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2019-45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3-1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2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2〕2号)文件要求,我局对2021年项目支出实施了绩效自评。评价基准日2021年12月31日。
一、基本情况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州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的通知》(红财预发〔2021〕15号)文件,2021年州财政局批复州农业农村局项目28个,批复项目资金3070.01万元。
(一)项目概况。
1.农村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配套资金。
项目背景:按照《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红办发〔2018〕85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红政发〔2019〕1号)、《红河州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19—2020年)》(红农科环发〔2019〕2号)、《红河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红河州“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设立该项目。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2021年全州改建卫生户厕54742座、自然村卫生公厕786座。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2021年农村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配套资金预算安排1544万元,已全部拨付至县级,截至2021年底,全州各县市完成资金支出1328.02万元,资金兑付率86%。
2.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护补助资金。
项目背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2019年机构改革后,农田建设和管理职能统一划归农业农村部门。从2019年起,根据省下达的建设任务,由州和县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2021年,州级计划实施建设高标准农田50.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2.25万亩。省下达我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9.01万亩(财政渠道14.41万亩、发改渠道34.6万亩)。截至2021年12月31日,建成高标准农田51.51万亩,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的10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2021年,中央、省下达补助资金52539.9万元,其中:中央49519.68万元、省3019.22万元。尚有4480余元资金尚未到位。《红河州财政局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0年州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和绩效目标的通知》(红财农发〔2020〕17号 ),下达县市327.17万元、州农业农村局21.83万元。下达州农业农村局资金已全部到位。截至2022年1月31日,各县市支出资金180.53万元,州农业农村局支出10万元。
3.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资金。
项目背景: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2020-2022年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函〔2020〕56号)要求,2020年7月,州财政局、州农业农村局共同草拟实施方案,报经州人民政府批准后,下发了《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2020-2022年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红政办发〔2020〕23号),我州个旧、蒙自、建水、石屏、红河、元阳、绿春、金平8个县市连续三年实施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工作。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为有效促进支持石屏、红河、元阳、绿春、金平5个贫困县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工作顺利开展,我州按比例配套相应补贴资金,其中,石屏县州级承担2%;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金平县州级承担4%。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红河州财政局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1年州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和绩效目标的通知》(红财农发〔2021〕10号),下达石屏、金平、元阳、红河、绿春5县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资金86万元及良种面积推广绩效目标。其中:石屏县补贴资金9.762万元、良种面积推广0.9万亩(良法技术推广面积2.23万亩);金平县补贴资金30.218万元、良种面积推广1.85万亩(良法技术推广面积0.46万亩);元阳县补贴资金26.328万元、良种面积推广1.5万亩(良法技术推广面积0.96万亩);红河县补贴资金17.748万元、良种面积推广0.8万亩(良法技术推广面积2.26万亩);绿春县补贴资金1.944万元、良种面积推广0.1万亩(良法技术推广面积0.08万亩)。截至2021年12月31日,石屏县兑付9.762万元资金,金平、元阳、红河、绿春县均未兑付,执行率11.35%
4.高原特色农业展会及招商引资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为完成州政府每年下达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推进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本项目。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聚集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规模养殖、中药材六大主导产业,盯住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搭建农产品展销推介、农业招商引资等平台,通过组织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展销会,加大产销对接力度,提升红河州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展会招商、外出招商工作力度,完成州政府每年下达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推进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2021年我局用于开展高原特色农业展会和招商引资工作的经费支出共计652176.23元,(其中2020年结转经费276362.74元,2021年高原特色农业展会及招商引资项目资金375813.49元),2021年项目资金结余424186.54万元。经费结余的原因主要是受新冠疫情防控影响,2021年原拟参加的2021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21云南绿色食品牌(北京)推介活动均延期或改为线上举办,几次展会涉及经费共计86.76万元。
