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hhzgyhxxhj/2025-0000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4-1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5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5〕号)及绩效管理工作相关要求,本部门高度重视,对2024年整体支出绩效情况进行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简述部门职能职责
根据《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红室字〔2019〕20号),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局(以下简称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是红河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加挂红河州无线电管理办公室、红河州中小企业局牌子。主要履行以下职能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工业和信息化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拟订全州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州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全州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2)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州工业、信息化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全州优化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组织实施地方性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全州工业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3)监测分析全州工业、信息化运行态势并发布有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负责全州工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工作;负责全州信息化应急协调、无线电应急处置工作。
(4)负责全州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管理;负责全州盐业行政管理;负责全州报废机动车回收行业监督管理;组织制定全州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及政策措施,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实施工业园区管理;开展全州工业和信息化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5)推进全州工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负责提出全州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州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意见;拟订全州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指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指导全州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6)承担全州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责任;加快推进全州电子、新材料、绿色食品、先进制造、生物、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拟订全州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产业的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7)参与拟订全州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拟订并组织全州实施工业、信息化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负责全州工业和信息化节能工作;研究制定全州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监督检查民爆产品产销交易活动,实施行政许可初审。
(8)指导全州中小企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9)负责全州信息化行业管理,推动信息化产业发展;统筹协调全州信息网络基础建设;负责指导、组织和协调全州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的推广应用,提升“两化”融合水平。
(10)统一配置和管理全州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协调处理军地间、边境地区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负责无线电电磁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11)完成州委、州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12)与州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的有关职责分工。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信息化行业管理,推动信息化产业发展。州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并监督指导信息化工作。
2.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设18个内设机构(正科级)和机关及直属单位党委(离退休人员办公室)。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综合研究与政策法规科、发展规划与投资管理科、经济运行科、物流与盐业管理科(州盐务管理局)、原材料工业科(州黄金管理局)、装备工业科、消费品与食品药品工业科、工业园区科、技术创新科、节约能源科、资源综合利用科、中小企业服务科、信息化与信息产业科、无线电管理科、无线电监督检查科、行业安全应急监管科、人事科。
州工业和信息化局下设4个事业单位,均属非独立核算、非独立批复单位,分别为:州散装水泥办公室(州墙体材料革新领导小组办公室)、州无线电监测站、州盐业监管支队、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编制2024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属财政全供给单位。
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含下属事业单位)2024年末人员编制数87人,在职实有84人,其中:行政人员53人(工勤人员4人)、非参公事业人员31人,离休人员3人,退休人员82纳入社保管理,未统计入本单位人数。
3.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任务情况
2024年,是我州工业经济发展攻坚克难、冲刺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关键年,我局将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国务院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多方发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快高质量发展。
(1)凝共识、提信心、多举措,扎实推进重点任务落实;(2)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3)转方式、优结构、智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4)强交流、拓开放、促改革,激发工业经济活力。
(二)当年部门履职总体目标、工作任务
1.紧盯运行促稳增
