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
- 索引号: 20240930-100026-16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科院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6-2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科院2020年部门预算公开
红河州农科院2020年部门预算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州农科院2020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第二部分 红河州农科院2020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财务收支总体情况表
二、部门收入总体情况表
三、部门支出总体情况表
四、部门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表
五、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本级财力安排支出情况表
六、部门基本支出情况表
七、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八、财政拨款支出明细表(按经济科目分类)
九、部门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表
十、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一、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二、部门政府采购情况表
十三、政府购买服务情况表
十四、2020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红河州农科院2020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根据国家、省、州科技创新发展纲要和计划,负责组织院属各单位开展公益性的农业科学研究,提高我州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突出具有红河特色的生物育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装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科技需求,以及生物种业、大健康产业、生态产品、农业观光旅游等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发展需求,狠抓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及新产品开发,凝练重大科技命题进行研究,产出一批以新品种、新产品、新标准为标志的科技成果,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知名度的专家、教授,按照“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协调发展,人才优先”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具有区域特色、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州市级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建设,为推进红河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二)机构设置情况
“红河州农业科学院”机构行政级别相当于正处级,其中,内设机构相当于正科级、事业编制核定78个,处级领导职数1正3副。核定领导职数27人,其中,正处级院领导职数1人(院长1人),副处级院领导职数3人(副院长3人),正科级领导职数11人,副科级领导职数12人,均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红河州农业科学院”内设11个科、室、所、中心,包括党政办公室、计划财务科、科技信息科、旱地作物研究所、稻作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园艺作物研究所、生物药与特色作物研究所、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质量标准研究所、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三)重点工作概述
抓党建凝心聚力,夯根基促进发展
红河州农科院党支部在州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的指导、帮助下,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为契机,狠抓党支部作风建设,加强单位内部管理,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1.强化理论学习,坚定政治方向。州农科院党支部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手段,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支部班子成员带头,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组织讨论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理论,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资料。为打破以往党支部学习教育“重形式、轻实效、重传统、轻创新”的局面,红河州农科院党支部组织结合实际,提升创新理念,创新活动方式方法,不断改进党支部活动,增强活动的多样化、开放性。例如,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激浊扬清在云南》《片警宝音》等教育性影片;组织收听收看“红河热线”“金色热线”2次;组织干部职工到州委党校参观英模事迹展、到州博物馆参观州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秀美河湖摄影展活动;到州展览馆参观我州迎接新中国70华诞相关专题成就展;到开远知花小镇、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综合服务中心、记忆客厅等地,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暨学习体验及党性教育活动。
3.落实长效机制,确保学习效果。红河州农科院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组织生活制度,认真严格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截至目前,支部组织学习政治理论、文件精神、会议精神等23次,党小组组织学习43次,开展专题党课学习2次、廉政党课学习1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4次。
4.聚焦组织力提升,统筹推进党支部建设。院党支部高度重视组织力的提升,一是着力将政治建设贯穿于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这五项重点任务的落实中。如:在宣传党的主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决议中,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做到一切以群众利益为中心,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紧密结合。二是着力于主体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加强支部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2人,狠抓“互联网+党建”工作,推广运用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云岭先锋APP和党的组织生活APP、学习强国APP,在线开展党组织活动。截至目前,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信息23条;运用云岭先锋APP发布会议、学习等信68条,现支部活跃度在全州排名第二,运用云岭先锋APP上传需学习文件26个、党务公开18次、进行党员积分管理,现已按时完成1—8月份党员积分评定工作;运用学习强国APP学习,全面提高了党员群众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州农科院有7名同志学习积分排名前列。
推广稻田综合种养,助力产业精准扶贫
2019年,在元阳、红河、绿春和屏边4个县示范推广哈尼梯田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17.12万亩,完成计划数17万亩的100.71%。其中:核心示范4万亩;投放鱼苗247.32吨;投放鸭苗54万只;印发技术培训资料14100份,开展综合种养技术培训共20期11620人次。稻鱼鸭高产高效绿色种养17.12万亩,预计总产值达277456.64万元,预计新增总收入61974.72万元。其中:核心示范面积4万亩,预计综合亩产值达10826元,总产值达185341.12万元,新增总收入26144万元;非示范面积13.12万亩,预计综合亩产值达7021元,总产值92115.52万元,新增总收入35830.72万元。项目的实施为提高我州南部梯田稻谷单产、增加总产、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哈尼梯田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1.强化组织,有力推动:为进一步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成立以州农科院、州水产站主要领导、专业技术骨干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组及技术专家指导组,切实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田。
