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州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

“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蒙自市专场)

文章来源:红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10/09 08:42

浏览次数:

蒙自市专场

  8月29日,“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蒙自市专场。蒙自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红梅主持新闻发布会

红河州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刘红梅: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蒙自市专场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蒙自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其他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蒙自市委副书记、蒙自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波先生;

  中共蒙自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郭蕴秋女士;

  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也程先生;

  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波先生;

  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绍青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驻州新闻单位、州融媒体中心和蒙自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一是请蒙自市政府主要领导做新闻发布,二是媒体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中共蒙自市委副书记、蒙自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波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蒙自市委副书记、蒙自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波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蒙自市委副书记、蒙自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 波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蒙自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关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中共蒙自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给予蒙自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二十大以来,蒙自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工作的根本遵循,对标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州委“337”工作思路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在提升州府首位度中展现担当。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6.26亿元,占全州比重16.5%,同比增长7.4%,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全州平均水平。经济运行呈现稳定恢复向好发展态势,在5个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全力抓牢抓实产业发展。始终把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产业强市三年行动,不断提高经济质效。推动一产提质。农业方面,重点在分拣、加工、预制食品生产、农产品交易等方面下功夫,做好“土特产”文章。开工建设投资3.36亿元蓝莓产业园项目、投资3.9亿元绿色粮食示范基地及6.62万亩高标准农田。推动鸣鹫镇大石板智能化肉牛养殖场及田房坡、哨怒生猪集中养殖场等项目复工建设,建成雨过铺福泰二期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等项目,上半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1.23亿元。实施水果等分拣加工项目7个,上半年完成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44.56亿元。新增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户、农业企业226户,上半年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4.18亿元,同比增长51.89%。推动二产突破。着力推动石英坩埚—光伏级生产项目(四、五期)、年产2万台(套)高低压储能电气设备制造、高纯度石英砂清洗等8个项目加快建设,实现金风科技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30000吨光伏支架、艾制品种植及精深加工等9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快盘活南湖橡胶厂、新安所食品加工园区等老厂房,引入光伏支架、电气设备制造、水果深加工、方便即食米线等项目,让“老树发新枝”。扎实做好存量重点企业“稳增长”工作,加快蒙自矿冶矿山局部复产。上半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7.75亿元,同比增长58.4%。加速三产构建。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建成5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省级特色旅游城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6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0.92%,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1.09%。大力提振信心促消费,举办食、游、购、娱、住等促消费系列活动,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13亿元,同比增长7.9%,规模超疫情前同期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1—7月完成交易额37.93亿元,同比增长7.05%。扎实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1—6月全市进出口贸易额达1.5亿元。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创新政府跑腿的“营商快递”服务新模式,开展“特派员驻企攀登”行动助企纾困和“千企万商大走访”行动,解决企业问题900余个。实施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应进必进”,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率达100%。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全力支持服务经营主体培育,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到3个小时内,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秒批秒办”。1—7月,全市拥有市场主体7.24万户、同比增长12.36%,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123户,高于全州平均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蒙自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建筑服务业、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现代物流产业、过桥米线产业等6个百亿级产业,强化“一把手”带头招商、精准招商,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上半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1.09亿元,同比增长49%。

  三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以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五城同创”为抓手,持续推进“见缝插绿、增绿补绿,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行路见荫、四季见花”,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着力打造彰显地域特色的“百园城市”。今年来,建成口袋公园10个,绿道、绿廊22公里,新增绿地面积7.1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40.6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29平方米。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17座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消除污水收集空白区2.52平方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空气优良率90%以上,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行业存量、在建、拟建“两高”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和取缔,对产能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

  四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4%。全力稳就业促增收。进一步深化“技能蒙自”建设,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今年以来提供岗位3万余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33万人。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大力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持续深化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市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12.71万元。全力补齐教育卫生短板。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学联体7个,市专门教育学校和蒙自一中初中部等实现招生办学。2022至2023学年以来,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23万个。市人民医院成功评定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市中医医院晋级为三级中医院;全市新创建2个省级专科联盟、9个省级专家工作站,省级重点专科达17个;市内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全力强保障兜底线。新增配租保障性住房496户,办理“交房即交证”房屋1981套,解决全市48个小区1.41万户“办证难题”。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9个、城镇棚户区改造4300户,完成人民东路、人民中路、人民西路、联大路、海关路、义正路等6条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完成城市燃气、供水、排水等地下管网更新改造38.3公里。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完成儿童福利院转型升级,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爱心养老院、老年幸福食堂等一批养老服务机构33个,完成1027户家庭适老化、智能化改造。

  五是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推进非煤矿山、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在建项目等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加快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大力实施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州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持续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积极践行“三法三化”,倡导树立“十种鲜明导向”,在拼经济、抓落实中扛起“强州府、挑大梁”的责任使命,奋力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富民强市的生动实践。

  再次感谢大家对蒙自发展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诚邀各位媒体朋友常到蒙自做客,观人文美景、讲蒙自故事、共谋发展之策,帮助我们把各项工作干得更好!谢谢大家!

