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hhhnttsjwhycglj/2025-00003
  • 发布机构: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4-0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5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5〕3号)要求,哈尼梯田管理局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对财政预算项目资金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现将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哈尼梯田管理局2024年共涉及5个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哈尼梯田保护发展工作经费

项目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哈尼梯田保护传承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保护世界的哈尼梯田的部署要求,从州级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到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发展指挥部办公室集中办公,但没有安排工作经费。哈尼梯田管理局作为州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公用经费难以承担指挥部办公室正常运转。

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做好保障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和发展工作。主要用于其他交通费用及哈尼梯田工作中产生的差旅等相关费用等。

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此项目年初预算批复10万元,全年收入决算数8.78万元,全年支出决算数8.78万元。

2.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

项目背景: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个世界遗产,现部分梯田出现缺水性干旱,特别是梯田、沟渠、道路等出现断裂、坍塌等情况,严重影响到哈尼梯田景观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工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哈尼梯田修缮、宣传教育培训、对外交流、产业发展扶持等,但哈尼梯田沟渠道路等的修缮修复、宣传教育是一个长期工作,产业发展缓慢,增收渠道相对单一,群众未能真正实现增收致富,哈尼梯田带来的效益还不够明显,哈尼梯田持续保护利用任重而道远。

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做好哈尼梯田生态修复工作、哈尼梯田保护区范围界桩设置、继续实施《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抓好梯田特色产品宣传展示工作,加强宣传推介,提高认知度,不断拓宽遗产地农产品宣传展示的广度和深度。开展红米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打造“红河哈尼梯田红米”品牌,助推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的有效途径,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缓减劳动强度,助力群众增收。开展哈尼梯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活动;开展“最美护田人”“火塘夜话”等宣传展示活动;举办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通过项目的实施,让世界遗产惠及当地群众,促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

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此项目年初预算1377万元,全年收入决算数102万元,全年支出决算数102万元。

3.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下级专项经费

项目背景: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个世界遗产,现部分梯田出现缺水性干旱,特别是梯田、沟渠、道路等出现断裂、坍塌等情况,严重影响到哈尼梯田景观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工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哈尼梯田修缮、传统村落整治、植树造林、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但遗产区旅游业态不丰富,配套服务设施仍然滞后,特别是产业发展缓慢,增收渠道相对单一,群众未能真正实现增收致富,哈尼梯田带来的效益不明显,哈尼梯田持续保护利用任重而道远。

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持续做好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工作,及时做好对哈尼梯田水沟、梯田、沟渠、道路等的修复工作,实施哈尼梯田遗产区“赶沟人”补助,对哈尼梯田遗产区进行生态补偿;继续做好哈尼梯田监测体系建设和实施哈尼梯田优选数字化平台建设及运营规划项目;做好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补助和民族文化展示及保护补助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梯田产业,积极探索梯田产业发展新模式,实施“稻+N”综合种养示范、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配套项目等,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户经济收入;持续保障办公运转、文化宣传、监测人员及临聘人员待遇等哈尼梯田项目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此项目年初预算1613万元,全年收入决算数284.04万元,全年支出决算数284.04万元。

4.红河哈尼梯田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经费

项目背景:保护发展好哈尼梯田,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具体行动,还是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举措,必须本着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持续抓好哈尼梯田科学保护和永续利用,真正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为保护好发展好红河哈尼梯田以及梯田红米,实施红河哈尼梯田种业提升工程项目。

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取得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完成项目可研、初步设计编制并取得批复等。

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此项目年初预算0.00万元,全年收入决算数7.9万元,全年支出决算数7.9万元。

5.2023年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

项目背景: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个世界遗产,现部分梯田出现缺水性干旱,特别是梯田、沟渠、道路等出现断裂、坍塌等情况,严重影响到哈尼梯田景观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工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哈尼梯田修缮、宣传教育培训、对外交流、产业发展扶持,但哈尼梯田沟渠道路等的修缮修复、宣传教育培训是一个长期工作,产业发展缓慢,增收渠道相对单一,群众未能真正实现增收致富,哈尼梯田带来的效益还不够明显,哈尼梯田持续保护利用任重而道远。

项目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 用于支付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项目、元阳县遗产区梯田沟渠田间生产路修复项目、元阳县遗产区村庄风貌整治项目、元阳县遗产区传统村落(垭口村)修缮提升项目、遗产区传统民居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及人员培训项目、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农房保险采购服务项目、红河县宝华梯田片区龙灯水沟二期修缮项目、六条水沟质保金等相关欠款费用。

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此项目年初预算(年初结转和结余)2534.97万元,全年收入决算数350万元,全年支出决算数350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

