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znyj2/2025-0000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能源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4-10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能源局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2024年州能源局本级项目3个:能源管理专项经费、新能源储能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红河州“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编制经费。

1.能源管理专项经费。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开展对水电新能源水电站、光伏、太阳能、风电项目在汛前、汛中、汛后三个阶段防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拉网式联合检查、调研;开展油气管道年初岁末安全检查、汛期安全检查、高后果区安全检查、隐患占压点检查等工作;开展电力设施保护监管和用电安全检查。能源行业监管工作购买专家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能源行业管理执法中聘请法律顾问。通过对全州能源行业的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能源领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能源管理专项经费年初预算安排15万元,主要用于开展能源行业管理工作经费支出。到位资金2万元,资金到位率13.33%。资金使用支出2万元,资金使用率13.33%,资金使用合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委托业务费2万元。

2.新能源储能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根据《中共红河州委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 红河州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专班招商工作的通知》(红产创发〔2023〕2号)及《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链长制工作机制的通知》(红办通〔2023〕41号)等文件精神,新能源储能产业链专班围绕新能源储能项目的开发建设及配套装备制造产业项目招商开展工作,着重发展集中式地面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生物质发电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区位、交通、工业基础等优势,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新能源储能装备制造企业入驻红河州。新能源储能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年初预算安排50万元,返还上年结余经费0.87万元,9月份被压减指标收回经费20万元,实际可用支出指标30.87万元,工作经费主要用于保障产业链专班开展工作。到位资金30.87万元,资金到位率100%。资金使用支出30.87万元,资金使用率100%,资金使用合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差旅费7.44万元、公务接待费0.32万元、租赁费1.91万元、会议费0.45万元,委托业务费10万元,其他交通费9.88万元、办公设备购置0.87万元。

3.红河州“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编制经费。完成红河州“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且文本已发布,按照双方签订服务合同,完成编制费用尾款支付工作。2024年追加返还红河州“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编制经费8.40万元,主要用于支付规划编制经费尾款。到位资金8.4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资金使用支出8.40万元,资金使用率100%,资金使用合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托业务费8.40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

1.能源管理专项经费项目绩效目标

(1)数量指标。开展各类能源行业安全检查次数≧43次,聘请技术专家服务次数≧14矿次,推进煤矿安全标准化工作次数≧14矿次。

(2)质量指标。能源行业全年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率=0。

(3)时效指标。项目开始时间为2024年1月1日,项目结束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9月30日前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80%,11月30日前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95%。

(4)经济效益指标。能源经济运行平稳≥95%,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率≥90%。

(5)社会效益指标。提高全州能源行业安全监管水平≥90%。

(6)生态效益指标。煤炭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成效≥90%。

(7)可持续影响指标。促进“绿色能源”发展≥90%。

(8)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企业对能源工作服务满意度≥90%。

2.新能源储能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项目绩效目标

(1)数量指标。开展新能源行业检查≧24次,开展相关会议≧8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6次,开展相关调研≧6次,新开工新能源及储能项目≧28个。

(2)时效指标。项目开始时间为2024年1月1日,项目结束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9月30日前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80%,11月30日前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95%。

(3)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新能源储能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

(4)生态效益指标。落地企业及其项目建设符合环评审批要求。

(5)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企业对新能源储能产业工作服务满意度≥85%。

3.红河州“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编制经费项目绩效目标

(1)数量指标。2024年资金拨付完成100%,“十四五”能源规划编制文本编制完成并发布1项。

(2)时效指标。9月30日前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80%,11月30日前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90%。

(3)成本指标。经济成本指标规划编制费用<=8.4万元。

(4)经济效益指标。“十四五”期间,全州经济平稳增长。

(5)社会效益指标。经济社会发展依规稳步提升。

(6)生态效益指标。以生态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

(7)可持续影响指标。指导全州能源经济稳步发展。

(8)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服务满意度90%。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项目资金专项用于各项能源业务工作,财务部门严把支出关,坚持专款专用,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果。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为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进行绩效项目评价。通过开展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了解部门项目支出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确保专项工作经费的正确使用,达到对项目的监管。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

绩效评价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照年度指标值和全年完成值,及时发现未完成的情况,梳理原因,合理采用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成本效益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按照《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5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5〕3号)要求,由办公室组织实施,各科室对应各自实施项目,协调合作,开展评价工作。

2.组织实施。(1)各科室按照预先确定的绩效目标,对照2024年度工作开展、资金使用、财务管理、产生的效益等情况,认真开展绩效自评工作,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督查到位。(2)2024年3月启动项目自评工作,4月10日完成项目自评和整体自评工作,4月15日前向州财政局提交自评报告。(3)由项目科室形成单个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办公室汇总形成一级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2024年项目支出规范合理,投入产出等指标大部分完成年度目标值,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能源管理专项经费支出绩效自评得分93.23分,新能源储能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自评得分91.12分,红河州“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编制经费自评得分100分,以上3个项目自评绩效指标结果为“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1.能源管理专项经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开展煤矿监督执法检查,油气管道重点区域、重点环节、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的督查检查,水电新能源安全生产检查,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能源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共计54次。煤矿安全检查工作中聘请技术专家服务次数15矿次。煤矿安全标准化工作次数15矿次。聘请法律顾问1项。能源行业全年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数为0。通过对全州能源行业的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能源领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新能源储能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新能源储能产业链完成新能源储能项目固定资产投70.50元;完成新开工新能源及储能项目20个;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3次;开展新能源行业检查26次;开展相关会议8次;开展相关调研8次。

