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决算
- 索引号: 20240913-195807-427
- 发布机构: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7-27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2022年度部门决算
监督索引号53250001036101000
目 录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三定方案涉密,不向社会公开。
(二)2022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压实抓党建主体责任,制定州委教育工委基层“党建一方案四清单”,推动学校基层党建与教育教学发展有机融合,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州委领导班子成员联席高校和校内开展形势政策报告等制度,召开州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健全完善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制度机制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工作格局,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2.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来抓,组建了红河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组,编撰《红河州思政课教学指导手册》,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与红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组建红河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组,开展思政课教师互派,常态化对全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加强校内校外联动,让“大思政课”全员参与,汇聚全社会育人合力,切实发挥思政课启智润心的职责使命。
3.持续织密基层组织体系建强阵地堡垒。全州符合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中小学校已100%建立党组织,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焕然一新,持续推进“智慧党建”工作。强化监督制度,制定下发《党组织书记季度交流学习制度》《党建责任约谈制度》等5项制度,为推动学校党建工作提供保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压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定期参加网络舆情联席会商,盯紧“两微一端”、新媒体阵地,抓好网路意识形态工作。持续推进“铸党魂、立师德、正校风、争一流”红河学校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新推荐28所示范学校创建,巩固提升105所“云岭先锋·育人红烛”党建工作示范学校创建成果,切实以党建引领教育工作提质上档。
4.巩固提升基础教育“三率”。一是提升学前普及普惠水平。加快推进“一村一幼”“一乡一公办”项目建设,2022年,共启动12个幼儿园项目建设,完成其中11个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完成年度任务数137.5%,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100个,开远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已通过省级评估。2022年,预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2.83%。二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采取学区化管理、强校带弱校、1+N课堂等多种形式,推进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开远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试点建设。制定下发了春季、秋季学期控辍保学专项工作方案,召开控辍保学工作会议,进行工作调度、督查及约谈部分县市,利用视频核查系统、动态管理系统和政府救助平台等实行精准控辍,组建工作专班督促县市“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落实到位,向州委州政府实行周报告制,不断巩固全州控辍保学来之不易的成果。2022年,预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36%。三是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州民族高级中学实现招生办学,落实“省管校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工作,完成高中学校资源评估,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提升州属高中和县中办学能力和水平。2022年,全州文理科600分以上人数1423人,占全省600分以上人数的10.04%,一本上线人数5376人,首次突破5000人大关。规范高中阶段招生,制定“一校一案”,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高考综合改革平稳推进,推动扩大中职招生规模。2022年预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1%以上。
5.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等工程,编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5年规划,薄改提升工程校舍建设完工2.39万平方米,长效机制工程校舍完工1.87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106%,运动场完工5.26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210%。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和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强音体美教师的补充和培养,打造配置均衡、结构优化、有利于合理流动的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培养和教师队伍培训。2022年全州招聘特岗教师375名,招聘高学历人才31名,委培师范生入职124名。围绕教学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德育全年开展教师履职晋级培训36000余人次。
6.推进“双减”“双升”提质增效。强化校外培训监管,继续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截至2022年11月,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18家,累计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253家,压减率98.82%,全州校外培训机构由“双减”前571家减至226家。加强校外培训全流程监管,监管率100%。报送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全省“双减”工作优秀案例2篇,形成一批因地制宜、内涵丰富、富有特色的典型案例,开远市党建引领抓实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进校园,泸西县向阳乡中心小学构建党建引领“双减双升”的课后服务体系等案例获全省推广。规范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完成全州6所“公参民”义务教育学校改革,全州民办教育机构决策机构成员备案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7.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一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制定了《红河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红河州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完成全州公办普通高中“3+1+2”高考改革模式资源评估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中考、高考综合改革。二是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2022年启动个旧市、屏边县及4个州属学校试点,建立了“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配备方案”“学校议事决策各项制度”等制度,健全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的议事决策规则,完善党务人员考评机制,有力促进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的落实落细。三是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制定了《红河州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共认定基础教育学校一级校(园)长81名,二级校(园)长166名,全州13县市全面完成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评审认定工作,共认定三级校园长770名,四级校园长737名,五级校园长446名,为完善校长管理机制和城乡教育人才均衡配置机制创造有利条件。
8.落实“五育并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美育课,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行动方案》和《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劳动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组织全州五年级以上学段80%的学生完成至少一次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继续加大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力度,督促指导学校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屏边湾塘小学学生“零近视”登上央视、人民网等平台,作为防近视典型案例全省推广。
9.强化校园安全兜底保障。始终把校园安全和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未发生大的校舍安全、食品安全等校方责任事故,校内校外发生的学生意外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4个100%”进一步巩固提升,1147所中小学校选配法制副校长配备率100%,结合“护航二十大”的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从严从实从细从快做好预防学生溺水、防交通安全、防食品安全事件等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学生非正常伤亡发生。打好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强化“精准防控、科学防疫”措施,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无缝切换,推动“人物同防、多病共防”校园卫生体系建设,引导师生养成自我防护习惯,指导河口、金平、个旧、泸西等地从严从实从快做好教育疫情防控,守好校园防疫大门。
