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549-202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水利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7-1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水利局2022年度蒙开个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等。
1.项目背景
蒙自市是滇南中心城市的核心区,是红河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南盘江与红河的分水岭地带上,周围高山的自然环境分布,对西南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屏障作用较大,致使蒙自市降雨量少,是云南省比较干旱的地区之一。随着蒙开个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给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缺水的干旱面貌严重制约着滇南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变滇南中心城市工程性缺水的瓶颈问题,成了滇南中心城市人民的迫切期盼,必须进一步开发蒙自周边地区水资源,实施跨区域、跨流域骨干水系连通工程,保障滇南中心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老南洞泵站部分工程实施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可缓解规划区的供水紧张情况,提高当地的供水保证率,增强抗御旱灾的能力,有效解决蒙开个经济区生态、生活和生产的用水需求,缓解滇南中心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危机,并作为滇南中心城市供水的应急水源,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工农业的持续发展。
2.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
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主要任务是从开远南洞取水,向开远及蒙自提供城市、农村生活和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灌溉用水,同时作为蒙开个地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从南洞取水后,经两级泵站提水至长桥海分水,一岔分至小东山水厂及四通水厂,一岔分至长桥海水库,输水线路总长51.913km。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南洞一级引水箱涵、南洞一级泵站、南洞二级泵站、大坡台倒虹吸、大石岩隧洞、城红寨输水渠道、大石岩隧洞至蜈蚣山隧洞倒虹吸、蜈蚣山隧洞、长桥海泵站、小东山水厂至四通水厂输水管道、三角海水库泄水渠及长桥海水库输(泄)水渠。工程建设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Ⅲ等。项目总提水扬程418.7m,总装机容量28320kw,提水流量6m³/s,每年6~11月份调水,年调水量7500万m³,批复概算总投资122999万元,施工总工期36个月。
3.项目运作模式
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红河州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本项目采用PPP模式实施,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的运作模式。红河州人民政府授权成立红河州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项目指挥部作为本项目的实施机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云南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为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4月19日申请登记云南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2月27日注销登记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社会资本方,红河州人民政府授权红河州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红河州南洞泵站工程管理处和蒙自市城镇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政府方出资代表,与中标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组建红河州南源供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本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及运营,合作期限为33年,其中建设期(自本项目开工之日起至交工之日止)3年,运营期30年。运营期届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范围内全部资产及相关权利等无偿移交给政府或其指定机构,保证移交时项目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况,并符合相关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安全与技术标准。
2022年3月15日,州水利局向项目公司下达PPP项目绩效考核结果,考核得分为建设期91.16分,2019年度90.40分,2020年度93.20分。考核得出2019年、2020年度应支付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分别为3327.45万元、3174.57万元,合计6502.02万元。2022年纳入财政预算1000.00万元,已支付1000.0万元,全部用于银行还本。
(二)项目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
1.绩效总目标
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以恢复南洞供水,为建设滇南中心城市提供水资源保障,有效解决蒙开个经济区生态、生活和生产的用水需求,缓解滇南中心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危机,缓解特枯年或连续枯水年供水紧张状况,增强抵御旱灾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在滇中引水工程建成供水前向城镇、农村生活和工业供水,兼顾农业灌溉;滇中引水工程建成供水后解决滇中引水工程没有供水的农业灌溉缺水问题,同时作为滇南中心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取水口至长桥海泵站设计流量为6.00m3/s;长桥海水库分水口至长桥海水库分水设计流量为3.75m3/s;长桥海水库分水口至小东山水厂分水设计流量为2.25m3/s;小东山水厂至四通水厂分水设计流量为0.70m3/s。