2.创新模式,示范带动: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种植大户”带动等方式实施推广,结合智慧农业、“三品一标”认证等工作,推进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稳步发展。
3.创新服务,科技带动:组建“稻鱼鸭”综合种养专家工作站,编制实用技术教材《哈尼梯田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培训形式,开办田间课堂、流动课堂、观摩课堂、市场课堂等,农闲不闲,各种形式把技术培训落到村实到户,传授 “稻鱼鸭”综合种养技术。
4.绿色发展,品牌带动:采取绿色防控、化肥农药减量等绿色措施,生产生态绿色农产品;依托元阳红米加工厂打造红米品牌,通过品牌带动农户增收等。
5.三产融合,效益带动:进一步延伸梯田红米品牌产业链;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网络销售平台;开发哈尼梯田农耕体验等产品,开展插秧、打谷子、捉鱼等田间农耕文化体验活动,举办哈尼族的“长龙宴”“开秧门”等传统节日传承哈尼梯田稻作系统及农耕文化,开发“哈尼古歌”“哈尼四季生产调”等为主的乡村文化产品,助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院士专家平台建设,助力农业产业发展
1.加快推进朱有勇院士工作站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种植技术实现病害的生态控制研究,进行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及有机、绿色、优质农产品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哈尼梯田红米产业发展及有机米关键技术标准制定;林下有机三七种植试验示范;红河谷(元阳)蔬菜产业基地建设。
2.推进赵久然专家工作站建设,一年来,赵久然专家团队深入红河,指导玉米种质的改良、创新、利用及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和推广工作。
3.做好院士工作站办公室及育种试验基地建设。为满足专家团队日常工作需要,在红河州农科院建设45平方米专家团队办公室一个,在蒙自、泸西、弥勒建设育种试验基地10亩。
4.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申报杨远柱专家工作站。项目围绕优质稻产业开发需要,立足杨远柱专家及专家团队的研究成果,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及优质、绿色、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改良梯田红米口感,恢复云恢290等优质稻品种特性。通过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和示范,为红河州特色米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作出贡献。
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智力保障强化服务
自2017年底,我院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我院积极开展招生及课题研究工作,于2018年8月获批招收到第一名进站博士后韩光煜博士。博士后进站后,我院结合工作需要,确定韩光煜博士后研究课题为《化学肥料与农药减施增效关键技术集成及生态效益评估》,并积极申报课题资助。2018年10月23日,我院申报的博士后定向培养计划入选省人社厅拟资助名单。2019年以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针对云南红河的水稻冬闲田、“菜(洋葱)+稻”主要种植制度,集成适合云南红河高原气候生态条件和种植模式的肥药协同增效的综合技术模式,对集成的化肥农药减施技术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目前正在开展筛选适宜于云南红河高原气候生态条件种植以及有类似生态环境的多抗多基因型水稻品种、云南红河生态稻区减肥增效关键技术集成、适合红河生态和种植制度的非农药防治技术集成等方面的试验。
选派“三区”科技人才,助推“三农”新发展
根据《云南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18年9月—2019年8月,与红河州元阳、金平、石屏、屏边、泸西、绿春等6个县市8个村委会签订了《2018年云南省“三区”科技人才选派三方协议书》,并选派了8名科技人才到受援单位开展梯田“稻鱼鸭”高产高效模式、冬马铃薯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示范、中药材示范栽培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本次选派的科技人才全部为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通过“三区”科技人才计划开展的新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和推广,改变了农村农业科技骨干传统的种植和管理模式,提高了种养户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病虫防控技术等,有效地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达到了科技服务于边疆、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业的要求。
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助力贫困户早日脱贫
着力在扶贫规划、脱贫户精准识别、项目发展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下功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工作,2019年以来,院领班子成员、挂包帮干部深入挂包的村委会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推进单位产业扶贫计划。单位共投入资金、物资折价27.33万元,干部职工走访208人次,走访建档立卡户102户,被走访建档立卡户人次400人次以上。通过工作调度,目前绿山村委会已建成:垃圾集中处理池16个(砖混结构);公共厕所7个(砖混结构);猪蹄寨集中式猪圈1个,实现人畜分离(砖混结构),村民活动中心3个,村内道路修缮6780平方米。2019年预脱贫7户25人,全村实现全面脱贫。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20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属于财政全供给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截至2020年11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78人,其中:事业编制78人。在职实有72人,其中:财政全供养72人。
离退休人员59人,其中:离休 0人,退休59人。
车辆编制1辆,实有车辆2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0年部门财务总收入1113.8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113.8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上年结转0万元。
与上年对比,2019年部门财务总收入1031.41万元,比上年增长8%。主要原因分析为2020年人员变动,事业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缴费及公积金增多,财政核定公用经费增多;2020年相比2019年离退休工资不再纳入财政预算。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0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1113.89万元,其中:本年收入1113.89万元,上年结转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113.89万元(本级财力1113.89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
与上年对比,2019年财政拨款收入1031.41万元,比上年增长8%。主要原因分析为2020年人员变动,事业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缴费及公积金增多,财政核定公用经费增多;2020年相比2019年离退休工资不再纳入财政预算。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0年部门预算总支出1131.89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1031.8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113.89万元,与上年对比,相比上年增多82.48万元,增长8%,主要原因分析人员变动,工资福利支出增多,公用经费数额增大;项目支出0万元,与上年对比无变化。
