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123-34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水利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4-07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水利局2023年度蒙开个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蒙自市是滇南中心城市的核心区,是红河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南盘江与红河的分水岭地带上,周围高山的自然环境分布,对西南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屏障作用较大,致使蒙自市降雨量少,是云南省比较干旱的地区之一。随着蒙、开、个3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给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缺水的干旱面貌严重制约着滇南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变滇南中心城市工程性缺水的瓶颈问题,成了滇南中心城市人民的迫切期盼,必须进一步开发蒙自周边地区水资源,实施跨区域、跨流域骨干水系连通工程,保障滇南中心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利用老南洞泵站部分工程实施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可缓解规划区的供水紧张情况,提高当地的供水保证率,增强抗御旱灾的能力,有效解决蒙开个经济区生态、生活和生产的用水需求,缓解滇南中心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危机,并作为滇南中心城市供水的应急水源,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工农业的持续发展。
2.建设内容
本工程从南洞河取水,经两级泵站提水至长桥海,至长桥海分水及提水后、一岔分水至小东山水厂及四通水厂、一岔分至长桥海水库,全线总长 51.913km(包括泄水道);开远供水泵站在南洞取水后接原开远输水管线至开远侧水厂,工程共调水至蒙自侧设置三级泵站、开远侧设一座开远供水泵站。
3.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2022年3月15日,州水利局向项目公司下达PPP项目绩效考核结果,考核得分为建设期91.16分,2019年度90.40分,2020年度93.20分。考核得出2019年、2020年度应支付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分别为3327.45万元、3174.57万元,合计6502.02万元。2023年纳入财政预算380.00万元,已支付380.0万元,全部用于银行还本付息。
(二)项目绩效目标
1.绩效总目标
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以恢复南洞供水,为建设滇南中心城市提供水资源保障,有效解决蒙开个经济区生态、生活和生产的用水需求,缓解滇南中心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危机,缓解特枯年或连续枯水年供水紧张状况,增强抵御旱灾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在滇中引水工程建成供水前向城镇、农村生活和工业供水,兼顾农业灌溉;滇中引水工程建成供水后解决滇中引水工程没有供水的农业灌溉缺水问题,同时作为滇南中心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取水口至长桥海泵站设计流量为6.00m3/s;长桥海水库分水口至长桥海水库分水设计流量为3.75m3/s;长桥海水库分水口至小东山水厂分水设计流量为2.25m3/s;小东山水厂至四通水厂分水设计流量为0.70m3/s。
2.运营期绩效目标
(1)生产规模:引水流量6m3/s,多年平均毛引水量7454万m3,直供城镇生活工业5640万m3,进长桥海调蓄1814万m3,长桥海蓄满率43.4%。
(2)服务能力:本工程从南洞河取水,经两级泵站提水至长桥海,至长桥海分水及提水后、一岔分至小东山水厂及四通水厂、一岔分至长桥海水库,全线总长51.91km,调水线路上共设置三级泵站。
项目投产年(2018年)至2024年工程年平均供水量7305万m3,其中城镇生活工业供水量5640万m3(其中:直接供红河工业园区和个旧工业2874万m3,经过长桥海泵站提水至小东山水厂和四通水厂可供水量2766万m3),进长桥海调蓄农业灌溉供水1665万m³改善灌溉面积7.83万亩。
2025年至2029年工程年平均供水量7305万m3,其中城镇生活工业供水量6596万m3(其中:供红河工业园区和个旧工业3107万m3,经过长桥海泵站提水至小东山水厂和四通水厂3489万m3),进长桥海调蓄供农业灌溉供水709万m³,改善灌溉面积3.50万亩。
2030水平年,滇南中心城市城镇生活和工业缺水较大。2030年后工程多年平均6979万m³,全部供给城镇生活和工业(其中:直接供红河工业园区和个旧工业3449万m³,经过长桥海泵站提水至小东山水厂和四通水厂可供水量3530万m3)。
(3)产品或服务质量:本项目的产品指供给蒙自雨过铺、蒙自文澜、蒙自草坝和个旧大屯的原水。根据项目生产运营的实际情况和拟定的达产水量,对产品服务质量的要求,具体为:
①保证按时正常供应原水;
②引水过程中不对原水造成质的改变。
(4)安全生产:项目运营期间,项目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制定严格的调度方案和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并对相关操作、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各建筑物、设备、设施的设计运行条件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熟悉相关操作规程。
在工程运营中注重防范流行性疾病、地质灾害、雷电、火灾、毒气、电伤、高速水流、静电感应场强、坠落、噪声等安全生产。为防止各种劳动伤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劳动者防护,并对可能接触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有效识别,以便采取措施。
(5)环境保护:项目运营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主要是降低噪声、保护好生产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建立健全地表水、地下水、受水区水质、水量、水温监测台账,掌握水情变化规律。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项目建设期:政府方设立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项目建设全面工作,并对项目实施过程及资金使用进行跟踪监控;项目公司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项目配备人员条件符合项目建设要求,并使项目工期、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得以有效保障。