10.建立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深化资助育人,持续提高学生资助管理水平,2022年共下达各级各类资补助金106582.91万元。春季学期,发放各类资助资金46971.79万元,受助学生96.35万人次,其中特殊困难学生20.88万人实现应助尽助,办理高校生源地信信用助学贷款2.49亿元,惠及25579人,全面保障了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
11.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协调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稳步推进中高层次职业教育,满足不同学生成长需要。积极推行“1+X”证书制度,全州共中高职院校7所开展试点工作。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园区综合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进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施职业院校提质培优行动,下达2022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央资金5770.56万元,推动红河职业技术学院形成办学规模,支持四所中职学校“双优”建设和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双高”建设。实施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扩建项目(一期),现累计完成投资5200万元。
12.补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短板。围绕建设目标任务和导性指标体系,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清单和工作要点,分解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定期开展工作调度。绿春、金平、河口3县49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实现“一村一幼”学前教育全覆盖,为160个现代边境小康村配置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实现边境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全覆盖,自村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68%。加快推进远程教育信息化全覆盖绿春、金平、河口3个县学校100%接入教育专网,努力提高远程教育覆盖率。
13.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填空白工程。2022年,共争取国家和省级补助资金1352.17万元,落实州级补助资金3896万元,共实施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3个,参加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最终获得25金28银14铜,金牌总数全省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在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赛事中,红河代表团斩获54金57银58铜的骄人战绩,在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等排名上均实现了新突破。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2022年,全州13个公共体育场馆通过国家体育总局审核,总计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612.21万元,全州所有公共体育场馆均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争取55万元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补助资金,全州28个学校体育场馆实现向社会开放。
14.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制定《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解》,强化“一岗双责”,推进“清廉机关”“清廉学校”建设,严格执行《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内部控制制度》,扎实推进全州“小切口”教育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及开展“回头看”工作,持续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下设办公室、《红河教育》编辑部、州属学校工委办公室、教育督导室办公室、人事科、招考办、德育科、政策法规科、学生资助中心、计划财务科、基础教育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监督审计科、安全科、产业发展科、竞少科、群体科17个科室,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招生考试办、教育工委党建中心5个事业单位合并入教育体育局核算。所属单位15个。分别是:
1.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2.红河州财经学校
3.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
4.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
5.红河州电化教育馆
6.红河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7.红河州第一中学
8.红河州农业学校
9.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10.红河州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11.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实验学校
12.红河州奥林匹克体育运动训练中心
13.红河州州级机关幼儿园
14.红河职业技术学院
15.红河州民族高级中学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2022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5个。其中:行政单位1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4个。分别是:
1.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2.红河州财经学校
3.红河州特殊教育学校
4.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
5.红河州电化教育馆
6.红河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7.红河州第一中学
8.红河州农业学校
9.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10.红河州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11.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实验学校
12.红河州奥林匹克体育运动训练中心
13.红河州州级机关幼儿园
14.红河职业技术学院
15.红河州民族高级中学
(三)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2022年末实有人员编制1886人。其中:行政编制48人(含行政工勤编制10人),事业编制183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5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48人(含行政工勤人员10人),事业人员1,83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5人)。
尚未移交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共计5人(离休5人,退休0人);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602人(离休0人,退休602人)。
实有车辆编制20辆,在编实有车辆20辆。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部门2022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部门2022年度收入合计779,765,795.94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599,631,029.42元,占总收入的76.9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84,644,998.68元(含教育收费84,644,998.68元),占总收入的10.86%;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95,489,767.84元,占总收入的12.25%。与上年相比,收入合计增加134,749,935.39元,增长20.89%。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增加53,555,081.02元,增长9.81%,主要原因是河卫生职业学院、红河州农业学校等学校建设项目增加;上级补助收入增加0.00元,增长0.00%;事业收入增加28,013,898.68元,增长49.47%,主要原因是学校学生增加,住宿费等增加;经营收入增加0.00元,增长0.0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增加0.00元,增长0.00%;其他收入增加53,180,955.69元,增长125.70%,主要原因是省教育厅、省资助中心、省招生考试院等拨入学生助学金、统硕报名费、教师资格考试考务费等,各下属单位其他收入增加等。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部门2022年度支出合计795,460,574.83元。其中:基本支出459,747,020.66元,占总支出的57.80%;项目支出335,713,554.17元,占总支出的42.20%;上缴上级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经营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相比,支出合计增加99,593,442.33元,增长14.31%。其中:基本支出增加78,388,841.63元,增长20.56%;项目支出增加21,204,600.70元,增长6.74%;上缴上级支出增加0.00元,增长0.00%;经营支出增加0.00元,增长0.0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增加0.00元,增长0.00%。主要原因是收入增加,对应支出增加。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459,747,020.66元。其中: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347,074,890.19元,占基本支出的75.49%;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112,672,130.47元,占基本支出的24.51%。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机构、下属事业单位等机构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335,713,554.17元。其中: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73,676,824.75元。具体项目开支情况如下: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部门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593,390,364.98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74.60%。与上年相比增加16,852,187.14元,增长2.92%,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支出增加,红河州卫生职业学院等学校建设项目支出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210,0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4%。主要用于办公费、委托业务费等项目支出。
