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hhzwsjkwyh/2025-00022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4-2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传染病医院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为强化我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红河州财政局印发的《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红财发〔2020〕27号)和《红河州州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红财绩发〔2020〕12号)文件精神,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5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5〕3号)文件有关要求,对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工作开展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根据《中共红河州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的批复》(红编〔2021〕60号)文件精神,2021年11月,经州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同意在红河州传染病医院基础上组建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并加挂红河州传染病医院、红河州公共卫生诊疗中心、红河州艾滋病关爱中心、红河州病残吸毒人员救治中心牌子,属于政府举办的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的公益二类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二)主要职能
红河州传染病医院主要职责是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宗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提供传染病、艾滋病、精神病及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健康教育、对口支援等工作;承担急危重症疑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集中收治红河州13个县市特困精神病人,集中供养、集中照料、集中服务治疗,有效解决特困人员供养中“平日无人照应、生病无人看护、病时无有效治疗”短板和问题,切实增强特困病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院还承担红河州南部六县市精神病及艾滋病等传染病救治等公共卫生工作,救治对象均为贫困患者。
(三)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单位核定在职人员事业编制113人。其中:在职在编实有人数107人,劳务外派人员及其他人员177人,2024年末在职职工人数为284人。退休职工人数48人。2024年度内设科室55个,主要含临床、机关后勤、医技科室。编制床位数300张,平均开放床位723张,年末实际开放床位912张。
(四)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情况
1.当年部门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医院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提升业务水平能力。二是全面推进核心工作,医院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积极推进各项核心工作。三是学科建设持续加强,医院积极贯彻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坚持党建引领业务促发展,加强医院特色专科和传染病学科建设。四是提升科研教学能力,建立了专家工作站,并组建院内专家团队开展工作。组织职工进修、短期外出培训。六是开展院内培训,开展技能大赛、岗位练兵,全力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七是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升级安防系统,实现线上无纸化开票,上线医保刷脸支付、院内OA等系统,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患者就医体验。
2.当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及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红河州传染病医院是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宗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完成省“双提升”工程红河州传染病医院建设项目顺利建成投入使用,保障红河州病残吸毒人员救治救助中心运行顺利和经费及时到位;承担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得到及时防控和其他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和参与艾滋病防治社会组织基金项目管理,承担红河州强戒所艾滋病患者以及社区阳性暗娼的治疗随访工作;开展重症精神病患者医疗救治工作;承担南部6县市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的筛查、评估、鉴定和社区治疗康复及随访工作;承担驻州看守所、卫生所的卫生工作;在市区租房设立心理卫生门诊部,提升科研教学能力,建立了专家工作站,并组建院内专家团队开展工作。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上线了医保移动支付、心理筛查系统等系统,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患者就医体验。
3.当年部门预算批复情况。
预算批复情况。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24年州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的通知》(红财预发〔2024〕15号)、《红河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24年州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自有资金支出预算的通知》(红财预发〔2024〕16号)、《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委属单位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自有资金支出预算的通知》文件通知,2024年度下达红河州传染病医院经费预算74,115,916.00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12,711,916元,项目支出预算500,000.00元。自有资金支出预算60,904,000.00元。2024年2月,红河州传染病医院2024年部门预算已经通过红河州政府网进行公开。
4.年度预算整体收支情况。
2024年部门财务总收入74,471,216元,其中:本年财政拨款收入13,211,916元,事业收入60,904,000元,上年财政拨款结余结转355,300元。
2024年部门预算总支出74,471,216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13,567,216元,其中:基本支出12,722,816元,项目支出844,400元。
5.预算执行情况。
红河州传染病医院2024年度收入决算数合计286,171,778.36元,与年初预算安排收入74,115,916.00元,增加212,055,862.36元。2024年度支出决算数合计281,590,006.50元,与年初预算安排支出74,115,916.00元,增加207,474,090.5元。主要原因分析是我院抢抓机遇,克服种种困难,积极筹措,争取到投资额度达2.096亿元的云南省“双提升”工程红河州传染病医院新建项目落地,2024年财政上级补助资金增加,2024年度收到财政补助《红财社发〔2023〕186号》2023年第四批应对新冠病毒感染提升重大公共卫生能力项目经费2亿元,导致年初预算数与决算数差异过大。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一)主动拓展医疗业务,开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逐步提升运营效益。为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提升运营效益,医院围绕“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战略,积极拓展业务工作,积极收治传染病和精神病患者。
2.全力推进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联合体(滇南区域中心)建设工作。带头推动“立足红河、辐射滇南”的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联合体(滇南区域中心)建设,为弱监护、无监护、经济能力弱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临床诊疗和生活照护。2024年3月,云南省首家“云康爱心驿站示范点”在医院挂牌成立,为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的特困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城乡特殊困难群体中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救治、救助、康复、护理和照料等服务。
3.全力以赴推进三级传染病医院创建工作。2024年,医院有序推进等级医院创建工作,对标评审要求,调整或成立各类管理委员会机构共17个;制订或修订医院规章制度100余项,制定了创建三级传染病医院实施方案和时间表,对照三级标准开展自评自查,以评促建,持续改进;邀请云南省传染病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等相关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组织人员参加医院评审标准解读及跟班学习等级评审工作。
