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624-539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3-17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实施项目共8个,项目预算资金218.15万元。其中:年初预算批复的项目4个,项目资金171.94万元;年中追加项目4个,项目资金46.21万元。2022年对7个重点项目进行自评,占项目预算资金总额99.8%。
1.项目立项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为了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红河州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提高全州公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决定》红发〔2008〕1号文件,明确了红河州科普专项经费。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于2022年实施了科协专项经费项目,其中:州本级项目2个,项目为科普经费(预算金额为67.32万)、州农函大经费(预算金额为10.29万);州对下转移支付项目1个,项目为边疆科普宣传员专项经费(预算金额为32万);省对下转移支付项目4个,项目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项经费(预算金额为28.54万)、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费(预算金额为13.78万)、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补助经费(预算金额为40万)、州科协其他科普经费(预算金额为25.74万)。
2.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
(1)科普经费:州科协组织开展以“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为主题的2022年红河州科技活动周活动,联合州科技局、州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在金平县勐桥乡开展2022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分别在个旧、蒙自、泸西、建水、石屏五个站点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中国流动科技馆云南红河第四轮巡展。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29场。开展科普活动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编印《红河州中药材种植技术与管理》《农村电子商务》《八角草果花椒栽培实用技术》《肉牛养殖技术》等4种特色产业教材,举办红河州“一县一业”实用技术培训6场次,参训人数达600多人次。完成开发“红河州科技工作者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积极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科普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纳入“十四五”规划当中,提高科普宣传质量,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州农函大经费:红河州农函大按省农函大下达10000人招生指标,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向13县市下达了12000人的招生计划,本着“确保质量、稳步发展”的原则,经州科协、州农函大的绩效目标考核,各县市农函大合格结业11699人,完成省级绩效目标任务的117%,其中统办专业8279名,自办专业3420名,妇女培训人数7850人,结业率97%以上。州农函大分别在蒙自、开远、个旧、屏边等4个县(市)联合举办了《红河州中草药种植技术与管理》《电子商务与市场管理》《项目资金绩效与管理》《红河州农函大养殖与管理》培训班,4期培训班参训人数达420余人。
(3)边疆科普宣传员专项经费:根据红发〔2008〕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每个行政村和社区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科普宣传员,每个科普宣传员月人均补助50元。每年对科普宣传员定期培训,并配合流动科技馆、全国科技周、科普日、科普文化“三下乡”及科普大篷车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等活动,为提高边疆人民的科普文化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2022年对边疆六县(元阳县、绿春县、金平县、红河县、屏边县、河口县)每个行政村和社区配备的专职或兼职科普宣传员共计533人,按月人均补助50元的标准发放科普宣传员补助经费32.00万元。其中:元阳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137人;绿春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98人;金平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97人;红河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91人;屏边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80人;河口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30人。
(4)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项经费:2022年州科协微信公众号“科普红河”共发布信息88期350条,上报投稿稿件69条,省科协“美丽云南微科普”登载25条,《红河日报》、“中国红河网”、“云南红河发布”APP 及官微的发布稿件登载14条。2022年面向全州13县市编印发放了《珍爱地球 保护生态》及《珍爱生命 科学预防》等科普宣传册共28万份。“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到屏边、建水、石屏开展了宣传活动群众性反邪教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向群众发放印有反邪教内容的挂历、纸杯、扑克、环保购物袋、雨伞、毛巾、围巾,让反邪教知识融入群众生活,增强了广大群众抵制邪教和防范邪教能力。2022年原计划开展的无人机科技教师培训,因受疫情的影响,未能实施完成。
(5)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费:2022年11月圆满完成第二届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机器人大赛,本次比赛共621名师生报名参加,其中机器人赛项目包含机器人创意比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机器人普及基础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科教制作、科教方案、优秀科技教师、优秀组织工作者和优秀组织单位的评选。
(6)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补助经费:2022年对学会(协会)申报实施的10个项目,根据州科协拟定的州科协资助项目检查验收标准,基于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材料以及总结阐述,对被评对象提供的自评报告、验收资料进行查阅和质询提问,对检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项目实施单位提出指导意见,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并给予优(得分≥85)、良(84≥得分≥70)、中(69≥得分≥60)、延期举办等检查验收结果。10个项目综合验收等级为“优”的项目有5个,占已立项支持项目的50%;等级为“良”的项目有2个,占已立项支持项目的20%;等级为“中”的项目有2个,占已立项支持项目的20%;延期结束的项目有1个,占已立项支持项目的10%。
