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决算
- 索引号: 20240913-200024-907
- 发布机构: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7-2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2022年度部门决算
监督索引号53250000532601301000
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负责全州种畜禽及牧草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研究开发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指导畜禽品种改良、畜禽养殖、作物秸秆开发、种草养畜等畜牧新技术及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等工作。
(二)2022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代国家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全州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在州农业农村局党组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和州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1255”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担当实干,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和非洲猪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聚力打造云南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千亿级优质畜禽供给基地,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成绩斐然、亮点频出。
2022年,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全州(预计)生猪存栏340.7万头,同比增长9.54%;生猪出栏465.05万头,同比增长16.70%;猪肉产量39.43万吨,同比增长12.55%。肉牛存栏109.2万头,同比增长5.63%;肉牛出栏39.31万头,同比增长4.10%;牛肉产量4.72万吨,同比增长1.00%。肉羊存栏118.7万只,同比增长负1.93%;肉羊出栏99.8万只,同比增长2.09%;羊肉产量1.9万吨,同比增长13.53%。家禽存栏3625.3万羽,同比增长14.45%;家禽出栏6129.53万羽,同比增长1.94%;禽肉产量10.57万吨,同比增长4.06%。实现肉类总产56.63万吨,同比增长9.85%;禽蛋产量9.5万吨,同比增长3.49%;牛奶产量8.95万吨,同比增长1.13%。
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畜牧科技人员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素质不断增强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做到理论清醒政治坚定。全州畜牧科技人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论“三农”工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和党员教育重要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等书籍,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二是理顺工作思路,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与时俱进理顺红河州畜牧技术工作思路,简称“1255”工作思路。即:锚定一个目标、聚焦两大职能、推进五化工程、打造五大基地。一个目标(云南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千亿元级优质畜禽供给基地)、两大职能(技术引领:畜禽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科技支撑:畜牧业主推技术和畜禽主推品种的推广应用)、五化工程(标准化、特色化、绿色化、数字化、品牌化)、五大基地(云南省优质生猪生产基地、云南省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云南省优质肉羊生产基地、云南省优质禽蛋生产基地、云南省优质奶源生产基地)。
2、强化数字畜牧建设,智慧养殖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数字畜牧建设稳步推进,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已覆盖全州2108个规模养殖场,及时发布畜牧行业动态、养殖技术、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主推技术、牧草资源和产品质量安全信息537条,线上线下指导养殖户和基层农技人员5000余人次。已实现全州畜禽产品和饲料原料市场行情实时更新,做到全州畜禽规模养殖户存出栏每月一更新,散养户每季度一更新,为养殖户在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要素、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数据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实时、翔实、便捷的数据依据,畜牧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实现了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可视化—智慧养殖一体化,数字赋能助推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云南省“数字农业”的红河标杆。二是智慧养殖迈出坚实步伐。全州首家肉牛佩戴智能电子耳标试点在个旧市沙甸川欣养殖场进行,对青年母牛佩戴智能电子耳标、安装摄像头和使用云上畜牧APP。智能电子耳标即生物芯片耳标,佩戴在牛耳朵上,养殖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云上畜牧信息化智能管理平台,实时了解牛的体温、体重、体高和运动等生命特征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预测牲畜健康状况、牲畜发情提醒、分娩预测等精准服务,对动物疫病疫情,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解决了牲畜病症难发现、管理混乱复杂的难题。智能电子耳标的佩戴,可以减少养殖场的人力资源投入,降低疾病交叉传染风险,同时使养殖户降本增效。肉牛智能电子耳标的试验示范,标志着从传统养殖向智慧养殖转变。
3、强化种质资源保护,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率先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屠宰性能测定工作。红河州承担了石屏青绵羊、弥勒红骨山羊、建水黄褐鸭、大围山微型鸡、滇东南水牛5个录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和蒙自斗鸡、红河番鸭、红河驴3个录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的畜禽品种的屠宰性能测定工作。我州精心组织,高位推进,率先完成了七个品种屠宰测定工作全面完成,属全省首家率先完成的州市,为全省普查工作作出了示范、树立了样板,摸清了测定7个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特性,为下一步开展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将为红河州实现畜禽种业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畜禽遗传新资源的挖掘鉴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以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为契机,突出重点,超前谋划,积极开展区域内新资源发掘工作,成功将红河黄牛遗传资源鉴定纳入云南省拟申报的两个肉牛遗传新资源计划之列。争取省级部门支持,依托省级科研院所技术力量,组建省州县三级专家团队,聚力开展红河黄牛、开远黑猪两个地方遗传新资源鉴定申报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完成第一阶段普查和第二阶段的精准鉴定样品采集工作。