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205-08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3-20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传染病医院2023年防治艾滋病州级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4〕1号)文件要求,现将我院2023年项目绩效评价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按照省州《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2021-2025年)》《红河州扩大艾滋病检测工作方案》及国家、省、州《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方案》等要求,大力开展防艾知识宣传教育、各类人群咨询检测、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和传染源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等综合防治工作,完成省州《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实施方案(2021-2025年)》《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计划》既定的目标,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实现全州艾滋病情总体下降。
根据红河州州级2023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下达2023年防治艾滋病州级专项资金138万元,用于州级防艾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防艾委成员单位开展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其中,下达我院防治艾滋病州级专项资金2万元,根据年度总体目标开展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 2023年度支出决算数2万元,支出执行率100%。
(二)项目绩效目标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级防治艾滋病策略和措施,持续巩固提升防治艾滋病“三个90%”和“两个消除”成果,降低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实现全州艾滋病情总体下降。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医院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防治艾滋病纳入工作的重要日程,组织领导不断增强,院领导多次专题研究防艾工作相关事项,形成了院党委主抓、防艾办具体负责、各科室配合、全院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防艾工作机制不断创新、责任持续压实,措施更加细化,防艾队伍能力素质稳步提升,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评价主要是对“防治艾滋病州级专项资金项目”的专项资金到位、使用、管理以及取得的绩效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客观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指出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导向性,作为以后年度立项和安排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绩效评价的对象为项目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的范围:从项目的提出,可行性研究一直到项目运行。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本次绩效评价遵循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及经济性原则。根据州财政局文件精神,结合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本次对“防治艾滋病州级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分四大部分:产出指标50分,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3个二级指标;效益指标30分,包括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2个二级指标;预算执行率10分,满意度指标10分,总分值为100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附件。
本项目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书面评价和实地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按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科学公正、统筹兼顾、激励约束、公开透明”的原则,根据具体评价指标的不同,灵活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等绩效评价具体方法,对项目作出综合性评价意见。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根据文件要求,评价工作分三阶段进行:一是前期准备。2023年初,明确评价对象、评价工作目标及评价要求;了解项目总体情况、绩效评价政策、评价标准,收集相关资料,拟定评价工作方案,设计评价指标,并对评价方案不断修订和完善。二是组织实施。2023年下半年,了解项目完成进度、组织管理等总体情况;查阅、收集有关文件、规章制度、工作台账等评价资料;审查项目资金的透明度,调查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落实到位,根据审查结果分析项目资金到位、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组织管理水平;查看与项目相关的财务会计报表、账簿、会计凭证,了解各项收支情况、审核专款专用情况、财政资金到位情况、实际支出情况和财务管理状况;核实和统计相关数据资料,评价2023年“防治艾滋病州级专项资金项目”有否达到项目预期目标。三是分析评价。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进一步计算统计定量指标,对定性指标作出经验判断,并运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绩效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组织讨论,评价打分,形成评价结论,提出存在问题、建议和意见,撰写初步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根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防治艾滋病州级专项资金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了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满意度指标四方面进行了评价,评价得分为:预算执行率实际得分(满分10分)10分;产出指标实际完成得分(满分50分)50分;,效益指标实际完成得分(满分30分)30分;满意度指标(满分10分)10分,综合评价得分为100分,绩效评价等次暂定为优秀。评价结论为:支出项目用途合理,运行规范,成效明显。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20分。负责管理国家级、省级社会组织项目30个,已达到任务数,本项实际得20分;
2.质量指标15分。感染者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检测CD4比例)年度指标值≧85%,实际已完成CD4检测率99.6%,本项实际得分15分;
3.时效指标15分。2023年度严格按照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使防艾工作朝着层次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各项工作有了显著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工作已完成,本项实际得分15分。
(二)项目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指标20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院累计抗病毒治疗和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78例,其中由我院治疗管理但未从信息系统里转诊入我院的364例,由我院录入信息系统的514例,现在治185例,终止治疗74例(停药8例、失访13例、死亡53例),转出255例,新入组治疗38例。CD4检测率99.6%,病毒载量检测率98.9%,治疗有效率100%,治疗成功率99.3%。找回脱失患者4例再次入组治疗。2023年组织开展了2021年、2022年省级社会组织项目结题验收工作;配合州防艾局、与各县市防艾办对接,组织完成2023年省级社会组织项目招投标工作,于2023年12月28日开展项目启动会和相关培训。总体上看,感染者管理、社会组织均在巩固去年成绩的基础上有了提升,本项实际得分20分;
2.可持续影响指标10分,2023年为提升艾滋病防治能力,做好深化宣传教育,防艾宣传亮点纷呈,创新工作措施,主动开展便民服务。2023年3月,被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评为“云南省2022年度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质量优秀奖”;2023年4月,被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为“优秀项目管理机构”。本项实际得分10分。
(三)项目满意度指标情况分析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0分。受益对象满意度完成值≧85%,本项实际得分10分。
(四)项目预算执行率情况分析
预算执行率10分。2023年项目资金年初预算数2万元,支出决算数2万元,支出执行率100%。本项实际得分10分。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提高政治站位,在实践中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
立足本职,奋进路上再启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思想统一到省、州卫健部门的具体要求上来,在工作实践中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扩展我为人民办实事的措施,履职尽责,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沟通协调,继续抓实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动与协作,密切与各科室之间的工作衔接、提升工作效率;加强与各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加大对社会组织的督导力度,强化学习培训和工作督导,扎实推进各项任务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三)加强防治艾滋病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管理
协助省疾控完成红河州2023-2024年度国家级防治艾滋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督导、验收,及时更进,督促按项目办要求录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确保项目年度内顺利验收。
(四)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防艾社会氛围
积极参与和加强多部门合作与联合行动,开展好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总结提炼防艾宣传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努力探索和实践切合实际的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有效途径,积极建设防艾知识宣传阵地,在“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义诊宣传、加大艾滋病早期检测,增加对高危人群的检测力度,特别是流动人口等高危人群,持续加强组织、宣传动员,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防治环境。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的工作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是专业队伍数量有待增加、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院配置专职防艾人员两人,除开展日常的防艾具体工作外,还要兼顾开展艾协等行业协会的事务性工作,随着工作难度和广度的不断提升,人员工作压力较大,除了专业队伍人员数量需求不断增大之外,现有人员个人自主学习时间长期不足,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素质、更新先进专业知识方面亟须加强,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二是社会组织的指导督促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组织项目督导检查的力度不够,工作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夯实。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红河州传染病医院2023年度防治艾滋病州级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红河州传染病医院)
2024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