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部门决算

  • 索引号: 20240913-200710-584
  • 发布机构: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7-2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2020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红河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是财政全额拨款的科研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单位类型为公益一类,即主要是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科研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围绕全州林业发展和工作重点,组织、统筹、协调全州林业科技单位和人员开展试验研究,取得成果、作出示范、组织推广,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建设绿色经济强州服务。同时,结合生产需要,面向基层,开展林业科技普及、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以推动红河林业新发展。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抓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的组织实施,加大柚木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力度

  针对热带地区具代表性的柚木珍贵用材树种高效培育问题,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南方主要珍贵用材树种高效培育技术研究”,具体承担了“滇东南柚木高效培育技术研究”,根据课题合同指标,重点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柚木无性系与适生立地选择的研究

  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开展了无性系区域试验,研究无性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选择与各地相匹配的优良无性系;开展了柚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研究,制定柚木造林立地选择标准,适地适树营造柚木人工林。

  (2)柚木营养需求与精准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开展了不同地区和不同立地条件柚木人工林营养诊断的研究,摸清不同生长阶段柚木人工林营养亏欠与需求;继续开展柚木苗期营养诊断的研究,从苗期确定不同营养需求的临界值;选择典型的立地类型,开展大量元素(N、P、K、Ca、Mg),微量元素 (B、Zn),以及有机肥不同配方施肥试验研究,提出不同立地适宜的施肥方案;开展柚木中龄人工林施肥试验,为间伐后的柚木人工林和目标树定向培育提出配套施肥技术。

  (3)柚木密度调控与无节材培育技术研究

  开展了柚木不同密度均匀和非均匀空间结构对林木生长和材质影响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和保留株数对柚木生长和形质性状影响的研究;研究修枝强度、季节、方法对人工幼林生长、立木尖削度和无节材质量的影响,提出不同密度条件下柚木人工林修枝技术。

  (4)柚木目标树培育技术与优化经营模式的研究

  开展了目标树选择与培育配套技术的研究,初步制定不同立地、密度的目标树选择(树龄、数量和质量)标准;开展了非均匀密度种植模式带间混交与间种或套种以及林下种植的树种选择、种植模式优化等研究,选出柚木人工林长短结合的经济栽培模式。

  2.完成了红河州柚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林木种质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是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林木育种的基本材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主要造林树种的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十分必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先后两批确定了99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红河州柚木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第二批86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名单予以公布(林场发〔2016〕153号),项目初步设计于2018年5月得到云南省林业厅的批复(云林函〔2018〕316号),项目总投资2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50万元。

  按照“将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成为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基地、林木良种的选育研发中心、科学研究的合作交流平台和科普教育的展示窗口,为实现我国林木种质资源科学保护和评价利用作出更大贡献”的要求,我所依据有关规定、规程和技术标准,在技术支撑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年度任务、投资计划和批准的初步设计完成了相应的建设内容,各主体工程、附属工程已按批复文件要求顺利完成。2020年4月27日,由红河州林业和草原局主持对该项目进行了初步验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屏边苗族自治县建筑装璜安装工程公司、云南省红河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参加,现场对项目完成的数量、质量、效果、效益和经营管理进行了评价,验收专家认为:建设项目严格履行了基本建设程序,资金按时到位,使用符合《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及《全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的财务政策和规定,项目档案资料齐全完整,按规定立卷,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按照年度任务、投资计划和批准的初步设计完成了相应的建设内容,项目通过初步验收,验收合格。

  3.着力实施好金平县油茶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

  针对当前红河州油茶产业发展重数量、轻质量、重栽轻管、品种混杂、效益不高等实际,项目选择在金平县,利用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和红河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多年的研究成果,通过开展对油茶提质增效林分研究,解决配套的提质增效技术,建立示范林和开展技术培训,为金平县油茶产业发展作出示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油茶的增产增收效果以及林业科技的重要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群众种植油茶的热情和增强管护油茶林的自发自主意识。目前完成了示范基地选址,与项目合作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明确各方的职责,完成了示范基地的标志碑及标志牌的建立。开展了林地垦复、水肥管理、密度控制、良种化改良、牵枝整形、授粉树配置等工作。