(7)州科协其他科普经费:在全州范围内完成农函大招生12000人,经考试、考评合格11699人,结业率为97%;举办开远科普宣传员培训班1期;因受疫情的影响,取消原计划举办的科普信息调查站点调查员培训。
3.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项目资金实际到位217.67万元,资金到位率100%,上年结转资金29.72万元,年度资金总额312.72万元,实际支出225.26万元,项目资金使用率72.03%,具体详见下表:
各项目资金投入、使用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 预算金额 | 到位金额 | 上年结转资金 | 使用金额 | 资金 到位率 | 资金 使用率 |
科普经费 | 67.32 | 67.32 | 67.32 | 100% | 100% | |
州农函大经费 | 10.29 | 10.29 | 10.29 | 100% | 100% | |
边疆科普宣传员专项经费 | 32.00 | 32.00 | 32.00 | 100% | 100% | |
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项经费 | 28.54 | 28.54 | 28.54 | 100% | 100% | |
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费 | 13.78 | 13.78 | 13.78 | 100% | 100% | |
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补助经费 | 40.00 | 40.00 | 40.00 | 100% | 100% | |
州科协其他科普经费 | 13.80 | 13.80 | 11.94 | 10.00 | 100% | 38.85% |
合 计 | 205.73 | 205.73 | 11.94 | 201.93 | 100% | 92.77% |
其中,边疆科普宣传员专项经费项目是州级财政对下转移支付项目,共到位资金32万元,具体资金到账及使用情况如下:
边疆科普宣传员专项经费六个县资金到账及使用情况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县市 | 预算资金 | 到账资金 | 使用资金 | 支出率 |
1 | 元阳县 | 8.22 | 8.22 | 8.22 | 100% |
2 | 绿春县 | 5.90 | 5.90 | 5.90 | 100% |
3 | 金平县 | 5.82 | 5.82 | 5.82 | 100% |
4 | 红河县 | 5.46 | 5.46 | 5.46 | 100% |
5 | 屏边县 | 4.80 | 4.80 | 4.80 | 100% |
6 | 河口县 | 1.80 | 1.80 | 1.80 | 100% |
7 | 合计 | 32.00 | 32.00 | 32.00 | 100% |
(二)项目绩效目标。
(1)科普经费:一是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认真举办好科技周、科普日及科技文化“三下乡”等活动,切实发挥好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作用,在2022年流动科技馆在全州十三县市实行第四轮7个站点流动展出,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不少于15次,行程不少于5000公里。二是加大农函大培训力度,针对农民所需,2022年招收学员不低于1万人次,编印各种教材不少于3-4品种,切实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好服务工作。三是切实加强对外交流,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的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不少于1场学术交流活动。四是充分发挥好学会、协会、科技工作者之家及院士工作站等作用,为我州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五是积极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科普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和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纳入“十四五”规划当中,提高科普宣传质量,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并将青少年创新大赛作为优先发展地位。
(2)州农函大经费:在全州范围内开展2—3期特色产业农函大培训班。通过农函大教学培训,开启全州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培养更多的带头人、明白人,为“十四五”规划开启新征程,实现我州全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8%提供数据支持和对策建议。依托云南省科协学会发展与学术交流服务中心开展农函大教学培训和“百名专家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农函大培训和田间地头培训,切实为“三农”服务。13县市立足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4~5个教学班,强化技术骨干能力培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0000名以上,让新型农民掌握2-3门技术,推动科技助力红河新发展。
(3)边疆科普宣传员专项经费:根据红发〔2008〕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每个行政村和社区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科普宣传员,每个科普宣传员月人均补助50元,边疆六县列入州级财政解决。每年要对科普宣传员定期培训,并配合流动科技馆、全国科技周、科普日、科普文化“三下乡”及科普大篷车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等活动,为提高边疆人民的科普文化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4)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项经费: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计划,州少数民族科普队结合2022年州科协工作部署,为提升我州青少年在无人机竞赛方面的竞技水平和能力,达到推广普及的力度,不断扩大我州青少年对无人机的认知,加大覆盖面,增强青少年对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从而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
(5)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费:为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通知要求,落实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要求,推进全州中小学校科普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提高广大青少年的人工智能信息素养及竞技水平。州科协联合州教体局、州科技局、团州委共同主办第2届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年度大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机器人竞赛,内容包含机器人创意比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机器人普及基础比赛等;第二阶段进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内容包含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等。
