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618-69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气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3-17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气象局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和《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精神,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3〕5号)工作部署,红河州气象局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对照项目绩效指标,对2022年预算项目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我单位2022年度参与绩效评价的项目共8个,安排项目资金共计772万元,其中:年初预算安排项目4个,项目预算金额609万元,包括: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费35万元、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持经费35万元、在中央台天气预报节目征订本城市预报的经费518万元、“中国天然氧吧”负氧离子监测网维护经费21万元,调整预算项目4个,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预算项目金额163万元,包括:防汛抗旱专项经费5万元、第二期云产卷烟特需烟叶生产扶持资金经费100万元、红河州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补助经费48万元、红河州气象科普示范基地专项资金10万元;另有上级补助拨款项目1个,为省对下转移支付项目:2022年人工影响天气专项资金111万元,其中:屏边11万元、弥勒100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
1.人工影响天气经费项目目标:人工防雹保护农作物面积为200多万亩,其中以烤烟、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为60万亩,每年作业天数都在100天以上,作业次数超过300点次,发射各型火箭弹数千枚。人工增雨力争增加降水数千万方。
2.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持经费项目目标:各区域站和农业小气候站设备全年观测次数>2539700(数量)次;各区域站和农业小气候站设备可用性保持在96%以上;各区域站和农业小气候站数据传输率保持在96%以上;保障地面观测设备稳定运行,提供准确可靠的观测资料;能够为社会发展、重大气象灾害和重要社会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保障地面观测设备稳定运行,为气象预报和服务提供准确可靠的主要数据;气象预报和服务在工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地面观测设备稳定运行,观测资料在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服务和应对气候变化服务材料中得到应用,为我州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气象保障,保护好我州绿水青山。
3.“中国天然氧吧”负氧离子监测网维护项目目标: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对负氧离子数据进行有效维护处理,保证数据稳定可靠,确保在每年天然氧吧复查考核的过程中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考核标准。
4.防汛抗旱专项经费项目目标:做好2022年防汛抗旱各项工作,进行防汛安全检查,保证全州安全度汛。维护信息平台正常运行,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防汛装备更新及防汛演练。南盘江采砂规划、水域岸线保护利用等水旱灾害规划编制,河道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5.在中央台天气预报节目征订本城市预报的经费项目目标:为进一步提升红河州知名度,加快红河州旅游业的发展。在开设的城市版面中置入重要旅游景点、城市画面,并打出红河州的宣传语,对本地的旅游产业、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促进红河气象事业发展。
6.红河州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补助经费项目目标:通过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摸清红河州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全面客观认识红河州气象灾害风险水平,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和管理能力。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开展全州9种气象灾害的特征调查和致灾孕灾要素分析,全面获取我州主要气象灾害的致灾因子信息、特定承灾体致灾阈值,评估主要气象灾害的致灾危险性等级;评估全州各类承灾体遭受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水平;研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件产品;开展综合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7.红河州气象科普示范基地专项资金项目目标:在州局大院内展示自动气象站、探空雷达、卫星接收站、天气雷达等仪器设备;科普展厅:以图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气象科学知识、防灾减灾知识,设置体验区体验天气现象、气象灾害、人工增雨、气象主持人等,设置气象知识互动抢答。气象历史馆:展示气象发展史、观测仪器的发明等;气象台展示卫星云图、雷达图、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等,体验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8.第二期云产卷烟扶持补助资金项目目标:在全州7个种烟县市开展烟叶防雹作业,稳定核心烟区,全力保障我州高端卷烟发展。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人工影响天气经费项目:州、县两级气象部门,各实施人影作业的乡镇。