一是抓牢运行监测稳增长。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滇中前列。二是抓实升规纳统强增量。建立“新建纳规”“小升规”“防退规”3个库,“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企业。三是抓好百日攻坚纾困解难。建立“州工信局领导班子分片挂钩联系县市和重点企业机制”,结合工业经济运行专班,综合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四是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企业综合效益与资源配置、政策扶持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五是开展“制造强州”考核。将考核纳入州对县市年度综合考评,在全州营造大抓工业良好氛围。
2.抓牢项目强支撑
一是抓好重大项目入库、建设。二是抓好投资积蓄增量。全年工业投资增长7.3%。三是抓好项目资金申报兑付。共获得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1.468亿元,其中: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3960万元;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8220万元;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500万元。四是抓好招商引资产业转移。借助2024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契机,共签约项目121个,投资额299.55亿元。
3.聚焦创新添动能
一是抓好创新平台打造。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户、州级企业技术中心44户。二是抓好企业创新项目申报。云锡锡业股份入选2024年云南省工业质量标杆典型经验遴选名单;推荐企业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和云南省2024年工业质量品牌提升重点项目。三是抓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累计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5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户,全州专精特新企业达229户,数量排名全省第4。四是抢抓政策新机遇。全州“拟更新设备需求清单”15848台(套)219.7亿元,“拟技术改造项目”446个总投资448.7亿元;工业领域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2.072亿元。五是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立足“以应用牵引制造”思路,拓展“低空+N”应用场景的多样化落地,实现低空经济及无人机产业新突破。
4.围绕园区提质量
一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69.5亿元,占全州规上工业比重达80.26%。二是平台搭建深入推进。配合做好开发区审核目录公告目录修订,进一步明确各产业园区边界和主导产业。三是园区提质不断推进。河口边合区、蒙自、建水、泸西4个园区创建成为绿美园区;组织红河综保区申报零碳园区,建水、泸西申报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四是数字贸易出海基地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以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为基础,围绕打造产业转移“拦水坝”、企业聚集“蓄水池”导向,申报省级数字贸易出海基地项目。五是边交会产销对接成果显著。产业园区馆组织各园区、各产业链累计签约投资项目21个,投资金额38.4亿元;对外贸易签约项目33个,签约金额86.29亿元;轻纺服装馆接待中方越方采购商20余户,促成千万以上订单交易3单,交易金额2.1亿。
5.紧盯服务优环境
一是做好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全州共有工业企业6079户,较上年净增368户;中小企业87662户,较上年净增18431户。二是推动金融服务实体发展。优质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分别获得2023年第二批次51户429.7万元、2024年第一批次34户615.5万元。三是助企纾困服务市场主体。全州6家省级示范服务机构共收集服务需求543项,解决471项;开展服务活动316次、服务企业1847户/次。四是创新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推进“红企家园”项目建设,提供涵盖IT、法律、财务等多个领域超过74类一站式企业服务。
6.着眼转型亮底色
一是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10945座,所有行政村5G网络和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二是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433户“四上”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评估。三是抓好应用试点申报。成功申报成为39个国家级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和地区之一。四是做好绿色工厂和零碳工厂申报。全州共有绿色工厂11户,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9户;2户企业列入省级零碳工厂目标企业名单。五是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六是推动工业领域节能降碳。
7.化解风险保稳定
一是深入推动法治政府建设。通过学法、普法、用法、执法全方位提升工信法治意识、深化法治建设,打造法治工信。二是做好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通过“月通报”“勤调度”“压责任”“全摸排”多措并举,做到欠款应报尽报、清理及时有效。三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好民爆行业、工业企业等重点行业的督促指导、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四是完成环保督察整改工作。
(三)当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根据本部门主要工作职责,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主要包括:
1.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以上。
2.培育省级专精特新成长企业30户以上。
3.“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5%。
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0%以上,力争进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10个以上。
5.无线电参与重大考试保障率达100%;
6.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保障链长办、新型化工专班、通用航空及无人机专班正常开展工作。
7.项目受益企业和部门工作人员等受益对象满意度达90%以上。
(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2024年本部门绩效管理工作在绩效评价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培训绩效业务知识,平常通过OA办公平台,工作群向职工宣传绩效管理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各业务科室“花钱必问效,无效必追责”的绩效管理意识,提高了绩效管理水平。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完成 2023年整体绩效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4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4〕1号)要求,对2023年整体支出情况和中央、省、州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项目支出情况开展绩效单位自评工作,整体绩效自评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18个项目绩效自评工作由各项目科室、下属事业单位负责,并报办公室汇总,并将整体绩效自评报告和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在红河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绩效目标审核。
