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决算
- 索引号: 20240913-200642-33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7-2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2020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负责本州辖区内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物滥用监测数据的收集、核实、评价、反馈和风险预警等工作。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2020年度我单位在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县(市)监测中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扎实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和药物滥用监测(简称“四项监测”)工作。现将2020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总结如下: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1)加强对基本药物、疫苗、创新药、高风险等品种的监测,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及时完成报告的审核、评价。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州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共3718份,每百万人口报告数826.04份。其中新的和严重的1742例,占报告总数的46.85%;严重的418例,占报告总数的11.24%。
(2)2020年1至12月共收到2例死亡病例。州中心按照技术标准和要求,及时完成死亡和严重病例的核查。认真统计分析收集到的报告数据,及时处置聚集性信号,排除安全风险。
2、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1)指导辖区内监测机构和上报单位使用新系统,规范报告填写,提高报告质量。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州共上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869份,每百万人口报告数为193.07份。其中严重伤害事件47份,占报告总数的5.41%。
(2)主动挖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信号,完成微波治疗仪、导丝、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高频电刀和麻醉机严重伤害不良事件核查,共5例;完成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一次性使用连接管和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疑似聚集性信号调查3起。做好辖区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预警工作,随时做好应急处置的准备。
3、药物滥用监测
提高报告质量,认真做好每季度纸质报表核查工作,及时删除无效报告,报告有效率达100%。2020年1至12月共11家监测单位(2家公安强戒所和9家美沙酮门诊)上报《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635份。
4、化妆品监测
(1)按照《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指南》的要求,及时审核、评价报告。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评价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376例,百万人口报告数为83.54份。州中心及时完成报告的审核、评价,通过对全州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数的统计分析,提高发现风险信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能力,发挥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作为化妆品监管的技术支撑。
(2)开展“2020年红河州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暨5.25爱肤日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共展出化妆品相关知识展架8个,发放化妆品宣传册2000余份,咨询化妆品相关知识100余人,皮肤问诊咨询30余人,测血压100余人,广场大屏循环播放了化妆品科普的5个宣传片,提高了广大群众安全使用化妆品的意识,加强了消费者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的认知,有力推动了我州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分别是:
1.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2020年末实有人员编制7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7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4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离退休人员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0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2020年度收入合计633,458.15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33,458.15元,占总收入的100.0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与上年(收入合计960,157.00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960,157.00元,占总收入的100.00%)对比,收入合计和财政拨款收入均减少了326,698.85元,降幅均为34.03%。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无项目经费导致收入减少。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2020年度支出合计934,431.82元。其中:基本支出682,171.66元,占总支出的73.00%;项目支出252,260.16元,占总支出的27.00%;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支出合计687,633.95元。其中:基本支出580,356.26元,占总支出的84.40%;项目支出107,277.69元,占总支出的15.60%)对比支出合计增加了246,797.87元,增幅达35.89%;基本支出增加101,815.40元,增幅达17.54%;项目支出增加144,982.47元,增幅达135.15%。支出合计和基本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调增人员工资和社保缴费增加以及项目支出增加。项目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上年结转的项目经费较多,本年加大使用力度支出完毕。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682,171.66元。与上年580,356.26元对比,增加101,815.40元,增幅达17.54%。基本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工资福利调增。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657,269.66元,占基本支出的96.35%。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24,902.00元,占基本支出的3.65%。人均基本支出为170,542.92元,比上年145,089.07元增加25,453.85元,增幅达17.54%。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252,260.16元。与上年107,277.69元对比,增加144,982.47元,增幅达135.15%。项目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上年结转项目经费较多,本年加大使用力度支出完毕。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如下:1、红财预指〔2019〕308号州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经费支出11,045.80元,完成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376例。2、红财行发〔2019〕63号省级药品监管专项经费支出241,214.36元,完成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共3718份和《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869份。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934,431.82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00%。与上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87,633.95元相比,增加246,797.87元,增幅为35.89%,主要原因是:本年事业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已发放和人员工资福利费用调整增加,以及加快上年结转项目经费支出进度。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842,278.5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90.14%。主要用于发放在职人员工资、津补贴、政府综合考评奖和购买办公用品、报销差旅费等基本支出590,018.42元,用于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与滥用监测等项目工作支出252,260.16元。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55,290.24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92%。主要用于缴纳在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55,290.24元。
9.卫生健康(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信息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36,863.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94%。主要用于缴纳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36,863.00元。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170,000.00元,支出决算为26,623.73元,完成预算的15.6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26,623.73元,完成预算的53.2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00%。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难以预测,导致预算数与决算数差异过大。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19年增加3,461.97元,增长14.9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增长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增加3,461.97元,增长14.9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增长0.00%。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公务用车使用量增加,导致公务用车维修费和燃油费增加较大。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6,623.73元,占100.00%;公务接待费支出0.00元,占0.00%。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6,623.73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0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26,623.73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到各市县进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核查及处理相关应急事件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0.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0.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
国(境)外接待费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2020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元,与上年对比无增减变动,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无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资产总额544,367.66元,其中,流动资产1,390.60元,固定资产542,977.06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无形资产0.00元,其他资产0.0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49,754.02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259,299.13元,流动资产减少309,053.15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0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00元。本年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较大的原因是:与上年填报口径不一致,本年填报金额为资产的“账面原值”,而上年填报金额为资产的“净值”。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13,333.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55,333.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58,000.0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13,333.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我单位无其他重要事项情况需要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是指我单位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基本支出,是指为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发生的人员和办公等费用支出,包括在职人员的工资、住房公积金、退休人员的退休费,以及日常发生的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等。
三、项目支出,是指为完成专项工作任务发生的费用支出,一般包括专用材料费、委托业务费、专用设备购置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