严格执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的各项规定,依法管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州气象局与各县市气象局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县市局又与各乡镇、各作业点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我州烤烟、果蔬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分布实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高原特色农业健康发展为宗旨,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不断健全完善农业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科学安全组织开展森林防火、增雨抗旱和烟叶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最大限度防御和减轻干旱、冰雹等气象及次生灾害,为全州农村经济发展及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烟苗成活至成熟采烤期间,开展人工防雹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叶因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有效防止烟农因惧怕遭受冰雹灾害而造成大面积“抢青采烤”现象的发生,确保烟叶养留成熟度,提高烟叶生产质量。在部分重点水库水源区开展常态化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增加库塘蓄水。雨季开始后若出现“插花性”干旱时,将人工防雹转为人工增雨作业,做好农作物生长季节的人工影响天气抗旱增雨作业,确保烤烟、粮食生产抗旱夺丰收。全力适时开展重点水库水源区人工蓄水增雨作业,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和农业用水,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优质保障服务。作业期间,全州各县市指挥部24小时值班,严密监测天气变化。全体指挥、作业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坚守岗位,认真监测各地天气变化,把影响防区内的各种天气信息通报给作业点,作业点作业人员随时待命,实施作业。在防雹期间,如遇大风、冰雹灾害性天气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气象探测资料和气象信息服务产品指挥作业,有效地遏制了灾害性天气的进一步扩大,减轻或消除了冰雹灾害的发生,有效保护了防护区内烤烟等农经作物的安全,人工防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2.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持经费项目:由红河州气象局采购相关备件,并调拨到各县市局。执行中国气象局《气象部门业务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由各县市局装备保障人员负责各县市的自动站维护、维修工作。2011年以来,为做好红河州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气象为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服务工作,红河州气象局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州、县两级政府投资等形式,分别在全州13个县市建设了285个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区域自动站和17个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农业小气候自动站。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区域自动站和17个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农业小气候自动观测站的建设加大了气象灾害监测力度并扩大了监测范围,填补了乡镇无气象监测资料的空白,提高了气象为农服务的水平,在红河州的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中和气象为农服务中,发挥着“千里眼”和“消息树”的作用,特别是在每年汛期的山洪监测预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泥石流监测预警以及冬季的寒潮监测预警中,第一时间为州委、州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为防灾减灾赢得了时间,保障了全州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对红河州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中国天然氧吧”负氧离子监测网维护项目:由州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中心组织实施,在全州主要的生态功能区、风景区和城市居民区建设了负氧离子监测系统,负氧离子监测仪为北京依派伟业EP100B系列监测仪,设备同时采用220V市电和太阳能蓄电池互为备份供电,通过GRPS无线传输方式进入终端数据库,由于气象条件变化、电子元器件运行状况变化,以及网络信号异常等原因,会导致监测数据不能正常采集和存储,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技术维护,确保数据完整和准确。
4.防汛抗旱专项经费项目:由水利局,水文局,气象局,防汛抗旱抢险应急队多部门联合部署开展项目工作。严格执行防汛抗旱方案。做好抗旱及汛前防御准备等工作,资金重点用于山洪灾害防御系统运行维护及网络费、气象局水文局预警信息发布、州级物资更新及防汛演练、防汛抗旱督察检查、南盘江采砂规划、水域岸线保护利用等水旱灾害规划编制、河道视频监控软件升级和河道管理业务培训七个方面的防汛抗旱工作。
5.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征订本城市预报的经费项目:红河州气象局成立在中央电视台午间晚间天气预报节目征订本城市预报项目小组,主要由科技服务中心负责该项目。制定《红河州气象局合同管理办法》,执行中国气象局《气象部门业务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在CCTV-1/新闻频道《午间新闻天气预报》——12:27档及CCTV-1/新闻频道《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特色城市预报窗口》——19:33档征订本地城市预报。在该节目中开设本地城市预报窗口,可以在开设的城市版面中置入重要旅游景点、城市画面,并打出红河州的宣传语,将对本地的旅游产业、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红河州知名度,加快红河州旅游业的发展。
6.红河州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补助经费项目:根据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安排部署涉及到7大实施主体部门2022年度阶段性工作任务。其中气象部门完成对发生过的暴雨、台风、干旱、高温、低温、风雹、雪灾、雷电8种气象灾害事件基础资料整理与分析共19291条。