5.温氏三百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和金锣集团生猪屠宰供应项目合作家庭农场贷款贴息配套资金。
项目背景:2016年4月29日,红河州人民政府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发展“300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从2016年开始投资建设,在红河州成立4个分公司,每个分公司建设3-5个种猪场、一个25万吨饲料厂;发展2000户家庭农场,年出栏育肥猪300万头;建设配套的生猪屠宰、加工及冷链设施,并列入红河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项目规划项目。根据《红河州农业局 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300>》(红农计财〔2016〕43号)和《红河州农业局 红河州财政局< 关于适当提高红河州300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项目合作家庭农场贴息贷款额度上限>》的通知(红农计财〔2017〕21号)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向各类银行承贷的贷款,财政予以贴息,贴息的贷款额度上限为120万元,贴息资金由州级财政承担40%,项目县(市)级财政承担60%。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项目采用欧美高效化工厂模式建设标准化猪舍,即:钢结构猪舍+自动环境控制+自动喂料+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筑结构形式。每栋猪舍单批饲养规模2000头,猪舍及粪污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0万元。2021年计划投资新建猪舍50栋,总计投资12500万元。目前,温氏公司在蒙自、开远、个旧、建水、石屏、弥勒、泸西、金平、元阳、红河10个县市布局建设家庭农场。2021年,温氏公司分别投资11906.77万元、13400万元建成投产开远螺丝塘、建水普雄2个万头种猪场,新建成投产饲养规模2000头的家庭农场猪舍55栋,按每栋250万计算,累计完成投资13750万元,年新增上市生猪19.8万头。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本项目共预算安排州级财政资金80万元,全部分配到有关县市用于开展温氏家庭农场贷款贴息工作,其中:开远市9万元、蒙自市13万元、建水县13万元、石屏县8万元、弥勒市15万元、泸西县10万元、元阳县8万元、红河县4万元。经州农业农村局2022年1月调度结果显示,下达8个县市80万元补助经费支出73.2428万元,结转资金6.7572万元,资金使用率91.55%。
6.红河州非洲猪瘟防疫建设经费。
项目背景:2020年以来,云南省昭通、普洱、昆明、怒江、迪庆、文山、版纳等多个州市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我州先后从外来生猪产品中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非洲猪瘟防控任务艰巨,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同时,境外疫情传入风险高,非洲猪瘟疫情已扩散蔓延至越南全部省市,63个省7000多个乡镇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扑杀生猪400多万头,成为非洲猪瘟肆虐的国家之一。我州河口、金平、绿春三个边境县与越南毗邻,边境线长达848公里,其中陆界582公里、水界266公里(河流),涉及13个乡镇44个村委会235个自然村或村小组。有3个国家级口岸,边贸集市和互市点14个,大小通道102条。境外疫情通过往来人员携带、走私、便民互市、野猪移动等途径传入风险高,边境地区便民通道多,大多没有天然屏障,防堵任务十分艰巨。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对县市非洲猪瘟防控经费进行补助,主要用于应急物资、兽医实验室设备及用品、防控宣传培训、监测排查、调运监管、应急处置、工作经费等支出。2021年,州县两级始终坚定不移防控非洲猪瘟,不断强化监测排查、应急准备与处置、调运监管、疫情防堵、餐厨剩余物监管、防控宣传培训等综合防控措施落实落地落细,成功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1个、占全省创建数的50%,全州13个县市对生猪生产、经营、屠宰等各个环节的6046份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督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实现“批批检、全覆盖”,对全部生猪规模养殖场、20个生猪屠宰场及养殖密度较大村庄反复大清洗大消毒全覆盖,备案生猪运输车辆1260台,设立县域间检查站点数量58个,在边境3县设置检查卡点21个。一年来,全州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生猪生产快速恢复发展,猪肉市场供应充裕。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本项目共预算安排州级财政资金80万元,全部分配到各县市用于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其中:个旧市6万元、蒙自市6万元、开远市6万元、建水县8万元、石屏县8万元、弥勒市5万元、泸西县5万元、屏边县4万元、金平县6万元、红河县5万元、元阳县7万元、绿春县6万元、河口县8万元。经州农业农村局2022年1月调度结果显示,下达13县市80万元补助经费支出62.5167万元,结转资金17.4833万元,资金使用率78.14%。
7.红河州优质粮食作物良种选育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水稻、玉米是我州的主要粮食作物,无论是面积、单产和产值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州常年种植水稻面积130余万亩,玉米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为此,我州农业部门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主线,集中力量重点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围绕着红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不断推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攻关,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和推广。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我州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经费投入不足,新技术试验示范、良种引进、品种改良等投入低于发展的要求,实验、示范基地缺乏,科研设施和技术手段更新、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滞后、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稳定的财政支撑和保障。科技研发推广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确保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既定目标实现,红河州农业农村局计划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集中力量通过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科技攻关,获得并转化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以提升我州农业科技创新和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项目由州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旱地作物研究所两个粮食作物所负责实施,结合原有粮食作物良种选育工作,利用自有种质基地,与县乡农技部门合作,重点开展水稻新品种选育和引种筛选工作,筛选出优质水稻新品种(品系)2—3个。