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州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

“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弥勒市专场)

文章来源:红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10/18 14:50

浏览次数:

  弥勒市专场

  9月8日,“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弥勒市专场。弥勒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弥勒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红梅主持新闻发布会

红河州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刘红梅: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弥勒市专场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弥勒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弥勒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弥勒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潘金军先生;

  中共弥勒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黄守良先生;

  弥勒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春明先生;

  弥勒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静茹女士;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驻滇有关新闻单位、驻州新闻单位、州级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由中共弥勒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潘金军先生作新闻发布,二是媒体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中共弥勒市委副书记、弥勒市人民政府市长潘金军先生作新闻发布。

  中共弥勒市委副书记、弥勒市人民政府市长潘金军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弥勒市委副书记、弥勒市人民政府市长 潘金军

  尊敬的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通过“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与大家交流。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弥勒市委、弥勒市人民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弥勒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二十大以来,弥勒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准对标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围绕“三区同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开发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重大任务,用好“七城同创”(创建健康城、绿美城、文明城、智慧城、幸福城、体育城、儿童友好城)重要抓手,落实“七做同抓”(做精城市、做优集镇、做美乡村、做强产业、做活开放、做好环境、做实保障)关键举措,奋力建设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强市,全力打造“庆来故里、福地弥勒”城市品牌,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弥勒落地见效。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1%,经济总量占全州GDP的18.33%,连续25年位居全州第一,增速跃居全州第5,创10年来最好排位,连续6年进入“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1.97亿元,同比增长7.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州1.6、2、2.2个百分点,对全州GDP增长贡献率达27%。

  下面,我从七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弥勒的发展成就。

  我们牢牢抓稳经济发展“定盘星”,坚定不移强产业增动能。重点培育打造了烟草及配套、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及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及大健康3条百亿级主导产业链,绿色能源、通用航空及无人机2条十亿级辅助产业链,大力发展“三大经济”。一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菜花果药等高原特色农业面积达70万亩,光筑农业小浆果及阳光玫瑰葡萄全产业链、温氏100万头生猪养殖、10万只云上黑山羊养殖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4个,“绿色云品”品牌目录5个,绿色食品认证13个,有机食品认证12个,自主研发的两款玉米种子随神舟十五号飞向太空启动空间搭载实验,“广明2号”打破国外白羽肉鸡种源技术垄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完成31.29亿元,同比增长4.6%。二是工业经济蓄势赋能。弥勒产业园区重新列入省级开发区范围并成为全州首家正处级园区,烟草及配套产业实现整体入园、优势重塑,红河卷烟厂易地搬迁项目建成投产,红河雄风易地技改项目即将竣工,烟叶复烤、烟叶中心库、烟叶醇化库等项目顺利推进。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链式发展,上海麦金地中央厨房建成投产,生物谷大健康、天同食品、隆祥酵母、泰贤咖啡、华融印象葡萄烈酒、华润圣火药业等项目顺利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1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三是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坚持以客源地思维讲好目的地故事,统筹抓好假日经济、假期经济、周末经济和淡季经济,推动弥勒旅游从“观光经济”向“体验经济”加速转变,实现了“打卡变刷卡,过路变过夜,网红变长红,风景变场景,颜值变产值”。文昌旅游休闲街区和西三民族文化街区建成运营,东风韵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湖泉水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甸溪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髯翁森林公园4A级景区创建步伐加快推进,高品质筹办弥勒葡萄文化艺术节、阿细跳月民族节、女子半程马拉松和2023腾冲科学家论坛等特色节庆赛事活动,先后荣获国家“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等称号。今年1—8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160.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03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132.4%、122.43%;1—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亿元,同比增长10.9%。

