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

  • 索引号: 20240913-221055-701
  • 发布机构: 红河日报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6-25
  • 时效性: 有效

石屏:昔日水土流失区 今变秀美绿山川

  清晨,站在石屏县宝秀镇茴水村的高山上,花草、林果的芳香夹杂在空气里让人心旷神怡,从远处山脚到山顶,一片绿色风景尽收眼底。6月23日,个旧市民祁女士到茴水村走访游玩时感慨地说:“每年都会来游玩,每次来都有新变化,变得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石屏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水生态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评价等各项工作,着力打造人水和谐的美好家园。

  多举措治理 改善生态环境

  茴水村地处小河底流域、八宝树河支流,山高坡陡,峰险谷深,加之生态环境脆弱和人为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长期以来,山坡耕作是当地村民主要的农耕手段,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田地每到旱季就无法种植,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

  2016年,石屏县投资450万元,在茴水村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宝秀茴水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76平方公里。

  石屏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永伟介绍:“项目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因地制宜,适宜坡耕地的我们改做坡耕地,适宜封禁治理的,我们搞封禁治理,我们通过种植经济果木林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完善基础设施 大力发展产业

  结合流域实际,通过治理,茴水村目前经济果木林种植面积达95.92平方公里,水保林种植面积达126.66平方公里,封禁治理945.16平方公里;建设机耕路3.018公里,机耕路排水沟3.018公里,配套完善相应的排水涵管、灌溉管道、取水泵站、水池、水窖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如今,我们的土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能栽种(经济林果),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村民矣继祥说,“这些治理项目实施以后,我们农户的经济收入得到了提高,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为切实改变水土流失现状,确保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2016年,石屏县水土保持监测部门主动适应水土流失防治新要求,抓牢监测站网建设和动态监测两个工作重点,不断提升监测能力,通过常态化开展监测技术培训、汛前安全检查、年度监测数据整编,多措并举保障监测站网的正常运行,科学监测。

  “弥太柏河是异龙湖流域的一条支流,长7.07公里,流域面积26.23平方公里,由于流域面积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选定弥太柏小流域作为监测点,对流域内降雨量、径流量、产沙量、泥沙输出量进行监测,为异龙湖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周永伟介绍。

  加大力度 全面推进环境治理工程

  近年来,石屏县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茴水小流域项目及省级转移支付坝心、龙朋小流域治理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4.53平方公里。今年2月,又启动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石屏县高冲小流域项目,对高冲水库径流片区、阿白冲水库至高冲水库输水渠道沿线及阿白冲水库左坝肩山坡、山脊区域进行治理,对项目区内具有自然萌发能力的疏幼林地进行封禁、管护,使土地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实现生态及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下一步,石屏县将牢固树立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理念,依法行政,按照《水法》《水土保持法》,严格水土保持项目的审批程序,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确保全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改善全县的生态环境。

  “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治理,茴水村生态环境有了显著的变化,相信生活在这里的村民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离开茴水村时,祁女士说,她明年也会像往年一样来石屏县游玩。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