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924-02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水利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3-2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水利局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部门职能
根据《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利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红室字〔2019〕33号)文件规定,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利局为红河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部门主要职责是负责保障全州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负责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统筹和保障;负责水资源保护工作;负责节约用水工作;负责提出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负责按照规定制定水利工程建设有关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指导重要江河湖泊及河口、滩涂的治理和开发;负责水土保持工作;负责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负责重大涉水违法事件的查处,协调和仲裁跨县市水事纠纷,指导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开展水利科技和外事工作;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洪水干旱灾害防治规划并指导实施;完成州委、州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等。
2.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红河州水利局机关设置10个内设机构(正科)和机关党委(人事科)。分别是办公室、规划计划财务科、政策法规科、水资源科、农村水利水电科、水土保持科、河(湖)长制工作科、水旱灾害防御科、建设运行管理科、监督科、机关党委(人事科),机关行政编制25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5名,正科级领导职数11名(含机关及直属单位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3名。
同时负责管理红河州水政监察支队、红河州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红河州水利档案馆、州水资源综合管理中心(州全面推行河长制办公室)、云南省红河州蒙开个大型灌区管理局、红河州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站、红河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红河州南洞泵站工程管理处、红河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
3.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情况
围绕打造水供给、水防御、水生态、水文化、水信息、水管理“六位一体”的水安全保障格局,推动全州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开工重点水网工程35件以上,确保全社会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新增蓄水库容1028万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937万立方米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0平方公里;年末库塘蓄水达到7亿立方米以上。
(1)抓好水利建设投资工作。启动红河谷灌区、建水县跃进水库扩建、红河县本那河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弥勒龙泉、元阳牛倮等中型水库,蒙自牛作底、建水牛滚塘等小(1)型水库,以及5件主要支流、10件中小河流治理等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新开工石屏灌区、弥勒龙泉水库、元阳牛倮水库等重点水网工程35件以上。加快推进弥泸灌区、开远泸江水库、蒙自长桥海水库扩建、弥勒洗洒水库扩建等重点水网工程建设,完成河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年度任务,确保建水大田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下闸蓄水验收。
(2)抓好河(湖)长制工作。履行好专项小组办公室职责,继续推进异龙湖保护治理和红河、南盘江两大水系保护修复,抓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各项工作。紧扣打造“三海三湖五河若干溪”,牵头组织督促做好滇南中心城市“水文章”,完成滇南中心城市水资源配置规划编制,尽快启动蒙自两河等一批水资源配置、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程建设;贯彻落实好《三海保护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严格监管执法,依法全面加强三海保护管理。依托河(湖)长制进一步强化河湖保护监管,组织做好日常明察暗访和督查督导,年内完成“一河(湖)一策一档”修编、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成果整编和全州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力促问题动态清零;加快推动美丽河湖建设,分级组织完成年度州县美丽河湖评定工作,申报创建一批省级美丽河湖。
(3)抓好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牢牢把握防汛抗旱防灾减灾主动权,全力做好城乡供水保障、洪涝灾害风险排查整治、水利工程调度监管、监测预报预警等工作,最大程度降低水旱灾害损失。
(4)抓好水利行业强监管。建立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完成异龙湖、泸江、沙甸河水量分配、生态流量确定等方案编制工作。全面实施红河干流、南盘江干流河道采砂专项规划,规范管理境内河道采砂秩序,确保防洪安全、航运安全、生态安全。健全完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
(二)当年部门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新开工重点水网工程35件以上,确保全社会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新增蓄水库容1028万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937万立方米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0平方公里;年末库塘蓄水达到7亿立方米以上、异龙湖水质保持V类。
(三)当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依据部门2021年工作计划及与州委、州政府、省水利厅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结合部门的各项具体工作职责工作任务,我局总结提炼出了能体现总体目标实现程度的、规范完整的,可细化量化的关键性指标。指标明确合理,符合行业水平,与资金规模和支出方向匹配,并按级财政部门审核通过。我局2021年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共设定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5项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如下:
(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理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局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预〔2018〕167号)、《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州级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红政办发〔2015〕171号)等相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各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制度建设短板作了补充完善,认真执行《红河州水利局机关预算收入支出管理制度》(试行)、红河州水利局机关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红河州水利局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试行)、红河州水利局机关合同管理制度(暂行)、红河州水利局机关政府采购管理制度(试行)、红河州水利局票据管理制度(试行)、红河州水利局内部控制监督制度(试行)等7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票据、内控管理等事项;严格按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开展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和绩效跟踪监控管理工作;对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及项目支出评价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对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作了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2022年项目入库事前评估工作。
(五)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1.预算批复情况
2021年度年初预算下达1454.6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1029.62万元,项目支出预算425万元;本年预算调增1642.42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362.3万元,主要原因是项目前期费增加预算。
2.整体收支情况
2021年度全年收入合计3072.41万元(本年收入)。本年收入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021年度全年支出合计1709.6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136.99万元,项目支出572.7万元。
2021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合计128,950.69元,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0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23,653.69元,主要用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公务接待费支出5,297.00元。
3.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度收入决算数3072.41万元,支出决算数1709.69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预算执行率为55.65%。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全州水利系统始终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把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水利改革发展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引,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州工作要求,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勇毅前行,有力保证了水利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落实。
1.水利投资好于预期。落实各级各类资金29.73亿元;新开工重点水网工程49件,新增投资规模187亿元;各县市不等不靠,敢闯敢试,引入社会资本等实施河湖生态治理、水系连通等项目16件,投资规模达47亿元。全州入库入统水利项目138件,投资规模达287亿元,支撑全社会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6亿元,同比增长29%。
2.水网工程稳步推进。启动“兴水润滇”工程规划内98件拟建项目前期工作,完成3件中型水库、5件小(1)型水库可研批复,完成2件大型灌区、3件中型水库、5件小(1)型水库、10件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设审批。纳入全国150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弥泸灌区、石屏灌区,以及建水红园山中型灌区建设顺利推进;金平铜厂水库、弥勒洗洒水库扩建工程准备蓄水,建水大田水库、绿春八尺水库下闸蓄水,红河虎街河水库、个旧石洞坝水库竣工验收,新增蓄水库容1821.26万立方米。
3.农村供水有效保障。集中开展农村供水拉网式排查3次,完成突出问题整改45个,办结“政府救助平台”农村饮水申请事项63件、州级以上监督举报19件,实施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165处,组织应急拉水送水8.55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农村供水安全。争取省级支持资金23.14亿元推进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首批年度项目全部开工。开远市羊街水厂被水利部评为2021年度全国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
4.河湖生态持续改善。全州河湖保护治理工作全面提速。各级河长湖长守水有责、守水负责,累计巡河巡湖5.13万次,推动解决河湖“四乱”等问题1961个,清理河湖库渠1361条(个)、垃圾等污染物17.21万吨。异龙湖保护治理力度前所未有,“三海”保护管理治理全面推进,红河、南盘江两大水系保护修复得到加强,新增县级美丽河湖45个、州级美丽河湖27个、省级美丽河湖6个。
5.防灾减灾有力有序。完成80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座;中小河流治理续建8段、新建13段,治理河长83.33公里、新建河堤84.79公里,水利工程防洪减灾体系不断完善。累计筹资1675.28万元抗旱减灾,旱季人畜饮水安全得到及时保障。年末实现库塘蓄水7.77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全州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
6.行业监管不断加强。新增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市6个,创建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11个,取水许可审批24件,征收水资源费4361万元。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426个,复核水土流失遥感监管疑似图斑438个,约谈项目业主5家,立案查处水土流失案件4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3.7平方公里。督导完成13座小水电站退出工作,屏边大平潭水电站、泸西冒烟洞二级电站被水利部确定为2021年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在建水利工程质量巡查、监督管理全面覆盖,排查整改安全生产问题隐患680个,全年没有发生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