刘红梅:

  感谢张波先生的作答。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各位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中国网记者现场提问:

  请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特别是在推进脱贫人口增收方面,蒙自采取了哪些措施办法?成效如何?谢谢。

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也程先生回答:

  感谢提问。我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突出“抓产业、促就业、稳增收”,主要通过四项举措推进脱贫人口增收。

  一是“管理清单+精准施策”,预警监测“助增收”。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重点人群,健全管理清单,完善《蒙自市防止返贫监测到户到人政策清单》,推动监测网格化,分级分类健全管理清单。强化精准施策,抓实抓准主要帮扶政策,聚焦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持续全覆盖精准落实教育、医疗、就业和综合保障等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监测对象1026户3384人,2023年新识别纳入16户61人,监测对象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标注649户2106人。

  二是“产业发展+企业带动”,“双绑”带动“促增收”。聚焦小桨果、畜牧、果蔬等特色产业,围绕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持续强化产业发展。用好“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股金+租金+薪金”等多种模式,健全合作社绑定农户、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让脱贫群众深度融入产业链、连接大市场,持续推动村集体和脱贫人口增收。截至目前,全市农业特色产业面积达139.7万亩,带动88个村集体及40000余户农户,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生产经营性收入达3578.48元。

  三是“组织就业+公益岗位”,稳定就业“稳增收”。抓好就业岗位“大收集、大统筹”和精准有效动态供给,通过加强技能培训、以工代赈、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拓宽就近就业渠道,帮助更多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确保脱贫群众就业规模、务工收入稳定。2023年全市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2.85万余人,组织各类招聘会15场,收集发布省内外岗位信息3.3万余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858人,帮扶车间吸纳398人。

  四是“金融扶持+兜底保障”,社会协作“保增收”。坚持把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头号金融工程”,印发《蒙自市金融助企十条措施》,切实满足脱贫人口发展产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资金需求。做实兜底保障,落实符合条件困难人员代缴养老保险费等政策,按时放发群众低保、特困、残疾人两项补贴等相关工作,确保各项补助政策实现“应兑尽兑”。截至目前,全市新增贷款354户1642.4万元,发放惠农惠民补贴18937.25万元。

  截至目前,全市脱贫人口收入保持持续增收,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8402.2元,同比增长18.17%,对照年初制定的促脱贫人口三年行动计划指标任务,我们制定的超过全州平均水平目标到年底可完成。谢谢。

云南法制报记者现场提问:

  近年来,作为滇南中心城市,蒙自市综合交通发展迅速,铁路、公路、机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交通强市建设稳步推进。请问在“十四五”期间,为提升滇南中心城市首位度,蒙自在综合交通规划方面有哪些考虑,有什么具体举措?谢谢。

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波先生回答:

  回感谢提问,近年来,蒙自市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加强以公路、铁路、航空为引领的综合交通建设,全力推进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从基本缓解到基本适应的转变,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得到了长足进步,为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决定性成就”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保障。目前,我市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高速公路由点成线、汇入成网,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环状绕城高速建成使用,羊鸡、新鸡、蒙文砚、锁蒙、蒙河、建(个)元等高速公路互通衔接;玉蒙、蒙河铁路及弥蒙高铁建成通车运营,文蒙铁路前期工作有序开展;红河蒙自机场项目稳步推进,机场配套工程逐步完善;红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滇南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能力不断提升,成效初步显现。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由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适度超前转变的关键时期,为此,我市将以全面对接国际、国内开放大通道为目标,主动服务云南省“五纵五横四环”公路网建设,着力打造“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滇南经济圈、两小时滇中经济圈”的快速便捷通道,助力滇中与滇南城市群综合交通一体化。“十四五”期间,近期将有序开展蒙自至文山二级公路、蒙自到开远快捷通道、红河综合交通枢纽至鸡街公路、大庄至马鞍底公路蒙自段建设,远期将新建蒙自到个旧高速公路、蒙自到个旧风筝山二级公路;继续推进文蒙铁路建设,适时启动蒙自—普洱铁路和玉溪—蒙自—河口高铁建设,重启蒙自—开远米轨旅游专线、蒙自经开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围绕“南北通航空”目标,深度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红河蒙自机场建设进程,力争实现尽早通航;同步启动综合货运枢纽前期工作、文蒙铁路基础设施配套及物流园建设、蒙自多式联运枢纽规划研究等工作。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场提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群众最关心的“上好学”问题,请问,蒙自在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绍青先生回答:

  感谢媒体朋友对蒙自市教育发展的关注和提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有学上”而且“上好学”的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蒙自市委、市政府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全市上下已形成“教育不举,蒙自不彰;教育不振,蒙自不兴”的普遍共识,将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纳入十件为民办实事之首,在市级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把教育发展作为保障的重中之重。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47亿元,新增教育用地281亩,实施“1271”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教育“213”“2310”等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新建和改扩建项目28个,全市小学扩充至76所、学位累计达5.03万个;初级中学扩充至17所、学位累计达2.49万个;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学安置率为100%。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仅2023年就招引教师403人,占全市同期招引事业人员的81%。

  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是蒙自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也是举全市之力正在攻坚的重点,下一步,主要围绕创建学前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全力推进学前教育迈入普及普惠发展新阶段。严把规划管控,确保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民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加快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工作,全力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年内达到85%以上。推进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办园,促进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均衡,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第二,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科学分析人口增量和结构变化情况,合理规划布局教育资源,完善教育项目规划,加大教育建设用地保障力度。二是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扩、盘、分”的思路,因需定策,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扩建、盘活等途径,加快学校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文萃中心幼儿园、观澜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8所义务教育学校改扩建等一批项目。三是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按照“优质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办学模式,成立一批教育集团,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缩小校际、城乡差距。四是进一步优化招生管理办法,完善招生制度,促进招生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五是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调剂编制和增加派遣制教师等形式,多渠道解决教师编制不足问题。强化名师名校和“传帮带”等工作,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六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贯彻落实教师“县管校聘”等改革,向优化管理制度要效益、向创新工作机制要活力。

春城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请问在当前形势下,蒙自市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中共蒙自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郭蕴秋女士回答:

  党的二十大以来,蒙自市依托“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三张靓丽名片和“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城”“中国石榴城”等美誉,以璀璨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资源禀赋、突出的开放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抓手,聚力打造“崇文尚德、开放包容”的魅力之城、友善之城。2023年上半年,蒙自接待游客862.03万人次,同比增长30.92%;实现旅游收入95.46亿元,同比增长51.09%。为进一步推动蒙自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主要围绕以下“三篇文章”下功夫:

  第一,做好项目文章,塑造蒙自文旅新IP。一是提升改造一批文旅设施。出台了《蒙自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通过盘活南湖周边资产、融合文化故事,构建符合城市气质的特色主题与文化IP。南湖片区的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西南联大先锋书店、蒙自海关、望云博物馆等环湖线路已经成为一条热门旅游打卡线路。二是讲好芳华故事。用好碧色寨“芳华”这个IP,不断讲好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的故事,举办了“中国第一块红土网球场”认证仪式,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被列入国家级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备选名单。三是推出一批旅游景区典型。有序推进“中共云南一大会址”红色地标品牌提升行动,中共云南一大会址4A级旅游景区入选云南省2022年度绿美景区标杆典型;下一步蒙自将推动小东山全域森林康养试点项目、福城之光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打造康养+文旅新综合体。四是梳理一批旅游精品线路。依托高铁、公交等便利交通,观光摄影之旅、经典红色之旅、深度研学之旅、诗画乡村之旅、夜市寻味之旅5条精品特色游线路已经初步成型。下一步,蒙自市将持续探索城市旅游发展路径,推出城市旅游观光巴士,整合市域旅游资源,串联精品线路,探索“美食+旅游”“文化+旅游”等新旅游模式,擦亮蒙自旅游金字招牌。

