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决算
- 索引号: 20240913-200532-39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7-1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度部门决算
监督索引号53250001073101000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 “ 三公 ” 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2.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倡导学术民主,优化学术环境,促进学科发展,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3.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参与科学论证和咨询服务,加快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助力创新发展,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4.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5.健全科学共同体的自律功能,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宣传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培育科学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政府科技战略、规划、布局、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制定和政府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
7.组织所属学会有序承接科技评估、工程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认定、技术标准研制、科技奖励推荐等政府委托工作或转移职能。
8.注重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发现培养杰出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表彰奖励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举荐科学技术人才。
9.兴办符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10.完成州委、州政府和上级科协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 2021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抓好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科技意识。认真组织开展科技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双语科普、流动科技馆巡展、科普大篷车、“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重点科普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扩大科普宣传活动覆盖面,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今年以来,全州科协系统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95场次,举办科普讲座35场次,科技咨询10多万人次,发放各类科普读物9万余份(册)、宣传资料30多万份,组织医疗卫生专家科技咨询与义诊服务30余场次,惠及各族群众10多万人次。
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州科协按照州委的统一部署,及时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普工作,制定应急科普工作方案,成立应急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发动科普红河网络宣传员和1360名基层科普宣传员开展防控工作宣传,印制《德尔塔毒株防控科普知识宣传折页》17万份、《科普宣传手册》15000册,《禁毒科普知识宣传折页》20000册,及时发送到各县市,特别是边境县的抵边乡镇开展预防科普知识宣传。
2.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一是认真开展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培训。以农函大为载体,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坚持“面向农村、面向生产、面向群众”的办学方向,积极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农函大每年招收培训一年制学员1万名以上,办学遍及全州133个乡镇(街道),为农村培训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乡土人才,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积极开展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开展短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达3.5万多人次,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积极开展特色产业种植技术培训。州科协及县市科协围绕全州产业培植重点,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猕猴桃、蜜桃、中草药、软籽石榴等产业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水平,有力助推我州特色产业发展。
3.抓好科普项目实施,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认真组织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省级科普经费转移支付项目,今年共争取到1000万元上级科普项目资金,实施科普项目15个。全州科协系统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通过扶持农技协,建立培训基地,培训新型农民等,带动群众及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增产增收,助推全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4.抓好青少年科普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一是积极组织24支参赛队62名选手参加全省3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等各类赛事活动,红河州代表队在机器人和无人机竞赛项目中斩获金银铜共计57枚奖牌、69份荣誉证,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弥勒一中获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赛资格。二是举办云南省青少年科技教师培训班(红河班),红河学院、红河职业技术学院等中高等院校及13县市部分中小学科技教师等240人参加了培训,为强化我州校园科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举办首届红河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州13县市的13支代表队300余名青少年选手参加比赛,本次大赛共决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队伍一等奖10支、二等奖12支、三等奖12支、优秀竞技奖6支、优秀创意奖2支;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26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14项;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一等奖16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24项;少年儿童科幻绘画比赛一等奖40幅、二等奖60幅、三等奖80幅;优秀组织工作者1名;优秀科技教师3名。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发了我州青少年科技创新的热情,进一步激励了我州科技教师科普实践教育信心,营造了良好的科创氛围,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四是结合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三轮红河巡展,深入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参观师生达1万多人次,红河科普大蓬车系列校园活动多年受到省科协表彰。五是筹建红河州青少年科学体验馆机器人工作室,主要由机器人基础编程课、竞赛课程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赛事培训三大版块组成,开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从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开展辅导,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增强我州青少年机器人竞技水平。通过举办和组织参加一系列的科普活动和创新大赛,有力推动了全州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5.强化《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一是认真履行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大力推进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等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二是组织开展纲要编制工作。总结梳理《纲要》实施的有效经验,围绕未来十五年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编制工作。三是组织参加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按照中国科协和省科协落实纲要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动员全州农民群众积极参加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多渠道提升农民群众科学素质。截至目前,参赛人次达300多万,位居全省前列。通过组织参赛有力促进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6.强化学会工作,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对学会(协会)的管理指导,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学会(协会)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制定了《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州级学会组织通则(试行)》,进一步强化州级学会组织建设,州科协被省科协授予2020年度州市科协学会工作先进单位。集中开展红河州科协团体会员分析研判工作,对州科协所属学会(协会)、专家工作站进行全面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反馈工作意见建议,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今年获批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建站补助资金300万元。多形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一是协调安排35万元项目经费,组织实施“学会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为提升学会创新服务能力,开展咨询服务提供必要资金保障。二是举办2021年云南省一线创新工程师(红河)培训班,组织全州10个县市26家企业、院校近百名一线科技工作者参加培训,努力提升我州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培训结束后,组织部分一线创新工程师参加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云南赛区比赛。我州荣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获得一等奖的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降低磷酸二铵产品包装温度”、红河钢铁有限公司“低品质铁矿石条件下提高烧结矿强度”、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城市环网柜不停电检修技术及成套设备的研究”3个项目作为云南代表团成员参加全国总决赛,均获全国二等奖,创历史最好成绩。 三是制定州科协联系服务科技社团和科技工作者制度,明确党组成员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进一步密切与科技工作者和学会的联系,提升服务水平。四是以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为契机,认真听取科技工作者意见建议,解决实际困难。全州共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24次,参加科技工作者985人次。五是组织开展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选评活动,推荐红河州林业和草原局楚永兴、红河州水勘设计院段吉鸿二同志为省级“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在科技工作者中营造争先进、树先进的良好氛围。六是做好科技工作者站点调查工作,州科协调查站点被省科协评为“优秀调查站点”,学会部长吕开清被评为“优秀信息员”。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1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为: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 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机关内设4个机构,分别为:办公室、组织宣传部、学会工作部、科学技术普及部。州科学技术协会机关负责管理州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8人。其中:行政编制 0 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 人),事业编制1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 15 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 0 人(含行政工勤人员 0 人),事业人员23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 20人)。