  我们紧紧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千方百计扩投资增后劲。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工作要求,加快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储备重点项目265项,计划总投资1485亿元,2023年列入省级重大项目29项,总投资247.4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1.12亿元。搭建“131”项目推进机制(1个行动计划、3个项目库、1个作战室),严格落实市级领导挂联重点项目制度,打好审批、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组合拳”。弥蒙高铁开通运行,弥玉高速即将完工,“四好农村路”建设获省级通报表扬,“一机场、两高铁、多高速、村村通畅”的立体交通体系更加便捷高效。洗洒水库完成扩建,龙泉水库、白云水库开工建设,东西部山区骨干水源连通、弥泸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稳步推进,36件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全面实施,4件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面完成,现代高效水网不断织密。永宁风电、大麦潭光伏、煤电一体化等项目加快推进,弥勒西风电场仅用不足11个月就建成全国最大的山地风电场并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风光水火储”潜能充分释放、形成产能。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08亿元,排名全州第二;全市15个项目获中央(省)预算内、州级前期费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共7.6亿元。

  我们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助推器”,持续用力抓统筹促融合。用好用活中央和省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等政策机遇,加快推动“城、镇、村”联动、“产、城、人”融合。一是全力打造“庆来故里、福地弥勒”城市品牌。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7个,启动3个片区棚户区、14个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城市防洪排涝、城北片区市政道路等项目建设,实现城市“面子”“里子”一起靓、颜值气质双提升。加快推动城市公园向公园城市迈进,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道路绿化普及率分别达45%、40%、10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39平方米,圆满承办全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现场推进会。启动中国•弥勒体育城建设,未来城体育运动中心、庆来全民健身中心、西三民族文化体育公园加快推进,荣获“云南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云南省体育旅游目的地”称号。积极争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中山路儿童友好街区、世纪广场儿童友好商圈建成使用,东风洛嘉、小河边儿童乐园等项目有序推进,加快打造“小手拉大手、一家人的弥勒”旅游目的地。二是全力做优特色集镇。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推动各乡镇(街道)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朋普特色农产品产业园、虹溪核心烟区产业综合体、西二古井商贸街、江边乡集镇整体改造提升等项目有序推进,特色集镇联结城市、带动乡村的桥头堡作用有效发挥。三是全力打造和美乡村。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创新运用“四治三融一示范”(“四治”即因地制宜“治厕所”、常态长效“治垃圾”、分类推进“治污水”、综合施策“治村庄”;“三融”即融入产业促发展、融入文化促文明、融入治理促和谐;“一示范”即打造典型、示范带动)乡村振兴模式,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园、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由表及里、塑形铸魂,高品质打造出福城小河边三产融合型、西三老寨农旅融合型、新哨小路体乡风文明示范型等2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其中小河边以玫瑰产业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典型经验被列为全省优秀案例进行推广。

  我们全力守好生态环境“安全线”,持之以恒护生态亮底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高品质与发展高质量有机融合、有效转化。启动南盘江(弥勒段)流域保护治理专项行动,太平湖环湖截污生态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甸溪河治理二期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创建省州美丽河湖14个,甸溪河治理工程入选全国河(湖)长制优秀典型案例。完成国土绿化生态修复6.25万亩,加快40万亩国储林规划建设步伐,建成国家级森林乡村3个、省级森林乡村64个,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89个,林长制工作连续2年获国家林长办通报表扬,云峰山国家石漠公园通过国家级自然公园评审,甸溪河国家水利风景区通过水利部现场考察评价组评审。

  我们有效激活改革开放“动力源”,对标一流提效能优环境。将弥阳街道合理析置为弥阳、太平、福城3个街道,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30.39万亩,实现了项目建设好、土地流转好、产业带动好、群众收益好的“四好”目标,省政府主要领导现场调研后予以了高度评价。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常态。累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1.4亿元,经营主体净增8700余户,总量排名全州第一。建成科技创新平台14个,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州级以上双创孵化载体9家,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题创新型县(市)。推动弥勒产业园区与州级“五区”协同联动发展,与河口边合区建立了产业创新联动合作机制,大力发展跨境经济、飞地经济。坚持“说话算话、换位思考、合作共赢”理念,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精准高效开展产业链招商,成功引进长江三峡、深圳诺普信、华润三九、上海悟创、湖北宇星等知名龙头企业,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协议总投资126.22亿元;完成省外到位资金83.7亿元,同比增长99.5%。

