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部门决算

  • 索引号: 20240913-200746-927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7-2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2020年度部门决算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2020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负责开展医疗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监督和“双随机”检查工作;承担业务指导、业务培训、层级稽查和综合监督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主动担当作为,有力促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州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取消春节休假,闻令而动,全力以赴、履职尽责,迅速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2020年1月15日至今,全州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5480家次、疾控机构33家次、采供血机构14家次、学校1394家次、公共场所19917家次、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253家次,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140家次、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97家次,共计27328家次。共立案231件、警告143家、罚款168家,罚款金额137.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9.4万元,累计下达监督卫生监督意见书4598份。

  2.强化执法办案,监督执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各级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认真履行职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2020年,全州共查处卫生违法案件727起,罚款265.3万元,查处案件数和罚款金额均排名全省前3位,较2019年分别增长了73.1%、36.3%。

  3.提前谋划,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工作。2020年,全州“双随机”抽查任务监督完成率和任务完结率均为100%,共查处案件128起,罚款9.38万元。配合州文化和旅游部门完成3家影剧院卫生情况的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工作。抽查结果通过“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进行公示。

  4.统筹兼顾,顺利完成“十三五”卫生监督规划指标任务。全州各级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在疫情防控不松懈的情况下,紧抓“十三五”卫生监督规划指标,至2020年底,全州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95.5%,学校卫生综合评价率98.3%,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率97.4%,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监督覆盖率100%,农村集中式供水安全巡查覆盖率100%,各级卫生监督员网络培训注册率和完成率100%,手持执法终端和业务系统使用率100%,圆满完成了国家和云南省“十三五”卫生监督规划指标。

  5.狠抓落实,稳步推进重点场所“常消毒”监管工作。截至目前,全州住宿场所、电影院、医疗机构三类场所“常消毒”小程序注册率100%。累计检查三类场所2486户,发现问题单位数909户,整改到位800户。累计抽检1577户,抽检不合格单位数106户,整改到位82户。立案查处29件,结案29件,罚款3.4万元。

  6.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严格执行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登记“二证合一”。全州共新增审批“二证合一”医疗机构66家。二是全面推进电子化注册管理工作,全州医疗机构、医师、护士注册激活率分别为100%、99.9%、100%。三是实施中医诊所备案制,全州共对30家中医诊所进行备案。四是简化审批手续,实行公共场所告知承诺制,形成“告知标准-承诺做到-监督检查”新模式,全州2885家公共场所在新办、延续卫生许可证时提交了告知承诺书,三个月内监督“回访”率达100%。六是州监督中心对61家次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母婴保健、放射诊疗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现场审核,对7家医疗机构25项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进行公示及事中事后监管。

  7.强化法制稽查管理,全面规范监督执法行为。一是完善稽查通报、案例评查、以案释法工作制度。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对13县市执法办案情况进行通报,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点评,对执法办案不规范的县市及时下达《行政执法建议书》予以纠正,2020年共下达《行政执法建议书》19份;组织开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例评查工作,形成评查意见通报各县市;认真开展“以案释法”工作,通过组织监管对象培训、在红河卫生健康委微信公众号发布典型案例处罚情况等方式,以案释法,以案促管。2020年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共开展“以案释法”交流活动3次。二是以上率下严格核实投诉举报线索。2020年,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根据投诉举报线索共核实并依法查处卫生违法案件9件,指导13县市办结投诉举报案件57件,办结率100%。组织对投诉举报案件进行舆情分析,找出工作难点和执法风险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降低执法风险。三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相关网站公示权责清单,规范事前公示。督促全州13县市配足配齐执法全过程记录设施、设备,规范设置询问室、听证室、陈述申辩室。及时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组织实施两法衔接信息审核上报工作,2020年全州共公示行政处罚信息204条,无“以罚代刑”现象。四是稳步推进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工作。积极与红河州发改委对接联合惩戒扰乱医疗秩序的违法行为,研究《红河州医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暂行办法》,逐步建立健全医师不良执业行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五是将“谁执法谁普法”与日常监督检查有机衔接,在执法及办案过程中向管理相对人普及卫生法律法规。2020年,全州累计开展规模以上普法培训78次,培训4128人次。

  8.创新监管方式,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一是以完善医院惩防体系建设,加强行风建设为目的,组织对8家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大型医院巡查。二是以质量控制为主线,抽调医疗、药事、院感专家对1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立案查处9起,罚款20.8万元,将专项监督检查情况通过全州卫生健康工作视频会和文件形式进行通报。三是以信用管理为主导,起草了《红河州民营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监督管理工作方案》,拟联合医疗保障、市场监管部门,形成三医(医疗、医保、医药)联动的监管模式,在全州范围内开展民营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监督管理工作。三是以飞行检查为抓手,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感染管理监督管理。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共飞行检查基层医疗机构78家,立案查处34起,罚款36.5万元,指导县市查处卫生违法案件93起。通过飞行检查,及时发现县市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工作中的不足和短板,有的放矢的下达《行政执法建议书》督促整改。四是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全州查处并取缔各类无证行医行为94起,罚款97.7万元,没收各类器械1000余件,没收药品420余件,移送司法机关10起,移交法院强制执行1起,调查缓刑考验期非法行医2起(通报司法机关收监执行2人)。五是进一步规范医疗美容服务市场。全州共立案查处非法医疗美容违法案件12起,罚款人民币13.8万元,没收非法医疗美容器械100余件(台)。六是强化口腔疾病诊疗质量监督管理。全州共对168家口腔诊疗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依法执业、放射诊疗、感染防控监督合格率分别为98.2%、56.5%、94%,立案查处21起,罚款15.55万元。七是按照“全覆盖,分步走”的原则,组织对125家一级以上医疗机构、1223家未定级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治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率分别为100%、57.4%。八是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实现常态化监管。全州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100%,医疗废物管理合格率90.5%。全州一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诊疗机构医疗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设置率达100%,基层医疗机构设置率89.2%。

