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

  • 索引号: 20240913-221122-522
  • 发布机构: 红河日报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6-12
  • 时效性: 有效

绿色“水经济”

  6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个旧市卡房镇的红河云天矿泉水厂采访,刚进入厂区,一股清新净爽的空气扑面而来。在葱翠的树林中,红河云天矿泉水厂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卡房镇古老的百花草山脚下,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面。

  “目前,我们是红河州唯一一家瓶装矿泉水生产企业。”在红河云天矿泉水工贸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宣静的带领下,记者对矿泉水生产线的每个环节进行了仔细了解。“我们的水处理、吹瓶、灌装、包装都是全自动化生产,源水到成品水全程不接触空气,从根本上避免了外界对产品的二次污染,这样消费者喝起来就更放心了。”宣静说。

  据悉,红河云天矿泉水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雁秋在成立矿泉水公司前,一直从事有色金属行业。“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与矿泉水结下了不解之缘。”马雁秋说,在一次开矿中,意外打出了一股清泉,送检后得知水中富含偏硅酸、锂、钙、锶、钾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当时,个旧市矿产资源面临着枯竭,我们在认真考察、调研市场后,用了两年多的准备时间,成立了红河云天矿泉水厂。”

  汩汩清泉,是大自然给予的最好馈赠,随着 “红河云天”矿泉水品牌不断在红河州、云南省内外打响,产业转型发展绽放出醉人的一抹绿色。

  从优势资源到绿色发展,做大做强矿泉水产业,马雁秋坚定不移。她说:“在生产开发中,我们力争不破坏森林的一草一木,将环保理念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枯水期,我们会采取分时段开采的方式,维持水源地生态环境平衡。”宣静向记者介绍,在企业发展的15年中,扩厂时也不会砍伐到周边的树木,如今,厂区绿色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

  靠水吃水。“我们整条生产线都做到了零污染、零排放,灌装车间清洗瓶子的成品水我们会进行二次利用,用于浇灌厂区附近的花草树木,防止水土流失。”宣静说。

  绿色,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底色,矿泉水产业是当之无愧的“绿色银行”。“以前,做有色金属行业,其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马雁秋说,红河云天矿泉水工贸有限公司在努力实践着先保护后开发、边保护边发展的理念。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