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2346-748
  • 发布机构: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3-04
  • 时效性: 有效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20〕12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和《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州级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和财政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1〕1号)等文件精神,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红河片区)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做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

  (2)组织实施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执行行政管理制度。

  (3)负责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的投资、贸易、金融服务、规划资源等有关行政管理决策和服务工作,主要包括合作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制度创新、行政审批服务、对外协调、开发投资公司管理、行政执法等事务。

  (4)领导或者协调驻区机构有关行政管理工作,与驻区机构、有关部门建立合作协调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

  (5)负责落实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实施意见》和各项改革创新措施;组织研究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深化改革创新经验,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创新成果建议。

  (6)推动建立健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7)统筹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开发建设,统筹指导区内产业布局和功能培育,协调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建设。

  (8)统计发布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公共信息。

  (9)组织实施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信用管理和监管信息共享工作,依法履行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有关职责。

  (10)全面实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展“一部手机办事通”“一网通办”功能,为区内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指导、咨询和服务。

  (11)统筹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经济管理事务,协同河口县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片区内社会事务的协调和管理。

  (12)完成省委省政府、省自贸办、州委州政府和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2.机构设置情况

  根据上述职责,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设有:综合协调局、政策法规局、规划建设局、投资促进局、综合服务中心5个内设机构。

  3.重点工作概述

  (1)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统筹抓好“区县”国土空间、城乡、综合交通等规划衔接,加快实现“区县”发展“一盘棋”、空间规划“一张图”。二是启动中医药康养医疗园区、自由消费区、红河片区国际诊疗中心等重点项目修建性详规、可研编制等前期;加快建设海关监管区、数字自贸、中小企业孵化园、国门联检大楼、巴刹大桥、公铁联运物流园及国际陆港自贸城等重点项目。三是紧扣投资导向及支持专项,积极申报中央和省州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

  (2)高规格加快制度创新。一是加强与省商务研究院深度合作,总结提炼在全国全省具有代表性和首创意义的经验案例,确保改革试点任务完成90%。二是深入挖掘利用边民互市系统集成创新、跨境产能合作等方面优势,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助力“双循环”发展。

  (3)高效率抓好招商引资。一是聚焦国内外100强贸易企业,主动上门对接,精准招商,力争新签约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新开工10个,新增注册企业500户以上。二是主动跟进在谈重点企业,确保维创资通、东方醒狮等项目落地。紧盯香港唐立特纺织服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重庆新中通、红河高创人才服务等一批数据经济、平台经济新业态试点运营,力争贡献税收5000万元以上。

  (4)高质量打造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推进“证照分离”、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和投资项目审批承诺制等各项改革,实施“先建后验”模式,大幅压缩审批时限。二是做好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推行“PDCA”闭环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综合服务中心服务水平。

  (5)高层次统筹联动发展。全力统筹红河片区与红河综保区、蒙自经开区以及全州各县市联动发展,加快形成以“三区”联动为主的1(红河片区)+2(红河综保区、蒙自经开区)+13(以河口县为主的红河州13个县市)+N(国内其他园区及县市)+Y(越南)+D(东盟)发展格局。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从短期3年内整体绩效目标和预算年度内绩效目标两个维度,根据部门总体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要求,对整体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分解。

  1.2021年—2023年整体绩效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和融入国家和省的发展战略为使命,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州委“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切实当好沿边开放发展排头兵”工作要求和“规划编制、运行机制、改革创新、招商引资、基础建设、队伍建设、形象建设”实现7个突破的目标要求,发扬“改革创新、朝气蓬勃、敢为人先、立说立行、善作善成”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抓好红河片区各项工作。

  2.2020年度整体绩效目标

  (1)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结合红河片区实际,完成《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建设实施方案》和《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投资项目“先建后验”实施方案》。

  (2)结合红河片区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编制完成红河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海关特殊监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

  (3)进一步加快完善财政保障、投融资、项目审批和管理等机制,确保红河片区运转有力有序、投融资规范高效、审批办事方便快捷。

  (4)按照“扁平化管理,专业化建设,一体化发展”,推进红河片区与河口县“区县融合”,构建落实有力、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围绕加工及贸易、跨境旅游、跨境电商、大健康产业四大重点产业和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加快形成产业聚集。加快推动云众食品产业园、广州猫屎咖啡项目、异域风情街(二期)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抓紧推进跨境国际产能合作、电子信息循环经济园区、外籍人员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跨境中草药交易平台、中国—东盟(红河)商贸物流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6)编制完成《红河片区招商引资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7)围绕加工及贸易、大健康、跨境旅游和跨境电商四大重点产业,梳理各产业国内外目标企业不少于20户,主动上门对接,招大商、招好商,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尽快形成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力争2020年新签约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协议总投资100亿元以上,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新开工6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0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新增注册企业300户以上。

