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
- 索引号: 20240913-200036-442
- 发布机构: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3-0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预算公开
监督索引号53250001073600000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预算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五、州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九、其他公开信息
第二部分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部门预算表
一、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部门基本支出预算表
八、部门项目支出预算表
九、部门项目绩效目标表
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一、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二、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三、州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四、州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五、新增资产配置表
十六、上级补助项目支出预算表
十七、部门项目中期规划预算表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云南省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和文化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试行)》、国家林业局《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组织实施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相关规划;监测哈尼梯田资源状况,收集、整理哈尼梯田资源相关资料,并建立档案;组织开展与哈尼梯田有关的科研、科普、展示和宣传教育等活动;监督指导哈尼梯田资源的开发利用;审核哈尼梯田重点保护区内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等项目;负责哈尼梯田知识产权的相关事宜;依法制定出台收取相关规费的办法;行使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处罚权等。
(二)机构设置情况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属于公益一类全额拨款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保护管理科、宣传教育科、产业发展科4个正科级机构,人员编制15名。本单位无所属单位。
本单位无所属单位。
(三)重点工作概述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哈尼梯田保护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23年,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哈尼梯田保护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见行动、出实效、谋发展为重点,不断推动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再上新台阶。
1.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提高群众收入。认真贯彻落实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研讨会精神,以及州委书记在州政协工作专报上的重要批示要求,制定《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发展重点工作计划(2023—2025年)》,统筹推进“促进农民增收、梯田遗产要素修复、生产方式提升”重点工作计划、12项工作措施。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出台生态补偿办法,建立旅游开发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口感好、价值高、适合在哈尼梯田保护区栽种的优质稻谷品种,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培育和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打造梯田系列延伸产品品牌,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2.改进生产方式,提高梯田生产效益。针对梯田耕作工序多、劳动强度大、投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种田累、运输难、收益低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统筹保护利用,以革命性举措持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实践。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探索单轨运输、机械耕种方式,修建田间生产道路,降低种田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3.坚持保护第一,加大梯田修复力度。认真落实“哈尼梯田首先是稻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要求,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决做好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工作。健全梯田耕种保障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聚焦元阳遗产区,认真开展哈尼梯田遗产区和缓冲区“水改旱”梯田情况调查工作,摸清现状和底数,引导和扶持农户或合作社逐步恢复“水改旱”梯田。全面调查沟渠现状,摸清沟渠底数,制定实施计划,按年度分步实施,修缮梯田灌溉沟渠。逐步恢复“赶沟人”“木刻分水”制度,制定管理办法,实行片区负责制,各县根据实际需要聘用熟悉情况的当地村民组建“赶沟人”队伍。
4.加强传承保护,守护千年农耕文明。深入推进哈尼梯田自然景观与农耕文化协同保护,制定出台哈尼梯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奖补办法,实施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工程,加强遗产区传统村落整治及传统民居日常维护,建立传统民居保护奖补长效机制。实施非遗保护工程,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展示基地,扶持农村文艺队,培养建立优秀传承人队伍,传承哈尼古歌、乐作舞等传统民族歌舞。积极探索非遗转化利用途径,鼓励、引导当地居民开展歌、舞、农耕技艺、手工技艺等文化传承、展演活动。
5.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依托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金字招牌”,结合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专业化、产业化运营机制。根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以及《红河哈尼梯田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试行)》,着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发展红河哈尼梯田优质农产品,以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对世界遗产品牌进行包装,提升农产品形象。帮助指导具有辐射带动能力、市场竞争优势、合法生产经营的27家企业申请使用遗产标识,打造特色产品,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合力保护好哈尼梯田的良田沃土。
6.积极谋划项目,争取保护发展资金。围绕元阳遗产区和红河、绿春、金平县哈尼梯田保护区,保护和修复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文化等遗产要素,对哈尼梯田进行整体保护修复,重点谋划和实施哈尼梯田保护中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梯田“水改旱”恢复、沟渠修缮、传统村落整治修复、污染防治、非遗保护传承、产业发展等项目。目前,正在编制红河哈尼梯田生态保护及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可研和申请政府一般债券,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
7.举办系列活动纪念申遗成功10周年。2023年是哈尼梯田申遗成功10周年,计划举办申遗成功10周年纪念活动,以及第七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进一步擦亮梯田名片,促进哈尼梯田保护发展。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编制2023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0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1个。截至2022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15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工勤人员编制0人,事业编制15人。在职实有15人,其中,财政全额保障15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 0人。
车辆编制1辆,实有车辆1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3年部门财务总收入10312.0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10312.05万元,政府性基金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0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00万元,事业收入0.0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0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00万元,其他收入0.00万元。
与上年对比财务总收入增加45.41万元,主要增加原因是2022年下半年在职人员增加1人和2023年工资有所变动。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3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10312.05万元,其中,本年收入10312.05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0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10312.0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00万元。