2.运营期绩效目标
1)生产规模:引水流量6m3/s,多年平均毛引水量7454万m3,直供城镇生活工业5640万m3,进长桥海调蓄1814万m3,长桥海蓄满率43.4%。
2)服务能力:本工程从南洞河取水,经两级泵站提水至长桥海,至长桥海分水及提水后、一岔分至小东山水厂及四通水厂、一岔分至长桥海水库,全线总长51.91km,调水线路上共设置三级泵站。
项目投产年(2018年)至2024年工程年平均供水量7305万m3,其中城镇生活工业供水量5640万m3(其中:直接供红河工业园区和个旧工业2874万m3,经过长桥海泵站提水至小东山水厂和四通水厂可供水量2766万m3),进长桥海调蓄农业灌溉供水1665万m3改善灌溉面积7.83万亩。
2025年至2029年工程年平均供水量7305万m3,其中城镇生活工业供水量6596万m3(其中:供红河工业园区和个旧工业3107万m3,经过长桥海泵站提水至小东山水厂和四通水厂3489万m3),进长桥海调蓄供农业灌溉供水709万m3,改善灌溉面积3.50万亩。
2030水平年,滇南中心城市城镇生活和工业缺水较大。2030年后工程多年平均6979万m3,全部供给城镇生活和工业(其中:直接供红河工业园区和个旧工业3449万m3,经过长桥海泵站提水至小东山水厂和四通水厂可供水量3530万m3)。
3)产品或服务质量:本项目的产品指供给蒙自雨过铺、蒙自文澜、蒙自草坝和个旧大屯的原水。根据项目生产运营的实际情况和拟定的达产水量,对产品服务质量的要求,具体为:
①保证按时正常供应原水;
②引水过程中不对原水造成质的改变。
4)安全生产:项目运营期间,项目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制定严格的调度方案和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并对相关操作、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各建筑物、设备、设施的设计运行条件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熟悉相关操作规程。
在工程运营中注重防范流行性疾病、地质灾害、雷电、火灾、毒气、电伤、高速水流、静电感应场强、坠落、噪声等安全生产。为防止各种劳动伤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劳动者防护,并对可能接触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有效识别,以便采取措施。
5)环境保护:项目运营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主要是降低噪声、保护好生产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建立健全地表水、地下水、受水区水质、水量、水温监测台账,掌握水情变化规律。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相关方职责分工、管理流程、组织实施、制度建设情况等。
项目建设期:政府方设立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项目建设全面工作,并对项目实施过程及资金使用进行跟踪监控;项目公司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项目配备人员条件符合项目建设要求,并使项目工期、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得以有效保障。
项目运营期:本项目采用委托运营的方式,制定了《运行值班管理制度》《调度管理制度》《泵站安全操作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32项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在2019年—2022年度执行过程中未出现任何问题。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建立事前设定绩效目标、事中进行绩效跟踪、事后进行绩效评价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机制,将可行性缺口补助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价的重要依据;针对项目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下一步的整改建议,实现防范并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基础设施供给效率与质量,确保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对PPP项目开展运营期绩效评价,为项目按效付费、落实整改、监督问责提供参考依据。财政部门应按照绩效评价结果安排相应支出,项目实施机构应按照项目合同约定及时支付。项目实施机构应根据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统筹开展整改工作,并将整改结果报送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项目实施机构应及时公开绩效评价结果并接受社会监督;项目实施机构绩效评价结果应纳入其工作考核范畴。
本次绩效评价的对象为云南省红河州蒙开个地区河库联通工程PPP项目。
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合作期33年,其中建设期3年,运营期30年。针对项目运营期的项目运营内和管理特点,对包括项目运营、项目维护、成本效益、安全生产管理、项目影响等进行考核,项目公司对项目运营管理负责。评价范围主要包括项目产出、项目实施效果和项目管理三个方面。
根据《关于印发<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的通知》(财金〔2020〕13号)对PPP项目绩效评价时点的要求,绩效评价分为建设期绩效评价、运营期绩效评价、移交期绩效评价。项目运营期每年度应至少开展一次绩效评价,每3—5年应结合年度绩效评价情况对项目开展中期评估。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根据《PPP项目合同之补充协议》约定:本项目运营维护绩效考核总分100分。运营维护绩效考核主要为引水效益、运营成本、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综合运营能力、突发事件处理情况、公众满意度及信息公开等方面(相关指标详见表1)。
注:运营维护绩效考核表以最终经评审通过的绩效考核手册为准。
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前期调研
绩效评价组在充分研究国家、云南省、红河州PPP相关政策及水利行业相关政策基础上,及时与项目公司进行沟通对接,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立项背景、计划实施内容、投融资到位情况、组织实施管理流程、资金拨付流程等,并收集了PPP项目识别、筛选、准备、采购及执行阶段等项目相关文件资料。