目前,红河黄牛、开远黑猪两个地方遗传新资源已开展屠宰前育肥试验工作,为全州扭转“有肉”“无牛”和“有肉”“无猪”被动局面打下坚实基础,将有力助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地方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石屏青绵羊保护区、弥勒红骨山羊保护区和大围山微型鸡保护区,建水黄褐鸭保种场、滇南中蜂保种场正常运营,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2个建水黄褐鸭扩繁基地,结合元阳县和红河县乡村振兴工作,联合云南省畜科院信爱国博士科技特派团队,示范推广建水黄褐鸭养殖,实现了保护和利用同步开展。四是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以畜禽原种场和资源场为核心,以扩繁场、改良站(点)为支撑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框架,加快畜禽良种生产与推广。全州共有各类种畜禽场35家,其中,种猪场18家(万头种猪场5家),种公猪站3家,猪人工授精配种站3家,种牛场1家,种羊场2家,种鸡场5家,种鸭场1家,种蜂场1家,种蚕场1家,有2家畜禽国家级核心育种场:云南立新羊业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云南牛牛牧业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
4、强化标准化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步伐不断加快
一是畜禽规模养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据农业农村部养殖直联直报数据,全州已备案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有1892个,其中:生猪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场736个,肉牛存栏100头以上的130个,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8个,肉羊存栏100只以上的163个,肉鸡存栏5000羽以上的244个,蛋鸡存栏5000羽以上的335个,鸭存栏5000只以上的31个,鹅存栏500只以上的1个,蜜蜂存栏20箱以上的2个,其余畜禽规模养殖场242个。二是积极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全州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居全省第一,全州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数量达56家。三是畜禽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升。据红河州畜牧业数据服务平台数据,规模养殖比重按存栏计算,生猪28.60%、肉牛2.47%、肉羊29.16%、奶牛67.10%、奶羊3.77%、肉鸡37.69%、蛋鸡79.70%、鸭18.67%、鹅3.42%。
5、强化畜牧品牌建设,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抓产业基地建设,已建成西南地区最大良种禽生产基地、云南省最大的家禽及禽蛋生产基地、云南省第2大外向型优质肉猪生产基地、云南省重要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和优质奶源生产基地。二是抓龙头企业培育,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州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级省畜牧业龙头企业20家,州级畜牧业龙头企业46家;三是开展产业基地认证,云岭广大峪口禽业等5家入选全省200家省级产业基地目录,有4家省企业入选“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1家畜牧企业入选20佳创新企业,有16家养殖企业入选云南省“一村一品”目录。
6、强化牧草体系建设,草食畜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优质牧草推广种植积极向好。全州推广种植优质牧草28.98万亩,青贮饲料40.69万吨,氨化饲料4万吨。二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不断深化。全州完成草原承包面积1708.33万亩,完成任务的90.21%,其中禁牧草原完成220.18万亩,完成任务的89.88%;草畜平衡草原1428.66万亩,完成任务的86.65%。三是粮改饲试点取得好成效。个旧、蒙自、建水、泸西四县市实施粮改饲项目,收储任务20.76万吨,完成收储量18.96万吨,完成任务的91.33%。四是巨菌草种植示范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巨菌草种植推广任务10000亩实际完成18000亩,我州种植推广任务4000亩实际完成12806亩,居全省第一位,占全省种植推广总面积的71.14%。广大养殖户巨菌草种植积极性高,种草养畜取得较好成效,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短、平、快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7、强化绿色循环发展,畜禽粪染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
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契机,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治理路径,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93%,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装备配套率达100%。已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县市达7个占全省34个的20.59%,整县推进率达53.85%,牛床垫料+农田利用模式等六项新技术新模式作为全省典型案例示范推广。
8、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畜禽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试验示范取得新成效
一是与省单位技术单位合作开展课题试验示范。与云南省草山饲料工作站合作开展巨菌草种植试验示范,在建水县甸尾乡建了50亩云南省巨菌草种植试验示范基地,试验成果显著,为巨菌草种植推广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与云南省畜牧总站合作开展肉牛犊牛早期断奶试验,试验效果极为显著,推广前景广阔。与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畜禽养殖环境控制研究所合作设立了试验研究中心,开展巨菌草微贮试验和肉牛育肥饲喂试验,解决了巨菌草青贮和肉牛饲喂养关键技术。二是开展各类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入户率。全州举办各类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106期3564人次,其中:州级举办红河州菌草种植利用及肉牛养殖新模式技术培训班、红河州高素质农民数字畜牧应用技术培训班3期235人次,发放《规模养猪使用技术手册》《牧草种植及利用技术手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手册》共计570余本。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我部门共设置4个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养殖技术科、畜禽种业科、饲草饲料科。本单位无下级所属单位。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2022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分别是:
1.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
