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工作动态

  • 索引号: 20240913-201629-34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5-20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5·20世界计量日”科普宣传

  2022年5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计量日”,今年世界计量日主题是“数字时代的计量”,旨在让人们认识到数字技术对当今社会的改变趋势。

  (图片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海报解读:

  1.蓝色被人们称为科技色,以蓝色为海报主色调,寓意计量是“科技之源”,“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

  2.以印有“量小七”(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设计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计量科普吉祥物)的芯片,通过半导体网络向四周源源不断地传输能量,寓意计量是“创新之擎”,为各行各业提供坚实计量支撑和保障服务;

  3.芯片旁的高楼与各类基础设施,寓意计量是“民生之盾“与“强国之基”;

  4.芯片四周悬浮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寓意数字时代的计量正不断与时俱进,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入并推进全球经济发展。

  一、世界计量日的来由

  1875年的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这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国际单位制和保证测量结果一致的政府间协议。一百多年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对保证国际计量标准的统一、促进国际贸易和加速科技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加大计量宣传力度,引起世界各国对计量工作的关注,推动计量在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国民经济以及保护公众利益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000年,在纪念国际《米制公约》签署125周年之际,国际计量委员会把每年的5月20日确定为“世界计量日”(World Metrology Day),从2001年开始,每年的这一天,许多国家都会以各种形式进行庆祝。

  二、中国计量历史悠久

  计量在我国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过去,计量在我国称为“度量衡”,其原义是关于长度、容量和质量的测量,其主要的计量器具是尺、斗、秤。史书记载,黄帝设立了度、量、衡、里、亩5个计量单位。大禹治水时,为了统一计量单位,大禹用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分别作为长度和重量的标准;商代出土的象牙尺等分10寸,每寸刻10分,这证明早在公元前16世纪我国就已经用十进位制了;到了战国时期,不仅广泛流传和应用了木工尺,而且已经能够制造铜尺了,并根据当时已掌握的力学原理,创造了原始的天平;秦国商鞅监造的铜方升,成为秦国统一量制的计量标准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对度量衡计量器具加以定型化和制度化,促进了计量器具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奠定了我国古代计量科学技术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它的概念和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充实,远远超出“度量衡”的范畴。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二、计量与科技进步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没有科学技术,便不可能有人类的今天。其实,计量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为了探讨、分析、研究、掌握和利用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所有的事物都是由一定的“量”组成,并通过“量”来体现的。俄罗斯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曾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人们每天都在进行各种不同的测量,测量数据是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信息源之一。如果这种信息不够准确可靠,就无法正确地认识事物,而计量就是关于测量的科学,是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

  四、民生计量小知识

  “计量”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比如体重秤、温度计、水表、电表等都属于计量器具。今天,就带您了解一些关于“计量”的生活小知识吧!

  (图片来源:消费质量报)

  (一)弹簧度盘秤做手脚一般有四种方法:

  (1)掰指针 (2)轻重托盘互换 (3)换弹簧 (4)托盘不放在秤上

  这四种方法中换弹簧的办法最隐蔽,因此往往不易被消费者发觉。如果发现商贩使用多个托盘,消费者要尤为注意,因为托盘的轻重不一样,也会导致短斤少两。

  (二)电子秤作弊六手段:

  (1)垫角法:秤不放平则称不准,有商贩故意将桌子放斜,或用纸板垫高秤身一角。(2)连盘出售法:商家有意不将秤盘放在秤上,待顾客购物时,按上单价数字后,再将放有商品的秤盘放在秤上计量,结果盘的重量也就成了商品的重量。(3)留底数法:有些商贩在表示重量的数字中先储存一定的底数,消费者购物时,先储存的底数也就连同所购商品一并计算了价款。(4)冲击法:空秤时将商品重重地丢进秤盘,冲击力使秤的重量数在一瞬间被人为加大,待顾客还未来得及细看时,商贩已将商品拿起,随即报出价款。(5)遮字幕法:有的商贩故意将商品等物堆于电子秤的字幕屏前,使顾客看不清楚字幕上的单价,然后乱报重量和金额,如果不注意,便可被商家蒙骗。(6)吸铁石法:在电子秤的底部放置吸铁石,使电子秤字幕屏的价格改变。

  消费者一般从外观上无法识别电子秤是否被改装,但还是有办法认清作弊电子秤真面目。一般消费者都会有钥匙串、手镯等固定重量的随身物品,都可成为电子秤的“测谎仪”,将这些物品在标准电子秤上称量后,记住它们的重量,如果怀疑商场或酒店的电子秤有问题,将钥匙串等放上去称量,如果数据有变化,则说明其称量不准确。使用这种办法简单易行,也很有效。