  第二,做好资源文章,探索蒙自破圈之路。一是打造“红色蒙自”。推动蒙自查尼皮作为重点红色文化旅游区申报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红色心旅”。二是打造“开放蒙自”。推进在蒙自增设对越出入境通行证受理点工作,推行通关业务改革在红河州先行先试的创新经验,突显蒙自作为东南亚旅游集散地的功能,打造滇越跨境旅游消费中心,带动蒙自跨境游强势复苏。2023年以来共接待越南等国际游客1.58余万人。我们将持续融入中越“两国六目的地”黄金旅游线路,推动申报昆明—蒙自—河内等跨境自驾游路线,加强与越南之间的旅游合作、文化交流、青年交往,打造蒙自国际友好型城市形象新名片。三是打造“文化蒙自”。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演出,编创了一批精品文艺作品,蒙自2部作品《我家住在梯田边》《山林小学》在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中获奖。推出“艺术赛事+城市旅游”“体育赛事+城市旅游”等活力蒙自系列活动,推动赛事经济与文化旅游的创新融合发展。四是打造“美食蒙自”。2023年出台了《蒙自市美食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方案》,邀请一批网络大V推介蒙自,《滇南浪漫 蒙自芳华》及蒙自美食地图全域投放,成功举办了蒙自名特小吃比赛、蒙自过桥米线节、枇杷节等系列活动;目前,蒙自正在积极打造蒙自过桥米线品牌,将持续在中秋、国庆、州庆、春节期间举办过桥米线系列活动,致力将蒙自过桥米线桥宴打造成蒙自全新的一张世界级名片。

  第三,做好服务文章,增强蒙自文旅市场竞争力。一是助推蒙自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市民志愿者在春节、五一等节假日开展义务讲解、导游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树牢文明蒙自形象。二是聚焦服务文旅企业发展。开展走访帮扶、旅游市场调研,做好文旅企业升规纳限工作,助力文旅企业市场的回暖复苏,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即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家、特色小微涉旅企业40家、新业态企业7家、丙级旅游民宿1家。三是重点提升蒙自旅游形象。不断巩固提升“30天无理由退货”等机制,2023年以来开展涉旅企业诚信评价315家,充分让游客到蒙自的旅游体验感得到有效提升,能感受到有温度、有热度的文化旅游氛围,助力蒙自文化旅游市场不断升温。

  下一步,蒙自市将以获评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业态,提振加速蒙自文旅发展,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谢谢。

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省提出要全力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蒙自资源丰富、距离口岸较近。请问,在发挥区位优势、联动经开区、综保区、跨合区,打造园区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的方面有什么样的计划和考虑?谢谢。

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波先生回答:

  感谢提问。云南蒙自产业园区是从2009年蒙自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而来,随着弥蒙高铁通车,红河蒙自机场、红河综合交通枢纽稳步推进,我市交通枢纽内外循环连接点作用开始显现,具有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的坚实基础。2013年6月,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工业园区。蒙自产业园区规划为“一园四片区”,规划总面积1033.21公顷,产业以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以绿色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加工为辅助。在打造园区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方面。

  一是围绕龙头企业,发展资源经济。全力扶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确定支柱产业,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支柱产业引领。以有色金属为例,蒙自矿产资源丰富,矿种类型较多,包括有色金属(锡、铜、铅、锌、锑)、贵金属(金、银)、非金属矿产等6大类18种矿产,而园区内企业蒙自矿冶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勘探、采矿、选矿、冶炼、贸易于一体,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资源型矿冶企业,是云南省百强企业,下一步园区将依托蒙自矿冶公司,重点发展选矿、冶炼以及延伸下游产业的精深加工,新材料生产制造及综合资源利用开发,建成全省重要的以发展锌、铟、铅、银等冶金精深加工及延伸相关产业链为主的矿业精深加工基地之一。

  二是立足区位优势,做强新型建材。当前,园区聚集了齐星集团、瀛洲水泥等大型建材企业,具备诸多绿色新型建材产业梯度转移承接点的条件,对内可聚焦滇南中心城市群等新型城镇化重大项目建设需求;对外可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中越五省市经济走廊合作等建设,立足这一优势,下一步,园区将持续做优ALC板材、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建材,持续做强做大新型建材产业。

  三是搭乘沿边快车,寻求对外突破。河口是蒙自产业园区工业产品重要转输口岸,未来“蒙自—河口”增长极的快速发展将为蒙自产业园区带来了重大机遇。为搭乘产业转移快车,将蒙自产业园区有色金属及新材料片区、装备制造片区2个片区纳入河口沿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第二层级拓展联动区,蒙自产业园区有望实现对外业务新突破。

刘红梅:

  感谢熊波先生的作答。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和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蒙自市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州委“337”工作思路的实施中,深入践行省委倡导的“十种鲜明导向”,落实州委、州政府对蒙自“强州府、挑大梁”使命责任,加快建设活力之城、开放之城、绿美之城、幸福之城、文明之城,以新气象新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蒙自生动实践。希望大家要宣传好、报道好今天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以及蒙自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成效,并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和支持蒙自市,为蒙自市的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阅读下一篇

“强信心 重质量 快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作风效能革命专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