3.红河州“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编制经费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完成规划文本发布,编制费用尾款8.40万元支付完成。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1.项目立项充分、规范。项目立项与部门职责范围相符,属于部门履职所需,不存在与相关部门同类项目或部门内部相关项目重复的情况,立项依据较为充分。项目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审批的文件、材料符合财政局下达文件要求,因此立项程序较为规范。

2.绩效目标合理、明确。红河州能源局针对该项目设定的2024年绩效目标明确、与部门职能职责及中长期规划一致、受益群体为辖区内群众,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与项目相关、绩效目标内容和绩效指标及资金规模相匹配,目标值和指标值相对应。

3.资金投入分析。项目投入成本与预期产出及效果相匹配,投入成本合理,成本测算依据为定额,依据充分,充分体现资金筹措使用和筹集符合重点支出要求,项目的实施具有公共性,属于财政支持范围,预算资金充分细化。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1.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预算,规范资金审批和支付程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按照“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强化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各项重点项目资金安排都保证及时到位,每一笔收支都做到有依据、有凭证、有程序。

2.组织实施。管理制度健全并执行有效,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红河州能源局能源管理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执行,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经费支付符合资金支付的相关规定,手续完备,相关资料及时进行归档。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1.能源管理专项经费产出情况分析

(1)产出数量。开展煤矿监督执法检查,油气管道重点区域、重点环节、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的督查检查,水电新能源安全生产检查,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能源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共计54次。煤矿安全检查工作中聘请技术专家服务次数15矿次。煤矿安全标准化工作次数15矿次。已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产出质量。能源行业全年较大以上安全事故为零,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3)产出时效。9月30日止完成预算执行率13.33%,11月30日止完成预算执行率13.33%,未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要求的进度,主要原因:因财力困难,压减经费,单据不能及时支出,截至年底已录入的支出指标不同意支付被全部退回,大大影响了项目支出执行进度。

2.新能源储能产业链专班工作经费产出情况分析

(1)产出数量。开展新能源行业检查26次,开展相关会议8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3次,开展相关调研8次以上,新开工20个新能源及储能项目。8个风电扩建项目未按计划开工,主要原因是风电扩建项目前期需要办理13个专题,涉及能源、土地、环保等多个部门及地区,部门间未能构建“一链式”推进机制,协同推进效能较低,审批流程繁杂冗长,极大的阻碍了项目的推进。

(2)产出时效。资金下达均在2024年12月底前完成拨付,9月30日止完成预算执行率100%,11月30日止完成预算执行率100%。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升级,保障能源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促进红河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社会效益: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提高全州能源行业安全监管水平,全州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3.生态效益:通过规划,发展“绿色”能源项目,推动全州“绿色”能源建设工作,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4.可持续影响: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州能源行业整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通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优化支出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了更好地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积极开展支出管理绩效评价,不断完善单位的内部管理,强化资金支出管理使用,对绩效目标管理精细化、规范化,通过对项目资金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结合预算绩效考核,对项目进行督导和跟踪问效,最大限度发挥了项目资金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预算执行支出进度未达预期目标。能源管理专项经费9月30日止完成预算执行率13.33%,11月30日止完成预算执行率13.33%,未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要求的进度,主要原因:因财力困难,压减经费,单据不能及时支出,截至年底已录入的支出指标不同意支付被全部退回,大大影响了项目支出执行进度。编制2024年预算时,按照州财政规定的支出执行进度编制,9月30日止、11月30日止预期分别完成80%、95%以上。

(二)新开工新能源及储能项目未达预期目标。未及时对项目指标值进行更新完善,2024年实际完成新开工新能源及储能项目20个,未达预期目标。由于风电扩建项目前期需要办理13个专题,涉及能源、土地、环保等多个部门及地区,部门间未能构建“一链式”推进机制,协同推进效能较低,审批流程繁杂冗长,极大的阻碍了项目的推进。编制2024年预算时,预期完成28个,未及时对项目指标值进行更新完善。

(三)新能源储能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未达预期目标。未及时对项目指标值进行更新完善,2024年实际完成新能源储能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0.50亿元,未达预期目标。由于新能源项目前期需办理手续较多,审批流程繁杂冗长;又因压覆矿权、土地流转、土地租用等问题建设推进缓慢,影响项目开工、投产,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未能达到预期。编制2024年预算时,预期完成140亿元,未及时对项目指标值进行更新完善。

七、有关建议

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质量,进一步做到绩效目标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及时调整指标值,加强预算编制管理,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能够反映出部门年度的任务数,在项目实施内容发生变化的同时需及时对项目指标值进行调整。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红河州能源局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附件【附件:红河州能源局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xlsx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