1.哈尼梯田保护发展工作经费

总体目标:做好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和发展工作。主要保障其他交通费用及哈尼梯田工作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等。

绩效指标设定情况: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个方面进行设定,绩效指标分为三级,包括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如下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年度指标值
产出指标(50%)数量指标保障其他交通费用>=2项
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完成率>=95%
时效指标资金完成及时率>=95%
效益指标(30%)可持续影响指标项目实施可持续对哈尼梯田起保障作用长期
满意度指标(1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工作人员对哈尼梯田保护的满意度>=90%

2.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

总体目标:1、做好哈尼梯田生态修复工作,哈尼梯田沟渠修复数至少8公里以上、哈尼梯田保护区范围界桩设置1项、继续实施《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1项。2、牢固树立并忠实践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把乡村振兴与哈尼梯田保护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梯田产业,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抓好梯田特色产品宣传展示工作,加强宣传推介,提高认知度,不断拓宽遗产地农产品宣传展示的广度和深度。开展红米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打造“红河哈尼梯田红米”品牌,助推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的有效途径,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缓减劳动强度,助力群众增收。3、开展哈尼梯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活动;开展“最美护田人”“火塘夜话”等宣传展示活动;举办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通过项目的实施,让世界遗产惠及当地群众,促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

绩效指标设定情况: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个方面进行设定,绩效指标分为三级,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如下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年度指标值
产出指标(50%)数量指标哈尼梯田沟渠修复数>=8公里
哈尼梯田保护区范围界桩设置项目>=1项
《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项目>=1项
哈尼梯田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数=1项
和州农科院合作推动哈尼梯田红米的保护与发展=1项
生产效率提升项目=1项
哈尼梯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扶持补贴项目>=1次
业务知识培训>=2次
哈尼梯田宣传展示>=3次
对外合作交流>=2次
质量指标宣传对象覆盖率>=90%
各项数量指标完成率>=90%
时效指标各项工作完成及时率>=90%
项目完成时限资金下达一年内
效益指标(30%)经济效益指标对社会经济能带来积极作用效果明显
社会效益指标国内外民众对哈尼梯田的认识和保护有所提升效果明显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有效提升
生态效益指标项目实施对周边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逐年提升
可持续影响指标项目实施可持续对哈尼梯田起保护作用长期
满意度指标(1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社会公众对哈尼梯田保护的满意度>=90%
单位工作人员对开展哈尼梯田保护管理的满意度>=90%

3.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下级专项经费

总体目标:持续做好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工作,及时做好对哈尼梯田水沟、梯田、沟渠、道路等的修复工作,实施哈尼梯田遗产区“赶沟人”补助,对哈尼梯田遗产区进行生态补偿;继续做好哈尼梯田监测体系建设和实施哈尼梯田优选数字化平台建设及运营规划项目;做好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补助和民族文化展示及保护补助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梯田产业,积极探索梯田产业发展新模式,实施“稻+N”综合种养示范、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配套项目等,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户经济收入;持续保障办公运转、文化宣传、监测人员及临聘人员待遇等哈尼梯田项目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让世界遗产惠及当地群众,促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

绩效指标设定情况: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个方面进行设定,绩效指标分为三级,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如下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年度指标值
产出指标(50%)数量指标哈尼梯田恢复数>=1030亩
开展遗产区“赶沟人”补助项目=180人
开展遗产区生态补偿项目<=3万亩
哈尼梯田优选数字化平台建设及运营规划项目>=1项
执法巡查监测次数>=158次
聘用监测人员及临聘人员=10人
哈尼梯田宣传次数>=15次
实施宝华、甲寅两片区梯田沟渠>=400米
宝华镇和乐育镇哈尼梯田重点保护区修缮产(田间)道路>=300米
沟渠修复数量>=1条
水源林建设数量>=80亩
文创产品奖励补助户数>=3户
调研及对外学习交流次数>=31次
哈尼梯田产业扶持>=100亩
哈尼梯田培训次数>=3次
编制哈尼梯田宣传材料数>=1000份
购置监测设备、装备>=2台
免费开放经费补助=4县
质量指标宣传对象覆盖率>=90%
资金支出的合规性=100%
各项数量指标完成率>=90%
时效指标工作完成及时率>=90%
项目完成时间项目资金下达后一年内
成本指标成本支出控制率<=预算批复数
效益指标(30%)经济效益指标对社会经济能带来积极作用效果明显
社会效益指标国内外群众对哈尼梯田的认识和保护有所提升效果明显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有效提升
生态效益指标项目实施对周边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逐年提升
可持续影响指标项目实施可持续对哈尼梯田起保护作用长期
满意度指标(1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社会公众对哈尼梯田保护的满意度>=90%
单位工作人员对开展哈尼梯田保护管理的满意度>=90%