2.外交(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490,051,004.1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2.58%。主要用于保障州教育体育局机关、州招生考试办、学生资助中心、各下属单位的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
6.科学技术(类)支出100,0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2%。主要用于办公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支出。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6,151,895.77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04%。主要用于保障州教育体育局机关、体彩中心的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34,711,095.01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85%。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9.卫生健康(类)支出32,772,838.5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5.52%。主要用于事业单位医疗支出、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768,00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13%。主要用于培训费等项目支出。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类)支出类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28,625,531.6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82%。主要用于职工住房公积金缴纳。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2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3,734,700.00元,支出决算为1,083,635.58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9.0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0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246,000.0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22.7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720,233.68元,占总支出决算的66.46%;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117,401.9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10.83%,具体是国内接待费支出决算117,401.9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国(境)外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明细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部门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3,734,700.00元,支出决算为1,083,635.58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9.0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为246,00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4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720,233.68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2.4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117,401.9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43%。2022年度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各单位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厉行节约,控制支出,减少机关运行成本。
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上年减少152,907.62元,下降12.3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增长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减少2,068.14元,下降0.83%;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增加809.62元,增长011%;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减少151,649.10元,下降56.36%。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各单位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厉行节约,控制支出,减少机关运行成本。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购置车辆1辆。具体购置车辆原因为2022年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处置一辆公车,因工作需要新购一辆。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0辆。主要用于各单位工作开展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安排国内公务接待27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76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各单位工作开展发生的接待支出。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部门2022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985,152.53元,增加340,431.03元,增长20.70%,主要原因是2022年红河州教育体育局新设教育工委党建服务中心,人员增加,加之人员调入,相关的公用经费增加。部门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费、差旅费等日常开支。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部门资产总额3,421,774,731.39元,其中,流动资产1,350,584,461.37元,固定资产1,858,838,071.23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元,在建工程112,294,716.48元,无形资产100,057,482.31元,其他资产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减少1,403,086,730.69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少298,772,463.83元,减少原因一是根据审计整改要求,调整减少其他应收款,二是资产处置。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元;处置车辆2辆,账面原值615,895.00元;报废报损资产4项,账面原值1,554,469.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14,762.00元;出租房屋11,619.19平方米,账面原值28,850,469.7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2,004,854.45元。(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详见附表11)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2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37,462,747.33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8,139,301.8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5,005,538.97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4,317,906.56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33,038,475.63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88.19%。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12-14。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无。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是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部门决算: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履行职能情况编制,反映部门所以预算收支和结余执行结果及绩效等情况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是改进部门预算执行以及编制后续年度部门预算的参考和依据
监督索引号53250001036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