(二)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1.中型水库工程可研批复未达目标要求,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型水库涉及占用基本农田、水田、林地、生态保护红线等问题,用地审批等要件审批困难,导致不能按原计划完成可研审批,原计划完成5件中型水库可研批复,实际完成3件中型水库可研批复。
2.预算支出进度未达目标要求。主要原因是项目推进进度不理想,达不到合同约定付款条件,导致总体预算支出进度未达标。
3.异龙湖水质为劣V类,未能保持V类。主要原因是异龙湖流域水资源极度匮乏,健康水循环系统尚未形成,现有补水工程补水能力不足,异龙湖周边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等原因共同作用导致异龙湖水质未达标。
三、绩效自评结论
根据《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对2021年红河州水利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自评为95分,评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
本部分满分分值15分,自评分值15分。
目标设定方面:根据部门三定方案、中长期规划及年度目标任务,制定了2021年部门整体绩效目标,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并将年度部门重点工作转化为具体项目并设置了项目绩效目标表,项目绩效目标明确清晰,可细化量化。
预算配置方面:结合部门年度工作任务及相关绩效目标,科学合理编制预算,预算编制与履职目标匹配,编制依据充分完整。基本支出预算充分保障了机关运转需求,年末无缺口;项目支出预算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结合部门项目要求,预算编制充分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需求。
(二)过程情况分析
本部分满分分值20分,自评分值18分。
预算执行方面:由于受项目进度慢影响,本年预算执行率未达标,扣2分;年末财政已将所有结余资金额度收回,本部门年末没有结转结余资金,结转结余变动率-100%; 三公经费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变动率-7.4%,控制率51.88%;2021年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得到有效执行,资金收入来源合规,支出程序规范,用途符合年初预算批复用途。
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建立了内控制度,相关管理办法、制度、措施得到有效执行;积极开展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工作;并对人大、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进行了整改或正在整改;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与部门整体阶段性资金支出及绩效目标完成相关的数据、信息并上报,预决算及时公开。
资产管理方面:健全完善了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并得到有效执行;资产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资产收益及时上缴;固定资产正常使用,无闲置浪费情况。
(三)产出情况分析
本部分满分分值35分,自评分值34分。
2021年度全年整体绩效指标35项,实际完成31项,4项未完成,实际完成率88.57%,扣1分;全年具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详见附件1-3《红河州水利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四)效果情况分析
本部分满分分值30分,自评分值28分。
全年工作任务完成,取得了较好成绩,经济效益较好,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超计划完成;社会效益显著,生产建设项目全年无故事;生态效益上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超额完成,异龙湖水质受多种客观因素影响未达标,扣2分;部门履职过程中全年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社会综合满意度为≧95%。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及原因分析
1.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受机制体制影响,预算绩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管理,项目科室、业务人员衔接配合不到位,普遍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2.预算编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业务人员及项目管理业务人员普遍未系统学习过绩效管理知识,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未全面掌握绩效管理工作方法和能力。
(二)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1.改进机制体制,完善工作流程。理顺内部关系,建立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机制,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树立绩效目标意识,参考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发展规划与目标,总结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做好事前评估,科学合理地编制当年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有效制定和实施监督检查制度,保障年初绩效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在预算支出整体评价中,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事后绩效评价,考察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总结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地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大力加强对参与绩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从思想认识到业务能力全面覆盖,重点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为提高绩效管理工作水平作好人才准备。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加强预算编制。严格按照要求,提前完善项目库信息,加强项目库管理。在年初预算编报时,细化经费,完善信息,制定符合部门实际的目标清晰,可量化,可操作的绩效目标。
(二)严格预算执行。严格按照财政批复预算执行,控制不必要的调整,项目资金支出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资金支出合规合法。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红河州水利局
2022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