与上年对比部门财政拨款收入增加45.41万元,主要增加原因是2022年下半年在职人员增加1人和2023年工资有所变动。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3年部门预算总支出10312.05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 10312.0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12.05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45.41万元,主要增加原因是2022年下半年在职人员增加1人和2023年工资有所变动;项目支出10000.00万元,与上年对比相同,主要原因是红河州非常重视哈尼梯田各项工作。
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2070204文物保护”支出208.76万元,主要用于本单位工资支出;
“2070299其他文物支出”支出10000.00万元,主要用于梯田、沟渠、田间道路、田棚等“四素同构”生态修复工程,村庄民居保护修缮,遗产区村庄风貌整治,遗产区乡村振兴,完善哈尼梯田监测系统及数据库,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哈尼梯田界碑(桩)设置,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民居入保及消防设施维护,哈尼古歌保护传承活动、举办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念活动、世界遗产价值宣传阐释和保护传承工作,梯田产业发展及项目运行管理等支出;
“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支出31.20万元,主要用于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支出18.10万元,主要用于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2101102事业单位医疗”支出20.86万元,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医疗费用支出;
“2101103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8.19万元,主要用于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
“2101199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支出1.54万元,主要用于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
“2210201住房公积金”支出23.40万元,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支出。
五、州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州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金额“2070299其他文物支出”400.00万元,其中:元阳县200.00万元、红河县80.00万元、绿春县60.00万元、金平县60.00万元,主要用于哈尼梯田保护修复、监测、巡查执法、产业发展、挖掘传承梯田文化、资源调查、对外交流宣传教育培训、设备采购及项目运行管理费用等。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166个,政府采购预算总额8405.85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11.75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605.5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7788.60万元。
七、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14.10万元,较上年减少0.50万元,下降3.42%,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4.70万元,与上年相同,无变化。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2人次。
(二)公务接待费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2.00万元,较上年减少0.50万元,下降20.00%,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20次,共计接待200人次。
减少原因是按规定压缩三公经费。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2023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7.40万元,与上年相同,无变化。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00万元,与上年相同,无变化;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40万元,与上年相同,无变化。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哈尼梯田保护与利用专项经费(10000.00万元)绩效目标:1.推进大抓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工作,坚守哈尼梯田元阳遗产区“四素同构”生态系统,促进群众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牢基础。一是抓好申遗重点村传统民居修缮。二是继续做好遗产区集中连片梯田、沟渠、田间道路、田棚的修缮恢复。三是继续做好遗产区村庄风貌整治。四是扎实推进遗产区乡村振兴。五是继续做好哈尼梯田文化产业发展。2.抓好哈尼梯田保护修复工作;开展哈尼梯田资源调查,完善哈尼梯田监测系统及数据库项目;完成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做好红河哈尼梯田界碑(桩)设置;做好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民居入保及消防设施维护项目。3.重视哈尼梯田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开展哈尼古歌保护传承活动;举办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念活动;做好世界遗产价值宣传阐释和保护传承工作。4.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乡村振兴与哈尼梯田保护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梯田产业,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抓好梯田特色产品宣传展示工作,充分利用南博会、农交会、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等国内知名会展平台,加强宣传推介,提高认知度,拓宽农产品宣传展示的广度和深度。开展红米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打造哈尼梯田红米品牌,助推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发展。极探索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的有效途径,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缓减劳动强度,助力群众增收。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擦亮哈尼梯田世界遗产金字招牌,让世界遗产保护发展惠及当地群众,促进乡村振兴和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
九、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出。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培训费和其他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
4.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指反映行政事业单位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5.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6.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7.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的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8.四素同构:哈尼梯田在空间上呈现出“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格局。一片林地为村庄和梯田提供水源,梯田又为处于较低海拔的森林提供水源,然后再养育位于更低海拔的梯田,形成了林养田、田育林的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格局。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属于事业单位,和上年一样无机关运行经费。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资产总额(账面净值,下同)49.32万元,其中,流动资产0.72万元,固定资产48.60万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万元,在建工程0.00万元,无形资产0.00万元,其他资产0.00万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13.3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12.78万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万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万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万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00万元;资产使用收入0.00万元,其中出租资产0平方米,资产出租收入0.00万元。鉴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精准数据,需在完成2022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此处公开为2022年12月资产月报数据。
监督索引号532500010736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