  (三)正确测量您的血压:方法得当,减少误差

  常用的血压计:有水银柱式,表式及电子血压计。水银柱式血压计的水银必须足量,刻度管内的水银凸面正好在刻度“0”处,使用时标尺必须垂直。各种血压计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

  (1)怎样测量血压呢(以水银血压计为例)。测量血压时,把水银血压计的气袖扎在臂部,向气囊内充气,气囊中的压力越来越大,气袖就越来越紧地扎着臂部,最终气压会大于肱动脉的血压,从而阻断肱动脉的血流,这时,从放在肘窝的听诊器内听不到声音,然后慢慢放气,水银柱的高度逐渐下降,待气袖的压力与肱动脉的压力相等时,血液恢复流通,听诊器内就可听到“嗒”的一声,此时,刻度管内水银柱的读数就是收缩压,俗称高压,随着气囊内的压力降低,声音也逐渐增强,最后,声音会突然减弱,此时刻度管中水银柱的读数就是舒张压,俗称低压。血压的读数通常写作如:120/80mmHg(或16/10.7kPa),120 mmHg(16 kPa)是收缩压,80 mmHg(10.7 kPa)是舒张压。正常人的收缩压为90~120 mmHg(12~16 kPa),舒张压为60~90 mmHg(8~12 kPa)。收缩压超过140 mmHg(18.7 kPa),舒张压超过90 mmHg(12 kPa),称为高血压。血压低于正常者称为低血压,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都有害。

  (2)测量频率:一般来说,血压平稳时每周测1~2次,血压波动时至少每天1~2次。

  (3)测量时间:最好在晨起7~8点和下午7~8点时测量,各测量3次,取平均值记录。当然可以在任何时间测量和多次测量,绘出血压曲线。

  (四)配眼镜应注意

  在我们身边戴眼镜人在不断增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高达53.6%,这意味着每 2个孩子至少有1个是近视。但是因眼镜质量和配镜技术参差不齐,导致大批消费者视力严重下降。最好到医院或大型专业眼镜店,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验光配镜。千万不要只图一时便利,到不具备条件的个体眼镜摊点验光配镜。35岁以下的消费者配眼镜时,最好进行散瞳验光,还要注意看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是否有上岗证,配镜师、验光师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以上的资格证书。验光后,消费者还应试戴15至30分钟,戴镜走走路,上下楼梯,对不合适的眼镜千万不要有“戴一段时间就好了”的想法,一旦发现眼镜不合适,要及时请验光人员调整镜片,直至满意。查验经营者有无验光配镜的必备计量器具也是重要一环,如焦度计、验光镜片组、电脑验光机是正规眼镜店必须有的。而且这些计量器具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经检定合格的应贴有合格标志,并注明检定有效时期。这是配制合格眼镜的物质保障,配镜时应注意查验。

  (五)加油三大常见误解:

  误解一:加油量不该超出油箱标注容量。汽车生产厂家在产品说明书或燃油箱上标注的容量只是额定容量,汽车油箱的额定容量并不等于油箱的最大安全容量,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出于安全考虑,汽车燃油箱的额定容量应控制在最大液体容量的95%。因此,汽车生产厂家在标注燃油箱额定容量时,至少留出5%的容量,有的品牌汽车则保留了10%的容量。同时,燃油箱的额定容量是设计值,由于生产工艺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容忽视的误差,如果额定容量是100升,加满时超出几升、甚至10升左右是正常的。另外还要提醒大家,加油时不需要加得太满,一般加到额定容量就可以了。

  误解二:油表应准确反映加油量。大部分汽车仪表盘上的油表是通过油箱内浮子的上下浮动带动电子传感器,再将产生的电子信号传递给油表指针,从而显示其油量。当汽车处在上下坡或者浮子没有浮在“准确”位置时,很难准确判断油量多少。

  误解三:用行驶公里来判断加油量。实际上,道路的好坏、车速、交通堵塞、开空调、车辆负载、油路渗透和油品质量、甚至驾驶技术都会影响耗油量。特别提醒:辨认两证一封谨防作弊

  (六)加油站是否存在计量作弊行为?

  为了防止加油计量作弊,市场监管部门在加油机检定合格后,在脉冲发生器、测量变换器和计控主板上都加施了防作弊封缄。大家加油前可以从三方面查看:(1)是否贴有有效绿色强检合格标志(市场监管部门定期都会对加油机进行强检);(2)流量计、主板、传感器铅封是否完好;(3)加油机的检定合格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

  (七)定量包装商品能少几“两”?

  按照《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标称净含量在50-100g(ml)的商品,实际量不得少于标称净含量的4.5g(ml);200-300g(ml)的,不得少于9g(ml);500g(ml)-1kg(l),不得少于15g(ml);10kg(ml)-15kg(l),不得少于150g(ml)

  (内容来源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网、江门高新区 江海区政务服务网)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