项目运营期:本项目采用委托运营的方式,制定了《运行值班管理制度》《调度管理制度》《泵站安全操作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32项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在2019年—2022年度执行过程中未出现任何问题。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建立事前设定绩效目标、事中进行绩效跟踪、事后进行绩效评价的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机制,将可行性缺口补助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价的重要依据;针对项目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下一步的整改建议,实现防范并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基础设施供给效率与质量,确保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对PPP项目开展运营期绩效评价,为项目按效付费、落实整改、监督问责提供参考依据。财政部门应按照绩效评价结果安排相应支出,项目实施机构应按照项目合同约定及时支付。项目实施机构应根据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统筹开展整改工作,并将整改结果报送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项目实施机构应及时公开绩效评价结果并接受社会监督;项目实施机构绩效评价结果应纳入其工作考核范畴。
本次绩效评价的对象为云南省红河州蒙开个地区河库联通工程PPP项目。
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合作期33年,其中建设期3年,运营期30年。针对项目运营期的项目运营内和管理特点,对包括项目运营、项目维护、成本效益、安全生产管理、项目影响等进行考核,项目公司对项目运营管理负责。评价范围主要包括项目产出、项目实施效果和项目管理三个方面。
根据《关于印发<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的通知》(财金〔2020〕13号)对PPP项目绩效评价时点的要求,绩效评价分为建设期绩效评价、运营期绩效评价、移交期绩效评价。项目运营期每年度应至少开展一次绩效评价,每3-5年应结合年度绩效评价情况对项目开展中期评估。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根据《PPP项目合同之补充协议》约定:本项目运营维护绩效考核总分100分。运营维护绩效考核主要为引水效益、运营成本、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综合运营能力、突发事件处理情况、公众满意度及信息公开等方面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绩效评价组严格按照评价工作方案中确定的评价思路,通过研读项目相关文件资料、填报基础数据采集表、现场访谈等方法收集项目相关数据。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数据填报和采集
本次绩效评价数据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数据,定量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项目公司、运营单位、供水对象、第三方试验检测单位提交的资料数据等,所涉及的数据、资料由评价组负责现场收集,数据和资料提供单位对数据、资料完整性、真实性负责。定性指标数据主要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其中涉及项目整体情况的定性数据,由项目公司负责提供相关文件、总结等资料予以支撑;抽样数据由评价组负责通过现场实地勘查、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
(2)实地调研
项目实地调研方式主要包括访谈和现场勘查。
绩效评价组从项目利益相关方中确定访谈对象,包括项目的管理人员、实施人员、项目受益者及参与项目立项、决策、实施、管理的行业专家。根据调查的内容范围和主要问题开展访谈,访谈内容通常为开放式提问。通过现场勘查,询问、核对、勘查、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获取绩效评价需要的基础资料。
现场勘查主要针对蒙开个河库连通工程项目泵站、取水口、管道等运营内容进行,通过询问、核对、勘查及检查等方式对项目地上建筑景观、地下空间设备、水质监测及现场资料等进行调查,并对了解到的项目信息做进一步校验。
(3)社会调查
根据工作方案中确定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抽样方式,本次问卷调查分社会公众问卷调查、政府相关机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调查、项目满意度调查及对项目的意见建议等。
(4)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绩效评价组根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要求,对采集的基础数据进行甄别、汇总和分析,组织专家开展绩效指标评分,并提炼结论和撰写评价报告,同时与项目公司保持充分的沟通,及时补充细节资料,确保观点有理有据,形成最终的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绩效评价组对照项目运营期绩效目标,通过对项目运营管理、运营产出和运营效果等三方面进行评价,结合查阅资料、基础信息数据采集、现场评价、问卷调查以及现场访谈等方式,按照“红河州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运营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表”对项目进行评分85分,拨付预算资金380万元已用于归还农发行贷款本息,预算执行率实际得分10分,最终评分结果为95分。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从评价总体情况来看,本项目作为滇南中心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滇南中心城市水资源保障能力,有效解决蒙开个经济区生态、生活和生产的用水需求,对缓解滇南中心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运营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置满足运营要求、各项运营管理制度健全;运营计划、运营维护、收费管理符合相关要求,技术状况评定符合现行的标准要求,运营管理基本规范,未发生因项目运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矛盾纠纷、极端冲突、信访投诉等情况;但运营维护记录、上报合规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设备设施有待统一标识。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该项目实施符合《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中关于开展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项目立项工作的要求,与国家、云南省、红河州立项政策相符。并且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委托持股书,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采用PPP模式建设,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本项目严格执行预算法规定,进行项目申报、审批,项目资金支付按规定的流程执行,程序规范,无违规行为。区间设立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项目建设全面工作,并对项目实施过程及资金使用进行跟踪监控,项目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项目人员条件与项目有关并能够得以有效保障。并制定了《运行值班管理制度》、《调度管理制度》、《泵站安全操作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32项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在以前年度执行过程中未出现任何问题。