对2024年度的整体绩效目标和项目绩效目标进行审核,根据州财政局工作安排于3月、6月报送审核情况,开展对2025年申报的整体预算、州本级项目和州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4个项目进行绩效目标审核,《部门整体支出预算绩效目标审核意见表》、《项目预算绩效目标审核意见表》报州财政局业务科室备案,审核自评结果均为“优”。
3.事前绩效评估。
从州级绩效管理专家库选择专家,集合项目特征,成立绩效评估专家组,邀请中介机构参与,6月初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培训,并开展2024年部门预算项目进行事前评估,6月末完成评估项目14个(其中:涉密项目2个),11月通过州财政局绩效评估,结果为9个项目“建议予以支持”,3个项目“建议调整完善后予以支持”,14个项目已按要求录入2025-2027中期发展规划项目库。
4.邀请中介机构指导编制绩效目标。
在编制2025年州本级部门预算时,邀请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对本部门2025年整体绩效目标和项目绩效目标进行指导,提高了绩效管理针对性和绩效目标的可行性。
5.开展2024年绩效监控工作。
(1)编制绩效监控报告。根据绩效管理工作要求,分别对2024年6月、9月整体支出绩效运行和项目支出绩效运行进行监控,编制监控表和监控报告。
(2)根据监控结果,调整本年预算。根据人员变动等原因调整本年基本支出预算,并对因客观原因无法支出的项目资金向州财政提出了调整预算的申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根据监控结果,与发函督促县市财政及时拨付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加快项目资金支出进度。
6.开展项目支出绩效部门评价工作。
在2023年项目中选取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开展项目支出绩效部门评价工作,通过开展项目部门评价,在项目绩效自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项目资金存在的问题:(一)未充分结合项目特点设置绩效指标,导致绩效指标不够完善,例如:产出指标不完善、缺乏时效指标。(二)个别指标绩效目标未达预期:一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8%;二是产业园区营业收入增长率为3.2%。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将结果应用到下一年度预算资金安排。
8.配合州财政局开展整体绩效评价工作。
州财政局委托云南华岭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我局2023年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项目绩效评价,评价等级为:良,我局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中指出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在指定州人民政府网站专栏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1.部门预算批复情况
(1)预算批复总体情况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24年州本级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类、运转类和特定目标类项目支出预算的通知》(红财预发〔2024〕15号)文件,州财政局下达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单位经费预算2876.88万元,其中本年收入2736.26万元,上年结转结余140.62万元。
(2)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2024年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支出安排情况:基本支出安排2035.24万元,州本级项目支出681.02万元,其他资金2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140.62万元,合计支出预算数2876.88万元。
①基本支出安排情况
2024年度部门支出预算中共安排州本级部门基本支出共计2035.24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693.7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38.23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89.74万元、资本性支出13.5万元。
②项目资金安排情况
A.州本级项目预算安排资金共计681.02万元,共8个项目,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奖励专项经费200万元、州级纳规升规及相关业务培训经费30万元、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红河奔腾”产业人才专项资金101.02万元,产业链链长办工作经费50万元,新型化工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50万元,通用航空及无人机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50万元。
B.其他资金预算20万元,是州工信局其他专项经费。
C.上年结转结余140.62万元,是2023年中央无线电管理经费。
2.预算调整情况
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预算批复部门收入预算数2876.88万元,预算调整数1777.02万元,收入决算数4653.9万元。预算调整主要原因:一是批复的年初预算数未包含上级安排项目资金1043.92+835.38万元、丧葬抚恤费75.66万元,调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奖励资金240万元,
调增存量规上稳进提质奖励专项200万元,调增项目小计2394.96万元;二是调整减少基本支出64.45(2035.24-1970.79)万元,调整减少项目支出397.96万元,其中:“红河奔腾”产业人才专项资金101.02万元、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州级纳规升规及相关业务培训经费23.82万元,链长办及两个专班工作经费73.12万元;三是调减上年结转结余135.72(140.62-4.9)万元,四是调整减少其他专项资金19.81万元。
3.预算执行情况
(1)决算总体情况
2024年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拨款收入4653.71万元,其他收入0.19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19.05万元,合计2024年收入决算数4653.9+19.05万元。
2024年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基本支出1970.79万元,项目支出2383.11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9.05万元,合计4653.9+19.05万元。
(2)决算项目情况
一是州级实施决算项目情况。2024年州工业和信息化局项目决算到位资金共计2702.16万元,其中上年结转结余19.05万元、预算批复841.64万元,年中调整1841.47万元,项目决算支出共计2683.11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9.05万元,具体明细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表1:决算项目明细表
序号 | 单位 | 项目名称 | 到位资金 | 支出数 | 年末结转和结余 | 备注 |
1 | 州本级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奖励资金 | 440 | 440 | ||
2 | 存量规上稳进提质奖励专项 | 200 | 200 | |||
3 | 州级纳规升规及相关业务培训经费 | 6.18 | 6.18 | |||
4 | 产业链链长办工作经费 | 22.66 | 22.66 | - | ||
5 | 新型化工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 | 25.15 | 25.15 | - | ||