  我们用心织密社会民生“保障网”,尽心竭力惠民生增福祉。今年上半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为95%、95.93%,累计支付各项社保待遇5.47亿元,发放各类补贴救助资金6846万元;城镇新增就业457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3万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7%、98.3%、94.22%,2023年全市高考600分以上人数、一本上线率均居全州县市第2名。学习借鉴会泽模式,与印君教育合作办学,努力突破高中教育“县中困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教育竞赛、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全明星赛等国家级赛事,打造了“弥BA”“村BA”篮球等地方特色文体赛事,弥勒女子半程马拉松赛事被中国田径协会授予“银牌赛事”,代表弥勒特色的“绿动未来”地方主题即开型体育彩票成功发行销售。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先后建成14个心脑血管救治站、15个慢病管理中心,市人民医院开诊运营准备工作加快推进,全市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坚决筑牢重大风险“防火墙”,全力以赴保安全促和谐。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升平安弥勒、法治弥勒建设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实抓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持续提升。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推动“创建模式”向“示范模式”转化提升,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将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凝心铸魂、汇聚力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州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践行省委倡导的“十种鲜明导向”,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定不移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促和谐,克难奋进当先锋、挑重担、出实效、走在前,全力打造“庆来故里、福地弥勒”城市品牌,奋力建设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强市。

  再次感谢大家对弥勒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诚请大家到弥勒旅居休闲、康养运动、投资兴业。谢谢大家!

刘红梅:

  感谢潘金军先生的发布。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今年以来,弥勒的对外宣传工作亮点纷呈,暑期“乐享一夏、约你狂欢”系列活动相关信息经常刷屏,福地弥勒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请问,接下来在城市形象打造方面,弥勒还有些什么打算和举措?

中共弥勒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黄守良先生回答: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弥勒城市形象打造工作的关心关注。今年以来,我们紧扣“庆来故里 福地弥勒”城市品牌定位,以女子半程马拉松、葡萄文化节、阿细跳月节、NBL全明星赛、葡萄音乐节等活动赛事为载体和抓手,全方位展示推介弥勒,取得了一定成效,仅暑期“乐享一夏、约你狂欢”系列活动,全网传播量就近2亿人次,弥勒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庆来故里 福地弥勒”城市品牌定位,着力讲好弥勒故事,努力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弥勒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凝聚力量。

  一是坚持把组织各类活动、赛事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我们将聚焦中秋、国庆、州庆、元旦等重要节日,按照“市委统筹、政府搭台、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思路,继续策划一批群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活动和赛事,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赛事和活动,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福地弥勒。

  二是坚持把做好暖心服务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法宝。我们将深化文明培育,以志愿服务涵养文明新风,着力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品牌项目等三个方面下功夫,打造一批具有弥勒特色、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继续在重点节假日提供诸如旅游咨询、交通引导等暖心服务,让每一个来弥游客宾至如归,感受弥勒的温度。

  三是坚持把创新宣传方式作为城市形象推广的关键。我们继续将加强与中央、省、州各级媒体的合作,按照“全媒联动、移动优先、多元传播”的思路,聚焦弥勒人文历史、自然风貌、城市发展、招商引资、民生保障等重点,强化移动端平台建设和内容生产,策划推出一批话题性强、参与度高的融媒作品,并加快构建移动媒体、纸媒、平面媒体相结合的多元传播渠道,向外界立体、真实、全面的展示弥勒城市形象。此外,我们将充分发挥“弥勒市自媒体协会”的作用,加强自媒体拍摄基地建设和管理,组织开展好“自媒爱弥勒”活动,并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知名自媒大V合作,努力构建官媒与自媒共同宣传推广弥勒的良好局面。

  再次感谢广大媒体朋友对弥勒的宣传推介,热忱欢迎大家来弥勒采访报道,和我们一起体验弥勒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谢谢大家!