7.红河州气象科普示范基地专项资金项目:由红河州气象局组织实施,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考察落实示范基地所需场地、软硬件配套设施,提前做好规划。在州局大院内展示自动气象站、探空雷达、卫星接收站、天气雷达等仪器设备;科普展厅建设以图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气象科学知识、防灾减灾知识,设置体验区体验天气现象、气象灾害、人工增雨、气象主持人等,设置气象知识互动抢答。气象历史馆主要展示气象发展史、观测仪器的发明等;气象台展示卫星云图、雷达图、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等,体验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项目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提高自然灾害应急避险能力,同时为中小学生提供自然知识课外实习、体验基地,激发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8.第二期云产卷烟扶持补助资金项目:由红河州气象局组织实施,严格执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的各项规定,以“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范能力”为重点,完善我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科学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显著地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和效益,切实提高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保障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对固定作业点共享必要的气象业务信息、下达可视化作业指令、作业实施全过程可视化指挥管理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结合人影物联网的实施将是提高人影指挥调度水平、减少安全生产隐患、提升作业点气象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全面提升人影作业指挥能力、人影作业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目的:通过绩效自评,对资金使用情况、日常组织管理情况、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衡量,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2.对象:2022年我部门预算项目数为8个,其中年初预算4个,调整预算4个,另有省对下项目1个。填报绩效目标的部门预算项目数为9个,占比为100%。
3.范围:2022年我部门按《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做好2022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及下达绩效公用经费有关事项的通知》(红财绩发〔2022〕2号)文件要求,自主开展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撰写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填报红河州气象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2021年度实施的项目个数为9个,其中:列入年初预算的项目个数为2个,调整预算项目个数6个,省对下转移支付项目个数1个。年初预算的2个项目、调整预算6个项目及省对下转移支付项目,均制定了绩效指标体系。我部门对2021年度财政预算资金支出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预算资金的分配使用均按照规定执行,各项重点项目资金安排都保证及时到位,每一笔收支都做到有依据、有凭证、有程序,保证了各项资金依法管理与使用。自评结果:优。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本部门依照科学规范原则,要求各项目主管科室自主实施项目绩效自评,即“谁支出、谁自评”,针对项目绩效指标的评价严格遵循既定程序,科学可行;针对重点支出项目由部门抽调相关业务专家,组成项目评价小组,依照国家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照已设立绩效目标进行逐项核查,并出具自评结果和得分。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全年按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年终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一是根据2022年预算项目绩效指标,制定我局评价指标体系,细化指标值。
二是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相关科室跟进落实各项目的实施,深入调研项目实施情况及结果运用,收集整理相关台账,开展项目绩效自评。
三是由财务部门收集汇总、分析,撰写绩效自评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我部门针对各项目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对2022年度财政预算资金支出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预算资金的分配使用均按照规定执行,各项重点项目资金安排都保证及时到位,每一笔收支都做到有依据、有凭证、有程序,保证了各项资金依法管理与使用。自评结果: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1.人工影响天气经费项目:地面防雹作业点次数578次。地面防雹作业用弹量2906个。地面作业装备检修数量≥70套。作业人员培训人数≥70人。地面增雨作业成功率≥80%。全年未发生人影作业安全事故。州级人影指挥平台维修维护1次。固定作业点达标率≥85%。空域申请通讯畅通率≥90%。作业及时完成率≥80%。人影准备工作均在5月前完成。于10月底前完成各项收尾工作。项目未超预算,总执行35万元。惠及人工防雹保护区内人口≥50000人。人工防雹保护区内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显著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影响地区人民群众满意度≥85%。
2.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持经费项目:全年维护302个区域站。巡检自动站9次。校准自动站302个。传输率≥96%。全年观测次数100%。每次发生国家级考核站故障排除≤24小时。每次发生其他自动站故障排除≤48小时。项目未超预算,总执行35万元。保障地面观测设备稳定运行,为气象预报和服务提供准确可靠依据,有效防灾减灾;提供准确可靠的观测资料,有效保障社会发展、重大活动。有效保障我州生态环境。服务对象满意度≥85%。