(三)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2022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8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1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1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尚未移交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共计0人(离休0人,退休0人);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11人(离休0人,退休11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没有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和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无数据。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2022年度收入合计4,741,636.25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661,636.25元,占总收入的98.31%;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含教育收费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80,000.00元,占总收入的1.69%。与上年相比,收入合计增加1,030,624.24元,增长27.77%。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增加1,000,624.24元,增长27.33%;上级补助收入不变;事业收入不变;经营收入不变;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不变;其他收入增加30,000.00元,增长60.00%。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调入2人,“红河奔腾”增加1人,增加了3人的工资收入,全员调资人员经费总体增加了66.36万元。并且今年做全国第三次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专项项目经费增加,“三区人才”和特派员项目由去年的3人增加为7人,人均3万元,每年增加项目收入12万元,所以项目经费增加。
其中:
2060499款其他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85264.38元,比去年10980元,增加74284.38元,676.54%。原因是今年申请的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项目人员为7人,比去年3人增加了4人,并且去年财政在年末时收回了的结余指标19020元已返还使用;
2069999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款139361.81元,与去年23276元增加116085.81元,原因是今年“三区”人才项目今年申请到7人,比去年3人增加了4人,并且去年财政年末收回未使用的36724元指标已返还使用,所以有经费收入增加;
2080502款事业单位离退休收入6138元比去年6138元持平,主要原因是去年我单位退休干部一直保持在11人,没有变动;
2080505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86801.92元,比去年257089.41元增加29712.51元,增加11.56%,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调入2人,“红河奔腾”增加1人所致。
2080506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0元,比去年98020.62元减少100%,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无人员退休。
2080801死亡抚恤款0元,比去年112700元增加112700元,增加100%,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无人员死亡;
2080802伤残抚恤款47410元,比去年47410元持平,主要原因是我单位有退休因公受伤残疾人一名,无增减。
2101102款事业单位医疗支出218593.39元,比去年134945.33元增加83648.06,增加61.99%,主要原因是今年医疗补助划入单位由单位缴交,以前年度是财政直接缴交,所以今年增加100%;
2101103款事业单位医疗支出65727.68元,比去年0元增加100%,主要原因是今年医疗补助划入单位由单位缴交,以前年度是财政直接缴交,所以今年增加100%;
2101199款事业单位医疗支出8451元,比去年0元增加100%,主要原因是今年医疗补助划入单位由单位缴交,以前年度是财政直接缴交,所以今年增加100%; ;
2130104款事业运行收入1974671.97元,比去年2562194.80减少587522.83元,增幅22.93%,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退休了2名在职职工,新招录一名职工,工资减少,并且财政年末收回了30%奖励性绩效指标31万元所致;
2130106款技术推广与培训750000元,比去年1130178.04元减少380178.04元,减少33.64%,主要原因是去年非洲猪瘟疫情,财政专项给予了70万用于我单位恢复生猪生产的任务,今年疫情减缓,项目经费没了,所以总经费减少,但今年增加了两个项目:1、红财农发[2021]26号省级畜牧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10万元;2、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与我单位了建水黄褐鸭保种选育及优质鸭养殖推广示范课题合同书,课题内容连续3年,2021年度给予5万元课题经费;
2130108款病虫害控制50000元,比去年0无增加了100%,主要原因也是非洲猪瘟疫情的原因,国家专门给予了疫病补助资金。
2210201款住房公积金款171602元比去年183122元减少11520元,减幅6.29%,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退休了2名在职职工,新招录一名职工,工资基数减少。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部门2022年度支出合计4,767,487.77元。其中:基本支出3,529,840.74元,占总支出的74.04%;项目支出1,237,647.03元,占总支出的25.96%;上缴上级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经营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相比,支出合计增加971,455.52元,增长25.59%,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调入2人,“红河奔腾”增加1人,增加了3人的工资收入,全员调资所以增加。其中:基本支出增加813,194.73元,增长29.93%;项目支出增加158,260.79元,增长14.66%;上缴上级支出不变;经营支出不变;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不变。
其中:2060499款其他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10980元,比去年0元,增加100%。原因是今年申请到了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项目,所以有经费收入,但财政在年末时收回了结余指标19020元;
2069999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款94771元,比去年53837元增加40934元,原因是“三区”人才项目属跨年项目,去年结余71495元今年已列支,并且列支了今年申请到“三区”人才项目经费23276元;
2080502款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6138元,比去年6204元减少66元,基本持平,主要原因是去年我单位退休干部一直保持在11人,没有变动,退休人员增加2人,死亡减少2人;
2080505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257089.41元,比去年262176元减少5086.59元,减幅1.94%,主要原因是今年在职退休2个,招考录用1人,工资基数减少;
2080506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98020.62元,比去年0元增加100%,主要原因是职业年金是在职退休时才一次性核算,今年我单位退休2人,所以有这笔经费。
2080801死亡抚恤款112700元比去年43100元增加69600元,增加161.48%,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退休职工死亡2人抚恤补助,去年这个款是拔入了一人残疾的残疾抚恤金;
2080802伤残抚恤款47410元,比去年0元增加100%,主要原因是去年残疾人抚恤补助给在了2080801款43100元,今年改变了科目,所以增加100%幅度。
2101102款事业单位医疗支出134945.33元,比去年0元增加100%,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调入2人,“红河奔腾”增加1人,增加了3人的工资收入,全员调资所以增加,基数增加所以增加;