  (8)积极争取上级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红河片区2020年年度收入总计229782138.67元,上年结转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20655864.78元,其他收入9126273.89元。支出总计38155660.39元,其中基本支出1670495.68元(人员经费元1463809.38元;公用经费206686.3元);项目支出36485164.71元(其中基本建设支出20878900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91626478.28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年末结转和结余190115969.1元,其他资金结余结转1510509.18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红河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解凌云为组长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红河片区综合协调局,办公室主任由红河片区综合协调局局长孙永兼任,副主任由跨合区财政办主任邓琳兼任。领导小组负责审查批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计划;研究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保障措施;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等。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执行和落实领导小组的决定事项,向领导小组报告日常工作开展情况。

  二是健全制度体系。印发《2020年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作为本部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落实预算绩效管理方案的制度保障;印发《2020年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作为预算绩效管理配套办法及操作细则,并通过该办法建立了本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体系。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对象和范围

  1.目的: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管理与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

  2.对象:红河片区部门整体支出。

  3.范围:红河片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对未完成绩效目标或偏离绩效目标较大、预算执行率偏低的情况要分析并说明原因,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二)绩效自评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1.原则:绩效自评应当遵循“科学公正、统筹兼顾、激励约束、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实施。

  2.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和《2020年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3.评价指标体系: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绩效指标,包括项目的产出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

  自评指标的权重由各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预算执行率和一级指标权重统一设置为:预算执行率10%、产出指标 50%、效益指标3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如有特殊情况,一级指标权重可做适当调整。二、三级指标应当根据指标重要程度、项目实施阶段等因素综合确定,准确反映项目的产出和效益。

  4.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等。单位自评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比较法;部门和财政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关联性分析的方法。

  (2)比较法。是指将实施情况与绩效目标、历史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情况进行比较的方法。

  (3)因素分析法。是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部因素的方法。

  (4)最低成本法。是指在绩效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成本最小者为优的办法。

  (5)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判的方法。

  (6)标杆管理法。是指以国内外同行业中较高的绩效水平为标杆进行评判的方法。

  (7)其他评价方法。

  5.评价标准:绩效评价标准通常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用于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比较。

  (1)计划标准。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作为评价标准。

  (2)行业标准。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3)历史标准。指参照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为体现绩效改进的原则,在可实现的条件下应当确定相对较高的评价标准。

  (4)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确认或认可的其他标准。

  (三)绩效自评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红河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解凌云为组长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在红河片区综合协调局,办公室主任由红河片区综合协调局局长孙永兼任,副主任由跨合区财政办主任邓琳兼任。领导小组负责审查批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计划;研究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保障措施;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等。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执行和落实领导小组的决定事项,向领导小组报告日常工作开展情况。

  二是健全制度体系。印发《2020年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作为本部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落实预算绩效管理方案的制度保障;印发《2020年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作为预算绩效管理配套办法及操作细则,并通过该办法建立了本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体系。

  2.组织实施

  明确财政办为牵头部门,按时组织红河片区四局一中心及时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提升认识,严格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计划;按要求制定绩效目标体系;认真组织开展部门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工作,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中期评估、绩效跟踪监控管理工作;按相关评价报告格式的要求形成评价报告;自评报告按规定进行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严格执行部门内控制度及绩效管理实施细则。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红河片区绩效自评得分91分,评价等级为“优”。一级指标具体得分情况详见下表:

  

  总体来说,红河片区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格式要求编制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绩效目标能够体现预期绩效目标及具体支出指标能细化和量化,基本能够明确,表述清晰,符合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红河片区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超额达标,实现新设企业数536户,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392户的136.7%,同比增长105.36%;新增外资企业6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户的150%,同比增长100%;进出口总额143.6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98亿元的142.3%,同比增长84.89%;使用外资金额1167.8006万美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0万美元的116.8%,实现片区使用外资零的突破;工业总产值12.1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1.68亿元的104.02%,同比增长35.87%;固定资产投资39.0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26.4亿元的147.8%,同比增长8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2.51亿元的102%,同比增长29.3%。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对于绩效评价的认识不够深入,思想认识不到位,把预算绩效简单等同于工作目标、工作考核和业务管理,下一步需要加强思想认识,在各部门日常工作中体现绩效目标动态监管和结果应用。

  (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红河片区成立时间短、日常业务量大、工作繁忙、加上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难度较大。

  (三)缺乏专业、系统的学习,只能在探索中边工作。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红河片区于2019年8月30日挂牌成立,成立时间短,绩效管理工作经验缺乏,按照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等文件精神,积极健全《2020年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参照对比中落实以下几点来实现绩效管理:

  1.在编年度预算时,按照财政部的规定编制申报绩效目标,并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跟踪、自评工作。

  2.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全面、准确的预算,提高年初预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绩效评价管理制度执行力度。

  4.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内容,细化、量化工作任务。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1.重视绩效自评工作,加强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组织领导。

  2.加强预算编制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加强内控制度的建立工作,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度。

  4.加强任务目标分配工作,重视职责履行落实。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可能对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红河片区为2019年8月30日挂牌成立的新单位、时间短改革任务繁重,2020年预算编制中只包含基本支出等公用经费,不含项目支出,部门所涉经费更多为上级补助专项经费和其他经费,在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中涉及收支项目时影响较大。

  附件:2020年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预算绩效管理办法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2月21日

附件【红河片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和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表.xlsx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