(6)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补助经费:2022年“提升科技社团能力服务创新发展项目”共征集到共6个学会(协会)申报的项目11项,其中,学术交流品牌建设类4项,占比36.36%;产业发展智力支撑行动类1项,占比9.09%;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类4项,占比6.36%;科技社团活动品牌示范类2项,占比18.19%。项目资金54万。经评审专家组对6个州级学会(协会)申报的11个项目进行了立项评审,按照评审意见,经州科协党组研究,立项资助10个,资助资金40万元。
(7)州科协其他科普经费:在全州范围内开展2—3期特色产业农函大培训班。通过农函大教学培训,开启全州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培养更多的带头人、明白人,为“十四五”规划开启新征程,实现我州全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8%提供数据支持和对策建议。在全州开展科普信息调查站点调查员培训,有效提高站点调查员的调查水平,提高上报信息的有效率。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项目实施主体
项目由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具体实施并负责资金管理的具体责任,州级财政对下转移支付项目由县级科学技术协会具体实施并负责资金管理。项目按年初下达目标管理任务,各项目负责部室有计划按月分季度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办公室牵头加强预算绩效全过程监控管理,督促各项目部室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及时反馈执行情况。
2.项目保障措施
我单位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严格按照《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财务管理制度》《红河州省级科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红河州州级科普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等内控管理制度执行。全面加强项目资金的分配、拨付与监管,严把资金拨付、使用、审批、支付关,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
(1)严格执行《预算法》,强化支出责任,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对项目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践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2)通过对2022年财政安排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评价其项目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资金使用成效,及时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完善项目管理办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益。
(3)通过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促使项目承担科室及项目分管领导,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及时调整和完善单位的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提高管理水平,同时为项目后续资金投入、分配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 绩效评价对象和范围。
各项目资金投入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 预算金额 | 是否纳入绩效自评 | 备注 |
科普经费 | 67.32 | 是 | 州级财政预算项目 |
州农函大经费 | 10.29 | 是 | 州级财政预算项目 |
边疆科普宣传员专项经费 | 32.00 | 是 | 州级财政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
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项经费 | 28.54 | 是 | 省级财政补助项目 |
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费 | 13.78 | 是 | 省级财政补助项目 |
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补助经费 | 40.00 | 是 | 省级财政补助项目 |
州科协其他科普经费 | 25.74 | 是 | 单位自有资金项目 |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经费 | 0.48 | 否 | 单位自有资金项目 |
合 计 | 218.15 |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 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公正。绩效评价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地反映。
(2)统筹兼顾。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单位自评应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3)激励约束。绩效评价结果应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
(4)公开透明。绩效评价结果应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 绩效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8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3)《财政部关于印发<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20〕10号);
(4)《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红财预〔2015〕97号);
(5)《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20〕12号);
(6)《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3〕5号);
(7)其他相关资料。
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20〕10号)文件及本项目实际情况,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设置预算执行率、产出、效益和满意度4个一级指标,下设7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具体详见附件: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4. 绩效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比较法,总分由各项指标得分汇总形成。综合绩效评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投入预算执行率10分、产出指标分值50分、效益指标分值30分、满意度指标分值10分。本次绩效评价结果共分为4个等级:综合得分在90-100分(含90分)为“优”;综合得分在80-90分(含80分)为“良”;综合得分在60-80分(含60分)为“中”;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为“差”。
定量指标得分按照以下方法评定:与年初指标值相比,完成指标值的,记该指标所赋全部分值;对完成值高于指标值较多的,分析偏高原因,如果是由于年初指标值设定明显偏低造成的,要按照偏离度适度调减分值;未完成指标值的,按照完成值与指标值的比例计分。
