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红河州乡村振兴局践行三个工作法 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

发布日期:2022-04-01 信息来源:红河州乡村振兴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红河州乡村振兴局在“担当实干  争先跨越”大讨论活动中,坚持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分步推进、迎难而上,推动全州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落地见效。

  坚持一线工作法,强化业务指导。一是全面实现应统尽统。州乡村振兴局通过统计项目资金投入去向,指导县市全面梳理扶贫项目资产,做到应统尽统。二是全面提升经营性资产占比。面上全面调研指导,2021年下半年州乡村振兴局先后多次深入县市督促指导工作,州县乡村四级干部联合研究破解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难题,总结管用实用的经验做法。点上解剖麻雀,深入开远市蹲点调研,州市两级上下协同联合相关行业部门,探索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行之有效的做法。全州经营性资产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为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增收打下基础。三是全面实现系统录入。红河州乡村振兴局先后组织开展3轮扶贫项目资产信息线上线下比对工作,实现纸质目录台账与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完全一致,真正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坚持项目工作法,强化项目意识。一是率先考察学习。全省现场会议结束后,州乡村振兴局组织县市到曲靖市师宗县考察学习经验做法,为全州开展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开阔视野、启发思路。二是细化实施方案。针对我州脱贫攻坚期间扶贫项目数量多、资金大、分布散等实际,形成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规范性较强的《红河州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各县市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指导县市及时召开专题会,确保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高位推进。三是开展全程培训。事前培训打基础,事中指导解疑惑,事后通报抓落实,把问题销号在日常。四是项目管理规范化。从前期工作、标准规范、后续监管3个方面,在全省创新性形成《红河州县级行业部门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台账清单》,指导县市对标对表完善扶贫资产管理台账资料,便于扶贫项目资产后期溯源管理。

  坚持典型引路法,强化经验推广。一是日常管护可视化。州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已逐渐形成由零散管护转向集中管理,由线下为主转向线上线下同步监督的管理模式,大幅提高了扶贫资产效益。蒙自市创新开发“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小程序,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扶贫资产信息数据、资产图片、管护动态以及基层干部可查看动态管理使用、后期处置等详细情况。开远市项目库建设与资产后续管理一条线的做法,让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可视化、智能化。二是推广基层经验。各县市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推进呈现奋勇争先、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势,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经验做法。蒙自市组织行业部门到芷村镇和西北勒乡,就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填报推演。元阳县在全面梳理项目中结合实际创新性细化设置项目归口类别,提高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精细度,让群众像保护眼睛一样爱护扶贫资产。

(来源:红河日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