4.红河哈尼梯田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经费

总体目标:取得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完成项目可研、初步设计编制并取得批复等。

绩效指标设定情况: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个方面进行设定,绩效指标分为三级,包括3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如下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年度指标值
产出指标(50%)数量指标资金下达1年内前期工作启动率>=60%
质量指标投资计划分解(转发)用时达标率=100%
时效指标项目责任及日常监管直接责任按项目落实到位率=100%
效益指标(30%)可持续影响指标资金下达1年内省预算内投资资金支付率>=60%
满意度指标(1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审计、督查、巡视等指出问题数=0

5.2023年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

总体目标:用于支付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项目、元阳县遗产区梯田沟渠田间生产路修复项目、元阳县遗产区村庄风貌整治项目、元阳县遗产区传统村落(垭口村)修缮提升项目、遗产区传统民居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及人员培训项目、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农房保险采购服务项目、红河县宝华梯田片区龙灯水沟二期修缮项目、六条水沟质保金等相关欠款费用。

绩效指标设定情况:从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个方面进行设定,绩效指标分为三级,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具体指标如下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年度指标值
产出指标(50%)数量指标监测体系建设项目数>=1项
规划修编项目数>=1项
哈尼梯田沟渠修缮数>=2条
红河哈尼梯田界碑(桩)设置>=1项
农房保险及消防设施维护>=1项
宣传教育培训>=5次
挖掘整理梯田文化(宣传媒介制作)>=1册/部
学术交流>=1次
宣传《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次
聘请宣传监测员=3人
哈尼梯田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数>=1项
和州农科院合作推动哈尼梯田红米的保护与发展=1项
品牌宣传推介>=2项
在保护范围内示范引进机耕等机械化生产方式>=1项
传统民居、异化民居改造修缮>=40幢
景观节点改造=1个
环卫设施配套=1套
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1项
生态沟渠修复数>=30㎞
哈尼梯田修复数>=800亩
修缮田间道路>=5㎞
四大片区田埂修复>=3500㎡
修缮田棚>=25间
整治遗产区公路沿线风貌异化民居>=25幢
设置木刻分水>=7个
避雷设施建设数=1项
传统村落祭祀房修复数>=5间
磨秋场、水碾水磨、水碓修复数>=10个
老虎嘴观景台整治=1项
质量指标宣传对象覆盖率>=90%
资金支出的合规性=100%
各项数量指标完成率>=90%
时效指标工作完成及时率>=90%
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9月30日前>=80%
完成预算执行支出进度11月30日前>=95%
成本指标成本支出控制率<=预算批复数
效益指标(30%)经济效益指标对社会经济能带来积极作用效果明显
社会效益指标国内外民众对哈尼梯田的认识和保护有所提升效果明显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有效提升
生态效益指标项目实施对周边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逐年提升
可持续影响指标项目实施可持续对哈尼梯田起保护作用长期
满意度指标(10%)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社会公众对哈尼梯田保护的满意度>=90%
单位工作人员对开展哈尼梯田保护管理的满意度>=90%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充分重视绩效评价工作,成立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红河哈尼梯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哈尼梯田管理局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哈尼梯田管理局内部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项目经费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经费审批,实行项目专项管理。对于重大的业务和重大资金支出事项,实行集体研究决策决定。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跟踪督促,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循先事项申请,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经费方案。年中开展项目监控自评;项目结束后有报告,实现项目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自评目的:根据年初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预算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绩效自评对象和范围:绩效评价以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为重点,重点评价年初财政批复的与我单位职能职责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转移支付绩效评价我单位主要是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年度预算执行完毕和项目实施完成后,按照事先确定的绩效目标开展部门项目自评,形成我单位自评报告,报送州财政局对口业务科室审核备案。并对绩效自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1)绩效导向原则。预算绩效管理各个环节要以绩效为核心导向,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和预算管理效益最大化。

(2)目标管理原则。预算绩效管理围绕绩效目标进行,事前设定目标、事中监控目标进程、事后评价目标完成情况。

(3)信息公开原则。绩效管理结果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有关机构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2.绩效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关于印发〈红河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红财发〔2020〕27号);

(3)《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红河州州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20〕12号);

(4)《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5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5〕3号);

(5)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

(6)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

(7)其他相关资料。

3.评价指标体系

(1)绩效评价指标

根据项目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经济性、系统性原则,结合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相关要求设立相应的指标,并分配相应的权重(分值),具体详见附件。

