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忘不了脱贫路上的父老乡亲

发布日期:2020-08-27 信息来源:红河州扶贫开发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

  在我平凡的人生旅程中,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儿子参加高考,母亲重病在身,而我也迎来一名共产党员的考验与选择——脱贫攻坚。我从小生长在农村,所以单位选派驻村工作队员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到全州最偏远的深度贫困村之一——红河县阿扎河乡俄比东村。这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是我血脉相连的亲人。两年的驻村扶贫经历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党性获得升华。同乡亲们接触越多,融入越深,我从这些久违的乡土味道中汲取了不一样的营养,重新赋予我们一颗珍贵的赤子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永远在路上。

  忘不了娘普新寨的特困户李娘都。第一次跨进李家破败的小屋,一家7口人瑟缩在狭窄逼仄的黑屋里。周围散落着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很久没有清理,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户主李娘都有精神疾患,妻子有智力障碍。4个儿女,最大的8岁,最小的2岁,都遗传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李娘都80岁的老母亲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常常要爬上高高的棕榈树剥棕叶,贴补家用。我默默递给老人200元钱,叮嘱她,年纪大了,以后不要再爬树了。我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让李娘都一家尽快步入生活正轨。之后,我经常到李娘都家帮助缓解精神压力,鼓励他一定要坚强起来。待其精神状态好转后,吸收他参与村卫生服务队,手把手教李娘都拉小推车,做一些轻巧的活计,每月补助500元,全家7口人都纳入低保。其8岁的女儿送到学校读书,嘱托老师小心呵护,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树立自信。现在,这个家庭终于有了“家”的味道,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忘不了娘普二组村的“懒汉”李爬克。李爬克是个可怜又可恨的人。他是个孤儿,从小父母早亡,孑然一身。二十七八岁的壮小伙娶不起媳妇,索性破罐子破摔,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家族都瞧不起他,避之唯恐不及。扶贫先扶志,我决定抓住李爬克这个典型,帮助他树立生活信心,从而带动其他人。我隔三差五找他谈话,我与他之间,从不让进门到请进门,到拿凳子,到倒水喝,到成好友。我督促他搞好个人卫生,渐渐地,他开始收拾房屋、主动下地干活,之后又远赴海南打工,走上自食其力、劳动致富之路。半年后,接到李爬克的电话,“大哥,我找到女朋友啦,很开心,在这边跟人家搞装修,月收入还不错,过年回来请您喝喜酒。”隔着千里,都能感受到他的激动与幸福。这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为李爬克,也为重新看到生活希望的父老乡亲。

  忘不了普玛二组的贫困户唐毛斗。为动员唐毛斗早日翻盖新房,我费尽心思。然而,任你说破天,唐毛斗一口咬定日子不对,非要等到2020年9月间的“黄道吉日”不可。正一筹莫展时,恰逢其儿媳不堪忍受家里的窘迫,抛下不满一岁的婴儿独自外出务工。我决定抓住契机给唐毛斗下点猛药。我煞有介事地对他说,你家门向不合,讨多少儿媳妇都留不住,赶快趁危房改造把新房弄好,保你儿媳妇回来安心过日子。望着嗷嗷待哺的孙儿,唐毛斗终于不再固执。新房第一层盖好后,我叫唐毛斗儿子给媳妇打电话。新房盖好时,唐毛斗的儿媳妇真的回来了。唐毛斗逢人就说:“赵队长,神了!”这事很快在整个俄比东村传开,338户需要改造危房的贫困户纷纷行动起来,全部如期迁入新居。唐毛斗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兄弟。前几天我对他说,哪有什么门向不合,只要跟着党的政策走,日子就一定越过越红火!

(作者:州住建局  赵群)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