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 索引号: 20240913-221954-81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公安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4-08
- 时效性: 有效
聚焦主责主业!云南公安20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3月29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1年以来云南省公安机关全力以赴稳边境、战疫情、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确保全省政治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有力服务保障“六保”“六稳”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强保障。
持续加大对黑恶势力、涉枪涉爆、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的打击治理力度,2021年,全省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达95.86%,执法满意率达95.92%,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取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为优化流营商环境创造了良好社会条件。
深入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加快推进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2万多民警辅警“镇守边关、视死如归”奋战在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第一线,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受立案、刑事案件“两统一”改革,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141个,完成率99.28%。建设运用“云南公安智慧法治平台”,对执法办案活动全链条记录、全流程监督,健全执法办案终身负责、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定等相关制度,以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保障优化营商环境。
扎实推进“情指勤督舆”警务机制改革,整合资源手段做好研判预警、稳控处置工作。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91万起,化解率达95%。开展4轮经济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参与稳妥处置涉众型敏感案件,有力维护经济安全。
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202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落实,建成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的204个“公安自助办证点”方便群众办理户籍业务。开通“网上户籍室”,累计办结网上户籍业务24306件,结合疫情防控,采取网上预约、线上申请等方式为23万余名务工人员办理居住证。充分运用“12123”APP等途径减少企业群众提供材料1280万余份,节约办事成本10亿余元。实行检车、驾驶证考试异地通办,让近百万群众获益。推广因私出入境证件免费照相、快递服务,创新自贸区外国人出入境服务管理,提供外籍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助力一流营商环境。
看到成绩的同时,省公安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三大环境”为重点,今年制定出台了《云南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为优化全省营商环境注入公安动力。
一、聚焦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加强社会面管控。以重大会议活动安保维稳为主线,健全治安巡逻防控、联勤联动、快速反应等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
二是严打跨境违法犯罪。提升立体化边境防控体系建设运用效能,纵深推进打击整治“赌毒枪恐”“骗绑逃私”及偷越国(边)境等突出违法犯罪,以边境安全稳定助力全省经济社会稳定;
三是严打侵权假冒犯罪。紧盯企业反映强烈、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打击整治,依法严打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等违法犯罪,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健康有序生产经营秩序;
四是深化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持续推进“5.10”“断卡”“断流”专项行动,以定量方式明确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数、经济损失数同比下降,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两降两升”目标,强化防骗反诈宣传,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
五是严打涉企违法犯罪。以扫黑除恶常态化为牵引,严打黑恶团伙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企业收取“保护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违法犯罪行为,侦办涉企黑恶案件实行提级办理,落实“一案三查”;
六是建立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修订完善省公安厅与省工商联《关于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强化宣传走访,“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二、聚焦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一是严格涉企刑事案件规范执法。准确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个人犯罪与企业违规的界限,坚决防止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严禁选择性执法、逐利执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二是审慎适用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进一步严格规范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及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是建立对企业“无事不扰”机制。严格属地统筹、分级管理,科学合理安排对企业的安全检查频度,从源头上减少不同时间、不同警种反复检查、交叉检查等情况,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的影响;
四是建立对企业首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对未安装技防系统、未设置治安防范设施等违规情形,企业没有主观故意、未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等实际危害后果且具备整改条件的,采取提醒督促等方式,依法免于处罚。
三、聚焦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
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标准化建设公安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加快公安行政审批、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公安业务范畴的证明材料、办理时限持续压减,网办率、全程网办率持续提升;
二是全面开放人才、就业落户政策。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畅通落户渠道,对专业技术人才、获得功勋、荣誉表彰及合法稳定就业人员,落实先落户后择业政策;
三是推进户籍办理便利化。推行“容缺受理”、特殊困难群众上门办证、扶贫搬迁安置点“异地代收代办”等服务,方便快捷为企业经营者和群众办理户籍业务;
四是优化交通服务管理。年内设立规范车驾管社会服务站600个,推行机动车抵押信息在线查询,预计增加150个交管邮政代办服务网点;
五是加强企业印章管理服务。免费向所有企业发放电子印章,将企业公章刻制备案时间压至半个工作日;
六是加强企业网络安全监管。对重要网络系统和数据企业加强指导服务,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七是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对典当业特种行业、保安培训等11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等措施简化优化审批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八是强化保安行业服务水平。加快云南智慧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确保保安服务许可申请证明材料、办理时限压减60%。
四、聚焦健全完善新型监管机制
一是创新监管方式。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落实5类13项统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8类8项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加强“互联网+监管”数据对接,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
二是强化服务内部监督。全方位畅通公安机关涉企举报投诉渠道,运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和“云南公安警务综合评议”系统,“一单一评、一件一评”,主动接受企业群众评价监督,打造公安机关服务营商环境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