项目实施严格按照《PPP项目合同》开展,并且设立了蒙开个项目指挥部,参照水利行业标准执行,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一级指标权重值50%,由数量指标、成本指标2个二级指标构成,细化分解为16个三级指标,项目产出指标评价得分65.00分,得分率92.86%。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项目效益一级指标权重30%,由2个二级指标构成,细化分解为15个三级指标,包括生态影响、社会影响、组织管理、财务管理、制度管理、档案管理、合同管理、信息公开指标综合评价得分17分,得分率100%。(详见下表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1)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财政部第二批PPP模式重点示范项目,也是云南省的第一批PPP项目。
(2)采用PPP模式,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定社会资本方。对建设期而言,实现了同一集团不同公司联手做事的优点,集团公司从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对各家子公司的统一调度、协调,求同存异,实现了三年工期两年建设的效率。
(3)征地拆迁方面: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属于线性工程,全线52km,跨越开远市、蒙自市、个旧市三个市县。项目PPP合同约定征地拆迁由政府方包干使用,但为了项目的快速推进,项目公司、总承包单位都积极参与到征地测量工作中,经各方共同努力,实现了征地快、拿地快、动工快,为三年工期两年建设筑垫了良好基础。
(4)运营方面:机电设备采购阶段即开始筹备运营委托事项。在机电设备安装前期,运营单位人员就参与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过程,采用专业人员做专业事的原则。在备品备件移交阶段委托运营人员负责接收,实现无缝链接。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项目2022年度调水甚少,使用者付费收入严重不足
本项目2022年度计划供水量与实际需水量差异较大,主要原因为项目定位为滇南中心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此外原计划受水对象因长桥海水库改扩建工程建设,本地自来水厂扩容工作未建设完成,人口增长未达到原预期增长,故运营初期仅少量调水,项目使用者付费收入不足。
(二)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资金缺口大
截至目前,根据红河州水利局向红河州南源供水有限公司下发的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PPP项目绩效考核结果,累计应支付可行性缺口补助金额为16249.43万元,2023年实际纳入财政预算资金380万元,实际支付5502.00万元。目前累计支付6502.00万元,剩余9747.43万元尚未支付。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压力巨大,但运营情况远低于预期,收入低微,不足以支撑日常运营管理,导致项目公司面临极大的债务危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面临严峻挑战。
七、有关建议
(一)提升项目公司运营能力,增强项目可持续性
本项目使用者付费收入主要通过供水获取水费收入,运营初期供水水量不达预期,导致使用者付费收入低于预测值,项目盈利水平较低,影响项目公司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稳定提供。建议相关政府部门重新布局、规划、配置本地区的水资源,此外,项目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运营方案,降低运营成本,利用自身在项目管理和技术保障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市场,提升运营能力,发挥本项目的作用和潜能,保障基础设施运营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的稳步提升,使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二)健全项目风险分配机制,切实防范财政风险
本项目为公用设施项目,项目定位为应急备用水源,具有公益性强、政府监管严、价格弹性小等特点,结合2019-2022年度运营情况,项目存在使用者付费收入不足风险。本项目PPP项目合同约定当项目供水量小于基本水量时,按实际供水量计算可行性缺口补助,合同中无明确的使用者付费收入不足风险分配机制,当实际水费收入达不到政府批复的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中预测的水费收入时,由政府方承担该水费收入不足风险。建议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市场供需变化、不可抗力等,完善项目风险分担机制,切实防范因项目使用者付费收入不足造成隐性债务隐患风险。
(三)重视项目维护检修工作,保障项目安全生产
维护检修工作是项目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生产的安全性、经济性有着重大影响。定期地、有计划地对项目设施设备进行预防性和恢复性的检修,能够及时地检查、发现和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消灭潜在事故因素,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设施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建议项目生产运营过程中重视维护检修工作,规范项目运营管理,确保项目安全生产。
(四)及时披露项目信息,确保项目信息公开透明
建议按照《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规定及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要求,及时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录入项目相关信息,确保项目信息公开透明,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强绩效监控
针对现场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各相关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建议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运营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定期对项目实施绩效监控。最大化确保预算安排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强化激励约束效果,激发社会资本方持续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共同推动PPP项目的规范运行。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压力巨大,但运营情况远低于预期,收入低微,不足以支撑项目日常运营管理,导致项目公司面临极大的债务危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面临严峻挑战。
附件:红河州水利局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红河州水利局
2024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