为优质稻产业和梯田红米产业开发向产品绿色化、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为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和品牌强农提供有力支撑。通过组建联合体在全省和省外开展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加快玉米新品种的育成、审定步伐;通过与赵久然玉米专家团队合作,利用红河州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开展好优质、高产玉米种植资源的引进、改良、选育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推广工作。扩充玉米种质资源:通过加代繁殖等有效手段,加快自有材料分离选系,通过外引温带血缘,丰富材料血缘,发挥远缘杂交优势。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2021年整个项目财政下拨资金60万元,支出60万元,预算执行率100%。
8.农业综合执法建设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为深化红河州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升我州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推进乡村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推进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按照《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基本装备配备指导标准》配备执法装备、执法着装,规范执法行为,构建权责明晰、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依法开展农资市场、农业投入品、农业农村领域专项整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防范农业农村安全生产风险;强化农业综合执法人员能力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素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信念坚定、业务技能娴熟、执法行为规范、人民群众满意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为打造“绿色食品牌”和乡村振兴提供执法力量保障。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根据《红河州财政局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1年州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和绩效目标的通知》(红财农发〔2021〕10号)文件,下达红河州农业综合执法建设项目资金60万元,财政后期调减58210.1元,共到位资金541789.90元,项目支出共541789.90元,预算执行率100%。
9.畜牧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资金。
项目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国家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有关规定,州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紧紧围绕全省畜禽养殖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试验示范、科技培训和技术创新,推广现代科学养殖技术和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从而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实现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畜禽养殖新技术的引进、技术指导、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进一步完善高原特色畜牧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畜禽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推广和改良工作;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畜禽联合育种、畜禽良种登记和种畜禽性能测定工作;畜禽地方优良品种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饲草饲料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农作物秸秆开发和种草养畜、优质牧草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畜牧业发展项目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畜牧实用技术培训。完成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下生猪生物安全防护试验;红河州高原特色畜牧业信息化报务平台优化;臂形草-莫拉特2号新品种北部试验示范点建设;茶花鸡2号新品种北部试验、示范点建设。
资金使用情况:州级投入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使用的资金60万元,于2021年3月到位,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实际使用资金60万元。资金到位和使用率均为100%。
(二)项目绩效目标。
1.农村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配套资金。
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州改造建设农村卫生户厕18万座以上,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70%以上,异龙湖流域覆盖率达95%左右(2022年底前完成)。在常住户100户以上规模较大自然村、异龙湖流域的自然村改造建设卫生公厕1600座以上,实现有1座以上卫生公厕全覆盖(异龙湖流域2022年底前完成)。
年度目标:2020年,全州改造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2955座,完成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提升改造249座,力争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2021年全州改建卫生户厕54742座、自然村卫生公厕786座。
2.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护补助资金。
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50万亩,改造提升55万亩。
阶段性目标:项目实施期1-2年,新增高标准农田50.2万亩,项目验收合格率≧90%,项目管理费占财政投入资金比例≦3%,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户均年纯收入≧300元,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耕地质量等级逐步提升,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项目区农民满意度≧90%
3.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资金。
绩效目标:推广糖料甘蔗脱毒、健康种苗5.3万亩;甘蔗机械化深翻开沟2.89万亩;机械化无人机统防统治0.2万亩;机械化中耕培土1.7万亩;蔗叶机械粉碎1.2万亩。