6 | 通用航空及无人机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州本级) | 29.07 | 29.07 | - | ||
7 | 州级抚恤丧葬经费(本级) | 75.66 | 75.66 | - | ||
8 | 上级 | 中央无线电管理经费 | 859.33 | 840.28 | 19.05 | |
9 | 2023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第一批 | 614.21 | 614.21 | |||
10 | 2023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第二批 | 429.71 | 429.71 | 0 | ||
11 | 其他专项经费 | 0.19 | 0.19 | |||
合计 | 2702.16 | 2683.11 | 19.05 |
二是工业和信息化口所有项目情况:
州级资金实施决算项目共计7个,上级对本级转移支付3个,其他资金1个,上级对下转移支付项目6个,到位资金共计19533.31万元,其中:本级支出2683.11万元,各级对下级支出16850.2万元,具体明细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表2:实际项目支出明细表
序号 | 单位 | 项目名称 | 到位资金数 | 支出数 | 备注 |
1 | 州本级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奖励资金 | 440 | 440 | |
2 | 存量规上稳进提质奖励专项 | 200 | 200 | ||
3 | 州级纳规升规及相关业务培训经费 | 6.18 | 6.18 | ||
4 | 产业链链长办工作经费 | 22.66 | 22.66 | ||
5 | 新型化工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 | 25.15 | 25.15 | ||
6 | 通用航空及无人机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 | 29.07 | 29.07 | ||
7 | 抚恤丧葬经费 | 75.66 | 75.66 | ||
8 | 上级对本级 | 中央无线电管理经费 | 840.28 | 840.28 | |
9 | 2023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第一批 | 614.21 | 614.21 | ||
10 | 2023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第二批 | 429.71 | 429.71 | ||
11 | 其他 | 其他专项经费 | 0.19 | 0.19 | |
12 | 上级对下级转移支付 | 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 | 3960 | 3960 | |
13 | 提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能力资金-涉密 | 1720 | 1720 | ||
14 | 中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小巨人奖补) | 338.2 | 338.2 | ||
15 | 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 2500 | 2500 | ||
16 | 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 | 8220 | 8220 | ||
17 | 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磷石膏综合利用奖补方向第二批) | 112 | 112 | ||
合计 | 19533.31 | 19533.31 |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基本完成2024年度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比重等3个绩效指标未完成年度指标值,其余绩效指标均已完成。具体完成情况如下表:
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年度指标值 | 全年执行情况 | 完成情况简述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 | ≥40户 | 36户 |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户。 |
兑现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奖励户数 | ≥20户 | 44户 | 兑现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奖励户数44户。 | ||
领导外出招商次数 | ≥6次 | 8次 | 领导外出招商8次。 | ||
组织开展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食盐批发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作次数 | ≥2次 | 2次 | 组织开展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食盐批发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作各1次。 | ||
力争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户数 | ≥100户 | 155户 | 已培育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户数155户 | ||
力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户数 | ≥30户 | 68户 | 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户数68户 | ||
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户数 | ≥3户 | 6户 | 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户数6户。 | ||
力争进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个数 | ≥10个 | 25个 | 进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25个。 | ||
省、州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数 | ≥2个 | 3个 | 省、州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数3个 | ||
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 | ≥1户 | 2户 | 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2户 | ||
纳规升规及相关业务培训次数 | ≥2次 | 2次 | 纳规升规及相关业务培训2次。 | ||
党组年内研究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次数 | ≥4次 | 7次 | 党组年内研究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7次。 | ||
召开研究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数 | ≥1次 | 1次 | 召开研究乡村振兴工作会议1次 | ||
为挂钩联系点办实事数量 | ≥2件 | 3件 | 为挂钩联系点办实事数量3件。 | ||
全州各站全年无线电监测时间 | ≥7万小时 | 8.35万小时 | 全州各站全年无线电监测时间8.35万小时 | ||
工业行业安全检查次数 | ≥4次 | 19次 | 工业行业安全检查19次 | ||
质量指标 | 各类重大考试参与保障率 | 100% | 100% | 各类重大考试参与保障率100% | |
无线电干扰申诉办结率 | ≥95% | 100% | 无线电干扰申诉办结率100% | ||
奖补资金兑现准确率 | =100% | 100% | 奖补资金兑现准确率100% | ||
奖补对象准确率 | =100% | 100% | 奖补对象准确率100% |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结率 | =100% | 100%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结率100% | ||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 ≥10% | 8.5% | 受市场影响,宏合、美科等大项目建设进度放缓,全省、全州投资形势均下滑。 | ||
