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307-29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医疗保障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3-1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医疗保障局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2023年红河州医疗保障局共实施州级部门预算项目5个,财政拨款9270.55万元,分别是:
1.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年初预算1208万元,财政拨款1208万元,主要用于离休干部医疗保障补助。
2.红河州州级机关干部保健对象医疗保健补助经费年初预算100万元,财政拨款100万元,主要用于红河州州级机关干部保健对象医疗保健。
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州级财政补助年初预算7798.83万元,财政拨款7792.90万元,主要用于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4.医保核心业务网络运行保障专项资金年初预算24万元,财政拨款22.44万元,主要用于医保核心业务网络运行保障。
5.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州级财政补助经费年初预算147.21万元,财政拨款147.21万元,主要用于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
(二)项目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
红河州医疗保障局2023年开展的5个项目均按照部门年度工作安排、工作职责、项目具体情况等设置了各项目的总体目标,按照产出、效益、满意度一级指标和产出指标下的数量、质量、时效指标,效益指标下的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指标、满意度指标下的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等二级指标,根据项目各自的情况和特点,设置了各项目的三级指标。
具体情况详见附件项目自评表。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2023年,红河州医疗保障局组织实施项目均按照部门组织分工、项目的目标和特点、管理要求等,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分解项目目标,层层落实各级组织和人员责任。预算项目资金下达实施后,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红河州医疗保障局预算管理制度》《红河州医疗保障局收支管理控制制度》等制度抓好组织实施和内控管理。同时,按照《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和《红河州医疗保障局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红河州医疗保障局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等制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认真组织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通过自评,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以确保下一年度项目预算申请、安排更加合理,预算可执行性更强。通过实施找差距,补齐制度短板,提升绩效管理意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通过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设置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整体支出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自评,掌握年度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指导预算编制和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参考和依据。
评价对象分别是:离休干部医疗保障项目、州级机关干部保健对象医疗保健补助经费项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州级财政补助项目、飞行检查项目专项资金补助经费。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
1.绩效自评原则:一是科学规范原则。严格执行规定程序,要求根据评价对象特点分类组织实施;二是全面系统原则。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管理贯穿支出管理的各个环节,涵盖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三是公开公正原则。支出绩效管理符合真实、客观、公正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2.绩效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修订);
(2)《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管理绩效的意见》(云发〔2019〕11号);
(3)《云南省省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云财预〔2015〕295号);
(4)《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红财预〔2015〕97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 红河州州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20〕12号);
(5)《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3〕5号);
(6)《红河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23年州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的通知》(红财预发〔2023〕15号);
(7)《红河州医疗保障局关于修订印发< 红河州医疗保障局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等三个制度的通知》;
(8)其他相关依据文件资料。
3.评价指标体系:
详见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4.评价方法及标准:
通过设置合理的绩效体系,按照前期准备、组织实施、综合评价的流程,运用审阅资料、数据分析等方法,本次评价采用百分制,各级指标依据其指标权重确定分值,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情况对各级指标进行评分。根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得分≥90分);良(80分≤得分<90分);中(60≤得分<80分);差(得分<60分)。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成立红河州医疗保障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时传达学习绩效评价有关工作要求,充分认识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抓好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组织领导。
2.组织实施。一是根据红河州医疗保障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和分工,压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绩效自评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为确保绩效自评工作客观准确和顺利开展,制定、完善了《红河州医疗保障局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红河州医疗保障局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红河州医疗保障局预算绩效评价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红河州医疗保障局绩效运行监控实施暂行办法》等。三是组织和协调相关科室开展绩效自评工作,填报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完成自评评分。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纳入我局本次绩效自评的项目共5个,5个项目自评等级为优。各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及自评价评分结果如下:
(1)离休干部医疗保健,自评分100分,评价等级优。
(2)州级机关干部保健对象医疗保健费,自评分100分,评价等级优。
(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州级财政补助,自评分100分,评价等级优。
(4)医保核心业务网络运行保障专项资金,自评分100分,评价等级优。
(5)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州级财政补助经费,自评分100分,评价等级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本年度项目绩效目标均按计划实现,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均按计划完成。完成情况如下:
1.离休干部医疗保健。项目实施单位是红河州医疗保障局。项目资金支出情况为:项目年初预算1208万元,全年执行数1208万元,执行率100%。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产出指标——数量指标:离休干部享受待遇人数为101人,州级财政负担101人,人均统筹标准为8万元。质量指标:按文件规定享受待遇人数101人实报实销;时效指标:待遇报销到年底。
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确保了离休人员100%享受医疗待遇,维护社会安定,体现党和国家对离休干部的关心。
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离休干部对待遇报销工作满意度在98%以上。
2.州级机关干部保健对象医疗保健费。项目实施单位是红河州医疗保障局。项目资金支出情况为:项目年初预算100万元,全年执行数60万元,执行率60%,执行率只达到60%的原因是:因报销政策的变化,从2023年起干部保健待遇支出较往年有所下降,再加之该政策文件滞后于2023年预算时间。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产出指标——数量指标:州级机关干部保健对象医疗保健费享受待遇人数为412人次;质量指标:待遇支付标准100%支付;时效指标:待遇支付按时办结率100%。
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保障各保健对象顺利进行医疗保健活动、按时、足额报销医疗保健费用。
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保健对象满意度在95%以上。
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州级财政补助。项目实施单位是13县市医保局。项目资金支出情况为:项目年初预算7798.83万元,实际拨付7792.9万元,全年执行数7792.9万元,执行率100%。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产出指标——数量指标:根据2022年实际参保人数计算,各级财政实际补助标准为大于等于580元,质量指标:以户籍人口数为基数计算的基本医保综合参保率大于等于93%,以常住人口数为基数计算的基本参保综合参保率大于等于91%,重复参保人数为零,虚报参保人数为零;基金滚存结余可支配9.88个月。时效指标: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00%到位。
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参保对象满意度在85%以上。
4.医保核心业务网络运行保障专项资金年初预算24万元,财政拨款22.44万元,主要用于医保核心业务网络运行保障。
产出指标——时效指标:医保核心业务网络故障响应时间小于等于60分钟。
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医保核心业务网络全年正常运行时长≥8672.4小时。可持续影响指标:医保核心业务网络正常使用年限≥6年。
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使用机构满意度85%以上。
5.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州级财政补助经费年初预算147.21万元,财政拨款147.21万元,主要用于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
产出指标——数量指标:人均疫苗费用200元,人均接种费用20元,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工作科学规范、管理到位。资金到位及时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及时接种新冠疫苗,有效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满意度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人民群众满意度在85%以上。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项目均设有绩效目标,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和制度规定,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发生。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项目产出按照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四个方面,根据项目各自情况,设置符合项目特点的三级产出指标,用于指导和跟踪项目工作开展。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项目效益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等3个方面,设置符合各项目实际情况和特点的三级效益指标,用于分析项目实施效益。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完善预算编报程序。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要求,提前完善项目库信息,加强新项目入项目库管理,每年的预算项目均保证取源于项目库。在年初预算编报时,细化经费,完善信息,制定合法、合规、合理、可行的绩效目标。
(二)严格预算执行。在整个预算期内,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绩效目标,有效控制经费范围、合理合规使用资金、按时完成执行进度。
(三)强化结果应用。针对绩效自评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建立整改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后续项目和以后年度预算支出的方向和结构,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部门工作效率。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对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绩效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绩效目标不够规范,少数项目绩效目标指标设定的合理性不够。三是项目管理上需要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和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工作仍需进一步提高。
七、有关建议
无。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红河州医疗保障局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红河州医疗保障局
2024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