2.案卷研究
在对项目概况初步了解后,组织绩效评价组成员对前期调研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研读,查阅了PPP项目实施方案、PPP项目合同及补充协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审计报告、安全检查记录、成本台账、工程运营相关管理制度、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相关资料等,力求获取对项目全方位的了解。在进行初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处阶段和特点,形成本次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的总体思路。
3.绩效目标梳理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为科学、规范完成绩效评价工作,绩效评价组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和对项目相关文件资料的研读,结合水利行业相关标准,系统性梳理项目绩效目标,形成项目总体绩效目标与年度绩效目标;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的通知》(财金〔2020〕13号)等PPP项目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相关规定,结合项目运营内容及特点,设计运营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征求项目相关各方意见并最终确定。
4.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确定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结合评价需要,形成了《红河州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运营期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绩效评价思路、绩效评价组织与实施、资料收集与调查及相关附件等内容,并制作了相关工作底稿。于2021年11月17日召开工作方案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完善形成定稿,绩效评价组严格按工作方案开展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原则与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过程中,秉承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绩效相关等绩效评价原则,遵循勤勉尽责,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获取充分信息,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及绩效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对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绩效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百分制评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审阅资料与现场核查相结合,对收集的相关基础资料、各种技术经济数据,在归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资料审阅法、实地查勘法、分析比较法、公众评判法等,综合评价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1)审阅资料法
详细查阅项目立项申报及批复文件、项目运营管理相关程序及运营资料等,了解项目立项背景、依据、目的,为项目运营、维护、管理等收集整理相关依据资料及相关数据。通过抽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查阅投融资方案及股东决议等资料,评价项目投融资管理情况,资金使用合规性以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
(2)实地查勘法
对照PPP项目合同、项目实施方案、运营方案及养护管理手册等相关文件要求,通过实地踏勘查看本项目运营维护完成情况,结合现场访谈及现场管理台账资料审阅情况,综合分析运营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及服务水平等实际完成情况。
(3)分析比较法
依据项目PPP项目合同、实施方案及管理制度文件等,评价项目是否按照合同及相关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执行;将项目绩效目标与实施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
(4)公众评判法
结合项目运营管理情况及项目参与方、相关方、受益对象,遵循客观性、合理性、逻辑性、明确性等原则,设置问卷调查相关问题,通过分层抽样、非等概率抽样、多阶抽样、随机抽样等方式发放、回收问卷,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相关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绩效评价组严格按照评价工作方案中确定的评价思路,通过研读项目相关文件资料、填报基础数据采集表、现场访谈等方法收集项目相关数据。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数据填报和采集
本次绩效评价数据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数据,定量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项目公司、运营单位、供水对象、第三方试验检测单位提交的资料数据等,所涉及的数据、资料由评价组负责现场收集,数据和资料提供单位对数据、资料完整性、真实性负责。定性指标数据主要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其中涉及项目整体情况的定性数据,由项目公司负责提供相关文件、总结等资料予以支撑;抽样数据由评价组负责通过现场实地勘查、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
2.实地调研
项目实地调研方式主要包括访谈和现场勘查。
绩效评价组从项目利益相关方中确定访谈对象,包括项目的管理人员、实施人员、项目受益者及参与项目立项、决策、实施、管理的行业专家。根据调查的内容范围和主要问题开展访谈,访谈内容通常为开放式提问。通过现场勘查,询问、核对、勘查、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获取绩效评价需要的基础资料。