4.高原特色农业展会及招商引资专项资金。
绩效目标:一是发展会展经济。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展会计划积极组织农业企业按时参加各类农产品宣传、推介会,参加次数≥3场;年内参展企业数量≥30家;参展产品化肥、农药施用量增长率≤0%。二是外出招商次数≥3次。三是农产品展会实现意向洽谈合作金额≥150万元。四是提升红河农产品知名度次数≥3次;五是参加各类农产品推介会企业对各项展会组织服务满意度≥85%;六是2022年继续参展的企业占比≥70%。
5.温氏三百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和金锣集团生猪屠宰供应项目合作家庭农场贷款贴息配套资金。
总体目标:温氏公司是落户我州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龙头企业。通过项目实施,温氏公司极大地带动了我州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确保了猪肉市场供应自给有余。目前,红河温氏公司300万头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总体资金投入达25.78亿元,建成投产冷泉种猪场、中和营种猪场、螺丝塘种猪场、建水县青龙一期、建水县青龙二期、建水县普雄、新哨一期种猪场7个种猪场,存栏种猪59419头。2021年,7个种猪场上市猪苗95.9万头,建成投产合作家庭农场289栋,出栏生猪47.87万头、占全州出栏生猪总数的12.01%。目前,在建136栋,规划年上市生猪38.86万头。
阶段性目标:2021年,温氏公司新建成合作家庭农场55栋,超计划数5栋,完成投资13750万元,年新增上市生猪19.8万头,有效带动红河州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6.红河州非洲猪瘟防疫建设经费。
总体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全州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极大地促进了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确保了猪肉市场供应自给有余。2021年,全州存栏生猪311.02万头、出栏398.51万头,分别同比增长7.25%、20.2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7.91万头、同比增长17.61,实现猪肉产量35.04万吨、同比增长20.04%,发展有生猪规模养殖场893家、同比增加178家,其中有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规模场55个,实现生猪产业实现综合产值392.13亿元、同比增长15.81%,云南省第2大生猪生产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阶段性目标。2021年,全州生猪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州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大规模抛弃病死猪事件0次。
7.红河州优质粮食作物良种选育专项资金。
绩效目标:选育或引进筛选出年梯田红米、玉米新品种3-5个,比现有品种亩增产50公斤以上,增产幅度在8%以上。推广梯田红米新品种15万亩,新增总产量750万公斤,新增总产值4500万元;年完成种植玉米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材料300份,二环系分离材料60份,组配新组合200个,年提纯复壮现有品种亲本自交系2个;年制种(小面积)苗头新组合10个;开展鲜食玉米新品种引种筛选20个。农民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400人次。
8.农业综合执法建设专项资金。
总体目标。深入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整合农业执法职能,按照《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基本装备配备指导标准》配备执法装备、执法着装,开展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农业综合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构建权责明晰、上下贯通、指挥顺畅、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通过开展农资市场、农业投入品、农业农村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及专项整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经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化解农村矛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好服务红河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年度绩效目标。开展农资市场、农业投入品、农业农村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及专项整治12次以上,农资经营秩序逐步规范;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例行监测、风险评估抽样1800批次,范围覆盖红河州大部分农产品(种植业、畜禽产品)种类;组织对市场检查发现、投诉举报、上级交办等涉农违法案件查处,案件查处率100%。健全执法制度,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规范执法事项,配备保障装备,推进“互联网+执法”;组织全州农业综合执法人员执法监管与案件查办实训5期375人次;州级执法人员参加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州级相关部门组织的执法监管能力提升培训15人次;完成全州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及“以案释法”培训1期50人次。
9.畜牧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资金。
绩效目标。一是全面完成基础推广任务。完成牛冻精改良11.14万头,猪杂交改良49.45万胎,推广青贮饲料64.08万吨,氨化饲料23.65万吨,推广种植优质牧草26.13万亩,畜牧科技培训1期160人次;二是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畜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明显,出成果、出专利,完成科技成果奖申报工作,编著畜牧实用技术培训教程一本。三是数字畜牧建设任务,逐步实现畜牧业信息化管理。聚力构建红河州畜牧业内循环发展体系,全面推动新时代全州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向打造全国一流外向型优势畜产品供给基地目标迈出了新步伐,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更加凸显。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组织实施。根据州财政局下发的《红河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州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的通知》(红财预发〔2021〕15号)文件要求,高度重视,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了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在红河州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内部控制规范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上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收到绩效自评通知后,局领导及时作了批示,要求相关科室站所全力配合局计划财务科高质量完成绩效自评工作,并按时报送有关自评材料。