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322-97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3-1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2023年度矿产资源专项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4〕1号),下达矿产资源专项核查经费涉及矿产资源储量科、开发科、生态修复科、调查监测科、勘查科等科室,主要用于储量报告评审及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评审、 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开发利用方案评审、绿色矿山遴选和矿业权实地核查服务委托、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等项目工程。
2023年,按照储量评审备案要求及矿政管理需要,预计评审25个储量报告,实际完成评审备案21个储量报告(含2个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评审);委托该评估公司对华新水泥(红河)有限公司石灰岩泥灰岩砂岩矿采矿权等16个采矿权出让收益进行评估,实际完成9个采矿权出让收益进行评估。完成13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含全州重大项目建设临时用地土地复垦项目)评审。完成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州13个县(市)2023年度国土利用变化情况。完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项目共29个。
(二)项目绩效目标
聚焦自然资源管理、重点项目建设、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生态修复等,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基础性保障作用,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监管工作,为矿政管理提供基础,为红河州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严格按照自然资规〔2023〕6号、云自然资储量〔2020〕693号、云自然资储量〔2022〕102号、云自然资便笺〔2023〕2812号等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储量评审备案文件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37号)、《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云国土资〔2010〕399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38号)、《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省2023年度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的通知》(云自然资调查〔2023〕109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开展各项工作。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从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出发,分析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健全项目及资金管理相关建议、调整支出结构及此项目资金是否继续投入的建议。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相关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与绩效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正确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
2.重要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优先使用最具部门(单位)或行业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3.系统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功能实现等。
4.经济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5.可比性原则。对具有相似绩效目标的项目,选用相同的绩效考评指标,保证考核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6.操作性原则。选定的评价指标,应简便易行、通俗易懂,数据的获得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具有可操作性。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综合考虑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根据相关绩效评价文件精神,按照前期准备、单位自评、现场评价、报告撰写四个阶段,科学运用比较、审阅及分析、调查了解,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待项目实施完成收集文件资料、细化评价指标等。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已按预算完成资金支出,达到了较好成效:通过按章按规完成自然资源项目,切实合理科学的使用自然资源,为红河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2023年,预算支出矿产资源专项经费102万元,公开合理地开展项目,科学运用资金,实际支付费用86.65万元。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1.项目可行性情况:根据相应的政策规定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实施,严格依法依规完成项目。
2.预算编制: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相关预算。
3.绩效目标设置:主要是体现社会、经济效益,项目目标设置明确、合理。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1.资金管理情况:根据合同约定时间及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拨付,未发生在未完成项目工程提前支付项目资金的情况;未发生挤占挪用资金导致无法支付费用的情况。
2.财务管理情况: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账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符合国家统一制度的要求。
3.制度建设情况: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和评审、评估机构管理办法,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规范流程,明确责任。
4.组织实施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保障各个项目能顺利进行,严格按程序进行,及时进行审查,经审查通过后才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进行公开使用。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达到数据共享共用,提供自然资源基础数据,为经济发展助力。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经济效益:经济发展促进性,查清全州各类自然资源状况和变化情况形成自然资源家底。
社会效益:数据共享持续性使用。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依法依规,精细管理。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无
七、有关建议
无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2024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