现场勘查主要针对蒙开个河库连通工程项目泵站、取水口、管道等运营内容进行,通过询问、核对、勘查及检查等方式对项目地上建筑景观、地下空间设备、水质监测及现场资料等进行调查,并对了解到的项目信息做进一步校验。
3.社会调查
根据工作方案中确定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抽样方式,本次问卷调查分社会公众问卷调查、政府相关机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调查、项目满意度调查及对项目的意见建议等。
4.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绩效评价组根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要求,对采集的基础数据进行甄别、汇总和分析,组织专家开展绩效指标评分,并提炼结论和撰写评价报告,同时与项目公司保持充分的沟通,及时补充细节资料,确保观点有理有据,形成最终的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绩效评价组对照项目运营期绩效目标,通过对项目运营管理、运营产出和运营效果等三方面进行评价,结合查阅资料、基础信息数据采集、现场评价、问卷调查以及现场访谈等方式,按照“红河州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运营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表”对项目进行评分81.36分,拨付预算资金1000万元已用于归还农发行贷款本金,预算执行率实际得分10分,最终评分结果为91.36分。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从评价总体情况来看,本项目作为滇南中心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滇南中心城市水资源保障能力,有效解决蒙开个经济区生态、生活和生产的用水需求,对缓解滇南中心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运营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置满足运营要求、各项运营管理制度健全;运营计划、运营维护、收费管理符合相关要求,技术状况评定符合现行的标准要求,运营管理基本规范,未发生因项目运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矛盾纠纷、极端冲突、信访投诉等情况;但运营维护记录、上报合规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设备设施有待统一标识。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项目管理一级指标权重值共计9分,由6个二级指标构成,细化分解为11个三级指标,包括组织架构、人员管理、决策管理、财务管理合规性、会计核算规范性、项目制度健全性、项目制度执行有效性、档案管理规范性、合同管理规范性、信息公开及时性、信息公开准确性,项目管理指标综合评价得分8.1分,得分率83%。
(1)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0.9分,得分率100%。项目公司建立了清晰、完整的内部管理组织架构,各部门、人员分工明确。
(2)人员管理
人员管理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0.9分,得分率100%。项目公司配备的运营、维护人员数量与投标承诺一致且及时到位,专业齐全,能够满足日常运维需求。
(3)决策管理
决策管理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0.9分,得分率50%。运营年度内项目公司按照相关决策管理制度,对于重大问题决策,履行必要的内部审批程序。
(4)财务管理合规性
财务管理合规性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0.9分,得分率100%。项目财务管理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5)会计核算规范性
会计核算规范性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0.9分,得分率100%。项目会计核算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项目资金建立专账管理;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记账、报账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未出现虚列支出等情况。
(6)项目制度健全性
项目制度健全性指标权重0.45分,评价得分0.45分,得分率100%。项目公司建立财务管理、办公物资管理、文件管理、公务车辆、职工绩效管理等综合办公室管理制度,质量检测管理、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工程技术部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招标管理等招投标管理制度,项目制度完整合理。
(7)项目制度执行有效性
项目制度执行有效性指标权重0.45分,评价得分0.45分,得分率100%。评价年度内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有效执行。
(8)档案管理规范性
人员管理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0.9分,得分率100%。项目公司日常运维档案资料真实、完整,归档有序及时。
(9)合同管理规范性
合同管理规范性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0.9分,得分率100%。项目公司与其他方签订的合同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运营期内未出现项目公司因合同履行出现投诉或诉讼的情形。
(10)信息公开及时性
信息公开及时性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0分,得分率0%。截至评价时点,信息平台准备阶段“必填信息”比例为46.25%;采购阶段“必填信息”比例为28.21%;执行阶段“必填信息”比例为28.27%。根据评分标准及评分办法,本项得0分。
(11)信息公开准确性
信息公开准确性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0.9分,得分率100%。项目公司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准确录入信息,与项目运营有关信息与实际情况一致,上级财政部门披露项目公司录入信息与真实情况一致。
(二)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一级指标权重值共计80分,由项目运营、项目维护、成本效益、安全保障4个二级指标构成,细化分解为16个三级指标,项目产出指标评价得分77.00分,得分率96.25%。
(1)供水保证率