项目绩效自评由业务科室、直属单位填报项目绩效自评情况,财务人员协助;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由计划财务科统筹填报,各科室提供佐证材料和依据,客观评价红河州教育体育局2021年32个项目支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2.制度建设。为全面推进我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全面开展和任务的完成,根据《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制定了《红河州农业农村局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实施细则》。同时为保证我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进一步强化我局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经费作用效益,结合单位实际拟定了《红河州农业农村局绩效评价管理实施方案》、《红河州农业农村局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红河州农业农村局项目申报及资金分配管理制度(试行)》、《红河州农业农村局预算绩效评价档案管理制度》等具体办法和操作细则,确保我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秩序规范,有章可循。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
为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州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各科室、局直属单位开展绩效自评工作。通过对项目立项、项目实施、资金拨付、项目监控等各环节进行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政策引导等方面的措施与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绩效评价对象。
本次项目自评的对象州农业农村局2021年州级预算项目。
3.绩效评价范围。
①项目范围:部门资金的实施与监管情况、项目资金投入的运行情况、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绩效情况。
②资金范围:涵盖州农业农村局2021年州级支持的项目资金。
③时间范围: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合理确定绩效目标和评价内容,运用简便、实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进行评价。
(2)公正公开原则。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做到依据合法、标准统一、资料可靠、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并接受监督。
(3)分级分类原则。本次绩效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特点分类组织实施,发现问题提出明确整改措施和要求,并及时整改落实。
(4)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2.绩效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8修正);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
(3)《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
(4)《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
(5)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
(6)《云南省财政厅印发< 云南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绩〔2020〕11号);
(7)《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2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2〕2号)。
(8)《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红政办发〔2015〕171号);
(9)《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红财预〔2015〕97号);
(10)《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
(11)其他相关依据文件。
3.评价指标体系。
按产出和效果的逻辑模型,设定产出、效益、满意度等一级指标三个,一级指标下各设定了若干个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及其分值。详见附件1。
4.评价方法。
根据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20〕10号)的规定,本次绩效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审阅自评相结合,对收集的基础资料、数据,在归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资料审阅法、分析比较法、实地评价法、公众评判法等方法,系统、科学地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①资料审阅法。
通过与相关项目具体实施部门沟通,取得项目相关预算、管理、绩效目标、政策文件等,了解项目政策背景、实施要求、审批程序和资金使用情况,详细查看各类评分依据材料进行对比分析。
②分析比较法。
依据财政下达的项目预算,对照项目实际完成内容,评价实际实施内容与预算批复的完成情况;依据相关政策文件,评价项目是否按照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执行;依据项目资金下达经费的函和凭证,评价项目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将项目绩效目标与实施结果对比分析,判断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项目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对比分析,结合问卷调查,评价项目预期效益实现程度。
③实地评价法。
通过现场实地抽样,对照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查阅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检查资金到位情况资金、拨付支出情况、相关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现场抽取项目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对照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标准进行实地评价。
④公众评判法。
通过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方式,对财政支出的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针对不同群体发放调查问卷,在发放过程中保证人群的随机性和广泛性,最后汇总分析调查问卷,得出调查结果。
5.绩效评价标准。
本次绩效自评总分一般设置为100分,等级一般划分为四档:90(含)—100分为优、80(含)—90分为良、60(含)—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6.绩效评价抽样。
本次项目实施单位为红河州农业农村局,项目资金支出由红河州农业农村局统一负责。本次业务为全覆盖自评。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下发通知,及时组织相关直属单位开展绩效自评。
2.组织实施。整理资料,细化项目绩效目标,了解项目实施情况。