2101103款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119347.26元,比去年65727.68元增加53619.58元,增加81.58%,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调入2人,“红河奔腾”增加1人,增加了3人的工资收入,全员调资所以增加,基数增加所以增加;
2101199款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9450元,比去年8451元增加999,增加11.82%,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调入2人,“红河奔腾”增加1人,增加了3人 ;
2130104款事业运行收入2578233.17元,比去年1974671.97增加603561.2元,增幅30.57%,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调入2人,“红河奔腾”增加1人,增加了3人的工资收入,全员调资所以增加;
2130106款技术推广与培训479759.32元,比去年750000元减少270240.68元,减少36.03%,主要原因是州级技术推广项目去年给了60万,今年只是给了40万,减少了20万元,并且省级畜牧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10万元转到了2130122农业生产发展款支出,这里又减少了10万元。但今年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与我单位签订了建水黄褐鸭保种选育及优质鸭养殖推广示范课题合同书、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元阳示范县(示范基地)合同书,继续给予8万元课题经费;
2130108款病虫害控制100000元,比去年50000无增加了50000元,增加100%,主要原因也是非洲猪瘟疫情的原因,国家专门给予了疫病补助资金。
2130122款农业生产发展360000元,比去年0元增加了360000元,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全国第3次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专门给予了专项经费。
2210201款住房公积金款311277元比去年171602元增加139675元,增加81.39%,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调入2人,“红河奔腾”增加1人,增加了3人工资基数增加。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3,529,840.74元。其中: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3,370,545.74元,占基本支出的95.49%;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159,295.00元,占基本支出的4.51%。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237,647.03元。其中: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0.00元。
我单位在2022年度主要有13个项目,项目资金1237647.03元。主要是:1、红财教发〔2022〕63号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第二批)专项资金37408.38元;2、红财教发〔2022〕52号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第一批)专项资金28836元;3、红财教发〔2021〕31号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19020元;4、红财教发〔2022〕75号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资金102637.81元;5、红财教发〔2021〕54号“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中央补助fn专项资金36724元;6、红财社指(本级)〔2022〕3号2022年残疾人抚恤金专项经费47410元;7、 红财预发〔2022〕15号,红财农发〔2022〕43号畜牧科技推广项目专项资金399759.32元;8、红财预发〔2022〕89号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元阳示范县(示范基地)专项经费50000元;9、 红财预发〔2022〕89号云南优质鸭新品种(系)培育与示范项目专项资金30000元;10、红财预发〔2022〕89号建水黄褐鸭保种先育及优质鸭养殖推广示范专项资金25851.52元;11、红财农发〔2022〕62号动物防疫专项经费100000元;12、红财农发〔2022〕45号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性能测定专项经费260000;13、红财农发〔2022〕45号巨菌草精准微贮技术试验及恢复生猪生产项目专项资金100000元。所有项目都具有实施方案。
按照2022年项目实施方案安排和要求,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超额完成了项目实施方案的所有相关内容。一是全面完成基础推广任务。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全州(预计)生猪存栏340.7万头,同比增长9.54%;生猪出栏465.05万头,同比增长16.70%;猪肉产量39.43万吨,同比增长12.55%。肉牛存栏109.2万头,同比增长5.63%;肉牛出栏39.31万头,同比增长4.10%;牛肉产量4.72万吨,同比增长1.00%。肉羊存栏118.7万只,同比增长负1.93%;肉羊出栏99.8万只,同比增长2.09%;羊肉产量1.9万吨,同比增长13.53%。家禽存栏3625.3万羽,同比增长14.45%;家禽出栏6129.53万羽,同比增长1.94%;禽肉产量10.57万吨,同比增长4.06%。实现肉类总产56.63万吨,同比增长9.85%;禽蛋产量9.5万吨,同比增长3.49%;牛奶产量8.95万吨,同比增长1.13%。二是推进数字畜牧建设。全面推进数字畜牧建设,优化完善全州高原特色畜牧业信息化数据平台,不断提升畜牧业信息服务水平。三是推进畜禽种业振兴。率先完成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屠宰性能测定工作。红河州承担了石屏青绵羊、弥勒红骨山羊、建水黄褐鸭、大围山微型鸡、滇东南水牛5个录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和蒙自斗鸡、红河番鸭、红河驴3个录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的畜禽品种的屠宰性能测定工作。全州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在州农业农村局党组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和州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围绕“12 55”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担当实干,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和非洲猪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聚力打造云南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千亿级优质畜禽供给基地,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成绩斐然、亮点频出。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部门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4,661,636.25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7.78%。与上年相比增加889,752.48元,增长23.59%,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单位调入2人,“红河奔腾”增加1人,增加了3人的工资收入,全员调资人员经费总体增加了66.36万元。并且今年做全国第三次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专项项目经费增加,“三区人才”和特派员项目由去年的3人增加为7人,人均3万元,每年增加项目收入12万元,所以项目经费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224,626.19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82%。主要用于“三区人才”项目和乡村振兴特派员项目开展支出;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40,349.9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30%。主要用于在职职工养老保险。
