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州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

“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开远市专场

文章来源:红河州政府新闻办

发布日期:2022/11/04 09:20

浏览次数:

发布会现场

  7月25日上午,“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开远市专场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新闻与传播管理科科长魏道俊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新闻与传播管理科科长 魏道俊: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开远市专场新闻发布会。

  开远,寓意“开放包容,行稳致远”,素有“滇南毓秀”“滇南商埠”之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开远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以园区经济为突破口,加速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实现从“一煤独大到多元支撑、从黑色经济到绿色发展、从污染之城到生态新城”的华丽转身。五次入围云南省县域经济“10强县”,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围棋之乡、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等殊荣,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2021年获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中共开远市委、开远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开远市委书记孔劲松先生;

  中共开远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叶兴成先生;

  中共开远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春芳女士;

  开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永安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驻滇有关新闻单位、驻州新闻单位、州级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由中共开远市委书记孔劲松先生作新闻发布,二是媒体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中共开远市委书记孔劲松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开远市委书记孔劲松先生作新闻发布

中共开远市委书记孔劲松:

  尊敬的各位嘉宾、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非常高兴有机会通过“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与大家交流党的十八大以来开远大地发生的变化。

  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开远市委、开远市人民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关注、支持开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十年来,开远各族儿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真抓实干、接续奋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跨越,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昂首阔步迈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这十年,我们勇搏风浪,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2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03亿元,年均增长8.9%,五次入围云南省县域经济“10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8.4亿元增加到16.6亿元,年均增长9%。2021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93852元,全州排名第三,年均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1.1∶46.3∶42.6调整为2021年的9.9∶40.8∶49.3,经济实力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型工业持续夯实。全市工业总产值从142亿元提升至23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30家增至93家,是2012年的3.1倍。建成轻工业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3个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共计83家,其中,规上企业63家,2021年园区总产值达79.5亿元;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获批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小龙潭绿色低碳精细化工园区获批云南省首批化工园区,解化、红磷搬迁转型升级项目列入全省产业发展“双百”工程项目,六大传统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67%下降至47%。高原特色农业亮点纷呈。花卉产业从无到有,成功创建以花卉、水稻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驻企业达25家,形成了集高品质花卉种植、种源研发、种苗繁育、冷链物流、互联网销售、创业孵化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先后获批“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出“七彩云菊”品牌,全市花卉产值突破15亿元。优势农业特色产业质效凸显,卧龙谷香软米获评“云南六大名米”,“开远蜜桃”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全省重要的家禽种苗供应中心,商品禽蛋、禽肉生产基地。建设9万亩高标准农田,稳步扩大农业优质生产区面积,确保“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农业总产值从10亿元增至25.3亿元。第三产业欣欣向荣。建成体育中心、凤凰生态公园、知花小镇,壹然广场文旅商业综合休闲街区、南正街主题街区投用,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9亿元增至110亿元,年均增长10.9%。持续推进外贸量稳步增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2亿美元增至4.2亿美元,年均增长13.7%。建设“数字开远”,以开远公共安全大数据平台、数字花卉全产业链平台建设为切入点,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同步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在全州率先开展“快递进村”,快递服务行政村覆盖率100%,获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这十年,我们步履铿锵,城乡面貌实现美丽蝶变。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产城融合格局加速形成。城市品质逐年提高。4.9平方公里南部生态新城拔地而起,建成区面积从20平方公里扩大至27平方公里。占地3500亩的凤凰生态公园和总长35公里的城市绿道建成投用,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9%增至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平方米提升至15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不断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完成23371户老旧小区和9900户棚户区改造,污水处理率由82%提升至96%,出水水质由原一级B标提升为一级A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始终保持100%。南园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列入全省首批城市更新示范点项目,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首战告捷。乡村面貌显著改善,完成农危房改造12598户,新建改建户厕28504座,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仁者、通灵等29个村庄入选省级“美丽村庄”,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

  这十年,我们真抓实干,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累计谋划基础设施类项目230个,涉及投资750亿元。弥蒙高铁通车在即,城区道路总长由90公里延长至222公里,“四纵四横”的城市路网基本形成,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549公里,行政村和自然村公路通畅率100%,获评云南省“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实施重点水利工程18件,大庄水库、三台铺水库投入使用,有效解决6万余亩农田灌溉问题,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实施集中供水工程264件,消除114个“水窖村”,两个自来水厂完成提质扩容,安全饮水达标率100%。建成泸西—弥勒—开远—蒙自天然气支线管道,完成电力配网改造提升465公里,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90个;实现行政村光纤宽带及4G网络全覆盖,城乡宽带上网同速同价;建成5G基站141座,5G网络基本覆盖城区。