时效指标 | 9月30日前预算执行进度 | 80% | 80.85% | 9月30日前预算执行进度(本级)2325.86/2876.88=80.85% | |
11月30日预算执行进度 | 95% | 133.08% | 11月30日预算执行进度(本级)3828.69/2876.88=133.08% | ||
奖补资金发放及时率 | 100% | 100% | 奖补资金发放及时率100% | ||
成本指标 | 经济成本指标 | 当年预算数(含调整数) | 4653.9 | 经济成本指标4653.9万元。 | |
效益指标 | 经济效益指标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6% | 5.4% | 烟草制品业作为全州工业比重最大的行业,增加值较年初预期差距较大,导致指标未达年度指标值。 |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州GDP比重 | ≥55% | 职能转发改委 | |||
社会效益指标 | 5G基站建设数 | ≥2180座 | 4029座 | 5G基站建设4029座。 | |
部门运转 | 正常运转 | 正常运转 | 部门正常运转。 | ||
生态效益指标 | “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 ≥15% | 25.65% | “十四五”前四年,全州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5.65%。 | |
淘汰限制类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户数 | ≥1户 | 1户 | 淘汰限制类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户数1户。 | ||
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报告整改验收 | 100% | 100.00% | 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报告整改验收100% | ||
建成绿美工业园区数量 | ≥4个 | 4个 | 建成绿美工业园区数量4个。 | ||
巡河次数 | ≥3次 | 3次 | 巡河次数3次。 | ||
可持续影响 指标 | 组织中级职称评审数量 | ≥40人次 | 118人 | 组织中级职称评审118人次。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 ≥90% | 91.31% |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收回102份,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1.31% |
(二)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未完成年度指标值的绩效指标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未完成原因:由于美科单晶拉棒二期及宏合193万吨低碳铝项目推进缓慢,相关配套项目建设和投产进度明显滞后,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未达年初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未完成原因:烟草制品业作为全州工业比重最大的行业,全年仅增长1.8%,较年初增长4%的预期差距较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比重”未完成原因:受市场影响,宏合、美科等大项目建设进度放缓,全州投资形势下滑。
三、绩效自评结论
州工业和信息化局部门整体绩效自评得分96.07分,评价等级为“优”。一级指标得分情况详见下表:
绩效自评得分情况表
一级指标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得分率 |
投入 | 15 | 14.25 | 95% |
过程 | 20 | 19.96 | 99.8% |
产出 | 35 | 32.86 | 93.89% |
效果 | 30 | 29 | 96.67% |
合计 | 100 | 96.07 | 96.07% |
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较好的完成了2024年年度计划工作任务,综合评价结论如下:
通过绩效自评,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预算管理目标设定合理,预算配置基本合理,预算执行有效,预算绩效管理有效,资产管理规范,部门履职除少数指标,基本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计划目标,履职效益较好。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投入情况分析
投入情况包括目标设定、预算配置情况,此项满分为15分,经综合分析,评价得分14.25分(占该项满分值的95%),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目标设定
整体绩效目标:部门制定了年度预算整体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制定依据充分,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相符;整体绩效目标清晰、细化、可衡量。
项目绩效目标设定科学、合理;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2.预算配置
一是预算编制科学性。本年度预算编制完整,与履职目标相匹配,编制依据充分。
二是基本支出保障。基本支出预算能够保障机构正常运转;人员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其他完成部门职能任务所必需的支出无缺口;不存在预算编制时就考虑用项目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的情况。
三是保障重点任务。2024年安排的项目与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是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2024年度预算安排2024重点项目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奖励专项经费640万元(含追加440万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合计840万元。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1121.02万元;重点支出安排率74.93%,未达100%。
(二)过程情况分析
从综合自评得分情况看,此项满分为20分,自评得分19.96分,(占该项满分值的99.8%),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预算执行管理
(1)预算执行情况
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9月30日、11月30日均分别达到规定80%和95%的要求,全年收入决算数(包含各级对下转移支付数16850.2万元)21504.1万元,支出决算数为(包含各级对下转移支付数16850.2万元)21504.1万元,执行率100%。
(2)结转结余情况
2023年累计结转结余19.05万元,2024年累计结转结余19.05万元,变动率为0%;累计结转结余是以前年度无线电监管资金被占用。
(3)“三公经费”控制情况
本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数较上年预算数减少。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数45.82万元,较上年预算数45.89万元减少0.07万元,变动率为-0.15%,主要原因:一是本年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减少公务用车运行费;二是公务接待费与上年持平。
本年“三公经费”决算数较预算数控制情况较好。“三公经费”预算批复数为45.82万元,实际支出数为29.2万元,控制率为63.73%。“三公经费”决算数较预算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本年因公出国(境)事项未超预算数,二是年末中央无线电管理经费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限制支出,三是本年链长办及两个专班经费中开支公务接待费进一步压减。
(4)政府采购情况
