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336-346
  • 发布机构: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3-1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州财政局: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4〕1号)要求,哈尼梯田管理局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对财政预算项目资金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哈尼梯田管理局2023年共涉及4个项目,涉及项目资金10128.64万元。

  项目1:2023年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专项经费项目(本级)5900.00万元,下达文号红财教发〔2023〕57号。

  项目2:2023年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专项经费项目(下级)4100.00万元,下达文号红财教发〔2023〕57号。

  项目3: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追加经费21.36万元,下达文号红财预发〔2023〕47号。

  项目4:2022年哈尼梯田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经费项目107.28万元资金到账,资金文号红财建发〔2022〕135号。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构建高效统一的规划管理体系,持续推进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修编工作。全面保护哈尼梯田,抓好对哈尼梯田沟渠、田间道路、界碑设置、传统民居入保、消防培训等工作。做好哈尼梯田资源调查工作,完善哈尼梯田监测系统及数据库。推进哈尼梯田法治建设,严格落实《云南省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坚决查处占用和破坏梯田、盗伐林木、毁林开荒等行为,构建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加大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力度,不断提高哈尼梯田的知名度,持续提升管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原住民文化自信,提高梯田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户爱田护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推进哈尼梯田永续发展。扶持发展红河哈尼梯田生态产品,以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助推哈尼梯田的保护,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加强哈尼梯田其他工作建设,通过本单位的各项工作,让世界遗产惠及当地群众,促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

  项目1: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

  1.推进大抓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工作,坚守哈尼梯田元阳遗产区“四素同构”生态系统,促进群众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牢基础。一是抓好遗产区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修缮。二是继续做好遗产区集中连片梯田、沟渠、田间道路、田棚的修缮恢复。三是继续做好遗产区村庄风貌整治。

  2.抓好哈尼梯田保护修复工作;开展哈尼梯田资源调查,完善哈尼梯田监测系统及数据库项目;完成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做好红河哈尼梯田界碑(桩)设置;做好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民居入保及消防设施维护项目。

  3.重视哈尼梯田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开展哈尼古歌保护传承活动;举办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念活动;做好世界遗产价值宣传阐释和保护传承工作。

  4.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乡村振兴与哈尼梯田保护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梯田产业,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抓好梯田特色产品宣传展示工作,充分利用南博会、农交会、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等国内知名会展平台,加强宣传推介,提高认知度,拓宽农产品宣传展示的广度和深度。开展红米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打造哈尼梯田红米品牌,助推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发展。极探索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的有效途径,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缓减劳动强度,助力群众增收。

  项目2: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下级专项经费

  元阳:一是抓好元阳县胜村旅游小镇建设项目,二是元阳县哈尼小镇提质改造项目,三是继续做好哈尼梯田监测工作,建成使用全福庄大寨监测站点。四是继续做好遗产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多单位联合执法,拆除违章建/构筑物、整治文物周边保存环境,保护遗产风貌原真性。五是继续做好梯田执法巡查工作,坚决打击乱搭乱建、乱采滥挖、乱侵乱占、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违法违章行为。六是继续做好梯田文化宣传工作,扶持民间艺术表演团队;开展或承接针对梯田保护工作相关的交流活动,加大交流力度,提升保护管理水平;聘请第三方企业编撰出版关于梯田文化的非遗文化绘本,并向学校等教育场所投放。七是继续做好梯田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工作,聘用监测员、协管员等临聘人员。

  红河:继续做好哈尼梯田保护修复工作,及时做好对哈尼梯田水沟、梯田等的修复工作,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梯田保护工作,梯田恢复完成数100亩;继续做好哈尼梯田监测体系建设、哈尼梯田监测站点建设等监测工作,启动“数字梯田”项目,完善哈尼梯田监测系统及数据库,确保监测次数每年不少于2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年内宣传次数不少于12次。加强与各级媒体合作力度,分别在核心区开展世界文化遗产日和“火塘夜话”等形式宣讲条例活动、“村村响”播放双语哈尼梯田保护条例、推进宣传书籍、画册和音视频拍摄工作等;做好梯田保护管理培训,培训次数不少于1次;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交流次数不少于1次;通过项目的实施,让世界遗产惠及当地群众,促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

  绿春:积极做好梯田巡查监测工作、哈尼梯田宣传教育工作和哈尼梯田产业发展工作等,年内完成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宣传10次以上,完成哈尼梯田巡查监测40次以上;修复沟渠1条以上;建设水源林80亩以上;举办2期以上业务知识培训;完成调研及对外学习交流30次以上,完成3户以上文创产品奖励补助,同时对梯田系列产品进行包装。

