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547-607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水利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7-1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水利局2022年水旱灾害风险普查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等。
1.项目背景
通过全州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摸清全州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州各县市水旱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促进提高水旱灾害防御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水旱灾害风险,推进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为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2.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
项目实施内容:库容10万m3及以上水库工程水旱灾害隐患调查数量150座、过闸流量5m3/s及以上水闸工程水旱灾害隐患调查数量28件、5级及以上堤防工程水旱灾害隐患调查数量69段。已完成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已将成果上报省水利厅审核并上报水利部。
3.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州财政局下达防汛抗旱经费3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截至2022年12月31日,项目支出总计30万元,占预算安排资金总额的比例为100%。
(二)项目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全州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摸清全州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州各县市水旱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促进提高水旱灾害防御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水旱灾害风险,推进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为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一是通过水旱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掌握洪水时空分布规律和影响程度,分析不同地区干旱灾害致灾因素,为水旱灾害风险评估、早期应对提供基础支撑。
二是开展全州洪水灾害隐患调查,对水库工程、水闸工程、堤防工程和蓄滞洪区等进行调查,掌握洪水灾害隐患底数,支撑防洪减灾决策和自然灾害综合防御。
三是开展水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为制定水旱灾害防御战略、水旱灾害防灾减灾规划、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布局等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提高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切实推进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进程。
2.阶段性目标。完成库容10万m3及以上水库工程水旱灾害隐患调查数量150座、过闸流量5m3/s及以上水闸工程水旱灾害隐患调查数量28件、5级及以上堤防工程水旱灾害隐患调查数量69段。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相关方职责分工、管理流程、组织实施、制度建设情况等。
1.项目相关职责分工。州水利局统筹辖区内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做好本级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对接省水利厅和本级普查办,定期汇总普查进度,落实有关工作决议和部署,形成并提交州级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各县(市)水利(水务)局统筹辖区内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做好本级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对接上级水利主管部门和本级普查办,定期汇总普查进度,落实有关工作决议和部署,形成并提交县(市)级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
2.管理流程。根据历年情况和当前实际,拟定了2022年度州级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经费安排建议分配方案,报州水利局规计科,由规计科报党组研究,呈州政府分管副州长审批,最终形成正式的经费使用计划。
3.组织实施。印发了《红河州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州、县(市)各级水利部门是本级水旱灾害风险普查的责任部门和实施部门,州水利局统筹做好全州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各县(市)水利部门按照任务分工落实具体工作任务。
4.制度建设情况。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是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组成部分,州、县(市)各级水利部门在梳理本级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量的基础上,按照经费预算申报要求,向同级普查办做好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经费的申报工作。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评价全面分析水旱灾害风险普查资金分配、使用及管理等情况,督促项目单位合理分配资金、规范资金使用和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绩效评价对象
项目经费使用单位、部门(如:州水文局、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
3.绩效评价范围
2022年红河州水旱灾害风险普查补助经费使用范围。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绩效评价原则
按照科学规范、公开公正、分级分类、绩效相关原则,采用比较法、因素法、公众评判法等方法开展绩效评价。
2.绩效评价依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8修正);
②《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度财政绩效评价和2021年全程绩效管理指导工作的补充通知》(红财绩发〔2021〕9号);
③《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红财预〔2015〕97号);
④其他相关资料。
3.绩效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收集的基础资料、数据,在归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比较法、公众评判法等方法,系统、科学地评价项目综合绩效情况。
①分析比较法
依据下达的项目预算,对照项目实际完成内容,评价实际实施内容与预算批复的完成情况;依据防汛抗旱相关政策文件,评价项目是否按照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执行;依据项目资金计划文件和凭证,评价项目资金下拨、到位及使用情况;将项目绩效目标与实施结果对比分析,判断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将项目预期效益与实施效果数据对比分析,结合开展问卷调查,评价项目预期效益实现程度。
②公众评判法
通过公众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财政支出的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针对不同群体发放调查问卷,在发放过程中保证人群的随机性和广泛性,最后汇总分析调查问卷,得出调查结果。
4.绩效评价标准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百分制,自评得分:预算执行率实际得分(满分10分)+绩效指标实际完成得分(满分90分,其中:产出指标50分、效益指标30分、满意度指标10分),最终得分由各级评价指标得分加总形成。根据最终得分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优(得分≥90分),良(80分≤得分<90分),中(60分≤得分<80),差(得分<60分)。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部门科室自评。
2.组织实施。
整理相关资料,细化项目绩效目标,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查阅财务会计资料,了解项目实施情况。
3.分析评价。
分析项目管理情况和资金效益,根据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建议。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根据绩效评价情况,该项目通过全州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摸清全州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州各县市水旱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促进提高水旱灾害防御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水旱灾害风险,推进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评价得分为100分。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项目的实施,完成了库容10万m3及以上水库工程水旱灾害隐患调查数量150座、过闸流量5m3/s及以上水闸工程水旱灾害隐患调查数量28件、5级及以上堤防工程水旱灾害隐患调查数量69段。摸清了全州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州各县市水旱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促进提高水旱灾害防御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水旱灾害风险,推进水旱灾害风险管理。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1.绩效目标分析
项目绩效目标是通过全州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摸清全州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州各县市水旱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促进提高水旱灾害防御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水旱灾害风险,推进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目标明确;通过中小河流暴雨洪水调查、淹没图及风险区划、全州中小型水库及闸坝防洪标准满足情况分析、全州中小型水库安全隐患踏勘检查及内业分析,目标细化。
2.项目决策过程分析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20〕12号)、《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国灾险普办发〔2020〕2号)和《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水防御〔2021〕17 号)的要求,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
3.资金分配情况
州财政局下达防汛抗旱经费30万元,主要用于中小河流暴雨洪水调查、淹没图及风险区划(州水文局)10万元;全州中小型水库及闸坝防洪标准满足情况分析(州设计院)10万元;全州中小型水库安全隐患踏勘检查及内业分析(州规划院)10万元。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项目遵守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项目资金符合预算审批的内容,不存在截留、挪用、挤占等情况。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已经完成了中小河流暴雨洪水调查、淹没图及风险区划、全州中小型水库及闸坝防洪标准满足情况分析、全州中小型水库安全隐患踏勘检查及内业分析,已将普查成果上报省水利厅。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项目的实施,摸清了全州水旱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地认识全州各县市水旱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促进提高水旱灾害防御水平,有效防范和化解水旱灾害风险,推进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为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1.工程勘测、遥感解译、站点观测数据资料汇集、现场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开展致灾孕灾要素调查。
2.内外业一体化技术开展承灾体调查。
3.多要素、全链条相结合开展水旱灾害重点隐患综合调查。
4.多对象、多方法、多尺度分析结合开展水旱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5.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开展水旱灾害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
6.综合运用地理信息、遥感、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开展普查基础空间信息制备。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自身问题。我科室对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经验不足,绩效目标制定不够全面、规范。
2.项目存在未制定相应资金管理办法,部分细化项目支付进度缓慢等问题。
七、有关建议
无。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包括可能对项目绩效产生影响的因素、往年绩效评价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
2023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