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个旧市木登硐村:抓实人居环境整治 扮靓美丽宜居乡村

发布日期:2021-12-06 信息来源:红河州乡村振兴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个旧市老厂镇木登硐村通过因村施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处处换上“新颜”、披上“绿衣”,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因村施策,下好“一盘棋”。以“一村一策”抓好人居环境整治,促进各村一步一景、一村一貌,打好乡村振兴“当头炮”。一是学来新路子。村人大代表、村干部不等不靠,以人大代表活动、党员学习活动、村干部轮训为载体,到昆明市寻甸县、泸西县、开远市羊街乡、个旧市鸡街镇等学习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特色旅游、美丽村庄建设经验做法,做好事前谋划。二是明确新方向。以“马上办、盯住干、干到位”为工作要求,以“村干部+党员+人大代表”为规划小组,结合本地乡土人情、地域环境、民风民俗,主抓特色亮点,大胆创新、稳步推进,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方案,勾勒村庄规划图。三是凝聚新共识。先后召开户主大会1次、村代表会6次、村干部会10余次,从找差距、补短板、强措施、促提升入手,完善整治方案,推出整治举措,凝聚整治共识,合理安排时序进度,确保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

  因地制宜,织密“一张网”。木登硐村采取“重点抓+持续抓”的方式,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全面推动,全村创建。一是抓“点”,启动“牵引器”。立足历史底蕴,修复运锡古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广场,采取“示范带动+农户自建+政府补助”的模式,统筹组织村民实施,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完成“户厕改造”108座。二是抓“线”,开启“推动器”。突出主干道路绿化,做美道路沿线,在道路沿线栽种花草、立起篱笆,打造休闲凉亭2座,安装路灯70盏,建成文体广场2个,建有污水处理池1座,栽种茶花1750余棵;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深入推进环卫一体化工作,严格保洁员日常管理、考核,配足配齐垃圾桶、垃圾运输车等收集、转运设施,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转运及时、处置到位。三是抓“面”,按紧“稳定器”。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投资80余万元,新建木登硐至风筝山产业发展道路,盘活可利用土地资源1100亩,积极带动片区蔬菜销售和交易,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发展产业种植红汁乳菇500亩,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引进虾青素,探索多元发展模式,强化产业布局,推进乡村振兴。

  因势利导,拧成“一股绳”。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谋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一是以评比创建活动传播提升人居环境正能量。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木登硐卫生评比、个旧市道德模范、最美巾帼志愿者等活动,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共建、共治、共享局面。二是开展各项活动弘扬提升人居环境主旋律。确立“领导包村、干部包片、群众参与”的全员联动机制,紧贴实际需求,拿出硬实举措,聚焦“拆危治乱”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真正做到村内清洁,村外环境优美,大大提升了村庄“颜值”。三是以文明实践活动唱响提升人居环境最强音。依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与提升人居环境相结合、相融合,296名文明实践志愿者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全力解决村庄环境卫生问题,打造了道路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农户窗明几净的美丽乡村。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