  金平: 继续做好哈尼梯田保护修复工作,在哈尼梯田保护片区旱改水恢复梯田面积100亩,及时做好对哈尼梯田水沟、道路等的修复工作,沟渠修复2公里; 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梯田产业,不断增强内生动力。着力梯田农业,开发种养殖业,大力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在阿得博片区发放鱼苗100亩,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户经济收入;抓好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传承展示工作,收集民间哈尼梯田农耕物品用于村史馆陈列;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媒体宣传,宣传培训次数不少于4次;做好相关梯田文化书籍、折页、画册、音视频、网站、新媒体等宣传媒介的制作2000份; 聘请阿得博、马鞍底两片区梯田赶沟人4人、监测人员4人,持续做好梯田监测巡查工作,购置监测、执法设备、装备等2台;持续做好哈尼梯田保护管理项目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项目3: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追加经费项目

  组织开展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一项,做好此次活动相关宣传、专家接送等宣传和服务管理工作。

  项目4:哈尼梯田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经费项目

  实施《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及四县保护规划修编和《红河哈尼梯田生态保护及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充分重视绩效评价工作,成立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红河哈尼梯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哈尼梯田管理局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哈尼梯田管理局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该项目本单位认真贯彻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项目达到招投标要求的,按相关规定进行了招投标,中标单位签订合同;项目采购范围内的,按采购程序来实施;没有达到招投标权限又不在采购范围内的由本单位自行组织实施。实施过程都是按照本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来执行。项目管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循先事项申请,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经费方案。项目结束后有报告,实现了项目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为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了解2023年哈尼梯田经费的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总结项目资金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完善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为指导预算编制和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绩效评价的对象和范围为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资金下达的所有项目。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根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本次绩效评价遵循科学规范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分级分类原则、绩效相关原则等。

  2.绩效评价依据

  (1)《关于印发< 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

  (2)《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20〕12号)

  (3)《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4〕1号)

  (4)《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

  (5)《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关于印发哈尼梯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红梯管发〔2023〕5号)

  (6)其他相关依据文件。

  3.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

  4.评价方法

  评价从项目数量、项目质量、完成时效、成本控制、效益指标、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充分重视绩效评价工作,成立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制度建设方面,制定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红河哈尼梯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哈尼梯田管理局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哈尼梯田管理局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该项目认真贯彻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

  2.组织实施

  (1)项目组织情况

  项目达到招投标要求的,按相关规定进行了招投标,中标单位签订合同;项目采购范围内的,按采购程序来实施;没有达到招投标权限又不在采购范围内的由本单位自行组织实施。实施过程都是按照本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来执行。

  (2)项目管理情况

  项目管理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循先事项申请,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经费方案。项目结束后都要出台总结报告,实现了项目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

  3.分析评价

  项目分析评价从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将项目支出后的实际状况与申报的绩效目标对比,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按项目评价要求,认真、及时收集相关的基础数据、资料,认真做好自评工作,按照项目绩效评价各个指标依据和原则进行综合评价和审核定论,通过对2023年项目经费绩效自评,本单位自评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项目1: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完成监测体系建设项目数1项,规划修编项目数1项,哈尼梯田沟渠修复数2项目,农房保险及消防设施维护1项,宣传教育培训40次,挖掘整理梯田文化(宣传媒介制作)1册/部,学术交流1次,宣传《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次,聘请临聘人员3人,哈尼梯田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数1次,和州农科院合作推动哈尼梯田红米的保护与发展,在保护范围内示范引进机耕等机械化生产方式1项,传统民居、异化民居改造修缮11幢,沟渠修复数34.59㎞,哈尼梯田修复数1023亩,修缮田间道路6㎞,四大片区田埂修复9254㎡,修缮田棚41间,整治遗产区公路沿线风貌异化民居42幢,设置木刻分水10个,避雷设施建设数1项,传统村落祭祀房修复数1间,磨秋场、水碾水磨、水碓修复数7个,老虎嘴观景台整治1项。宣传对象覆盖率超90%,各项资金支出的合规性100%,各项数量指标完成率80%,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9月30日前34%、11月30日前41%。成本支出控制率在预算批复数内。此项目自评等级为“优”。

