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2517-67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归国华侨联合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2-27
- 时效性: 有效
2020年红河州归国华侨联合会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发挥侨联组织统战性、民间性、群众性、涉外性的特点和优势,认真履行“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侨益、拓展海外联谊、积极参政议政、弘扬中华文化、参与社会建设”六项职能,为全州实施“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战略作出侨界积极的贡献。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 27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20] 12号)等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设立了州侨联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了全年资金运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州侨联2020年预算收入合计190.3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90.33万元,占总收入的100%;
州侨联2020年决算支出合计186.35元。其中:基本支出167.35万元,占总支出的89.80%;项目支出19万元,占总支出的10.20%。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我会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我会先后制定了《红河州归国华侨联合会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操作细则》、《红河州归国华侨联合会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红河州归国华侨联合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红河州归国华侨联合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等制度。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对象和范围。
通过对我单位预算支出绩效目标的设置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资金实施管理情况、整体支出绩效表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切实提高我单位的项目管理水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工作效率,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州侨联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
(二)绩效自评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本次部门整体评价,按产出和满意度的逻辑模型,设定数量、时效、社会、服务对象满意度等。设置了两个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具体评价指标与评分标准详见《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1-1)
(三)绩效自评工作过程。
1. 前期准备
(1)领导重视,思想统一。结合工作实际,成立红河州侨联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工作,及时传达学习有关绩效评价工作的文件,把思想统一到各级关于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制度规定上来,充分认识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绩效自评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严密组织,职责明确。根据我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分工,压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绩效自评工作顺利开展;
(3)强化措施,健全制度。为确保绩效自评工做客观准确和顺利开展,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了《红河州归国华侨联合会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操作细则》、《红河州归国华侨联合会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红河州归国华侨联合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红河州归国华侨联合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等制度;
2.组织实施
落实到位,提高运用,收集、整理资料,客观分析,实事求是,形成报告;按时报送州财政局部门整体、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形成总结,配合财政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按要求公开绩效自评情况。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在2020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中,我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统筹,严谨、务实的态度,积极认真的落实完成了州委州政府和州财政局的相关要求,全面真实反映年度经费使用管理及2020年整体工作情况,对照州侨联2020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估评分表,我会自评分97分,自评结果为“优”。(详见附件1-1)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围绕州委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决策部署,发挥侨联组织联系和服务归侨侨眷的独特作用,为全州发展大局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承办“寻根之旅”夏令营;加强内外联系接待外来归侨、侨眷;走访慰问困难归侨侨眷;助理招商引资、助理乡村振兴、助学帮扶;完成度不低于1次。
依法维护侨益方面。实施助侨惠侨行动,深入侨界群众,知侨心,懂侨意,关注归侨侨眷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需求,推动侨务政策落实;继续做好“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多为侨界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开展春节慰问困难归侨侨眷日常走访看望侨界代表人士;完成度不低于98%
拓展海外联谊方面。充分发挥侨联组织与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联系面广、范围宽、多层次的优势和特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为红河州经济建设增加助力,形成合力,促进发展;完成度不低于98%