离退休人员 7人。其中:离休 0 人,退休 7 人。
实有车辆编制 1 辆, 在编实有车辆 1 辆。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度没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和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无数据。
第三部分 2021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度收入合计6,704,644.26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581,844.26元,占总收入的98.17%;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含教育收费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122,800.00元,占总收入的1.83%。与上年对比增加了510,990.71元,增长8.25%,增加主要原因是:本年人员工资、医疗保险等人员经费增加204,400.00元,州本级农函大经费增加110,000.00元,省级科普专项对下转移支付资金增加688,500.00元,省农函大办学补助经费增加10,000.00元,省科协拨入调查站点经费增加16,400.00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度支出合计7,054,768.58元。其中:基本支出 5,102,928.76元 ,占总支出的72.33%;项目支出1,951,839.82元,占总支出的 27.67%;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 0.00元 ,占总支出的 0.00%。与上年对比增加了815,837.07元,增长13.08%,增加主要原因是:本年人员工资、医疗保险等基本支出增加429,400.00元;项目支出增加386,400.00元。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1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5,102,928.76元。与上年对比增加429,308.17元,增加主要原因是:2021年增加了人员的工资及医疗保险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 4,653,374.30元,占基本支出的91.19%。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449,554.46元,占基本支出的8.81% 。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1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951,839.82元。与上年对比增加386,528.90元,增加主要原因是:本年增加科普大蓬车运行补助经费、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补助经费支出等。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主要用于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开展农函大招生培训,搭键科技培训平台,助推产业模式扶贫,依托农函大办学点,组织开展种养殖业技术培训,开展创建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等支出。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7,051,173.58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 99.95%。与上年对比增加了912,779.07元,增加主要原因是:本年增加人员工资、医疗保险等基本支出,增加科普大蓬车运行补助经费、提升协会服务创新能力补助经费支出等。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6,036,880.87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5.62%。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工资及福利支出、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4,095,341.05元;用于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开展农函大招生培训,搭键科技培训平台,助推产业模式扶贫,依托农函大办学点,组织开展种养殖业技术培训,开展创建科普示范学校活动,“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等支出1,941,539.82元;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431,693.1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12%。主要用于支付退休人员公用经费6,006.00元,缴纳在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385,411.84元,缴纳在职人员记实职业年金40,275.34元。
9.卫生健康(类)支出336,449.53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77%。主要用于缴纳行政人员基本医疗保险193,852.22元、事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27,351.00元、公务员医疗补助106,169.31元、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9,077.00元;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类)支出类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246,15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49%。主要用于缴纳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预算为155,000.00元,支出决算为15,298.12元,完成预算的9.8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7,988.12元,完成预算的39.94%;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7,310.00元,完成预算的9.75%。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我单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制度的规定,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压缩经费开支,导致实际支出比预算数小。
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2020年减少13,361.19元,下降46.6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减少0.00元,下降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减少10,814.19元,下降57.5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2,547.00元,下降25.84%。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我单位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支出,来访批次及人数较上年减少4批次45人次,公务接待费减少2,547.00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10,814.19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1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 经费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 0.00元,占0.0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7,988.12元,占52.22%;公务接待费支出7,310.00元,占47.78%。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7,988.12元。其中:
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00元,购置车辆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7,988.12元,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科普宣传工作的科普大蓬车所产生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公务接待费支出7,310.00元。其中:
国内接待费支出7,310.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内公务接待14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99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接待基层科普宣传人员及挂钩扶贫点村委会人员外出参观学习所发生的接待支出。
国(境)外接待费支出0.00元,共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2021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449,359.46元,与上年对比减少43,045.19元,减少主要原因是:本年办公设备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接待费、会议费、差旅费等支出减少。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 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公经费、邮电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其他交通费等日常公用支出。
二、 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协会资产总额2,105,633.52元,其中:流动资产130,114.27 元 ,固定资产1,759,919.25元 ,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元 ,在建工程0.00元 ,无形资产215,600.00元 ,其他资产0.00元 (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577,459.42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396,395.0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0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00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1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9,795.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9,795.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29,795.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
四、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 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我单位无此情况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是指我单位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为地方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三、其他收入,为除“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外的收入。
四、科学技术支出(类)科学技术普及(款)科普活动(项),为我单位用于开展科普活动的支出。
五、基本支出,指为保证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曰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职工工资、离退休费、医疗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员经费及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等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六、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发生的各项开支。
监督索引号53250001073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