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决算
- 索引号: 20240913-195938-952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7-2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度部门决算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根据《红河州区域卫生规划》中对三级专科医院“开展本专科范围内的急危重症、疑难病的诊治、咨询服务;配合相关卫生卫生机构开展专科疾病的流行病学调研和预防工作;接受其他医疗击鼓专科病人转诊、会诊;结合临床开展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工作。”的功能定位,我院明确了肿瘤专科发展方向,承担起区域内的急救、医疗、教学、科研、教学任务的职能,旨在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服务。
我院是云南中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红河州职业病治疗中心,大理大学、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实习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肺癌防治研究中心、云南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红河基地,红河州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较好完成了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工作。
(二)2022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
医院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统筹推进肿瘤、职业病、康复学科建设,统筹推进医院“一院二区”(个旧院区、蒙自院区)发展大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圆满完成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各项目标任务,医院呈现稳定、持续、快速、健康的高质量发展态势。一是注重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注重加强党的理论武装,注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同心同向、团结干事的强大合力。注重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全院上下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持续加强红河县洛恩乡、屏边县白云乡帮扶工作,多举措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三是注重加强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抗癌先锋▪健康守望”党建品牌和“五个卫健”创建为抓手,推进医院“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分步实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四是注重加强我院肿瘤诊治专科特色的打造,依托红河州肿瘤专科联盟送医下乡,深入红河州13个县市开展肿瘤特色巡回义诊,将高质量医疗服务惠泽边疆百姓;先后选派20名队员参加“强边固防突击队”,全力以赴守护边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五是注重加强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正风肃纪,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
2022年,我们创先争优,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医院被评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云南省卫生健康先进集体”“云南省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临床第三党支部获红河州“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称号,涌现出州委、州人民政府选树的先进典型——“云南好人”张梅、2022年第一批“红河好人”邓修平、张梅等先进人物,彰显了“患者满意,职工幸福,政府放心,人民健康”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红河州乃至全省、全国的肿瘤防治事业贡献了“三院力量”。
2、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构筑肿瘤区域医疗服务“高地”
2022年,医院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为抓手,逐步实现从规模效益向质量内涵转型的高质量发展。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夯实。强化医疗核心管理制度的落实,应用PDCA循环做好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技术的质量控制。2022年,我们不断完善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全院共24个专业401种疾病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系统,临床路径完成率58.37%,其中,纳入管理的临床路径病种入组率达100%,入组病种完成率92.69%。全院单病种完成病种上报数27个,病种覆盖率占国家要求上报病种数的49%。在突出肿瘤学科特色基础上,医院坚持遴选重点,让优势学科秀木成林。充分发挥已有的2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培育学科的龙头作用,同时兼顾培育综合学科。神经·内分泌科和中医·康复医学科顺利分科,蒙自康复医院正式开诊,加入云南省肿瘤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心内科加入云南省心内科专科联盟,与云南省肿瘤医院签署滇南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共建协议,挂牌成为云南省肿瘤医院分子诊断中心红河分中心。目前,医院建有2个院区,临床科室达到29个,学科体系日臻专业化、精细化。2022年,医院全力申报争创国家级肿瘤临床重点专科,力争国家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加快推行日间手术、日间化疗新模式,全年共完成68例日间手术、400余例日间化疗。积极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肝胆胃肠单病种 MDT中心工作取得实效,全年组织MDT会诊377人次。积极推广肿瘤腔镜技术在手术科室的全覆盖,着力发展肿瘤化学治疗、MRI、CT及超声介入新技术在各系统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在云南省DRGs权威公示中,我院肺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手术排名全省前五名,甲状腺癌、肝癌、食道癌排名全省前十名。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突破50%,收治肿瘤患者占比接近住院总人数的50%,收治肺癌患者占比突破全州肺癌患者总数的50%。开设癌痛、无呕、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和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省级评审。继续深化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评审后的内涵建设,紧锣密鼓推进腹痛中心创建。通过癌痛、无呕、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和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建设及“四大中心”的辐射带动,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和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22年,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我院跻身肿瘤专科医院第31名,比首次“国考”进位一名,其中CMI值位列12名。
2022年,医院加强重点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多重耐药菌、病原学耐药菌的监测,降低院感风险。开展传染病疫情日常监管,传染病上报2539例,HIV抗体检测指标完成率125.32%。建立健全医疗废物处置托管制度,医疗废物实现信息化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安全。2022年,医院认真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全年共收治全州建档立卡户2920人次,全自费率2.09%;救助低保、优抚对象4107人次,救助金额377.43万元。
2022年,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严密筑牢人防、物防、技防三道防线,全年共派出15批1000余人次支援河口、金平、个旧、马关、昆明、上海疫情防控,共完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481731人次,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16258人次。目前,医院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
——护理管理内涵不断加强。强化护理质量层级质控管理,通过开展PDCA质量改进、QCC活动,不良事件RCA分析及改进,形成护理品质管理的良性循环。2022年第七届云南省品管圈大赛中“肺常完美圈”“肺之我言圈”获得专科医院组优秀奖,“医路畅通圈”获得专科医院组三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大赛。启用移动护理系统终端PDA扫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护理服务外延持续拓展。根据学科发展和临床需求,加强肿瘤无呕、无痛、无栓和骨髓抑制等肿瘤护理特色病房创建,着重肿瘤专病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不断深化。全院现有18个专业专科护士93人,其中,国际造口治疗师(ET)1名,国际伤口治疗师1名。2022年优质护理质量督查合格率98.87%。