供水保证率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本项目因政府方未下达本年度供水指令,项目公司按用水需求量及时进行供水,根据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因政府方未下达供水指令或受水单位无用水需求时,导致项目公司无供水的不扣分。
(2)转供城镇生活供水调水量
转供城镇生活供水调水量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本项目考核时段内政府方未下达供水指令,项目公司按用水需求量及时进行供水,城镇生活调水量满足自来水水厂用水需求量,根据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本项指标不扣分。
(3)直供工业供水调水量
直供工业供水调水量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本项目考核时段内政府方未下达供水指令,需水单位无用水需求,根据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本项指标不扣分。
(4)农业灌溉供水调水量
农业灌溉供水调水量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本项目考核时段内政府方未下达供水指令,需水单位无用水需求,根据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本项指标不扣分。
(5)水质达标度
水质达标度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项目运营期内委托红河州质量检测单位按自来水厂原水水质标准开展定期水质监测,运营年度内水质整体稳定,未出现水质异常情况,水质未出现低于原水水质情形。
(6)收费管理
收费管理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本项目PPP项目合同及补充协议制定了相关的水价收费标准,项目水费收入按与用水单位签订的供水协议约定标准收费。
(7)日常检查、巡查
日常检查、巡查维护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3.15分,得分率70%。
指标主要评价项目公司对项目日常巡查、隐患防范的情况,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查阅,项目公司日常巡检中对发现的问题或故障有记录,但存在“上报记录”、“处理记录”等不完整、不规范情形,根据评分标准及评分办法,本项扣1.35分。
(8)泵站管理维护
泵站管理维护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运营期内按要求定期对泵站进行维护。
(9)输水管网维护管理
输水管网维护管理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3.6分,得分率8%。
指标主要评价项目公司对管网的维护情况,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查阅,输水管网维护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记录,但存在对发现问题的“上报问题汇总表”、“处理情况表”等不规范、不完整,根据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本项扣0.9分。
(10)设施设备运行状况
设施设备运行状况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1.89分,得分率42%。
指标主要评价项目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查阅,项目设施整体无明显的破损、渗漏,设备外观整洁标牌清晰,但存在主厂房靠近水池侧墙面渗水,流量调节阀室有少量积水等问题,根据评分办法及评分细则,本项扣2.61分。
(11)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项目范围内相关设备完好,满足项目正常运营需求。
(12)检修维护、故障排查及设备保养
检修维护、故障排查及设备保养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3.6分,得分率80%。
指标主要评价项目设施、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故障排除情况,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查阅,存在项目设备维修记录不完整,设备检修不及时等问题,根据评分标准及评分办法,本项扣0.9分。
(13)成本构成合理性
成本构成合理性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项目公司制定了运营方案,但政府方未审批运营方案(运营成本),根据项目公司提供运营方案,项目相关运维成本构成合理。
(14)成本节约率
成本节约率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项目公司制度了运营方案,但政府方未审批运营方案,根据2020年度项目公司财务审计报告及相关资料,根据评分办法及评分细则,若政府方未批复运营方案的情况不予扣分。
(15)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项目建立了完整应急预案,按要求配备了相关的应急设备。
(16)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指标权重4.5分,评价得分4.5分,得分率100%。项目安全平稳运营,未发生安全事故且不存在安全隐患。
(三)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项目效果一级指标权重值共计10分,由4个二级指标构成,细化分解为6个三级指标,包括环境影响、社会责任、舆情与诉讼、运行管理可持续性、社会公众满意度、相关机构满意度,项目效果指标综合评价得分7.65分,得分率85%。
(1)生态影响
生态影响指标权重2.7分,评价得分2.7分,得分率100%。本项目运营过程中未破坏原有的水生生态,未对引水区周围以及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
(2)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为0.9分,得分率100%。现场评价收集核验相关资料,项目运营年度内项目公司按法律法规规定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包括合法用工、按时足额缴纳税费等,未出现因未履行必要社会责任发生投诉、处罚等情形。
(3)舆情与诉讼
舆情与诉讼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0.9分,得分率100%。
指标主要评价项目运营过程中是否发生公众舆情或投诉事件,经现场评价收集核验相关资料,结合主管部门访谈结果、问卷调查结果,项目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未发生对社会产生消极作用的舆情或投诉事件。
(4)运行管理可持续性
运行管理可持续性指标权重1.8分,评价得分1.8分,得分率100%。
