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2319-96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科技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3-1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科技局2020年度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经费项目)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围绕种植、加工、流通,结合医疗养老、养生方面,建立一批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强化创新能力服务。促进中药产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研发并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特殊用途化妆品。结合打造“绿色食品牌”,强化对弥勒食品加工中心生物医药企业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搭建创新平台和团队。发展“互联网+中药+中医+中医药健康服务”平台经济,构建中药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借助特色原料药产业,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在仿制药研发生产方面的交流合作,努力在红河自贸区探索建设仿制药研发生产国际合作基地。
(二)项目绩效目标
以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品、鼓励发展地方特色健康服务业、构建现代生物医药物流体系、培育“互联网+”新业态为重点。实施道地药材培育工程、产业园区建设工程、产业主体壮大工程、红药品牌打造工程、人才队伍培引工程、研发创新服务工程六大工程。推动哈尼族、彝族、苗族、瑶族等民族中药古方特色疗法产业化发展。努力将红河州建设成云南省重要的中医药及民族药发展药谷,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养老养生、休闲度假基地,滇南道地药材溯源中心,滇南中药材贸易中心和滇南医疗康体服务中心,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培育成红河州的支柱产业。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对象和范围
绩效自评目的:对财政资金支出的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引导树立和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强化支出责任,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采取措施改进和加强资金管理。评价对象为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经费项目。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20〕12号)等有关要求,我部门以资金安排使用和预算绩效管理情况为重点,全面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项目支出及与预算资金及相关管理活动开展自评。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为落实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我局成立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并对各科室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不定期召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专题会,研究、分析绩效目标任务,确保绩效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组织实施
我局认真组织开展绩效自评工作,下发了《红河州科技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通知》(红科发〔2020〕40号)通知文件,对2020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和省级及州级财政资金安排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财政资金落实、使用情况、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为完成绩效目标制定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措施等办法、项目产出效益进行自评。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红河州科技局年初设立的绩效目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能职责,符合部门中长期实施规划;绩效指标清晰、可量化,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相对应,与2020年预算资金相匹配;预算配置科学合理,预算执行积极有效,预算管理透明规范,资产管理安全高效,职责履行目标完成、质量达标,履职效益较好。红河州科技局2020年度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和管理规定,按时完成预算执行进度,严格控制、合理利用各项经费,鼓励合法合规的经费开支,按要求进行预算管理,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红河州科技局对2020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结果为优秀。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生物医药发展取得突破。2020年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28.47万亩,同比增长0.67%;预计产量13.41万吨,同比增长7.62%;实现农业产值46亿,同比增长11.98%;药品流通业主营业务收入26.3亿元,增长29.24%。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目前,全州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8户,零售企业1502户。有持证药品生产企业7户,生产剂型达12个综合制药产业,剂型共80个品种、100余个规格,中成药生产和销售量均占90%以上。特别是云河药业拥有通过GMP标准认证的12个剂型共74个品种规格的药品现代化生产线,32个品种列入国家医保目录。11月19日,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红河分中心揭牌成立。
(二)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生物医药发展取得突破。2021年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预计产量14万吨;实现农业产值50亿;药品流通业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推进生物医药种植业发展。根据《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关于红河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按照审议意见,州科技局研究并制定了办理方案,提出了“要高度重视”“要科学谋划”“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要切实促进”等四条办理措施。为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2020年我州大力发展灯盏花、三七、葛根、重楼、白芨等中药材种植产业。
2020年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27.6万亩,占全省八分之一的种植面积,已成为种植面积稳定的中药材种植大州。红河州结合边疆民族地区扶贫专项资金,部分县市如红河县出台“脱贫攻坚产业扶持办法”,对种植生物医药基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扶持,并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模式,巩固和优化中药材种植品种和面积。其中,草果种植面积38.9万亩,增加7.9万亩;三七种植面积12.8万亩,减少5.7万亩;南板蓝根种植面积8.86万亩,减少了2.92万亩;砂仁种植面积15.65万亩,增加了7.9万亩;其他品种如生姜、八角、葛根、白及、重楼、黄精、灯盏花种植面积保持稳定,中药材种植分布匀显现向种植适宜区集中的趋势。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绩效意识普遍不足。自评单位的绩效意识有待加强,认识和重视程度都不够,对绩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的认识,不利于切实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主要表现为:各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业务水平不高;部门内部没有明确职责分工,项目相关科室参与指标设立、绩效监控与评价较少,自评报告质量不高。
(二)绩效自评目标不够规范。项目绩效目标指标设定的合理性不够。财政支出项目具有多样性、专业性,目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指标又没有现成的指标可参考,各单位在绩效目标指标设定上普遍存在着与项目总体目标的关联度不够,对项目预期产出和效果描述不够充分。
(三)项目资金的管理不够完善。预算执行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专项预算执行进度偏慢,资金管理欠规范,配套资金不及时,项目监管不到位,实施效果不理想。项目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优化项目日常管理、注重项目后期维护。
七、有关建议
无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红河州科技局
2021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