  项目2: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下级专项经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元阳:一、元阳县胜村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已开展,外墙立面改造美化已完成550幢;二、元阳县哈尼小镇提质改造项目完成前期工作;三、已继续做好哈尼梯田监测工作,全福庄大寨监测站点已建设完毕;四、已继续做好遗产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多单位联合执法,公路沿线、旅游村庄整治;五、已继续做好梯田执法巡查工作,累计开展日常动态巡查652人次;六、已继续做好梯田文化宣传工作,扶持民间艺术表演团队20支,多次开展梯田保护工作交流活动,聘请一勺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编撰并出具了哈尼梯田文化绘本初稿;七、已继续做好梯田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工作,聘用监测员10人、协管员4人。红河:完善哈尼梯田监测系统及数据库,监测次数12次,年内宣传次数不少于12次,培训次数1次,交流次数1次,实施彩色稻项目1项。绿春:全年在腊姑、桐株两片区开展梯田监测巡查累计70余次,围绕《条例》和《办法》法律条规,开展宣传活动20余次,举办3期业务知识培训活动,完成调研及对外交流活动40次,完成文创产品奖励、开展梯田产品宣介等工作。金平:完成哈尼梯田监测巡查12次,哈尼梯田修复5亩,发放哈尼梯田管理条例、宣传册2000余份,哈尼梯田宣传培训2次,“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扶持100亩,修复水沟1条2公里,购置哈尼梯田监测办公设备2套。宣传对象覆盖率超90%,各项资金支出的合规性100%,各项数量指标完成率83% ,缺水问题得到缓解,梯田产业发展扶持农户数量逐年提升。此项目自评等级为“良”。

  项目3: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追加经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按计划已组织开展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一项,并积极做好此次活动相关宣传、专家接送等宣传和服务管理工作,宣传对象覆盖率大于90%,资金支出的合规性100%,活动完成及时率100%。此项目自评等级为“优”。

  项目4:哈尼梯田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经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已按计划实施《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及四县保护规划修编和《红河哈尼梯田生态保护及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此项目自评等级为“优”。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州委、州政府对哈尼梯田工作高度重视,根据《关于加强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的决定》(红发〔2014〕34号)、《关于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决定》(红发〔2020〕1号)、哈尼梯田实际情况和往年经验等,本单位认真规划和制定2023年项目预算申请并已批复,并按计划和预算调整及时认真实施。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项目资金按照单位财务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先立项,再报经费,并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进行支付。资金拨付严格审批程序,使用规范,会计核算结果真实、准确。项目单位建立健全项目实施预算方案、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此次绩效评价过程中未发现有截留、挤占或挪用项目资金的情况。制定了《红河哈尼梯田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项目认真贯彻资金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严格、规范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管理制度。

  2.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项目按《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红河哈尼梯田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管理实施,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科学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循先事项申请,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经费方案,项目结束后出台总结报告,对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监督,实现了项目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对相关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归档,档案资料完整、齐全、规范。

  3.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分析

  项目达到招投标要求的,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了招投标,中标单位签订合同,按合同规定实施。没有达到招投标权限,由本单位自行组织实施。实施过程都是按照本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来执行。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1: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完成监测体系建设项目数1项,规划修编项目数1项,哈尼梯田沟渠修复数2项目,农房保险及消防设施维护1项,宣传教育培训40次,挖掘整理梯田文化(宣传媒介制作)1册/部,学术交流1次,宣传《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次,聘请临聘人员3人,哈尼梯田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数1次,和州农科院合作推动哈尼梯田红米的保护与发展,在保护范围内示范引进机耕等机械化生产方式1项,传统民居、异化民居改造修缮11幢,沟渠修复数34.59㎞,哈尼梯田修复数1023亩,修缮田间道路6㎞,四大片区田埂修复9254㎡,修缮田棚41间,整治遗产区公路沿线风貌异化民居42幢,设置木刻分水10个,避雷设施建设数1项,传统村落祭祀房修复数1间,磨秋场、水碾水磨、水碓修复数7个,老虎嘴观景台整治1项。宣传对象覆盖率超90%,各项资金支出的合规性100%,各项数量指标完成率80%,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9月30日前34%、11月30日前41%。成本支出控制率在预算批复数内;指标分值50分,自评得分45.5分。