指标主要评价项目在岗人员胜任能力情况以及新增岗位人员储备与培养情况,项目风险预警机制及风险应对措施情况,经现场评价收集核验相关资料,结合主管部门访谈结果,运营期内项目公司定期对专业人员开展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在岗人员具备胜任能力。
(5)社会公众满意度
社会公众满意度指标权重1.8分,评价得分0.9分,得分率50%。
(6)政府相关机构满意度
政府相关机构满意度指标权重0.9分,评价得分0.45分,得分率50%。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项目2022年度调水甚少,使用者付费收入严重不足
本项目2022年度计划供水量与实际需水量差异较大,主要原因为项目定位为滇南中心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此外原计划受水对象因长桥海水库改扩建工程建设,本地自来水厂扩容工作未建设完成,人口增长未达到原预期增长,故运营初期仅少量调水,项目使用者付费收入不足。
(二)运营维护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
本项目存在项目维护巡检中发现的问题或故障有记录,“处理记录”不完整、不规范;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记录,但对发现问题处理后续无相关记录;流量调节阀室有少量积水;项目维修记录不完整,无相应后续设备故障问题处理情况。
(三)项目信息披露不及时
本项目截至评价时点,信息平台准备阶段“必填信息”比例为46.25%;采购阶段“必填信息”比例为28.21%;执行阶段“必填信息”比例为28.27%。信息平台当前阶段为执行阶段,“必填信息”比例低于30%,项目公司信息录入不及时。
(四)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资金缺口大
2022年3月15日,红河州水利局向红河州南源供水有限公司下达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绩效考核结果,考核得分为建设期91.16分,2019年度90.40分,2020年度93.20分。考核审定2019年、2020年度政府应支付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分别为3327.45万元、3174.57万元,合计6502.02万元。2022年实际纳入财政预算资金1000万元,于2022年3月15日支付1000.0万元补助资金,剩余应付未付5502.02万元。其中拨付资金1000万元已用于归还农发行贷款本金。
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压力巨大,但运营情况远低于预期,收入低微,不足以支撑日常运营管理,导致项目公司面临极大的债务危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面临严峻挑战。
六、有关建议
(一)提升项目公司运营能力,增强项目可持续性
本项目使用者付费收入主要通过供水获取水费收入,运营初期供水水量不达预期,导致使用者付费收入低于预测值,项目盈利水平较低,影响项目公司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稳定提供。建议相关政府部门重新布局、规划、配置本地区的水资源,此外,项目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运营方案,降低运营成本,利用自身在项目管理和技术保障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市场,提升运营能力,发挥本项目的作用和潜能,保障基础设施运营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使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二)健全项目风险分配机制,切实防范财政风险
本项目为公用设施项目,项目定位为应急备用水源,具有公益性强、政府监管严、价格弹性小等特点,结合2019-2022年度运营情况,项目存在使用者付费收入不足风险。本项目PPP项目合同约定当项目供水量小于基本水量时,按实际供水量计算可行性缺口补助,合同中无明确的使用者付费收入不足风险分配机制,当实际水费收入达不到政府批复的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中预测的水费收入时,由政府方承担该水费收入不足风险。建议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市场供需变化、不可抗力等,完善项目风险分担机制,切实防范因项目使用者付费收入不足造成隐性债务隐患风险。
(三)重视项目维护检修工作,保障项目安全生产
维护检修工作是项目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生产的安全性、经济性有着重大影响。定期地、有计划地对项目设施设备进行预防性和恢复性的检修,能够及时地检查、发现和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消灭潜在事故因素,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设施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建议项目生产运营过程中重视维护检修工作,规范项目运营管理,确保项目安全生产。
(四)及时披露项目信息,确保项目信息公开透明
建议按照《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规定及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要求,及时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录入项目相关信息,确保项目信息公开透明,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强绩效监控
针对现场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各相关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运营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定期对项目实施绩效监控。最大化确保预算安排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强化激励约束效果,激发社会资本方持续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共同推动PPP项目的规范运行。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压力巨大,但运营情况远低于预期,收入低微,不足以支撑项目日常运营管理,导致项目公司面临极大的债务危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面临严峻挑战。
附件:红河州水利局部门2022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
2023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