3.“中国天然氧吧”负氧离子监测网维护项目:数据采集率>90%。数据传输率>90%。设备稳定运行率>85%。数据可用率>90%。信息数据安全=100%。年度设备故障率≤10%。传输及时率≥80%。委托业务费≤21万元。年度维护成本增长率≤20%。每天发布监测信息让社会各界了解负氧离子数值及空气清新等级,负氧离子氧环境评价分析覆盖全州。设备正常使用年限≥3年。全年无投诉。
4.防汛抗旱专项经费项目:预警信息发布期数≥10期。山洪灾害防御系统运行维护时间2022年5-12月。项目未超预算,总执行5万元。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显著提高。全年无投诉。
5.在中央台天气预报节目征订本城市预报的经费项目:每天06:55档CCTV-1/CCTV-13《朝闻天下天气预报》、12:27档CCTV-1/CCTV-13《午间新闻天气预报》正常播出。播放图像清晰度达标,准确提供红河每日气象预报信息。项目总额不超518万元。效果显著,有效推动本地旅游业、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有效促进良好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受益群众满意度95%。
6.红河州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补助经费项目:调查任务覆盖县市数量=12个;9种气象灾害危险性区划评估完成率=100%;9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完成率=100%;普查人员参与培训覆盖率≥95人;普查数据成果质检核查通过率=100%;于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工作;普查工作对提升基层气象灾害防治能力的作用效果显著;普查行业部门、行政区群众满意度≥90%。
7.红河州气象科普示范基地专项资金项目:完成科普示范基地建设1个,以图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气象科学知识、防灾减灾知识,设置体验区体验天气现象、气象灾害、人工增雨、气象主持人等,设置气象知识互动抢答;建设总额不超10万元,科普宣传活动率≥80%,有效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及自然灾害应急避险能力,受益群众满意度95%。
8.第二期云产卷烟扶持补助资金项目:在7个县市开展防雹作业。全年资金执行100万元。防雹作业开展效果显著。在开展防雹作业期间未接到投诉。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按照中国气象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和云南省气象局以及红河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加强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2022年防汛抗旱等各项工作,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平台和作业基地建设。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对人工影响天气固定作业点共享必要的气象业务信息、结合人影物联网的实施,有效提高人影指挥调度水平、减少安全生产隐患、提升作业点气象业务水平,开展人影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人影作业指挥能力、人影作业有效性和安全性。
资金支出严格执行《红河州气象局财务报销签批办法》《红河州气象局合同管理办法》《红河州气象局公务用车加油卡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红河州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内控手册》《红河州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风险及控制清单》《红河州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凭证审核要求》《气象部门差旅费管理办法》《气象部门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气象部门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气象部门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办法》等办法,有效管控资金支出的合法合规性。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保障地面观测设备稳定运行,提供准确可靠的观测资料,能够为社会发展、重大气象灾害和重要社会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保障气象预报和服务在工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等工作中发挥稳定的重要作用。人影作业保障人工防雹保护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工防雹保护区内烤烟面积530000亩、人工防雹保护区内农作物面积2000000亩,有效减少因灾损失,大力保障气象为农服务。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有效使用州县两级指挥平台及系统,动用各型火箭发射架具、数字化天气雷达等相关专业设备提前避免红河州气象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全力保障我州高端卷烟发展。人工增雨作业实现比自然降雨增加10%以上,人工防雹保护区的受雹灾率低于5%。为我州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气象保障,保护好我州绿水青山。进一步提升红河州知名度,加快红河州旅游业的发展。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要求各项目具体承办科室全过程参与绩效评价工作;二是严格资金支出审核把关,资金使用管理规范有序。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预算绩效管理经验不足,绩效工作水平需加强,绩效目标制定与单位工作目标衔接不好,目标设立与实际工作任务存在差异。
二是编制时间提前于单位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的时间,预算编制时,对来年的工作打算尚不明确,预算执行过程中,单位工作不能完全按计划实施,导致预算执行与年初预算存在差异。
三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部分绩效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用户满意度指标缺乏有效的调查手段和调查对象参与调查的热情不高。
七、有关建议
无。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红河州气象局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气象局
2023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