3.分析评价。分析项目管理情况和资金支出情况,根据结果进行综合自评并提出建议。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
州农业农村局2021年年度计划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良好。2021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28个项目中,自评分在90分以上评价等级为“优”的有28个项目。具体详见附件1:2021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表1:州农业农村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汇总表
序号 | 预算项目名称 | 责任科室/部门 | 自评分 | 等级 |
1 | 农村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配套资金 | 科教与环境资源科 | 98.60 | 优 |
2 | 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护补助资金 | 农田建设管理科 | 95.50 | 优 |
3 | 高原特色农业展会及招商引资专项资金 | 市场信息与对外交流合作科 | 96.1 | 优 |
4 | 温氏三百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和金锣集团生猪屠宰供应项目合作家庭农场贷款贴息配套资金 | 畜牧兽医科 | 99.16 | 优 |
5 | 红河州非洲猪瘟防疫建设经费 | 畜牧兽医科 | 94.81 | 优 |
6 | 红河州优质粮食作物良种选育专项资金 | 州农业科学院 | 98 | 优 |
7 | 农业综合执法建设专项资金 | 州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 | 99.03 | 优 |
8 | 畜牧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资金 | 州畜牧技术推广站 | 100 | 优 |
9 | 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预警监测与统防统治专项资金 | 州植检植保站 | 100 | 优 |
10 | 农业主导产业科研推广-梯田红米品牌规划与打造项目 | 州农业科学院 | 99 | 优 |
11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专项资金 | 州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 100 | 优 |
12 | 高素质农民培育专项资金 | 省农广校红河州分校 | 99 | 优 |
13 | 红河州农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费 | 政策改革与社会事业科 | 95.98 | 优 |
14 | 魔芋组培苗良种繁育项目专项资金 | 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 100 | 优 |
15 |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专项资金 | 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95 | 优 |
16 | 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专项资金 | 州种子管理站 | 99.50 | 优 |
17 | 稻鱼鸭种养模式技术推广项目 | 州渔业管理站 | 99 | 优 |
18 |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 | 畜牧兽医科 | 95.75 | 优 |
19 | 畜牧防疫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资金 | 州动物卫生监督所 | 100 | 优 |
20 | 生态胶园示范建设项目资金 | 州农垦局 | 94 | 优 |
21 | “两杂”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项目专项资金 | 州种子管理站 | 99.50 | 优 |
22 | 主要粮食作物与农机装备机械化示范推广专项资金 | 州农业机械研究所 | 100 | 优 |
23 |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和奖补配套资金 | 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 | 90.70 | 优 |
24 | 高寒山区脱毒马铃薯试验示范项目专项资金 | 州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 90 | 优 |
25 | 美丽乡村奖补资金 | 政策改革与社会事业科 | 97.36 | 优 |
26 | “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州级固定观测点补助资金 | 绿色食品科 | 100 | 优 |
27 | 强化拖拉机牌证管理和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专项资金 | 州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所 | 97 | 优 |
28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项目补助资金 | 州农村经营管理站 | 95 | 优 |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1.农村厕所革命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配套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1年全州改造建设卫生户厕56069座,完成2021年度目标任务54742座的102%;全州改造建设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982座,完成2021年度目标任务786座的125%,13县市均完成目标任务。
2.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护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1.51万亩,完成年度绩效目标任务50.2万亩的103%;项目管理费严格控制在3%以内;项目验收合格率,2019年州验收项目合格率达到100%,2020年项目正在开展验收,2021年建成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高标准农田竣工验收办法》规定,在项目完工后半年内组织完成竣工验收工作。目前正在开展竣工前期准备。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和提升项目区综合生产条件,增加了项目区农户户均纯收入,亩均土地流转费用比建设前增加500元以上。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耕地质量等级逐年提升,2020年全州耕地质量等级达比5.2级,比2019年的5.26级提高0.06个等级。
3.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1年,石屏完成糖料蔗良种面积推广0.5238万亩、糖料蔗良法技术推广面积0.5238万亩。
4.高原特色农业展会及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1年我局已组织企业参加云南省纪检监察特色文化走廊“红河展示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闻发布会红河专场产品展示、2021年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线上展、第十四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红河州脱贫地区农特产品(上海)推介活动和第三届广州世交会,共 5次。2021年组织106家企业参加展销会。参展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农户农户数为3659户。农业经营主体参展共补助6.5万,每户农业经营主体补助0.5万元/次。参展农特产品化肥、农药施用量增长率≤0%。参展农业经营主体实现意向合作金额909万。组织参展5次,提升红河州农产品知名度次数5次。参加活动人员对活动组织服务满意度为100%。2022年参展农业经营主体100%愿意继续参展。
