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索引号: 20240913-201941-535
- 发布机构: 泸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7-08-14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中枢镇“五举措”筑牢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防护网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农村自办宴席的管理,积极防范食品安全群体性事件发生,泸西县中枢镇通过五项措施健全食品安全防护网,确保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
一是摸底建档。对各村委会(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厨师团队及公房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对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为申报工作打好基础。同时明确了各村委会(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岗位职责,配合做好全镇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工作和信息报送工作。目前,全镇登记建档的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共计24人,公房74个,厨师团队47个,厨师及加工人员共计356人。
二是分类培训。对建档在案的农村(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厨师团队、公房负责人分别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要求所有信息员、协管员立足岗位职责,做好辖区范围内农村自办宴席信息申报工作,及时到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并做好记录。对从事农村自办宴席的厨师及其加工人员,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厨师体检制度,强化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所有厨师及加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未经体检合格不得进入公房。公房负责人对其负责的场所应做到内环境整洁,外环境卫生,且公房应具备基本食品安全条件。同时公房负责人应把好厨师及加工人员持证准入关,并做好自办宴席信息上报工作。
三是落实责任。建立和完善辖区内农村自办宴席管理制度,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村委会(社区)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的监管责任,同时与自办宴席举办者、承办者、厨师及加工人员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明确举办者、承办者、厨师及加工人员的主体责任。村委会(社区)信息员、协管员、举办者、承办者、厨师及加工人员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强化监管。严格执行农村自办宴席申报和备案管理,信息员、协管员对农村自办宴席进行现场指导核查,指导内容包括菜单信息审核,厨师持证上岗,加工环节规范操作,举办者采购环节符合要求,承办者做好食品留样记录等。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整改到位,现场消除安全隐患,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劝诫停办。
五是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宣传栏以及发放宣传教育素材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同时,在各村委会(社区)公示厨师团队办证人员信息,督促厨师团队健康体检,持证上岗。并利用农村举办家庭宴席的时机,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物中毒防治知识,增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