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hhzjytyj/2025-00039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4-1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红河州第一中学为州教育局下属相当于正处级的公益二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6年8月正式办学招生。到2024年全校师生人数4000余人。由于建校时间较短,学校预算外资金收入低,不能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为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红河州人民政府同意每年补助州一中经费1,500.00万元,该经费用于教师绩效、贫困生救助、优秀学生奖励和补充办学经费。2024年初预算支出安排办学经费项目1,500.00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使我校逐步成为我州代表,全省领先、知名的教育学校。项目使我校教育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推动教育教学发展。解决我校所在地区优质学生的上学需求,同时拉动经济增长。
2.阶段性目标:
(1)通过项目的实施将红河州一中打造成为全省具有影响力的优质高中,成为引领全州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龙头学校;
(2)通过项目的实施,给予贫困学生经济上的资助,改善学生生活条件、减轻贫困家庭负担,给予优秀学生奖励,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3)鼓励吸引优秀的师资力量、培养青年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打造红河州第一中学教育品牌,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实现五个一流,办成全州人民满意的高中。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项目组织机构情况:成立了以州一中校长李寿鼎为组长,副校长尤琼方和总务处主任刘龙为副组长,财务室李智英、刀琬珂、潘道略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财务室对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实施质量和资金管理全面负责,并将项目全过程的实施与管理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2.项目管理流程: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预算项目通过人大审批完成后进行预算公开,按项目进度及学校实际工作情况组织实施资金的使用。
3.项目组织实施:加强项目开展进度的跟踪,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
4.项目管理制度情况:已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务审核。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通过绩效评价,加强对州一中办学经费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更好的发挥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作用。同时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绩效评价对象:红河州第一中学办学经费项目。
3.绩效评价范围:红河州第一中学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绩效评价原则:项目资金是否按实际执行;
2.评价指标体系按每月项目资金支出与项目进度是否一致;
3.评价方法:按资金支出情况与项目实施情况对比。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目前红河州第一中学已完善领导结构层次,各部门建立健全各类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
2.组织实施。我校有独立的组织机构和法人代表进行管理,并构建了领导层进行相互监督和管理,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等主要政府部门协助监管和监督。项目实施的主体为红河州第一中学。
3.分析评价。项目资金的支出与项目实施进度一致,且项目资金落实到位。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2024年,我校实现整体支出16,698.9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097.95万元,项目支出10,601.01万元,其中:办学经费项目1402.6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支出402.70万元、非财政拨款支出999.94万元),圆满完成了年初“改善条件、扩大规模、提高水平、提升质量、扩大影响”的整体绩效目标。
1.预算产出指标
在德育工作方面,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形成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制度规范科学、年级德育目标序列完整、学生主动发展的德育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德育精细化管理,把德育工作寓于各学科教学及各项工作之中,寓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大力推行德育工作按年级分阶段目标实施,形成科学的德育目标递进层次,即高一年级重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纪律的教育;高二年级重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高三年级重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
在教学工作方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做到领导重视教学、教师倾心教学、教研支撑教学、经费倾斜教学、后勤服务教学。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教学常规,即备、讲、批、辅、考各环节的管理力度,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制度,不断增强教育科研的科技含量,建立完善符合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着眼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而开展,为学生量身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教育。经过近五年的行动研究,探索出了以“班主任制”为基础的学生成长导师制,以“教学规程”为核心的多种教学策略,以“成长档案袋”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体系,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了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基础学力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公民素养课程、雅趣生活课程为主的四大课程群。
2024年高考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4人成绩被屏蔽(进入云南省理科总分前50名);自2019年首届高考以来,学校连年高考成绩稳居全省前列,五年高考600分以上2445人,被清华、北大录取30人,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4789人,一本上线率由88.26%跃升到96.33%,位居云南省第一。目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云南省青少年校园“羽毛球”特色学校。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现有教职工324人,其中正高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105人,获得红河州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州级以上表彰奖励的优秀教师近80人。所有教师均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65人。这里有来自10多个教育发达省、市的200余名外地教师,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教师汇集在一起,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在服务能力方面,作为国家公办高中,学校所有收费项目严格按照发改部门的收费标准收取,收费项目少,收费重规范;学校超市、话吧、水果店、理发室、医务室诚信经营,学生满意率高;包括清真食堂在内的4个学生食堂,餐位3288个,学生就餐不拥挤,菜肴品种多、味道好、价格低,使家长放心、师生满意;坚持贫困生救助、优秀学生奖励政策,保证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建成多功能校园信息网、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和现代办公管理系统;充实完善图书馆及电子阅览室,建立电子资料室和藏书室。使图书、音像资料、计算机教学软件的数量和种类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2.预算效益指标
学校获取荣誉方面,成功晋升云南省一级二等高中,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红河州2024年高中质量综合评价一类学校第一名。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在个性化的培养下,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成绩喜人。2024年,州一中持续创造教育教学竞赛优秀成果,在语文、英语、生物等学科竞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一流高等院校纷纷到红河州一中选拔生源,将学校列为“卓越生源基地”“优秀生源基地”。
学校获得好评方面,中央电视台、凤凰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云南日报》《云南人大》、云南电视台、红河电视台、红河日报等媒体对红河州一中的办学情况也多次进行专题报道。
3.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满意度100%。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教育体育局和州财政局的努力支持下,2024年我校教育工作各项任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红河州第一中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分值97分,考评结果为“优秀”。红河州第一中学办学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分值94.43分,考评结果为“优秀”。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决策指标体系得分20分(其中:1、绩效项目立项规范。按规定程序提交申请,材料充分、完整;2、绩效目标设置合理,与项目年度工作任务相对应;3、项目预算编制科学,资金分配合理。)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过程指标体系得分10分(其中:1.资金到位率100%,执行率100%。资金使用合规合理;2.项目管理制度健全,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产出指标体系得分40分(其中:1.产出实际完成率和质量达标率都达到100%;2.产出实际完成率和质量达标率都达到100%;3.时效性达到年初预算指标的98%;4.项目能按时完成计划产量。)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效益指标体系得分20分。项目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比较明显,且社会满意度达到98%。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项目完成了预期目标。补助了3900余名在校学生的办公经费,满足333名教师的绩效发放和超过2100人次学生的奖励和救助。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项目有利于改善学校教学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和优质化,推进红河州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红河州普通高中升学率显著提高,红河州第一中学社会声誉度持续扩大,对红河州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未来影响期限中长期。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行政效能和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根据资金投入情况,合理安排使用资金,确保本年度项目的顺利实施。
2.完善绩效管理,目标完成到位。我校的各项绩效目标实施范围广,覆盖面大。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措施,年末有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和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目顺利、规范、有序地完成各项绩效目标,取得更大、更多的社会效益。
3.建立健全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结合预算、绩效、资金管理的新要求,先后制定财务管理制度、预算业务制度、项目管理办法、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等多项制度,形成包含财务、项目、决策等内容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并且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项目集体决策,项目资金使用程序和手续规范,确保项目经费执行到位、规范使用、安全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无
七、有关建议
无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红河州第一中学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
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