  4.加强对红河州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圃的建设与管理

  红河州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圃建成规模150亩,入圃油茶种质资源230份。资源圃位于建水县李浩寨乡小旷野村,为建水县油茶重点发展区域,圃地划分为红河州种质区、云南省种质区和省外油茶品种区共3个大区,各区面积50~60亩,以入圃种质数量进行区划布局。入圃苗龄1~3年,按30株标准进行行状连接式排列,株行距2.0×3.0m。目前,完成种质资源圃全垦抚育、施肥、树冠整形、生长状况及结实情况调查等项工作。该项目的建设,为进一步筛选出适宜当地发展的油茶良种奠定了丰富的种质资源,为推进红河州油茶良种化栽培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5.积极开展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红河州极小种群物种大多为我国特有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价值,近年来我所持续关注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研究工作,先后实施了“极小种群物种毛果木莲近地保护试验示范项目”和“极小种群物种华盖木种质资源圃建设及野外回归项目”。年内对已建立的4个不同来源地华盖木种质资源圃30亩(3080株)、重建的华盖木野外种群4个,面积161亩,共计回归植株6161株、建立的木兰科及其他珍稀植物收集圃110亩等进行了两次抚育管护,并对华盖木花粉败育现象、花粉败育率、花粉胚珠比与结籽率及其变异系数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该物种野外观察与自然交配系统观察,发现该物种花粉败育率达29%,正常花粉胚珠比>4527,结籽率达到34%与44%。项目的开展对红河州极小种群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6.完成全州古树名木和古茶树资源调查报告编制

  通过调查,全州共计发现古树名木2425株,其中:Ⅰ级古树248株,Ⅱ级古树580株,Ⅲ级古树1587株,名木10株,古树群9片,古树村2个,共涉及57科、69属、107种;全州共有百年以上的古茶树15664株,分布面积5.3万亩,共有12个种,其中,野生型茶树有姑祖碑老黑茶、圆基茶、皱叶茶、马关茶、厚轴茶、大理茶、秃房茶、紫果茶等8个种;栽培型茶树有茶、普洱茶、金平苦茶、多脉普洱茶(玛玉茶)等4个种,是云南茶种最多的一个州,其中,金平苦茶、皱叶茶、多脉普洱茶、圆基茶、姑祖碑老黑茶、紫果茶的模式标本均产于红河州。调查成果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红河州人民政府网站和《红河日报》都先后作了报道。年内完成了成果报告的编写,并以全国绿化委员会开发的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为建库平台,结合正在开展的全州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成果,建立古树名木信息,编入古树名木名录,实现全州古树名木信息的动态管理。

  7.抓好红河州八角增产试验示范建设工作

  针对全州八角低产林的改造,先后产在屏边、绿春建立了八角低效林综合改造技术试验示范林,开展了八角低效林综合改造技术试验研究。目前,完成了施肥量试验145株、施肥配比试验190株、修剪试验145株、环割促花试验145株、断根促花试验160株;并分不同嫁接方式及不同季节进行嫁接试验研究。

  8.认真做好科技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全州林业脱贫攻坚中的“助推器”作用,推动深度贫困地区主要经济林品种丰产栽培实用技术精准覆盖,先后三次到红河州林业和草原局挂钩扶贫点--绿春县平河镇略马、东哈、车里三个村委会举办林业实用技术培训,共计培训来自周边村寨的100余名农户,培训采取室内授课和现场操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体现了“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丰产栽培关键技术、丰产树型培育、品改(芽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讲解及现场操作培训等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精准施教”。培训除讲解荔枝、八角、橡胶、澳洲坚果、胡椒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外,还免费向参加培训人员发放了《妃子笑荔枝生产技术规程》《胡椒丰产栽培技术》《林农实用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100多份。

  9.加强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实力

  (1)与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合作开展了 “西南桦珍贵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年内完成65个西南桦优良无性系的补植及抚育管理,建立了西南桦种质资源测定与保存试验林,对试验林的生长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

  (2)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油茶研究所合作开展了“越南油茶的区域性试验研究”。已在屏边县大凹腰营造试验林30亩。年内完成了林地垦复、水肥管理、密度控制、生长状况调查等工作。

  (3)与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了“科技入滇专项”《沉香木种质资源及扩繁栽培技术引进》工作。年内完成了林地垦复、水肥管理、密度控制、生长状况调查等工作。

