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办事指南

  • 索引号: 20240913-195317-649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7-02
  • 时效性: 有效

标准化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开远市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是开远市人民政府承建的第一批省级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位于红河州开远市。开远市人民政府以“包容、创新、智慧、绿色”为特色,围绕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建设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保障政策和改革措施落地,建立科学合理、适用有效,并具有开远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通过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有效提高了城镇化质量,率先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标准化之路。

  主要做法:

  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标准体系建设。在开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政府办公室、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和有关街道办等部门通力协作,成立了16家单位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组团、一盘棋、一张图、一套标准信息技术”工作模式,在对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立的要求,厘清各参与单位在试点工作中的职能和职责边界,以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目标,打通工作协同落实、融合推进的堵点和难点,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化运行管理等四方面构建标准体系。共制定标准36项,纳入国家标准35项、行业标准7项、地方标准10项。

  强化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保障标准实施,提升群众满意度。标准体系发布后,试点项目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分层级、分部门的标准化培训及其考核,全员标准化意识不断提高;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试点乡镇、社区明确标准实施要求,强化基层标准执行人员对标准要求的掌握,推动标准体系各项标准落地实施,把标准从纸上落实到行动上,将标准化原理运用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工作中,加快了产城融合,实现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大力宣传,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关注,公众参与,各有关部门协同负责,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

  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果:一是带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项目建设前全市建筑业年总产值为484,482万元;项目建设后年总产值616,657万元,较建设前增长27.3%,呈持速发展趋势。二是加快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项目建设前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年总产值268,097万元;项目建设后完成295,827万元,较建设前增长10.3%。三是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的行为得到规范,闲置土地得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

  社会效果:一是标准助推新型城镇化,人口城镇转化率持续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3.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8.3%。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城市污水集中率为89%,生活垃圾处理率为100%,乡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70%。三是优化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开发就业岗位10622个,新增就业7092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8564人,开展劳动技能培训8711人次,鼓励扶贫创业就业499人,发放创业贷款4804万元。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逐年上升,养老保险金和失业救济金发放率达到100%。四是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效率。通过规范工作人员的公共服务行为,固化科学的运作模式,政府运作流程得到规范。通过社会治理过程的程序化、标准化,使得管理者明确责任、管理目标、绩效目标、考核标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城镇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不断壮大,城镇化综合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文化效果: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5年的88.5%上升到2017年的97.98%,单位GDP能耗下降3.58%。组建村级、社区文艺演出队893支,文艺骨干达283名。建立200余个文化活动室、100余个小公园、露天舞台、标准篮球场以及农家书屋。

  随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示范辐射作用的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达到94.2%,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开远市先后获得“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2018-2020)”“2018年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