本部门2024年政府采购年度预算841.35万元,实际采购金额808.37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95.96%,原因是通过政府采购,降低采购成本,节约采购资金财政收回统筹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涉及采购的项目采购程序规范。
(5)收入支出管理
收入依据合规、来源合规,符合“放管服”改革要求和减税降费要求;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党组会议,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2.预算绩效管理
(1)管理制度健全性
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制定有项目支出管理办法或制度、规定;建立部门支出内控制度或相应措施;管理办法、制度、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落实绩效主体责任
成立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工作。
(3)整改落实
已对近三年内人大、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各项检查、绩效评价等发现的问题进行规范整改,并按要求公开。
(4)资料、信息报送、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
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与部门整体阶段性资金支出及绩效目标完成相关的数据、信息并上报、预决算及时公开。
3.资产管理
(1)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已制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资产管理安全性。资产保存完整;资产配置合理;资产处置规范;资产账务管理合规,账实相符;资产有偿使用,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3)固定资产利用率。所有固定资产均在用,利用率100%。
(三)产出情况分析
从综合自评得分情况看,此项满分为35分,自评得分32.86分(占该项满分值的93.89%),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重点工作办结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全部完成。
2.实际完成率,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37个绩效指标,完成34个。
3.完成及时率,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3个时效绩效指标,全部完成。
4.质量达标率,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37个绩效指标,完成34个。
具体情况详见:《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四)效果情况分析
从综合自评得分情况看,此项综合评价满分为30分,自评得分29分(占该项满分值的96.67%),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经济效益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未完成年度任务目标;“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州GDP比重”指标因本年机构改革职能划转至州发改委,不考核。
2.社会效益
5G基站建设数4029座,部门运转正常,均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3.生态效益或可持续影响
“十四五”期间(前四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完成25.65%,淘汰限制类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户数1户,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报告整改验收100%,建成绿美工业园区数量4个,每年巡河次数3次,组织中级职称评审数量118人次,均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4.行政效能
预算年度中部门未发生违纪违法情况,也无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情况等。
5.满意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通过对州级部门、基层(含县市工信局、工业园区、企业、挂钩联系点)和职工三个层次进行满意度调查,收回调查问卷101份,三个层次分值各占三分之一,满意度达91.31%。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项目资金拨付进度慢。一是由于州级国库紧张,州本级预算安排资金不能及时支出导致资金支出进度慢;二是县市财政困难,上级对下转移支付项目资金下达到县(市)财政后,不能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
2.项目支出绩效目标量化、细化不够,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跟踪管理相关工作落实有待加强。
3.年末结转结余难以收回,2024年结转结余19.05万元是以前年度无线电管理经费,被占用,进入司法程序后因无执行财产暂未收回。
(二)改进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1.针对项目资金拨付进度慢的实际,根据实际原因及时向州财政反馈、向县市政府督办,加快资金支付进度。
2.加强绩效目标基础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的绩效目标审核机制,每年预算申报前按照财政预算编制要求对制定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对于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修改、完善,并将绩效目标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项目遴选排序、安排项目实施单位预算申报资金的重要依据。二是完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设置。依据项目支出的功能特性,通过收集相关基准数据,预计项目实施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总体产出和效果,确定项目所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并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述,提炼出最能反映总体目标预期实现程度的关键性指标。
3.盘活存量资金,加快存量资金清理进度。对暂未收回占用款积极搜集证据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偿,减少结转结余资金占用。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项目管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业务科室及直属单位组成的绩效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绩效评价工作。
(二)规范资金和绩效管理
一是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相应的制定和修订了州工信局预算管理的各项制度;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事前必编预算,控制经费使用,使用必问绩效,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等环节;三是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一)本部门2024年整体收入决算数和支出决算数中不仅包含本级收入、支出数4653.9万元,还包含各级对下转移支付数16850.2万元,公开的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中支出数是项目实际支出数。
(二)2024年州财政委托第三方对我局2023年1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指出的存在问题已整改,并在州人民政府网站预算绩效管理栏目公开。
附件: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和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