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hhzjytyj/2025-0003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4-16
  • 时效性: 有效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为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高红河州中学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民大附中”)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新办一所优质高级完全中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州民大附中”)”。

根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与中央民族大学读书中学合作办学协议》第14条中关于托管费用的规定,红河州财政按每人每年3000元的标准,向民大附中支付委托管理费用,按学年逐年拨付,每一学年所需委托管理费用,于当年秋季学期招生工作结束后,按当年实际在校学生人数,于9 月30日前一次性拨付。用于在全国范围内做 好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引进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用于学校 绩效考核、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学校前期建设发展等。

2024年托管费项目年初预计投入资金900万元,按学生人数最终核定金额为893.1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金支出878.98万元,预算执行98%。

根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办学协议》州民大附中自2019年开始招收初高中学生,为支持州民大附中在全国范围内做好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引进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每年提供经费补助,具体为:2019年300万元,2020年450万元,从2021年开始,每年补助600万元。

2024年经费补助项目投入资金60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金支出600万元,预算执行100%。

(二)项目绩效目标

总体目标:在中央民大附中和州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利用民大附中的资源优势,从精神引领、文化塑造、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实效管理、科学评价六个维度对学校进行高标准、全方位的打造,创建起具有红河特色的“共美教育” 育人模式,使学校各方面工作在短期内显现成效,赢得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实现“低进高出”的育人理念和目标。为创办云南省一级一等学校,创办中国民族教育品牌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阶段目标:从精神引领、文化塑造、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实效管理、科学评价六个维度对学校进行高标准、全方位的打造,创建起具有红河特色的“共美教育” 育人模式,使学校各方面工作在短期内显现成效,赢得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实现“低进高出”的育人理念和目标。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

1.项目相关方职责分工

红河州财政局负责项目经费的保障和拨付,红河州教体局负责项目实施进度的监督管理,中央民大附中红河州实验学校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并接受相关上级单位及主管部门的监督及检查。

2.管理流程

学校根据合作办学协议以及学校实际建设发展需求编制预算项目,经由红河州教体局审批通过预算项目上报红河州财政局,红河州财政局对项目进行再评价评分,并将项目预算上报人大审批,再根据人大的预算项目批复拨款。

3.组织实施

学校收到项目款项后,严格按照合作办学协议的要求,建设学校开班办学,面向全国选拔优秀教师,建设完善教师队伍,力争打造一流学校。

4.制度建设情况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校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完善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专项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等各项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以制度促规范,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的目的

通过对2024年项目支出预算进行绩效自评,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各个环节,提高我校财政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单位的履职能力。

2.绩效评价对象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预算管理的托管费项目的财政性资金

3.绩效评价范围

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为加强管理所制定的相关制度、采取的措施等;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是否达到预定产出和效果等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

1.绩效评价原则。一是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二是公正公开原则。坚持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三是分级分类原则。绩效评估由县级财政部门、相关单位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四是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与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2.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

3.评价方法。目标效益分析法和公众评判法。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下发通知,组织相关人员展开单位自评。成立以卢锡宏校长为自评组长,黄元副书记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以及财务室工作人员为组员的自评小组。

2.组织实施。整理相关资料,细化项目绩效目标,查阅财务会计资料,座谈了解项目实施情况。

3.分析评价。分析项目管理情况和资金支出情况,根据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建议。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教育体育局和州财政局的努力支持下,2024年我校教育工作各项任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良好,2024年招收学生1000名。托管费补助项目自评分为99.8分,自评等级为优。经费补助项目自评分为100分,自评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一是学校党建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党建引领教学效果明显,学校建立并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性和自觉性得到加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校廉政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素养实现大幅度提升。

二是2024年6月经红河州教育体育局、红河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考核,学校被认定为云南省一级三等普通高中学校;2024年8月被授予“红河州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央民大附中分会”。

三是2024年中考,670分以上80人,最高分692分,一批次上线人数293人,一批次上线率77.31%,红河州前50名被屏蔽9人。2024年高考,600分以上55人,一本率77.47%,本科上线率99.31%,还为空军航空航天大学输送2名飞行员,被空军招飞局成都中心评为“优质生源学校”,并得到表扬。

四是学校师生参加全国、全省、全州各类大赛,一等奖均有入围名单,成绩突出。教师有7人荣获国家级奖项,有14人荣获省级一等奖、15人荣获省级二等奖,有11人荣获州级一等奖、4人荣获州级二等奖;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突出,有69人获得国家级奖项,68人荣获省级奖项,173人荣获州级奖项。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绩效项目立项规范,按规定程序提交申请,材料充分、完整。绩效目标设置合理,与项目年度工作任务相对应。项目预算编制科学,资金分配合理。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资金到位率100%,执行率100%。项目管理制度健全,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产出数量得分30分,产出实际完成率和质量达标率都达到年初指标值;产出质量得分10分,产出实际完成率和质量达标率都达到100%;产出时效得分10分,时效性达到年初预算指标的100%;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效益指标体系得分30分。项目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比较明显,且社会满意度达到90%。

1.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

项目完成了预期目标。招收初高中生1000名,充分发挥了推动和促进红河教育发展的辐射作用。

2.项目实施可持续影响。

项目有利于改善学校教学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和优质化,推进红河州普通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预算绩效管理是提高行政效能和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根据资金投入情况,合理安排使用资金,确保本年度项目的顺利实施。

2.强化绩效管理,目标完成到位。我校的各项绩效目标实施范围广,覆盖面大。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措施,年末有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和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目顺利、规范、有序地完成各项绩效目标,取得更大、更多的社会效益。

3.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结合预算、绩效、资金管理的新要求,先后制定财务管理制度、预算业务制度、项目管理办法、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等多项制度,形成包含财务、项目、决策等内容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并且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项目集体决策,项目资金使用程序和手续规范,确保项目经费执行到位、规范使用、安全运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有待提高。目前,预算编制要求经济科目细化到款级,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由于有的预算支出项目具有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造成实际支出与预算编制不符,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或年末结余数额过大。

2.编制的绩效目标不具体,绩效目标未完全细化分解为具体工作任务,部分绩效指标不清晰、可衡量性差。今后,需增强工作可预见性,编制绩效目标时,将全年工作任务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目标,并尽量采取定量的方式制定清晰、可衡量的绩效指标,提升部门预算编制的前瞻性。

七、有关建议

(一)建议明确预算绩效评价主体。预算绩效评价应该是跟资金实际使用部门挂钩,资金使用达到的预期效果应该由相应的业务部门进行真实评价反馈,而非由财务人员简单编写。

(二)建议形成预算绩效评价系统。建立专业全面的预算评价系统,从预算系统和决算系统进行取数分析,形成专业实际的预算绩效自评报告。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

2025年4月10日



附件【附件: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2024年度部门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xlsx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