(2)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预算执行、项目产出、项目效果、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构建,“预算执行”分值权重10分,“项目产出”分值权重50分,“项目效果”分值权重30分,“满意度”分值权重10分。

4.评价方法和标准

评价从项目数量、项目质量、完成时效、效益指标、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本次评价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比较法,总分由各项指标得分汇总形成。综合绩效评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预算执行率分值10分、产出指标分值50分、效益指标分值30分、满意度指标分值10分。本次绩效评价结果共分为4个等级:综合得分在90~100分(含90分)为“优”;综合得分在80~90分(含80分)为“良”;综合得分在60~80分(含60分)为“中”;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为“差”。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预算绩效工作顺利推进,我单位成立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对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实施、评价等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配套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2.组织实施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各科室、下属各单位开展本次绩效评价工作。主要是对照年初预算确定的项目绩效信息,重点审查资金是否符合规定支出范围,预算执行进度是否及时、合理,是否完成年初确定的预算绩效目标。

3.分析评价

项目分析评价从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将项目支出后的实际状况与申报的绩效目标对比,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本次项目绩效评价的5个项目,自评分均在90分以上,评价等级全部为“优”。各项目具体得分情况详见下表:

项目名称自评得分自评等级
1.哈尼梯田保护发展工作经费98.2
2.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96
3.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下级专项经费项目93
4.红河哈尼梯田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经费98
5.2023年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94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1.哈尼梯田保护发展工作经费:保障哈尼梯田管理局其他交通费用2项和部分哈尼梯田工作运行管理费用。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详见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2.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完成哈尼梯田保护区范围界桩设置采购,继续实施《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哈尼梯田产业发展扶持项目,生产效率提升项目,哈尼梯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扶持补贴项目,哈尼梯田宣传展示和对外合作交流。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详见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3.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下级专项经费项目:持续做好对哈尼梯田水沟、梯田、沟渠、道路等的修复工作,遗产区“赶沟人”补助、生态补偿;继续做好哈尼梯田监测体系建设和实施哈尼梯田优选数字化平台建设及运营规划项目;做好四县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补助和民族文化展示及保护补助工作,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认真做好产业发展扶持工作以及哈尼梯田项目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详见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4.红河哈尼梯田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024年取得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完成项目可研。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详见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5.2023年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本级专项经费:已支付元阳县遗产区梯田沟渠田间生产路修复项目、元阳县遗产区传统村落(垭口村)修缮提升项目、红河县龙灯水沟二期修缮项目部分欠款。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详见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我局各项目立项依据基本充分,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符合相关要求;项目绩效目标根据相关要求、项目实施内容和范围、资金支出方向等进行设定,与实际工作内容具有高度相关性,与预算资金量相匹配,总体绩效目标合理,绩效指标细化、量化。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项目资金预算科学,资金分配合理。项目预算内容与项目内容匹配,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与工作任务相匹配;预算资金分配依据充分,资金分配额度合理。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我单位坚持大额资金支付、基本建设、资产处置、设备购置等实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在本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领导审批权限,重大经济事项经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后方可执行。经费支出事项严格审核原始票据的合法性,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按照报账流程和审批手续支付,做到事前审批、事中控制、事后检查,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项目资金等情况。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从项目产出情况来看,5个项目的产出目标中有3个项目因预算调整,部分指标已调减,5个项目因财政资金紧张,无法满足项目需求,导致项目未完成。具体详见附件。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通过项目的实施,对四县社会经济带来积极作用,国内外民众对哈尼梯田的认识和保护有所提升效果明显,有效提升相关群体对哈尼梯田的保护意识,对周边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持续对哈尼梯田起到保护作用,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详见附件。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加强项目管理,强化制度保障

为切实加强我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社会稳定工作全面开展和特定目标的实现,我局成立了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了《哈尼梯田保护管理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了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各方面内容;对项目实施制定了包含重点工作任务、整项工作总体完成时限、重点节点完成时限、责任科室、责任人和责任领导等的重点项目进度表;加强项目督查。

(二)科学安排项目预算

根据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提前预算,规范操作、严格控制开支范围,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没有完成全部绩效目标。5个项目的绩效目标因预算调整部分指标已调减和财政资金紧张无法满足项目需求等原因,导致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

(二)预算编制精准度有待提高。由于预算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实际经费核算的科目、支出内容与预算会出现一定偏差。

七、有关建议

(一)建议继续投入。一是持续安排投入哈尼梯田专项经费。二是整合社会资金,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参与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和文化传承,利用景区景点资源和自然资源条件开发经营。三是整合项目资金来进行遗产保护。

(二)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增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的规范管理,认真开展事前绩效评估、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评价,进一步增强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努力查找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

2024年4月9日

附件【附件: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xlsx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