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红河蒙自:“五心五美”振兴新彝村

发布日期:2023-07-20 信息来源:红河州乡村振兴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雨过铺街道大台子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以产业美、生态美、乡风美、治理美、生活美振兴新彝村。

  党建凝心,实现产业美

  大台子村位于蒙自城北部,彝族占总人口的98%,是蒙自彝族尼苏支系较大的聚居地之一,故又名“尼苏小镇”。村党组织围绕上级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将独特的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致富优势,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非遗文化经济”。目前,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全村发展枇杷种植2800亩、葡萄种植600亩,建设蔬菜大棚140个,建立彝族刺绣剪纸小作坊22个、民宿6个、民族美食店(馆)12个。群众在村内、在家门口务工,收入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80万元。

  整治齐心,实现生态美

  通过“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围绕“绿美乡村”建设,高质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大屯海周边和村内垃圾进行清理,补植绿树花草,定期检查环境卫生,评选先进典型,促进村容村貌提升,让群众乐享生态美。

  文化润心,实现乡风美

  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将极具特色的尼苏洞经古乐、尼苏花灯、舞龙、舞狮、祭龙、火把节、尼苏婚俗等民俗不断创新,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及蒙自彝族剪纸刺绣文化传承基地和蒙自市银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打造彝族尼苏刺绣、剪纸和银工艺文化产品品牌。开展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邻里相助、移风易俗、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大融合,以良好家风带动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管理贴心,实现治理美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宣讲,引导群众团结一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村党支部积极为民办实事,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有的放矢加以解决;结合普法,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规则,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定期召开村民知情大会,维护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乡村安定有序,点亮乡村振兴的生机与活力。

  服务热心,实现生活美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公益事业,实现“老有所乐、病有所医、少有所学、难有所帮”。同时,规划和建设具有彝族尼苏特色、边疆地域特色的大屯海边主题公园、尼苏码头、观光步道。建立文化长廊3个,设置健身体育设施6套,铺设污水管道7000余米,铺设沥青路面2000余米,人行道绿化2100余平方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