复预算的完成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评价项目是否按照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执行;依据项目资金计划文件和凭证,评价项目资金下拨、到位及使用情况;将项目绩效目标与实施结果对比分析,判断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项目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对比分析,评价项目预期效益实现程度。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修订)、《云南省省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云财预〔2015〕295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红财预〔2015〕97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20年州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的通知》(红财预发〔2020〕1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办职能职责及年度目标任务等实际,设置“产出、效益、满意度”3个一级指标;并将其分解为6个二级指标,分别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指标、满意度;同时将6个二级指标细化分解为16个三级指标。

  本次绩效自评采用百分制,各级指标依据其指标权重确定分值,,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绩效自评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得分≥90分);良(80分≤得分<90分);中(60≤得分<80分);差(得分<60分)。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领导重视,思想统一。结合工作实际,成立红河州投资促进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工作,及时传达学习有关绩效评价工作的文件,把思想统一到各级关于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制度规定上来,充分认识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绩效自评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严密组织,职责明确。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分工,压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绩效自评工作顺利开展;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在2020年度外事专项经费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自评工作中,我办积极筹划,严密组织,以严谨、务实的态度,不折不扣的落实州财政局相关要求,认真收集整理评价资料,科学设定评价三级指标,全面真实反映外事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对照州外事办2020年对外事专项经费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自评体系评分表,我局自评分96分,自评结果为“优”。(详见附件:红河州2020年度州本级部门预算安排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2020年外事办项目预算数20万元,决算完成数20万元,预算完成率为100%;开展边境友好村寨交流7次、跨境民族交流5次、邻国交流2次、接待来红河州访问的外国政党、有关团体的外宾5批次;全年完成踏查边界线任务18次;积极开展涉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对界务员培训1次。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和省外办的指导下,州外办积极主动服务全州对外开放大局,立足红河州处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这一区位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开展好全州对外工作,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周边外交,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一是预算执行情况。外事办2020年项目预算数20万元,决算完成数20万元,预算完成率为100%。二是预算管理方面。外事办具有相应预算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相关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按规定内容、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三是资产管理方面。市外事办制定了资产管理办法,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资产保存完整、配置合理、处置规范;外事办固定资产总额为29.95万元,实际在用固定资产29.95万元,固定资产利用率为100%,固定资产利用率较高。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一是对外流情况。开展边境友好村寨交流7次、跨境民族交流5次、邻国交流2次、接待来红河州访问的外国政党、有关团体的外宾5批次。

  二是边境管理开展情况。会同有关查看界线、界桩情况,充分发挥外事界务员作用,全年完成踏查边界线任务18次;积极开展涉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按计划对界务员培训1次,边境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较好。

  三是因公出国(境)工作管理方面。2020年,全力聚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因公出国(境)有关工作精神和要求,对全州因公出访工作进行了及时部署调整,暂缓因公出国(境)团组,全力保障抗疫合作。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覆盖面、海外影响力提升情况。积极做好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对外交往活动,精心组织筹划重要外事活动。一是通过驻中国使领馆搭建平台,精心筹划重要外事活动。二是创新对外交往方式形式。三是以友城为纽带,推进务实合作。疫情防控期间指导全州缔结5对友城主动与外方友城沟通交流,对疫情防控情况进行关心了解,彰显红河州的对外友好形象。

  2.可持续影响。持续抓好边界日常管理维护工作,维护边境稳定。认真抓好边境管理政策法规宣传,坚持以“三个法律文件”为边境管理准则,积极推进边境管理工作法制化进程。为及时掌握边境动态,有效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宁与稳定,全年共上界18次,踏查了从60—146号共30块界碑,约200公里边界线,确保界碑完好无损,边界走向清晰。

  3.满意度。本次共计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综合满意度为92.04%。其中,受益人群发放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9份,满意以上问卷39份,满意度为98.7%;红河州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单位员工发放问卷11份,回收有效问卷11份,满意以上问卷8份,满意度为85.55%。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不断完善各项预算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不断出台的各项制度,相应的制定和修订了我办预算管理的各项制度。

  (二)强化预算管理,事前必编预算,控制经费使用,使用必问绩效,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等环节。在接待准备中,严格执行外事接待的相关规定,均作出计划或安排,在接待中,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没有超规格接待、赠礼的情况发生。

  (三)加强宣传,加强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杜绝有制度不执行的情况。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部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一是编制的绩效目标不完整,设置的绩效指标不明确。绩效目标未完全符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且编制的绩效目标未细化到具体的产出目标、效果目标。

  二是绩效自评工作开展不到位。

  (二)受疫情影响,部分年度工作任务未按计划完成。

  七、有关建议

  (一)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部门绩效管理主体意识,充分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主动性,并采取组织集体学习、培训等方式将该理念灌输部门内部,增强内部科室参与绩效管理的意识,切实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二是建立绩效目标审核机制,每年对制定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对于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修改、完善,编制合理完整的绩效目标。三是提高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意识,强化支出责任,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建立预算目标监控机制,部门应按照州级财政绩效目标执行监控的要求,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期,特别是项目实施的重要节点,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绩效数据信息,并与预算绩效目标及指标等加以比照,及时调整、合理把控项目实施进程,确保项目规范实施,达到预期绩效。

  (二)合理安排年度工作任务,确保部门年度工作全面完成

  部门在安排年度工作时应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合理安排当年工作任务,确保年度工作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建立绩效自评机构,认真做好预算绩效自评。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包括可能对项目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往年绩效评价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

  红河州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21年2月22日

附件【附件:红河州外事办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和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表+.xlsx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