9.卫生健康(类)支出347,390.65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45%。主要用于在职职工医疗保险支出。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3,437,992.49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3.75%。主要用于在职职工人员工资支出及农业项目开展支出;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类)支出类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311,277.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6.68%。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公积金缴纳支出。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2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93400元,支出决算为13,971.08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9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0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0.0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9,972.08元,占总支出决算的71.38%;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3,999.0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28.62%,具体是国内接待费支出决算3,999.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国(境)外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明细情况如下: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部门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93400元,支出决算为13,971.08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9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9,972.08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69%;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3,999.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68%。2022年度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严格控制了费用开支,减少单位使用车辆量,出行尽量使用租赁车辆方式,比去年高的原因是我单位公务用车已使用了13年,越来越老旧,修车支出增加。并且燃料和过路费主要还在用2020年充值数支付,够用,所以费用使用不大。公务接待费增加主要原因是我单位由于今年做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省上老师、专家组来的比较多,所以餐费增加。
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上年增加2,957.74元,增长26.8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不变;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增不变;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增加1,778.74元,增长21.7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1,179.00元,增长41.81%。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严格控制了费用开支,减少单位使用车辆量,出行尽量使用租赁车辆方式,比去年高的原因是我单位公务用车已使用了13年,越来越老旧,修车支出增加。并且燃料和过路费主要还在用2020年充值数支付,够用,所以费用使用不大。公务接待费增加主要原因是我单位由于今年做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省上老师、专家组来的比较多,所以餐费增加。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购置车辆0辆。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持术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
3.安排国内公务接待6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48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农业项目推进发生的接待支出 。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部门2022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元,与上年对比持平 ,主要原因分析我单位是全额拨款的一类公益事业单位,不是行政单位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所以不存在这个经费支出 。部门机关运行经费无使用 。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畜牧技术推广站部门资产总额573129.86元,其中,流动资产1414.54元,固定资产542382.15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0元,无形资产29333.17元,其他资产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41824.04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15782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XX元;报废报损资产14项,账面原值7346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元。(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详见附表)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2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89,98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189,980.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89,980.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是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项),为实行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开支的离退休经费。
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为实行归口管理的事业单位开支的离退休经费。
三、农林水支出(类)农业(款)行政运行(项),为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
四、农林水支出(类)农业(款)事业运行(项),为农业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事业单位设施、系统运行与资产维护等方面的支出。
监督索引号532500005326013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