  9.强化综合监管,稳步推进公共卫生监管。一是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结果得到有效应用。积极与州文化旅游局等部门联动,把宾馆、酒店、民宿量化分级结果和立案查处情况及时向一部手机游云南推送,向消费者进行适时推介。二是积极推进卫生监督校园行动计划。与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开展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整治。2020年,全州共监督检查各类学校1209所,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353所学校,及时反馈给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督促学校进一步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工作。三是稳步推进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2020年,全州共监督检查城市供水单位21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53家、二次供水103家、涉水产品生产企业7家,共查处违法行为5起,罚款1万元。对3家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开展许可批件延续现场审查工作。四是建立餐饮具集中消毒管理通报制度,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形成联合监管合力,倒逼餐饮消毒服务单位加强自身管理。2020年,全州共对35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共抽检餐饮具508件,合格506件,合格率99.6%。共查处违法行为14起,警告14起,罚款2起,罚款1万元,向市场监管部门通报不合格单位3家,在媒体公告不合格单位3家。五是以尘毒专项执法为抓手,全面推进职业卫生监督管理。2020年,全州共监督检查存在尘毒危害的用人单位304家(含重点监督企业129家),监督覆盖率100%。共处罚42起,其中一般程序立案13起,已结案11起,罚款54万元。13县市实现了职业卫生行政处罚“0”的突破。完成4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420家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调查率101.20%。六是开展消毒产品专项监督检查,全州共检查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238家,检查不同厂家不同品牌消毒剂288个,消毒器械56个,卫生用品102个,立案查处2家,罚款0.4万元。

  10.筑牢监管网底,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的作用。一是优化和强化城市建成区卫生监督协管站建设,配足配齐配强专职卫生监督协管员,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提高巡查覆盖率和巡查质量。二是强化专职协管员绩效考核,细化专职卫生监督协管员绩效补助,切实体现钱随事走,人随事走,充分调动专职协管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调整绩效考核方式,将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质量和上报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网底优势。2020年,全州共立案查处727起,通过卫生监督协管上报线索查处468起,占比64.4%。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分别是:红河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22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2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22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22人)。

  离退休人员12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12人。

  实有车辆编制0辆,在编实有车辆0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2020年度收入合计5831396.93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5831396.93元,占总收入的100%;上级补助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事业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经营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其他收入0元,占总收入的0%。与上年对比增加226948.75元,主要原因分析由于2020年装修办公楼,用了420000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2020年度支出合计5964825.26元。其中:基本支出4626133.76元,占总支出的77.56%;项目支出1338691.5元,占总支出的22.44%;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元,占总支出的0%。

  与上年对比增加259994.56元,主要原因分析由于装修办公楼,用了420000元。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4626133.76元。与上年减少491500元,主要原因分析2020年人员工资支出减少。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4077771.54元,占基本支出的88.15%。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548182.22元,占基本支出的11.85%。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338691.50元。与上年对比增加751501.9元,主要原因分析2020年办公楼修缮使用资金420000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964825.26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上年对比增加226948.75元,主要原因分析由于2020年办公楼修缮使用资金420000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48712.3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85%。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341944.32元,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支出6768元。

   9..卫生健康(类)支出5400248.94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90.53%。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3519963.22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604100.72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80元、其他资本性支出276005元。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215864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62%。主要用于公积金支出。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96000元,支出决算为8898元,完成预算的9.2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0元,完成预算的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8898元,完成预算的18.54%。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单位没有因公出国事宜,公务接待少,没有公车。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9年增加3411元,增长62.1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减少0元,下降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0元,下降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3411元,增长62.17%。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国家卫生监督中心到我州考察调研,公务接待任务增加。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元,占0%;公务接待费支出8898元,占100%。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0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0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3.公务接待费8898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8898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8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9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双随机工作、基本公共卫生、重大公共卫生相关接待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548182.22元,与上年对比减少169333.78元,主要原因分析2020年新购快检设备减少。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水电费、邮电费、印刷费、办公费、差旅费等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资产总额4006433.88元,其中,流动资产466656.29元,固定资产3093180.39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0元,无形资产446597.2元,其他资产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10420.92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少10420.92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元;报废报损资产29项,账面原值181979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185平方米,账面原值227237.08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60007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0565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0565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不涉及专用名词。

附件【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中心(改).xls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