4、持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一是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和职责职能,修订15个二级质量管理委员会,落实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严格落实医疗质量考核管理制度,每月组织职能部门对临床医技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与绩效挂钩,2024年共督查12次,查出问题600余条,均已开展整改落实并建立长效机制。二是严格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开展医疗核心制度的学习培训10次,以日常工作的监管为抓手,通过定期考核、模拟演练等形式,确保制度执行到位,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三是落实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加强二类精神药品管理,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完善监管制度与审批流程,促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门诊处方合格率达92.77%,较上年提升4%。四是每季度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分析会议,对季度的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科室进行限期整改,制作《医疗质量分析简报》并向全院通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此外,对不良事件定期汇总分析,并对重大安全事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科室进行根因分析,制定具体有效的改进措施。
5.持续提升感染管理质量。2024年修订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并完成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根据《医院感染监测标准》做好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完成医院感染控制指标数据的收集与上报;按标准、规范做好食品安全、医疗废物及污水的管理工作,2024年无院内感染暴发及食品安全不良事件。
(二)运营管理更加精细化
1.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制定完善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招标采购等各项管理制度,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进一步规范采购流程,提高资金效益和招标采购工作的透明度。不断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内部审计机制建设,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建立“内审-纪检-财务”联合监督机制,2024年开展专项审计工作4项,内部审计发现问题43项,并督促进行整改。此外,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开展2023年财务收支及报表专项审计工作。
2.持续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规范审批流程,加强单位经费支出审批管理,促进财务管理更加规范、严格、顺畅、有序。每季度定期召开运营分析会议,对医院工作负荷、工作效率、医院耗材使用、后勤消耗等运行现状做了详实、客观、全面地分析,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三、绩效自评结论
(一)绩效自评的目的
对部门整体支出情况做好全过程的监督,提高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认识和重视,促进医院经济管理的规范和提高;对专项资金到位、使用、管理以及取得的绩效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客观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指出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导向性,作为以后年度立项和安排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二)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单位组织实施制定和审定绩效考核指标。
2.组织实施:细化部门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对设定的评价指标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通过后,严格按照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和绩效考核。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医院整体绩效目标是争取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建设患者满意的医院。医院的年度绩效目标是厉行节约,加强预算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实现收支平衡。从整体情况来看,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年度整体绩效目标2024年度已基本完成。医院基本按照年初预算进行部门整体支出,在支出过程中,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项目支出做到专款专用。
2024年已完成省“双提升”工程红河州传染病医院建设项目顺利建成投入使用。红河州病残吸毒人员救治救助中心项目绩效目标完成良好。医院收入水平较上年稳步增长,门诊13024人次,较去年增长13.31%;住院2495人次,较去年增长42.31%;医疗业务收入4928.41万元,同比增加1167.94万元,增长31.06%;其中医疗服务收入占比66.78%、药品占比11.74 %、卫生材料占比0.04 %、检查收入占比 17.72 %、化验收入占比3.73 %;医院职工人均绩效较2023年提高了15.78%。
做好重精管理和艾滋病防治工作。2024年累计民政供养特困精神病患者收治491人,康复出院34人。其中:普洱市52人,文山州4人,红河州435人。通过走访红河州13县市,筛查严重精神疾病患者2561人,其中入户筛查229人,残疾鉴定204人,发放并减免各类抗精神病药物费用10.7万元;累计收治特困精神病患者491人,康复出院34人,应急处置精神障碍患者193人次,其中处置肇事肇祸患者32人,累计培训辖区内各乡镇卫生院重精管理人员87人。完成77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和管理工作,新入组治疗29例,找回脱失患者2例再次入组治疗,CD4检测率99.45%,病毒载量检测率99.45%,治疗有效率98.89%,治疗成功率98.89%。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一是省“双提升”工程州传染病医院项目交付投入使用后的二次装修、开办设施设备配置、后续日常运转维护和更新等,需要更多保障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由于医院地理位置偏僻,传染病专科医院公共卫生属性较为凸出,主要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医院几乎没有靠自身盈余来支撑更高质量的发展和保障重大公共卫生工作;三是目前州传染病医院为公益二类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实际拨款比例为40%左右,“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保障重大传染病救治的运行机制还需完善,随着深化改革实施,进一步加大对医院正常运转和法定支出等重点工作的刚性资金需求不断增加,收支矛盾日益凸显。
2.人才引进困难。由于传染科的专科属性,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大,收入低,职业前景相对不良,医院地理位置偏僻,工作环境艰苦,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均十分困难。云南省“双提升”工程红河州传染病医院建成后,投入使用300张床位,按照1:0.88的人员配备标准,需配置264名专业技术人员,就目前医院实际情况看,引进传染病防治一线工作人员困难重重。
(二)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困难,建议上级部门考虑我院实际情况,恳请加大对我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支出医院购买医疗设备,人员经费得到保障,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补助,为我院改善发展环境打下基础,改善医疗环境和条件,提升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稳定医务人员队伍,引进高层次医疗人才。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实施计划完善,流程顺畅,确保各项指标顺利完成,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完善医院规划,全力抓好规划落实。
(三)加大投入,保证实施。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按照职责,分工协作,搞好服务,加大了项目资金的争取整合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创新扶持方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部门全院提高绩效考核意识对于提高医院管理及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附件:1-2.红河州传染病医院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1-3.红河州传染病医院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红河州传染病医院)
202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