(一)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科学技术支出-应用研究-机构研究933.17万元,主要用于事业人员工资及日常工作开支。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事业行政单位养老支出-事业单位离退休5.91万元,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公用经费开支。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事业行政单位养老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105.38万元,主要用于省政府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费全额供给单位在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开支。
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住房公积金69.43万元,主要用于经费全额供给单位在职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负担部分开支。
(二)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基本工资301.4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01.42万元)。
津贴补贴150.3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0.31万元)。
绩效工资379.7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79.77万元)。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05.3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5.38万元)。
其他社会保障缴费14.0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4.03万元)。
住房公积金69.4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69.43万元)。
办公费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万元)。
邮电费0.3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0.36万元)。
物业管理费0.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0.6万元)。
培训费8.1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16万元)。
公务接待费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万元)。
工会经费11.5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1.57万元)。
福利费14.4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4.47万元)。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万元)。
其他交通费用7.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2万元)。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4.0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4.01万元)。
退休费2.21万元(其中:项目支出2.21万元)。
奖励金82.25万元(其中:项目支出82.25万元)。
生活补助15.1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18万元)。
五、州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无。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无。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州农科院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24万元,较上年减少5万元,下降17.24%,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州农科院2020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2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增长0%,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人次。
(二)公务接待费
州农科院2020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3万元,较上年减少2万元,下降40%,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18次,共计接待161人次。
减少原因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规定,坚持务实节约、严格标准、简化礼仪,减少公务接待次数,压缩公务接待费预算。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州农科院2020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19,较上年减少3万元,下降13.64%。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增长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9万元,较上年3万元,下降13.64%。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
增减变化原因是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全厅公务用车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的规定,从严控制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无。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经济科目:指政府支出按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作的一种分类科目,具体设类、款两级。
2.功能科目:指政府支出按其主要职能活动所作的一种分类科目,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具体设类、款、项三级。
3.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主要包括本级财力、专项收入、执法办案补助、收费成本补偿、财政专户管理的教育收费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
4.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5.基本支出:用于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等工资福利支出,办公经费、差旅费、印刷费、水电费、汽车维修燃料费、办公设备购置及维修维护等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等公用支出。
6. “三公”经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1)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3)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7. 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取得的收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内实行特许经营项目的有偿出让收入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门票收入,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地设置停车泊位取得的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无。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鉴于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需在完成2020年决算编制后才能统计汇总相关数据,因此,将在公开2020年度部门决算时一并公开部门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附件4
红河州农科院2020年部门预算重点领域财政项目文本公开
一、项目名称
无。
二、立项依据
无。
三、项目实施单位
无。
四、项目基本概况
无。
五、项目实施内容
无。
六、资金安排情况
无。
七、项目实施计划
无。
八、项目实施成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