——科研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医院始终秉持“学科立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文化建院”的发展方针,2022年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教水平等方面卓有成效。一是积极培育学科带头人,打造专家型学术团队取得明显成效。我院培养的第一位在职博士陈妮娜副主任医师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与上海市肺科医院签署深度合作协议,申报建立黄明、段文晶、杨承纲、李斯文、姚黎清等专家工作站。借助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在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和技术输入,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我院是红河州抗癌协会、医学会等13个州级临床及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州内各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二是促进临床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积极整合医院资源,推动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科学技术合同认定备案,并于11月正式启动QL1706-301宫颈癌临床试验项目,实现医院科技成果转化零的突破;首次获得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创新应用试点科研项目(上海市肺科医院--基于区块链的中心科研服务课题);大力扶持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制定出台《关于职工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奖励的管理规定》《关于职工参与院外科研课题研究的管理规定》等措施,激励职工申报国家及省州等层面科研项目。2022年共申报获批省级科研4项,州级科研3项,院级科研11项(2022年院内科研立项在研项目共22项);获红河州医学会卫生科技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全年共发表论文45篇,SCI 4篇,有影响因子的8篇,专利10项。三是积极搭建医校合作平台,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医院紧跟医学教育新形势,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引入教学管理系统、在线考试系统、临床思维训练系统,实现教学管理更加科学、规范。2022年,完成省级、州级继教项目5项;与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协同合作办学的首个医教协同班顺利毕业;在大理大学附属医院联盟第六届年会论文征文中我院医师乐文艳荣获一等奖、黄维鑫荣获二等奖、余俊荣获三等奖;遴选大理大学4名实习同学参加大理大学第十二届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医院荣获优秀组织奖;医技教研室评为2021—2022年楚雄医专教育先进集体,乐文艳、曾耀评为楚雄医专优秀指导教师;黄维鑫评为大理大学优秀指导老师,张波评为大理大学优秀兼职辅导员。
——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拓展。一是加大医院基础设施的投入,完成职业病防治中心、日间化疗病房装修改造,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对发热门诊进行升级改造和病区加装可视化门禁系统,患者就医环境、就医体验明显改善。二是加速设备更新,拓展发展新空间。2022年,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配置各类医疗设备200余台套,其中,新增康复医院方舱DR、主院区64排CT ,更新数字胃肠机、牙科X光机、乳腺DR、体检中心DR,保证了医院业务发展需要和蒙自康复医院开诊需求。三是加快“互联网+”信息化应用建设。开通线上核酸预约功能,实现核酸检测自助开单缴费功能;将PACS、LIS、EMR系统接入集成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实施CA电子签名功能,申请数字证书861人,为77498份报告提供签名数据服务;完成OA系统升级改造,增加资产申购、不良事件管理、会议预约等各种功能及上报流程;进行物资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实现物资、耗材闭环管理;输血管理系统、职业病体检系统临床试运用。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支撑,也为群众享有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根本保障。2022年门诊满意度、住院患者满意度均达95%以上。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设有乳腺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肾内科、普外科、骨科、甲状腺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眼科、医康养中心、口腔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儿科、中医科、肿瘤内一科、肿瘤内二科、肿瘤放疗科、门诊部、耳鼻喉科、体检中心、消化内科、胸外科、康复医学科、呼吸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药学部、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病理科、检验科、临床分子(基因)检测中心、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共38个临床医技科室,设有党办、老龄办、投诉办、宣传科、院办、工会、人事科、医保办、设备科、总务·基建科、医务科、护理部、控感办、公共卫生科、科研科、教学科、信息科、审计科、病案管理科、质控办、保卫科、癌症中心办公室、财务科共23个职能管理科室,
无所属单位。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度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
(三)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末实有人员编制500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500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473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尚未移交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共计299人(离休0人,退休299人);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299人(离休0人,退休299人)。
实有车辆编制11辆,在编实有车辆11辆。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度没有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基金安排的支出和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度收入合计569,830,031.4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1,850,779.23元,占总收入的5.59%;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534,764,173.49元(含教育收费0.00元),占总收入的93.85%;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3,215,078.68元,占总收入的0.56%。
与上年相比,收入合计增加105,128,934.67元,增长22.62%。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增加10,416,018.10元,增长48.59%;事业收入增加94,478,900.80元,增长21.46%,主要原因是主要是因为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坚持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感。坚持依法执业,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疗护理质量、临床路径管理,新增诊疗项目,使就诊人次增加导致医疗收入随开展的医疗业务增加而增加。;其他收入增加234,015.77元,增长7.85%,主要是利息收入、培训经费、其他医疗器械消毒收入及医院职工辞职违约金等。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度支出合计550,755,265.11元。其中:基本支出537,388,471.60元,占总支出的97.57%;项目支出13,366,793.51元,占总支出的2.43%;上缴上级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经营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相比,支出合计增加94,155,695.57元,增长20.62%。其中:基本支出增加93,832,981.09元,增长21.15%;项目支出增加322,714.48元,增长2.47%。
主要是因为1、2022年随门诊就诊病人的增加、住院人数的增加及住院均次费用的上升从而使各种消耗材料如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都相应增加所致。2、职工人数的增加导致工资福利费用的增加。3、设备购置增加使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增加。4、人才引进增加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537,388,471.60元。其中: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262,452,343.06元,占基本支出的48.84%;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274,936,128.54元,占基本支出的51.16%。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3,366,793.51元。其中,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1,804,874.76元,分别是污水处理提质达标改造项目680,618.00元,该工程将于2023年完工。