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奋勇争先再创新绩

发布日期:2021-04-28 信息来源:红河州扶贫开发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

  来源:《扶贫开发与脱贫攻坚》2021年第8期

  【中央媒体看红河】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奋勇争先再创新绩 

——中央媒体聚力宣传红河州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红河州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全局工作聚焦脱贫攻坚、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方法聚焦“户户清”,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国全省减贫实践提供了红河故事、红河经验、红河智慧。 近期,我州许多脱贫攻坚经验受到中央媒体关注,“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红河形象不断走进大众视野,擦亮了红河名片,提升了红河影响力,激发了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元阳县“阿者科计划”上榜新华社大型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  

  2月28日,由新华社制作的50分钟大型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正式上线,用生动案例解码中国减贫经验。其中,纪录片从18分50秒开始,用近 5 分钟的时间,讲述元阳县利用梯田和村落景观发展旅游,带动阿者科村全村脱贫的故事。阿者科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 哈尼梯田遗产区五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也是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了改变阿者科村的落后现状,帮助村民减贫脱贫,2018 年 1 月,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为阿者科村单独编制了“阿者科计划”, 将遗产保护、旅游开发和脱贫攻坚相结合,实现村民自主发展。村民从一开始的不信任逐渐转变为信任,真正融入农旅发展的新模式。自计划实施以来,全村召开村民大会14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万余元,直接带动全村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到 2020 年 1月,阿者科村户均分红达到 5440 元。阿者科村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 “2019 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阿者科计划”作为中国旅游减贫案例,入选教育部第四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入选世界旅游联盟“全球百强旅游减贫案例”,并作为 2020 年唯一案例在国际会议上向 24 国代表展示。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告别贫困》聚焦我州旅游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中央电视台 5 集大型纪录片《告别贫困》在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的历史节点,选取记录了易地扶贫搬迁、 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实践的过程和获得的成果,用真实影像生动呈现中国大地上竞相上演的脱贫故事,留下珍贵的历史影像。2 月 25 日播出的《告别贫困》第二集“云上花开”,以旅游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三种扶贫模式切入,用近 50 分钟讲述了我州元阳县王然玄、屏边县白俊美和彭潇怡三名同志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的故事。90 后扶贫干部王然玄,奔赴脱贫攻坚最前线,带领阿者科村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脱贫致富的道路,让哈尼梯田实现由“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2021 年 2 月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作为上台领奖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从“小舞台”阿者科登上了全国“大舞台”。34岁的彝族姑娘白俊美,在屏边县白云乡乡村医生岗位上,坚持十年如一日,跋山涉水为农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接生了近 700 个婴儿。屏边县苗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彭潇怡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在新现镇水塘村上邑打窝村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  

  新华网“新春走基层”栏目报道蒙自西北勒乡“石头缝里刨穷根”开启新生活  

  2 月 5 日新华网“新春走基层”栏目刊发了记者文章,《云南蒙自西北勒乡:从“石头山”变为“花果山”》讲述了蒙自市西北勒乡产业发展后群众的新生活。西北勒乡干部群众在石漠化比例高达 76%的艰苦环境下,以“石头缝里刨穷根”的精神,实施引水、修路、兴业、办学、安居、革陋习、强党建等工程,着力劈开石头缝、下足苦功夫、刨除穷根子,发展苹果、万寿菊、烤烟等产业实现脱贫出列,成为乡镇脱贫样板。2021 年 2 月 25 日,中共西北勒乡委员会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称号。此篇报道被国家乡村振兴局官方网站转载。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国防军事频道报道蒙自市期路白乡蚂蝗冲村的脱贫故事 

  1月4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国防军事频道“正午国防军事”,报道了南部战区空军部队定点倾情帮扶蒙自市期路白乡蚂蝗冲村的故事。通过记者现场采访报道,把画面呈现在屏幕上,带领观众同步感受军民情深携手战贫。曾经的蚂蝗冲村耕地资源少,产业发展单一,交通、住房、医疗等基础设施薄弱。受自然灾害等影响,全村贫困发生率一度接近70%。自 2016 年南部战区空军部队定点帮扶蚂蝗冲村以来,累计投入 2400 余万元,帮扶覆盖住房、教育、 医疗等多个方面。2个自然村的 67 户村民搬出地质灾害点,住上新房,村里有了自己的幼儿园、小学教学设施越来越好,村民在村卫生室就能连线医疗专家;机耕路修到田间,村民告别人背马驮,养起肉牛,种上脐橙,产业正向规模化发展。2019年底,蚂蝗冲村脱贫出列。2020年11月,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关注绿春县“山货”打入重庆大市场  

  2020 年 12 月 23 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重庆大学通过实施“造血式”消费扶贫特色举措,帮助定点扶贫绿春县的优质木耳、香料等山货一步步走出大山,从千里外的边疆小村寨进入重庆大市场。自 2013 年定点帮扶绿春县以来,重庆大学采取多种方式全力协助绿春县脱贫摘帽。以“扶智扶志”为主线,与全校 56 个二级单位签订了定点扶贫工作责任书,积极动员师生及校友的力量,从教育、文化、科技、产业、医疗等领域对绿春县开展全面帮扶。进一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激发农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推进“互联网+农业”深度融合,促成绿春县与 13 家校友所在企业开展农副产品营销全产业链合作。同时,在学校的15所食堂均设立了定点扶贫农校对接示范窗口,主营来自绿春县的“扶贫菜”。校内还设有定点扶贫示范超市,为绿春县农产品开通绿色通道。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