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云南泸西:业兴民富有奔头

发布日期:2021-04-28 信息来源:红河州扶贫开发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

  来源:《中国扶贫》杂志2021年第6期

  【《中国扶贫》经验交流】

云南泸西:业兴民富有奔头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产业发展上,搭建蔬菜大棚、修建储存冷库、营建光伏电站等,并将资产的所有权归属村集体,再以租赁、合作、折股等方式,实行固定资产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拓展出一条为农业龙头企业减轻投资压力、促扶贫项目资产保值增值、让集体组织成员获得稳定收益的发展路径,建立起多渠引水、多管齐下的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让农业产业多样起来,让农民群众的生活红火起来。

  政策引领建平台

  在位于金马镇的缤纷园艺公司花卉基地,金马镇雨龙村小龙潭村民李卜先和工友们正在精心管护着鲜花小苗。

  “我们的日子就和花花草草一样,越精心侍弄越美好。”李卜先一家6口人,3个孩子读书,夫妻俩又分别存在听力障碍和肢体障碍,曾经的日子捉襟见肘。村里鼓励向缤纷花卉基地流转 土地时,李卜先主动把 1 亩半的地流转出来,每年获得土地流转金2250元;夫妻俩到基地里打工,每人每月最少可保证务工收入2000元;村集体整合各级资金建成的厂房等固定资产,租赁给缤纷园艺公司后,企业每年按照投资金额的7.5%比例给付租金,村集体再行分配时,李卜先家一年分红500元。笔笔收入叠加,他们家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没想到以前 梦里的日子竟然成了真。”李卜先和工友们对生活充满信心。

  土地流转,集体发展,是李卜先们“美梦成真”的核心要义。

  泸西县是一个以“烟、果、菜、花、畜、药”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农业大县。脱贫攻坚战打响前,烟草一度是全县的主导产业。 当时,为抢抓烟草种植机遇,泸西县就已经配套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发展集体经济打下了基础。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泸西县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水果、蔬菜和花卉种植。 目前,全县优质水果、蔬菜、生物药材、花卉苗木基地,分别达29万亩、19万亩、7.2 万亩、1.6万亩。2016年以来,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探索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 营性资产,通过股权量化到户,让集体组织成员长期分享资产 收益”的战略部署,泸西县金马镇组建由镇、村、组三级干部共 同参与的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逐村逐户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向群众讲解土地承包权转让的重大意义,帮助群众树立创新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经过系列宣传引导,普遍按每亩 1500元、每3年上涨100元的承包价有序流转农村土地,为实现产业发展设施化、规模化、品牌化提供了条件。

  结合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绿色食品牌”的发展思路,金马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品牌农业,结合不断深化的农 村产权制度改革,构建起冷库、大棚和交易市场等产业发展所 需设施设备,形成相对稳定、持久的经营性村集体增收平台, 产权归集体,经营有企业。根据龙头企业实际需求,将村集体 固定资产的使用权转让给入驻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并确定科学的收益分配方式。其中,龙头企业每年向村集体按照集体投 入资金的7.5%比例支付使用费用,在保证资产不流失的同时,确保村集体经济稳定创收、入股村民长久收益。

  “全县首个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育苗基地就在我们镇。”金马镇党委书记郭江平介绍说,金马镇太平村整合中国兵装集 团帮扶项目资金500万元,建起温室大棚2.6万平方米,并配备棚内喷灌、电动内保温、湿帘风机系统等设施,引入云南鑫坤种苗有限公司投资288万元,打造高标准育苗基地。“基地按照 帮扶资金500万元的7.5%比例兑付使用金,每年实现村集体经 济增收37.5万元。几年发展下来,加上其他收入,目前,太平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60万元。”

  除太平村外,金马镇各村都在不同程度引入企业参与,为各村村集体经济助力赋能:香港缤纷园艺公司落户雨龙村,租 赁政府投资300万元建设的两个大棚,每年向雨龙村集体兑付 转让使用费22.5万元;金马镇爵册村成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孵 化中心,整合土地资源有限、项目难以落地的周边村帮扶资金,集中建设固定资产,推行异地资产收益。此外,还将广东、浙江、重庆等地来泸西经商的企业集中到统一平台上,通过培训 教育中心、电商平台拓展,为中枢镇、午街铺镇共6个村委会每年带去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仅2020年,泸西县就持续投入财政整合资金3707.35万元,实施项目20个,建设现代产业发展设施设备,形成村集体固定 资产,带动32个行政村创收。

  2020年度,泸西县8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8.35万元,最高的达43.6万元。其中,金马镇的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 年收入平均超过30万元。

  增收保值拓空间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为让更多的农业龙头企业落地生根,泸西县从有序组织土地流转开始,持续坚持产业布局到哪里,新型经营主体就落户到哪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把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泸西种植有限公司于2014年进驻泸西 县金马镇。依托母公司浙江海亮集团先进的资源整合和项目管理能力,基地产品直接进入长三角地区自营管理的门店。目前,该公司直接种植蔬菜4000多亩,通过群众订单种植蔬菜5000多亩,总种植面积达9000亩。其中,该公司每年可为爵册村集 体经济创收12万元,每天用工保持400人以上,蔬菜种植带动农户200多户。

  史昌明是一名为明康汇公司订单生产蔬菜的种植大户。他 种植了近 70 亩蔬菜基地,给明康汇公司一个月供应蔬菜 50 吨,一个月的利润有8万元左右,一年下来总的收益超过70万元。同时,每天用工20多人,每月兑付给务工人员工资超6 万元。

  这样的发展模式,让村集体、企业、农户组成一个农业产 业化联合体,明确产权归村集体,实现了为村集体经济持续稳 定发展壮大赋权扩能;引入新型经营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村组干部带动群众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转变一家一户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让农户获得可持续的资产性、资本性、工资性收入。

  目前,泸西县土地流转16.5万亩,全县建立起504个产业 帮扶基地,培育和引进 32 家农业龙头企业。中枢镇大兴村农业 综合开发服务社与广东宏升蔬菜种植发展有限公司“联姻”,发展蔬菜产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 13.2 万元;向阳乡整合 资金 460 余万元,在旧寨村委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投入 果蔬交易市场、冷库、加工包装车间等硬件建设,先后引进两 家公司发展蔬菜种植,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金马镇培育和进驻重点龙头企业则多达24家。

  泸西县扶贫办和县农科局负责人用数字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全县土地流转 16.5 万亩,每年土地流转租赁金收入可达2.48亿元,农户务工收入9.9亿元,涉及农户16万人,仅这两笔收入就能保证涉及农户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成为泸西县农村 居民人均年收入14949元的重要支撑。如今的泸西县到处一派忙碌的动人场景,处处渗透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