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948-117
  • 发布机构: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3-17
  • 时效性: 有效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2021年度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简述部门职能 

  一是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是编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管理计划》,制定保护区管理制度,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 

  三是依法保护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森林防火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四是督促检查各县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对保护管理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 

  五是组织实施保护区本底资源调查工作; 

  六是开展野生动植物生态观测和研究,积极引种、驯化、保护和发展珍稀动植物资源; 

  七是做好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科学教育和保护意识宣传工作,积极探索和实践社区共管新模式; 

  八是开展横向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项目并努力做好已实施的项目; 

  九是组织科研活动,搞好科普宣传,研究并开展好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活动; 

  十是编制部门预算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机关财务、资产和下设单位的国有资产;负责提出保护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州财政性资金安排意见;编制保护区内生态建设的年度生产计划。 

  十一是负责保护区行政管理,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2.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本单位有独立编制机构数1个,分别是: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独立核算机构数1个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部门2021年末实有人员编制91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91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62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71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41人)。 

  离退休人员19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9人。 

  当年变动情况及原因:工作需要,人员调入。 

  3.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情况 

  (二)当年部门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通过进一步加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公众教育及可持续发展等建设,使保护区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保护管理成效和科学研究能力,深化保护区与社区的共建共管,让当地居民享受到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带来的福祉,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为公众提供生态体验和接受生态教育的机会。最终实现大围山重要自然资源的完整及有效保护,将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滇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基地、知名的森林体验及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和谐相处的示范地。 

  (三)当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计划完成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面积 65.98 万亩,其中:国有林国家级公益林面积47.56万亩,集体国家级公益林面积6.33万亩。 

  (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1、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本项目实施单位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实施责任人:罗志辉。项目监管单位红河州林业和草原局。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专款专用。没有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及强行划转和抵扣各种贷款、税金等现象。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 

  2、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通过对2021年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可以客观公正地揭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 

  3、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绩效评价原则:绩效导向原则、目标管理原则、责任追究原则、信息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修订);《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红财预〔2015〕9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167号);《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的通知(自然保护区管护)》(红财资环发〔2021〕5号)。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预期产出,包括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数量;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相关绩效指标。 

  4、绩效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结果采取评分与评级相结合的形式。评分实行百分制,满分为100分。根据得分情况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总分在90分(含90分)-100分以上的为优;80(含80分)-90为良;60(含60分)-80分为中;60分以下为不差。 

  5、绩效自评价抽样:无 

  6、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前期准备:成立项目实施单位绩效评价工作组。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的绩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计财科。 

  开展自评:项目单位按照绩效评价通知要求,填报自评表,报送相关资料信息,按照规定格式撰写自评报告。 

  分析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组对本单位实施项目的绩效情况进行全面的定量、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并报送主管部门红河州林草局。 

  (五)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1.预算批复情况 

  2021年年初预算安排财政拨款收入12450700元。年初预算安排财政拨款支出12450700元。 

  2.整体收支情况 

  2021年度总收入22335011.67元,其中:本年收入的财政拨款收入19613655.21元;本年收入的其他收入2721356.46元。年初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1122542.57元。 

  2021年度总支出23457554.24元。按支出性质划分:基本支出13380693.17元,项目支出10076861.07元。 

  3.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年初预算安排财政拨款收入12450700元。执行中有调整预算增加情况,调整预算安排财政拨款收入19613655.21元。年初财政拨款结转1069609.02元。 

  2021年年初预算安排财政拨款支出12450700元。执行中有调整预算增加情况,调整预算安排财政拨款支出20683264.23元。年初财政拨款结转1069609.02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完成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面积 65.98 万亩,其中:国有林国家级公益林面积47.56万亩,集体国家级公益林面积6.33万亩。 

  (二)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无 

  三、绩效自评结论 

  绩效自评分为98.16分,评价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 

  2021年度总收入22335011.67元,其中:本年收入的财政拨款收入19613655.21元;本年收入的其他收入2721356.46元。年初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1122542.57元。 

  2021年度总支出23457554.24元。按支出性质划分:基本支出13380693.17元,项目支出10076861.07元。 

  (二)过程情况分析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专款专用。没有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及强行划转和抵扣各种贷款、税金等现象。项目合同书,均按照《合同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签订,没有任何徇私舞弊、违法违纪行为,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会计档案、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齐全、完整。从项目的执行情况来看,总体效果是好的,达到了项目建设目的,项目在大围山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管理、科研监测、宣教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产出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完成情况。完成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面积 65.98 万亩(其中:国有林国家级公益林面积47.56万亩,集体和个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面积6.33万亩)。 

  2、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开展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工作,管护覆盖率100%。 

  (四)效果情况分析 

  1、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情况。保护区建设有效地保护了大围山的各种珍稀的动植物资源,提高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聘用临时管护人员,有效解决了管护人员不足问题,同时也给当地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和增收问题。通过鼓励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培训,扶持开展科学种植和养殖,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能够提高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转变当地社区居民思想,促进少数民族社区现代化发展,从而进一步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少数民族地区安定团结作出贡献。通过加强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可涵养水源,直接养育周边几十万群众,国有级公益林区生态环境也得到有效改善。 

  2、可持续影响及项目实施的满意度情况 

  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管护管理,干部职工的能力建设得到了明显提升,管护装备日益完善,凸显财政支持生态建设工作发展效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单位对该项目实施后,针对服务对象、监管对象和下级单位进行走访调查,满意度达90%以上。群众对财政支持自然保护区管护工作发展反响很好。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项目实施方案批复时间较晚,在进度上影响着项目工作的实施,存在资金跨年度结转使用和项目工作跨年开展的问题。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积极推进项目实施,提高项目实施运作效率,发挥资金效益和项目效益。切实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将绩效管理贯穿于绩效目标编制、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等环节,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无    

 

  附件:1、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2、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22年2月17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