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动态
  • 红河州召开《信访工作条例》宣讲报告会

      6月1日,《信访工作条例》宣讲报告会在蒙自召开。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邹萍受邀作专题辅导,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成武出席。   邹萍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信访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当前信访工作形势、如何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和专题辅导。   报告会强调,全州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自觉把信访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即将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环节,作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良好局面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推进信访案件化解,打造信访工作红河铁军,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走深走实。   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国民主持。   报告会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市、乡镇设分会场。

    2023 06/02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快特色农业强州建设 ...

      5月31日,红河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在蒙自召开。   州委书记赵瑞君出席会议并讲话,州委副书记、州委组织部部长应亥宗主持。   会议通报了2022年省对州乡村振兴实绩考评和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考评情况,州级有关部门和县市围绕考评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工作作了发言。   赵瑞君指出,今年,州委对标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作出建设特色农业强州的工作安排,明确了“126”工作思路,印发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部署了具体任务。各县市、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好全省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农增收现场推进会议精神,锚定既定目标,全面检视,压茬推进,切实做到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确保交出让党中央、省委和州委放心,全州人民满意的“三农”工作答卷。   赵瑞君强调,要牢记“国之大者”,守好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稳定粮油生产,强化粮食储备,坚决保障粮食安全。要坚守工作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方面要守牢底线不放松,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紧抓不放,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确保返贫致贫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要强化帮扶不落空,各行业主责部门要围绕巩固拓展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履行好行业帮扶责任,做到责任不松、力度不减。要落实中心任务,抓实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和低收入脱贫人口收入过万两年专项行动计划“三个增收行动”,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盘活资源资产基础,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要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州,抓住产业链建设这个着力点,抓实主体培育这个突破点,抓好品牌培育这个关键点,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不断延长产业链,加快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完善经营体系,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要做好“党建+”文章,坚持党建引领“系统抓”、自治法治德治“一体抓”、农村精神文明“深入创”,织密农村治理网格,打造和谐善治乡村,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强化工作保障,压实责任,加大投入,严督实考,认真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运用好“红黑榜”,以考评倒逼工作落实,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副州长周永瑜,州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市设分会场。

    2023 06/01
  • 提高思想认识 补齐短板漏洞 全力以赴抓好生态环境...

      5月31日,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暨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在蒙自召开。州委书记赵瑞君出席并讲话。   在认真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后,赵瑞君指出,全州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全面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思想认识,主动配合督察,深入排查问题,补齐短板漏洞,扎实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全力以赴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赵瑞君强调,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聚焦各类问题,扛实责任、协调联动、举一反三、立行立改。要强化自查抓整改,认真对照各级各类巡视、督察、专项检查指出问题,细化工作措施,主动履职作为,打好整改“主动仗”。要聚焦问题抓整改,及时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责任和整改时限,一项一项抓好整改落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要举一反三抓整改,把督察整改与深化标本兼治有机结合起来,深挖问题根源,解决共性问题,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要严肃纪律抓整改,坚持人民至上,强化监督问效,以严明的纪律保障问题整改到位。   会议还听取了部分老干部、政协委员对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赵瑞君对大家的积极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并希望各位老干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们持续关注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等工作,充分发挥优势,多出主意、想办法,为我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凝聚智慧和力量。要求各县市和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采纳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督,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晋洪江、梁凌云、陈军,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孙广益、州政协原副主席张家顺,部分县市和州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

    2023 06/01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习近平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习近平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习近平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习近平最后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2023 05/31
  • 深入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 奋力谱写党...

      5月30日,红河州委书记赵瑞君在中共红河州委党校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奋力谱写党校事业发展新篇章。   州委副书记、州委组织部部长、州委党校校长应亥宗主持。州政协主席庞俊出席。   赵瑞君代表州委、州政府向州委党校全体教职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和广大学员,以及全州党校系统的同志们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他指出,红河州委党校已走过70年光辉历程。70年来,在历届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州委党校积极推进办学治校改革创新,推动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各方面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赵瑞君强调,全州各级党校要强化政治引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有新担当。教育引导教职工和学员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校工作与全州发展大局同频共振、相向而行。要坚守党校初心,在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上有新作为。切实担起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做到党委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聚焦州委“337”工作思路,围绕大力发展“三大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系列三年行动等重大部署,加强前瞻性和对策性研究,做到党委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要锚定高质量发展,在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上有新成效。全面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坚持高标准办学,加强改革创新,强化师风师德教育和学员管理,不断提升党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会前,赵瑞君、李国民共同为州委党校校史馆揭牌,应亥宗为揭牌仪式致辞。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了州委党校校园和校史馆。   洪波、张文伟、李梅、姜仁斌、宋兵、赵汝杰等参加上述活动。

    2023 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