  (4)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合作开展澳洲坚果引种试验及示范推广工作。对设置在河口、金平、元阳、红河4县的澳洲坚果进行了抚育管理,对引进定植的Own Choice(O.C)、788、Keaau(HAES660)、Kau(HAES344)、广1、Ikaika(HAES333)、 A16、Hinde(H2)、Beaumont(HAES695)、Mauka(HAES741)等9个澳洲坚果优良品种进行了观测,对品种对比试验区及丰产栽培示范区进行了抚育管理,初步总结了红河州引种栽培澳洲坚果的技术措施,为今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年内完成了林地垦复、水肥管理、密度控制、生长状况调查等工作。

  通过上述合作项目的实施,从而加强了与国家及省级林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接触了解了专业领域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最新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提高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解决本专业技术工作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分别是:

  1.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22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22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2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0人。

  实有车辆编制2辆,在编实有车辆2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2020年度收入合计4,302,611.08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902,611.08元,占总收入的90.7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400,000.00元,占总收入的9.3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与上年对比2020年收入减少1,256,393.33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减少1,456,393.33元,其他收入增加200,000元,主要原因为2020年我单位项目收入减少。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2020年度支出合计5,207,914.43元。其中:基本支出3,455,650.10元,占总支出的66.35%;项目支出1,752,264.33元,占总支出的33.65%;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对比2020年支出减少521,502.3元,其中,基本支出减少267,839.28元,项目支出减少253,663.02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度开展的项目数量减少,年中调出工作人员2名。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3,455,650.10元。与上年对比基本支出减少267,839.28元,主要原因为年中调出工作人员2名。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3,320,962.30元,占基本支出的96.10%。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134,687.80元,占基本支出的3.90%。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机构为完成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752,264.33元。与上年对比减少253,663.02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度开展的项目数量减少。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092,725.24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7.79%。与上年对比减少532,206.84元,主要原因为本年度开展的项目数量减少,年中调出工作人员2名。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36,0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71%。主要用于2名驻村工作人员1年的生活补贴。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2,992,685.34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8.76%。主要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基本支出。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03,903.5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97%。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退休公用经费支出。

  9.卫生健康(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0.节能环保(类)支出192,753.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78%。主要用于草原种质资源与监测保护项目支出。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1,308,306.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5.69%。主要用于林业项目支出。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210,935.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14%。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支出。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48,142.3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95%。主要用于华盖木种质资源圃建设和野外回归项目支出。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110000元,支出决算为76,065.84元,完成预算的69.1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74,835.84元,完成预算的68.03%;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230.00元,完成预算的1.12%。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使得单位项目外出次数减少从而使“三公”经费支出减少。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9年减少60,110.60元,下降44.14%。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00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45,333.60元,下降37.7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14,777.00元,下降92.32%。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使得单位项目外出次数减少从而使“三公”经费支出减少。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74,835.84元,占98.38%;公务接待费支出1,230.00元,占1.62%。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74,835.84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0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74,835.84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主要用于保障我单位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1,230.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1,230.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2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22人次(其中:外事接待0人次)。主要用于保障我单位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0人次。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元。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部门资产总额4,696,215.8元,其中,流动资产2,010,506.56元,固定资产净值871,904.14元(固定资产原值2,315,815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1,802,479元,无形资产净值11,326.1元(无形资产原值15,101元),其他资产0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566,195.32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增加85,540元(固定资产净值减少6,059.32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万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万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万元。

 

  国有资产占用使用情况表中的资产总额比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增加1,447,685.76元,主要原因为填报口径不一致,国有资产占用使用情况表中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为资产原值,而资产负债表中以固定资产净值和无形资产净值列报,增加的数据为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单位银行账户银行对账单所列实际余额732,684.11元,银行存款明细账账户账面余额1,587,443.86元,明细账余额高于对账单余额854,759.75元。经单位调查核实,该情况属出纳在工作期间出现的错误,现由相关部门调查处理。经咨询财政部门后,建议以银行对账单余额为准,差额暂时列入其它应收款-魏洁核算。待有关单位调查清楚后,按最终调查结果再调整单位账务。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由州级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门收入。按现行管理制度,州级部门预算中反映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二、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

  三、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四、“三公”经费:指州级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差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附件【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决算公开表.xls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