积极参政议政方面。加强与人大、政协涉侨工作委室的对接联系,经常性走访侨界代表人士,向他们通报工作情况,宣传党和国家涉侨政策法规,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让他们及时了解侨务工作方面的工作动态,引导他们在开展民主协商和参政议政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贯彻落实情况调研,为州人大涉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做好基础性工作,为切实维护好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提出合理化建议;完成度不低于98%
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坚持“以侨为桥”,以血缘、地缘、语缘为基础,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融洽同胞感情、增进民族共识,广交新朋友、深交老朋友,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按中国侨联和省侨联的部署安排,积极承办“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完成度不低于98%
参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侨联组织群众性、民间性、涉外性、统战性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参与全州经济社会建设;完成度不低于98%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存在的问题
1.项目设定的绩效目标不够科学,维护机构正常运转的业务费主要用于日常消耗,很难产生经济效益。
2.对于绩效管理的把控和学习不足。
(二)整改情况
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定绩效目标。
2.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绩效工作水平。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我会严格按照《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有效推进绩效工作,确保做到事前绩效目标编制、事中绩效跟踪和评价、事后绩效考核及绩效结果运用。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年度考核,经费使用等工作挂钩,强化结果运用。
(一)促进财政支出的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为预算编制和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三)发挥绩效评价“助推器”的作用,总结资金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资金管理,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办法;
(四)结果公开,强化监督,接受合理意见,确保经费使用效益和资金安全。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切实凝聚侨心,画好我州侨界团结最大同心圆。积极向省侨联争取获批项目23个共70万元,涉及各县市侨联、云锡公司侨联和石屏县侨联小组,其中,13万元的归侨侨眷生活困难补助,通过中秋慰问的方式已全部发放;51万元的公共服务类、维护侨益类、侨务扶贫类项目和6万元的国内侨务工作项目正抓紧实施,现已完成。与美国翰林文教基金会、加拿大北美青少年联合会合作举办“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云南红河营6期9个营,来自各国的378名海外华裔青少年通过微信平台参加,《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宣传片获批作为云南本地故事在全省办营单位推送,推送范围涉及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联合州政协文史文化和学习委完成全州侨联系统归侨口述史征编工作,编辑出版《红河州归侨口述史》,为我州归侨史料再添新篇。此外,积极编撰反映侨界心声、宣传涉侨工作的信息、简报143条。开展春节走访,慰问贫困归侨侨眷、“挂包帮”联系户和退休老干部共99户2.73万元;慰问受灾侨眷6户6000元。
(二)努力发挥侨力,为助力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侨界的有效力量。坚持“挂包帮”“转走访”要求,继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下拨扶贫工作经费5万元,开展帮扶走访近10次20余人。同时,以产业、教育、健康等扶贫为着力点,调动侨界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与香港侨界社团联会签订的连续4年、每年不少于50万元的“一对一”助力脱贫攻坚帮扶协议,今年第一批帮扶资金50万元已拨付,主要帮扶红河县车古、乐育、甲寅等地的民族手工刺绣、竹编工艺品等产业;依托云南华商公益基金会平台,协调海外慈善团体,为蒙自、个旧、元阳13所贫困山区小学落实多媒体教学设备13套26万余元;与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签订“一帮一”合作协议,计划资助红河州贫困学生500名;联合致公党红河州委开展“侨界社会服务边疆行”,为基层群众送医上门、送药上门。此外,积极参与蒙自“创文”相关工作,成立归侨侨眷创文自愿服务队,与蒙自市文澜镇群乐社区签订《社区共驻共建协议书》,坚持每周开展志愿服务,进行入户宣传、卫生清扫、督促巡守和文明交通岗值勤等,助力蒙自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三)积极维护侨益,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添砖加瓦。开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30周年系列活动,进行侨法宣传调研、座谈、宣讲等10余次,积极动员全州侨联系统干部和广大归侨侨眷1000余人次参与中国侨联第二届“侨商杯”法律知识竞赛,印制并发放包含宪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侨联章程和涉侨法律政策指南等内容的《涉侨工作手册》1500本,30周年纪念手提袋4000个,宣传单2万份。积极邀请专业律师为侨联干部解读《民法典》,并在侨界群众中进行《民法典》宣传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近10次,不断提高侨界群众的法律常识、法治观念,增强学法、知法、用法的能力,切实加大为侨服务、依法护侨工作力度,年内,共接到来信来访29件(次),同比下降21%。同时,更好地发挥归侨侨眷在开展民主协商和参政议政中的作用,侨界代表、委员围绕助力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建设及侨联基层组织建设、侨乡文化保护和挖掘、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联系等侨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献计献策,共提出建议和提案65件,同比增长12%,有效提高红河州侨界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附件1-1: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红河州归国华侨联合会
2021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