5.温氏三百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和金锣集团生猪屠宰供应项目合作家庭农场贷款贴息配套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通过项目实施,2021年红河温氏公司新建成合作家庭农场55栋,完成投资13750万元,年新增上市生猪19.8万头。截至目前,红河温氏公司300万头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总体资金投入达25.78亿元,建成投产冷泉种猪场、中和营种猪场、螺丝塘种猪场、建水县青龙一期、建水县青龙二期、建水县普雄、新哨一期种猪场7个种猪场,存栏种猪59419头。2021年,7个种猪场上市猪苗95.9万头,建成投产合作家庭农场289栋,出栏生猪47.87万头、占全州出栏生猪总数的12.01%。目前,在建136栋,规划年上市生猪38.86万头。
6.红河州非洲猪瘟防疫建设经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通过项目实施,全州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极大地促进了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确保了猪肉市场供应自给有余。2021年,全州存栏生猪311.02万头、出栏398.51万头,分别同比增长7.25%、20.2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7.91万头、同比增长17.61,实现猪肉产量35.04万吨、同比增长20.04%,发展有生猪规模养殖场893家、同比增加178家,其中有年出栏生猪1万头以上规模场55个,云南省第2大生猪生产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7.红河州优质粮食作物良种选育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州农业科学院2021年优质粮食作物良种选育项目完成培训210人,完成目标任务105%;发表论文2篇,项目核心区推广示范500亩,完成项目目标111.1%;选育种植材料400份;亩种植成本控制在1650元以内,亩产达到400千克以上;亩增产达到8%,化肥增长量小于2%;群众满意度95%以上。
8.农业综合执法建设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1年农资打假全州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38人次 ,开展巡查检查2841次。种业执法,组织全州出动执法人员2295人次,查办违法案件57件。累计抽检农药47批次,兽药40批次,饲料80批次。组织开展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完成农产品监督抽查2368批次,其中:蔬菜水果2238批次,合格率99.28%。畜禽产品120批次,合格率100%。水产品10批次,合格率100%。抽检不合格16批次蔬菜水果,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查处,组织办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25件。组织全州农业综合执法业务骨干培训1期100人次,对新修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文书制作、执法办案技巧、日常执法中的存疑问题等内容进行培训,强化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执法文书制作等执法基础业务学习。
9.畜牧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2021年实现猪杂交改良508346胎,牛冻精改良115299头,推广氨化饲料25.46万吨,推广青贮饲料66.27万吨,完成畜牧科技培训2次,通过项目实施,全州实现畜牧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备,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养殖综合效益不断好转,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助农增收更加有力,畜牧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更加突显。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立项程序规范。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与州农业农村局职责密切相关。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项目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符合项目预算批复或合同规定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州农业农村局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并对项目进行督导监管,对督导监管中发现的问题、项目实施缓慢或未按政策规定实施的项目单位、督促及时整改。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州农业农村局项目产出在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四个方面设置指标,根据项目情况,设置符合项目特点的三级产出指标,用于指导和跟踪项目工作开展。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州农业农村局2021年开展项目产生了较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满意度达到预期目标。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1.绩效自评工作早安排。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了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在红河州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内部控制规范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上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2.加强对项目执行进度的跟踪,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经验不太丰富,绩效管理专业人员匮乏,规范管理有盲点。
2.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有待提高。目前,预算编制要求经济科目细化到款级,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由于有的预算支出项目具有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造成实际支出与预算编制不符。
七、有关建议
1.组织开展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评价实践与案例分析等相关方面的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有机结合,增加认识,方便实操。同时,多与其他部门沟通交流,学习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先进经验。
2.细化预算编制工作,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编制预算,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红河州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2022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