定性指标得分按照以下方法评定: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分为达成年度指标、部分达成年度指标并具有一定效果、未达成年度指标且效果较差三档,分别按照该指标对应分值区间100%-80%(含)、80%-60%(含)、60%-0%合理确定分值。
5. 绩效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用于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比较。
6. 绩效评价抽样
2022年州级财政对下转移支付项目涉及实施单位6个,全部进行抽样,抽样比例为100%。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根据财政局相关文件要求,本单位制定了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绩效评价工作如下:1.成立绩效评价领导小组。2.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3.对收集的评价材料结合本单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4.根据评价材料结合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分。5、填写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撰写绩效自评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根据项目实施情况,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各项目经自评,绩效目标完成较好,对照绩效评价评分标准,对项目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打分,科普经费项目自评得分93.33分,州农函大经费项目自评得分100分,边疆科普宣传员专项经费项目自评得分100分,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项经费项目自评得分74.50分,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费项目自评得分100分,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补助经费项目自评得分95分,州科协其他科普经费项目自评得分68.88分,自评综合得分为90.24分,评价等级为“优秀”。详见附件: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2022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具体为:
(1)科普经费:州科协组织开展以“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为主题的2022年红河州科技活动周活动,联合州科技局、州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在金平县勐桥乡开展2022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分别在个旧、蒙自、泸西、建水、石屏五个站点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中国流动科技馆云南红河第四轮巡展。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29场。开展科普活动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编印《红河州中药材种植技术与管理》《农村电子商务》《八角草果花椒栽培实用技术》《肉牛养殖技术》等4种特色产业教材,举办红河州“一县一业”实用技术培训6场次,参训人数达600多人次。完成开发“红河州科技工作者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积极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科普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纳入“十四五”规划当中,提高科普宣传质量,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州农函大经费:红河州农函大按省农函大下达10000人招生指标,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向13县市下达了12000人的招生计划,本着“确保质量、稳步发展”的原则,经州科协、州农函大的绩效目标考核,各县市农函大合格结业11699人,完成省级绩效目标任务的117%,其中统办专业8279名,自办专业3420名,妇女培训人数7850人,结业率97%以上。州农函大分别在蒙自、开远、个旧、屏边等4个县(市)联合举办了《红河州中草药种植技术与管理》《电子商务与市场管理》《项目资金绩效与管理》《红河州农函大养殖与管理》培训班,4期培训班参训人数达420余人。
(3)边疆科普宣传员专项经费:根据红发〔2008〕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每个行政村和社区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科普宣传员,每个科普宣传员月人均补助50元。每年对科普宣传员定期培训,并配合流动科技馆、全国科技周、科普日、科普文化“三下乡”及科普大篷车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等活动,为提高边疆人民的科普文化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2022年对边疆六县(元阳县、绿春县、金平县、红河县、屏边县、河口县)每个行政村和社区配备的专职或兼职科普宣传员共计533人,按月人均补助50元的标准发放科普宣传员补助经费32.00万元。其中:元阳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137人;绿春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98人;金平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97人;红河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91人;屏边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80人;河口县科协科普宣传员补助发放30人。
(4)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项经费:2022年州科协微信公众号“科普红河”共发布信息88期350条,上报投稿稿件69条,省科协“美丽云南微科普”登载25条,《红河日报》、“中国红河网”、“云南红河发布”APP 及官微的发布稿件登载14条。2022年面向全州13县市编印发放了《珍爱地球 保护生态》及《珍爱生命 科学预防》等科普宣传册共28万份。“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到屏边、建水、石屏开展了宣传活动群众性反邪教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向群众发放印有反邪教内容的挂历、纸杯、扑克、环保购物袋、雨伞、毛巾、围巾,让反邪教知识融入群众生活,增强了广大群众抵制邪教和防范邪教能力。2022年原计划开展的无人机科技教师培训,因受疫情的影响,未能实施完成。
(5)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费:2022年11月圆满完成第二届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机器人大赛,本次比赛共621名师生报名参加,其中机器人赛项目包含机器人创意比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机器人普及基础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科教制作、科教方案、优秀科技教师、优秀组织工作者和优秀组织单位的评选。
