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弥勒市:发展生态产业 探索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新路子

发布日期:2022-03-16 信息来源:红河州乡村振兴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弥勒市太平水库是1959年建成的中型水库,水库周边万余亩山地少土多石、植被稀少,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经历“人增—耕进—林草退—石漠化”的持续演变,将潜在的石漠化土地演变为真实的石漠化土地。2016年,弥勒市以花卉、林果、水产健康养殖等绿色产业为先导,对太平水库周边石漠化山地和水产养殖进行治理开发,6年来大规模地实施土壤改良、地形塑造、植树种花和库区水产健康养殖,走出了一条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成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得“云南省特色小镇”命名授牌、国家4A级景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中国人气文旅小镇,成功承办2020年中国天然氧吧发布会暨第二届中国天然氧吧产业发展大会,得到了CCTV-7两会特别节目、CCTV-13新闻频道“朝闻天下”、CCTV-2财经频道“正点财经”的关注和报道,是弥勒市发展绿色经济、振兴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创新基地。

  一是花卉林果产业筑牢生态底色。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思路,以重构生态为核心、绿色为基底,由本土企业云南太平湖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治理开发,做好治土、改水、截污、植树、造林、做景文章,绿化—美化—彩化—香化梯度发展,因地制宜打造涵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累计完成花卉林果种植面积1万余亩,打造花卉园林小品200余个,绿化覆盖率达到80%;库区水面推行健康养殖,水体质量显著提升。如今,昔日不起眼的丘陵、荒山、局部荒漠化石漠化土地,实现了绿树成荫、多彩花海、自然山水景观和多层次的地形地貌相融,逐步开辟出了现代生态康养之地。

  二是生态产业融合打造发展平台。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景观,引进国际国内知名木屋企业合作开发木屋博览园及现代木结构建筑研发中心,建设集生态休闲旅游、森林木屋体验、木结构研发、康体养生为一体的生态康养度假区。目前,项目区呈现出以花卉、特色乡土园林植物种植为一产,木屋研发、装配、展销为二产,康养、度假、休闲、运动为三产的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绿色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与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研发团队合作打造花卉研发中心,推进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并成功申请19项发明专利。筑巢引凤建成张志国院士专家工作站、云南省首个高层次人才休假基地。

  四是共建共享助推产村融合发展。按照共建共享的理念,探索“景区景点+农户+产业园+游客”的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出绚烂多彩的万亩森林花海、独具辨识的大地艺术(太平公主)、湖光山色的滨水湿地,与周边田园风光、民居风貌有机融合,促进产村人文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项目建成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3 亿元。以项目区内小太平村为例:村民以每年每亩800元至1500元的价格共流转土地3977.41亩,为村民创造土地租金收入330余万元,吸纳小太平村农户就业106人,人均年工资收入3.9万元,村民有了“地租+工资”两份收入;带动村民开办5家民宿、7家特色餐饮,参与苗木生产、乡村旅游等产业,每年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