云南法制报记者现场提问: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请问,弥勒市作为全州经济体量最大的县市,对全州GDP增长贡献率达27%,弥勒要如何发展“三个经济”,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弥勒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春明先生回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弥勒经济发展的关心关注!正如您所言,今年1月全省“两会”在昆召开,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弥勒市作为云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县市之一,正处于融入滇中、开放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区位、资源、生态等方面优势明显,发展“三个经济”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一是创新推动资源经济。弥勒市资源禀赋独特,境内煤炭储量近20亿吨,水资源总量7.9亿立方米,优质温泉资源年可开采量约600万立方米;建成30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蔬菜、水果、花卉、烤烟种植面积分别达28.67万亩、36.69万亩、4.27万亩、16.92万亩,绿色能源、矿产资源、高原特色农业资源、文旅资源丰富。我们坚持全市资源“一盘棋”统筹,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大抓产业招商,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大力开展已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今年3月30日,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山地风电项目弥勒西风电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内飞龙马、石棚2个井工煤矿将实现竣工投产,永宁风电场(弥勒片区)将全容量并网发电。同时,弥勒拥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相继建成“美丽县城”和4个特色小镇、5个4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市文化旅游及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400亿元以上,真正做到以资源推动产业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是持续壮大园区经济。弥勒产业园区是红河州内6家省级开发区中首家正处级园区,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优化提升,水、电、路、气、信等基础配套日趋完善,具备充足产业承载空间和发展潜力。2022年,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6.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2亿元,以全市0.36%的国土面积,贡献了23.6%的GDP、91.14%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税收收入125.8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在稳存量和抓增量上下功夫,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大标准地储备力度,提高重大项目落地率。重点打造烟草及配套产业、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及生物医药产业和通用航空及无人机产业。加快培育一批规上工业企业。力争到2025年,园区纳入统计企业5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大力发展开放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弥勒连接滇中滇南、衔接内陆沿边,随着云桂高铁、弥蒙铁路、石蒙高速、弥泸高速建成通车,弥勒通用机场建成启用,弥勒“大通道”格局基本成形。我们将用好国务院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政策,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机遇,借助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动弥勒产业园区与州级开放平台联动发展,特别是加强与国家自由贸易区红河片区合作,实现干部互派、税收共享、合作共赢,推动涉外农产品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大健康服务等领域合作,大力发展跨境经济、飞地经济。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新华社云南分社记者现场提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请问,弥勒市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典型经验?

弥勒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静茹女士回答: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全领域、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高位谋划,着力打造文旅品牌。弥勒市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理念,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延伸产业新领域,将生态环境的“优”转换为旅游发展的“势”。打造了东风韵、太平湖、红河水乡、可邑小镇4座风格迥异的特色小镇,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弥勒四韵”。建成了“钱王宝斋、髯翁夕照、庆来问学、将军虎台”等“甸溪河24景”,实施了可追塑历史文脉的城乡规划展览馆、博物馆等文旅项目。近三年来,累计完成旅游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41.49亿元、招商引资45亿元(2023年17.8亿元),建成糖街、文昌街、西三镇民族文化特色街等一批商业街区。今年以来,以创建湖泉水乡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抓手,优化湖泉片区精品化设计和高端化布局,着力补齐旅游短板,提升旅游发展品质。

  二是融合创新,持续丰富文旅体验。以弥勒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农垦文化、美食文化、体育文化和艺术文化为魂,拓展创新节庆活动的娱乐性、公共性,突出文化要素,充实旅游的购物、娱乐、体验、品味功能。暑区推出“乐享一夏·约你狂欢”系列活动,围绕葡萄文化节、阿细跳月民族节两大特色节庆品牌活动,全面联动腾冲科学家论坛、NBL全明星赛等活动,推出多层次、分众化、互动式的文化体验活动100余项,不断创造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构建以特色民间工艺品、景区景点衍生文化创意品、特色美食加工品和高原农产品为支撑的旅游商品体系,打造夜间文化旅游集聚区。通过“老”文化+“新”体验,让文化在旅游中活起来。

  三是立足优势,推动文旅消费升级。聚焦旅游消费“假日经济、假期经济、周末经济、淡季经济、夜间经济”五个重点,将民族特色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和民族经济发展的“引擎”,激发多层次消费。尤其今年开展的红万祭火节、阿细跳月民族节、爱佐与爱莎艺术节等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女子半程马拉松、NBL全明星赛等赛事频掀热潮,葡萄艺术节、卤鸡美食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推陈出新,福地弥勒城市名片内涵不断丰富,为推动乡村文旅融合、拉动文旅消费场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加快了门票经济下的观光游向旅游消费经济下的休闲游、个性游转型,切实提高了文旅综合效益。2023年1~8月,弥勒接待游客数预计达1160.71万人次,同比增长56.1%,恢复到2019年的132.4%,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22.03亿元,同比增长64.99%,恢复到2019年的122.43%,旅游人均消费约1051元。