儿童专科大楼建设项目支出1,124,193.76元,该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红财行发〔2022〕60号2021年度高层次人才特殊生活补贴专项经费30,000.00元,红财社指(本级)〔2022〕3号抚恤丧葬费补助资金130,221.00元,红财行发〔2021〕67号州三院名医培养经费100,000.00元,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污水处理提质达标改造项目680,618.00元,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儿童专科大楼建设项目1,124,193.76元,红财预指〔2022〕158号执收部门成本专项补助471,400.00元,红财社发〔2022〕130号2022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第二批省级专项资金80,000.00元,红财社发〔2022〕16号2022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培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305,000.00元, 红财社发〔2022〕74号2022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省对下专项资金620,000.00元,红财社发〔2021〕181号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省对下专项结算补助资金66,000.00元,红财社发〔2022〕14号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2,000,000.00元,红财社发〔2022〕16号2022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培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40,000.00元,红财社发〔2021〕104号2021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专项补助1,388,500.00元,红财社发〔2021〕104号2021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专项资金1,075,997.75元,红财社发〔2021〕104号2021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专项补助资金4,627.00元,红财社发〔2022〕138号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央结算补助资金233,000.00元,红财社发〔2021〕200号2021年重大传染病防控中央补助资金1,926.00元,红财社发〔2021〕41号2021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培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36,760.00元,红财社发〔2021〕120号2021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03,300.00元,红财社发〔2022〕39号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中央补助资金2,080,000.00元,红财行发〔2022〕39号2022年度省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名医2022年项目支持经费100,000.00元,红财社发〔2022〕134号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中央财政结算补助资金895,250.00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1,850,779.23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5.78%。与上年相比增加9,405,458.10元,增长41.90%,其中基本支出20,288,797.48元,项目支出11,561,981.75元。总支出中用于工资福利支出20,369,767.48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434,733.00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60,221.00元、资本性支出5,886,057.75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30,0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9%。主要用于高层次人才特殊生活补贴专项经费。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7,254,236.92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22.78%。主要用于支付事业单位离退休费159,030.00元,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6,964,985.92元,支付死亡抚恤130,221.00元。
9.卫生健康(类)支出24,566,542.31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7.13%。主要用于支付州三院名医培养经费100,000.00元,支付在编在职人员工资12,593,720.00元,支付职工培训费2,019,508.00元,支付专用材料费支出2,063,933.00元,支付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7,276.00元,支付资本性支出2,910,807.75元,支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33,000.00元,支付重大公共卫生服务1,926.00元,支付行政事业单位医疗退休人员医保金811,061.56元,支付其他卫生健康支出3,815,310.00元。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类)支出类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2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元,支出决算为475,997.75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0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475,997.75元,占总支出决算的10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0.0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0.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0.00%,具体是国内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国(境)外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明细情况如下: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元,支出决算为475,997.75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为475,997.75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2022年度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我院为差额拨款单位,财政一般不保障我院三公经费的支出,故年初预算中无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预算支出,2022年因疫情防控需要,财政拨款购买一辆负压救护车。
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上年增加475,997.75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增长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增加475,997.75元,增长10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增长0.0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增长0.00%。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我院为差额拨款单位,财政一般不保障我院三公经费的支出,故年初预算中无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预算支出,2022年因疫情防控需要,财政拨款购买一辆负压救护车。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购置车辆1辆。具体购置车辆原因是2022年因疫情防控需要,财政拨款购买一辆负压救护车。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3.安排国内公务接待0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0.00元,较上年没有变化。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资产总额473,669,136.79元,其中,流动资产231,098,567.27元,固定资产211,967,185.10元,在建工程680,618.00元,无形资产29,722,766.42元,受托代理资产200,000.00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23,358,473.36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少92,016,721.35元。处置车辆1辆,账面原值383,000.00元;报废报损资产21项,账面原值4,641,83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5,300.00元;出租房屋3,153.03平方米,账面原值7,145,851.13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194,350.21元。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2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59,096,61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59,096,610.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59,096,610.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无其他重要事项。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是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是指我单位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我单位主要为医疗收入。
三、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监督索引号5325000023610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