(6)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补助经费:2022年对学会(协会)申报实施的10个项目,根据州科协拟定的州科协资助项目检查验收标准,基于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材料以及总结阐述,对被评对象提供的自评报告、验收资料进行查阅和质询提问,对检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项目实施单位提出指导意见,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并给予优(得分≥85)、良(84≥得分≥70)、中(69≥得分≥60)、延期举办等检查验收结果。10个项目综合验收等级为“优”的项目有5个,占已立项支持项目的50%;等级为“良”的项目有2个,占已立项支持项目的20%;等级为“中”的项目有2个,占已立项支持项目的20%;延期结束的项目有1个,占已立项支持项目的10%。项目的实施,对引领学会(协会)创新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和学科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7)州科协其他科普经费:在全州范围内完成农函大招生12000人,经考试、考评合格11699人,结业率为97%;举办开远科普宣传员培训班1期;因受疫情的影响,取消原计划举办的科普信息调查站点调查员培训。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符合相关要求;所设定的绩效目标依据充分,符合客观实际;设定的绩效指标清晰、细化、可衡量。
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科协工作的决定》红发〔2008〕1号文件,明确了红河州科普专项经费。项目预算资金109.61万元,项目到位资金109.61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根据红财教发〔2021〕13号上年结转省级财政对下转移支付科普专项资金28.54万元。根据红财教发〔2022〕53号拨入省级财政对下转移支付科普专项资金53.78万元。项目到位资金53.78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根据红财预发〔2022〕16号上年结转省科协、省农函大拨入专项资金11.94万元;本年省科协、省农函大拨入专项资金13.80万元。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1.项目管理情况
项目由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具体实施并负责资金管理的具体责任。项目按年初下达目标管理任务,各项目负责部室有计划按月分季度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办公室牵头加强预算绩效全过程监控管理,督促各项目部室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及时反馈执行情况。
2.资金管理情况
2022年红河州财政局下达项目资金217.67万元,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我单位坚持大额资金支付、基本建设、资产处置、设备购置等实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在本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领导审批权限,重大经济事项经州科协党组会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后方可执行。经费支出事项严格审核原始票据的合法性,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按照报账流程和审批手续支付,做到事前审批、事中控制、事后检查,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项目资金等情况。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科普经费项目:产出指标总分50分,自评得分为43.33分;州农函大经费项目:产出指标总分50分,自评得分为50分;边疆科普宣传员专项经费项目:产出指标总分50分,自评得分为50分;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专项经费项目:产出指标总分50分,自评得分为32.50分;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费项目:产出指标总分50分,自评得分为50分;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补助经费项目:产出指标总分50分,自评得分为45分;州科协其他科普经费项目:产出指标总分50分,自评得分为35分;总体上项目在产出方面完成情况良好,主要体现在项目实际完成率、年度目标完成情况、项目质量完成情况等方面均有效完成,但也存在个别未能按年初计划完成目标任务,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缓慢,资金使用率不高的情况。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弘扬了科学精神,传播了科学思想、倡导了科学方法,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科学素质,项目实施带动当地、周边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项目覆盖区域未出现封建迷信或伪科学活动,全民科学素质有较大提升。项目实施效果良好,社会公众满意度高。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根据年初部门预算的批复,加强经费使用管理,本着专款专用、高效合理的原则安排使用好项目经费。实施计划完善,流程顺畅,确保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重视与涉及部门多方沟通,明确总目标,根据实际开展情况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22年预定的总体目标和绩效指标基本完成,但也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个别项目未能按年初计划完成目标任务,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缓慢,资金使用率不高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因疫情防控的原因,今年计划安排的无人机科技教师培训、科普信息调查站点调查员培训、学术交流活动等未能实施,导致未能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
七、有关建议
(一)强化预算编制科学化、合理化。预算编制需根据项目的具体工作事项提出合理的预算方案,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透明度,并科学合理地安排使用经费,做到预算合理支出并按时使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申报、实施、管理、督查、验收程序,制定完善各类项目管理、经费使用、绩效考评、检查验收等制度和办法,加强对项目整个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水平。
(三)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努力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认真做好项目督促检查工作,既查看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又查看项目实施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帮助改进,取得经验及时总结宣传,不断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应强化项目的痕迹管理,为每个项目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库,便于对项目的管理监督和追踪问效。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
2023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