  以上是近几年弥勒市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接下来,我们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提升弥勒旅游格调品位,努力创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全力打造“滇中花园幸福城”,叫响“有一叫云南的生活——福地弥勒”。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春城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众所周知,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城市发展的“强力引擎”。请问弥勒是如何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

弥勒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春明先生回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弥勒市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聚焦“三大经济”“七城同创”“五条重点产业链”等比较优势招大引强,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高位推动提质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切实发挥“头雁效应”,聚焦产业投资的良好态势,紧盯大型国企、知名民企,推动四套班子成员、部门“一把手”齐上阵,以招商引资的诚心、一心谋发展的决心和一切为客商着想的真心促合作、落项目。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到省外招商12次,会见客商130余次,对接重点企业34户。

  二是多措并举抓招引。全面分析弥勒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市场辐射优势,全面施行“六个一”精准招商模式,建立重点项目“任务书”,精准制定招商“路线图”,创新专业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方式,推动形成“以链找商、依链招商、链主聚商”的良性循环。今年以来,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协议总投资额126.22亿元;省外到位资金83.7亿元,同比增长99.5%。成功引进上海悟创、湖北宇星、云南门吉等知名龙头企业,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成效明显。

  三是长效机制作保障。结合近年来招商引资实践经验,针对客商需求,从对接洽谈、跟进签约、政策扶持、落地服务、考核问责等方面,针对性制定印发《弥勒市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弥勒重点产业招商项目扶持政策(试行)》《弥勒市市场化招商奖励办法(试行)》等机制,为招商引资任务有效落实提供强力保障。

  四是主动服务优环境。坚持“说话算话、换位思考、合作共赢”理念,实行“五抓三账一落实”和“四个一”机制,强化招商项目全过程保障服务,做到既抓跟踪、又抓跟进,既抓招商、又抓安商,既抓落户、又抓落地,切实把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推行“弥易见·政企面对面”工作机制,深化政企座谈会工作机制,开展常态化政企交流,及时摸清企业发展症结,帮助企业破瓶颈,切实保障好新签约项目,持续服务好已落地企业,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中新社云南分社记者现场提问:

  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弥勒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稳定向好。请问弥勒是如何以生态文明建设助推弥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弥勒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静茹女士回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对弥勒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心!

  近年来,弥勒市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提高发展质效,实现生态高颜值与经济高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环境空气质量研判预警,持续开展流域综合整治,有序实施农用地分类管控、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完成1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9个片区垃圾中转站建设,11个矿区历史遗留废物排查及11家重点在产企业排查,2022年市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二是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2020年以来完成国土绿化生态修复10.13万亩,40万亩国储林规划建设持续加快,生态空间有序拓展。依托弥勒“土特产”优势,建成30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全国首个智慧烟草“双创新”基地落户弥勒。规划绿色食品加工园区,落地绿色食品加工企业11家。充分挖掘“风光水火储”潜力,全力培育壮大5条重点产业链(烟草及配套、文化旅游及大健康、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通用航空及无人机、绿色能源),西风电等绿色能源项目先后落地。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相继建成“美丽县城”和4个特色小镇、5个4A级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跻身全国人气十强氧吧城市和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

  三是高质量服务推动项目落地。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服务环境、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实现全覆盖,“一证式”管理有序推进,以强化环评要素审批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四是依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本台账、一名责任人”要求,整改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9个、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5个,交办信访举报件全部办结。联合开展污染源日常监管“双随机”执法监察和专项整治,接办信访投诉1044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100%,全市连续三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突发生态环境事件。

  以上就是弥勒市以生态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做法,谢谢!

刘红梅:

  感谢李静茹女士的作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的积极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与解答。

  弥勒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打造“庆来故里、福地弥勒”城市品牌,奋力建设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强市,离不开各位媒体记者朋友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大家对弥勒的关心、关注,欢迎大家多多走进弥勒、了解弥勒、宣传弥勒,并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弥勒的发展。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下一场泸西县专场发布会我们再见!

阅读下一篇

“才蕴红河•智创未来”专场新闻发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