  项目2: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下级专项经费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元阳:一、元阳县胜村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已开展,外墙立面改造美化已完成550幢;二、元阳县哈尼小镇提质改造项目完成前期工作;三、已继续做好哈尼梯田监测工作,全福庄大寨监测站点已建设完毕;四、已继续做好遗产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多单位联合执法,公路沿线、旅游村庄整治;五、已继续做好梯田执法巡查工作,累计开展日常动态巡查652人次;六、已继续做好梯田文化宣传工作,扶持民间艺术表演团队20支,多次开展梯田保护工作交流活动,聘请一勺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编撰并出具了哈尼梯田文化绘本初稿;七、已继续做好梯田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工作,聘用监测员10人、协管员4人。红河:完善哈尼梯田监测系统及数据库,监测次数12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年内宣传12次;做好梯田保护管理培训,培训次数1次;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交流次数2次;实施彩色稻项目1项。绿春:全年在腊姑、桐株两片区开展梯田监测巡查累计70余次,围绕《条例》和《办法》法律条规,开展宣传活动20余次,举办3期业务知识培训活动,完成调研及对外交流活动40次,完成文创产品奖励、开展梯田产品宣介等工作。金平:完成哈尼梯田监测巡查12次,哈尼梯田修复5亩,发放哈尼梯田管理条例、宣传册2000余份,哈尼梯田宣传培训2次,“稻鱼鸭”综合种养产业扶持100亩,修复水沟1条2公里,购置哈尼梯田监测办公设备2套。宣传对象覆盖率超90%,各项资金支出的合规性100%,各项数量指标完成率83% ,缺水问题得到缓解,梯田产业发展扶持农户数量逐年提升指标分值50分,自评得分44分。

  项目3: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追加经费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按计划已组织开展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一项,并积极做好此次活动相关宣传、专家接送等宣传和服务管理工作。指标分值50分,自评得分50分。

  项目4:哈尼梯田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经费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已按计划实施《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及四县保护规划修编和《红河哈尼梯田生态保护及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指标分值50分,自评得分50分。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项目1: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项目的实施能对社会经济能带来积极作用、国内外民众对哈尼梯田的认识和保护有所提升效果明显、项目实施有效提升相关群体对哈尼梯田的保护意识、项目实施已持续对哈尼梯田起到保护作用。指标分值30分,自评得分30分。

  项目2: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下级专项经费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项目的实施能对社会经济能带来积极作用、国内外民众对哈尼梯田的认识和保护有所提升效果明显、项目实施有效提升相关群体对哈尼梯田的保护意识、项目实施已持续对哈尼梯田起到保护作用。指标分值30分,自评得分30分。

  项目3: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追加经费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国内外民众对哈尼梯田的认识和保护有所提升效果明显,指标分值30分,自评得分30分。

  项目4:哈尼梯田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经费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州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支付率77%。指标分值30分,自评得分23.1分。

  (五)项目满意度指标分析

  项目1: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项目满意度分析

  社会公众对哈尼梯田保护的满意度已超90%、单位工作人员对开展对外交流宣传培训的满意度已超90%,指标分值10分,自评得分10分。

  项目2: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下级专项经费项目满意度分析

  社会公众对哈尼梯田保护的满意度已超90%、单位工作人员对开展对外交流宣传培训的满意度已超90%,指标分值10分,自评得分10分。

  项目3: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动追加经费项目满意度分析

  社会公众对哈尼梯田宣传及保护发展的满意度已超90%。指标分值10分,自评得分10分。

  项目4:哈尼梯田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经费项目满意度分析

  审计、督查、巡视等指出问题数0个,指标分值10分,自评得分10分。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为切实加强我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社会稳定工作全面开展和特定目标的实现,我局成立了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哈尼梯田保护管理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了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各方面内容;对项目实施制定了包含重点工作任务、整项工作总体完成时限、重点节点完成时限、责任科室、责任人和责任领导等的重点项目进度表;加强项目督查。对项目实施进行不定期抽查及随机暗访;严抓项目竣工验收,对于项目竣工验收进行详细查验,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认真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哈尼梯田生态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乡土性的保护工作严峻,执法整治工作力度不够。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农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丰富的遗产资源尚未激活转变成增加群众收入的经济要素,导致群众保护梯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

  七、有关建议

  (一)建议继续投入。一是持续安排投入哈尼梯田专项经费。二是整合社会资金,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参与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景区景点资源和自由资源条件开发经营。三是整合项目资金来进行遗产保护。

  (二)建议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生态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梯田生态功能区的保护,继续实施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生态植被恢复等。

  (三)建议加强文化传承,提高对乡土遗产价值的认知感。按照遗产地乡土建筑演变的规律,对传统乡土建筑按照“传统型制、传统结构、传统工艺”进行现代居住功能的提升改造,为遗产地乡土建筑提供现代需求的解决方案和可自行操作的示范案例。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附件【附件: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x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