  这十年,我们久久为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坚持把“绿水青山”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底色,坚决守护好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实施传统企业技改项目,全面完成污染减排目标,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由90.1%提升至97.8%,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围绕增绿、护绿、用绿、活绿,大力开展“六大行动”,累计植树造林23万亩,获评省级森林乡村15个,森林蓄积量从158万立方米增至207万立方米。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南洞河、泸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流域内水质全面提升,获评省级“美丽河湖”4个、州级“美丽河湖”8个,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家水利部表彰。

  这十年,我们坚守初心,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举全市之力尽锐出战、决战脱贫,全市唯一的贫困乡摘帽、36个贫困村出列、5845户24931名贫困人口销号,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教育投入从4亿元增至8亿元,人均受教育年限从8年增至11年,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自然村“四位一体”阵地建设工程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市文化馆、图书馆连续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开远发电厂旧址、长虹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国保”单位“零”的突破。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市人民医院晋升三级医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建成投用,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先进单位。成功创建云南省医养结合试点县,凤凰谷P100生命养护中心建成运营,成为全州规模最大的养护中心,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85张,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4倍。开发就业岗位12万余个,城镇新增就业6万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次,星光社区、泸江社区入选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低保户、残疾人、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体应保尽保,民生支出从12亿元增至28亿元,年均增速8.6%。全面落实退役军人优待优抚政策,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这十年,我们强基固本,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扛牢压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坚定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全面践行主动工作机制,先后组织开展工作作风专项整治和作风教育整顿,持续推进“红黑榜”“问题项目上榜”等工作机制,实施干部岗位交流办法,在推动落实、务求实效上展现新作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和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抓实“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开展“乡村振兴大擂台”和“好书记大比武”活动,深入实施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行动、“书记领航”项目,积极开展“模范机关创建”和“寻标对标达标创标”工作,不断推动各领域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化政治巡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十年感恩奋进,十年砥砺前行。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推动发展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引,担当实干、接续奋斗,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着力破解“化工围城”,以产业转型带动城市转型,以园区经济为突破口,加速新型城镇化步伐,着力将开远打造成为新型工业生态宜居城市,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州党委有要求、开远见行动!

  相信,开远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最后,希望在座的记者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开远、宣传开远、帮助开远,共谋发展良策,帮助我们把各项工作干得更好,开远欢迎您!

魏道俊:

  感谢孔劲松先生的发布。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请这位记者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开远是一座老工业城市,随着发展,“化工围城、城围化工”之势日渐凸显。我们注意到,进入新时代,开远将发展定位在“建设新型工业生态宜居城市”上。请问开远将如何破局,彻底破解“化工围城、城围化工”难题?同时,开远又将如何开局,实现“老”工业城市向“新”工业城市之变?

中共开远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叶兴成先生作答:

  开远因化工而兴,亦因化工而难。历届市委、市政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推动开远发展之变,实现了从“一煤独大”到“多元支撑”,从“黑色经济”到“绿色发展”,从“污染之城”到“生态新城”的华丽转身。

  但要彻底破解“化工围城、城围化工”难题,实现“老”工业城市向“新”工业城市转变,就要解决好“退”(退城入园)与“建”(建设一条新型化工产业链)的问题。

  一是坚持“工业强市”理念,抢抓发展机遇,规划建设云南省首批化工园区—小龙潭绿色低碳精细化工园区。园区聚焦“绿色、低碳、精细化工”定位,以新型煤化工(煤电气化)为主,辅助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制造等多元发展,形成精细煤化工产业集聚和循环产业链,建设现代大型煤化工为主导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二是全力以赴推进园区内引进的第一个大项目,即解化搬迁转型升级建设50万吨合成氨及下游项目。项目建成后,开远的褐煤资源将得到深度开发利用,煤化工产业链将得到延伸拓展,实现传统煤化产品向精细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形成新能源材料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助推将开远全力打造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现代精细化工集聚区、产业转型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持续巩固“美丽县城”建设成果,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实施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开展城区绿化美化,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深入挖掘延续滇越铁路文化、工业文化,丰富“幸福开远”文化内涵,夯实城市发展“软实力”。

  未来,开远市将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化工园区打造成为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千亿级产业园区目标,全力推动小龙潭绿色低碳精细化工园、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轻工业产业园协同发展、产业链互补,形成产业集群,着力将开远打造成新型工业生态宜居城市!

新浪云南记者现场提问:

  今年是开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二年,也是关键一年。请问在创文过程中,开远有哪些具体做法和亮点,目前取得哪些成效?

中共开远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春芳女士作答:

  开远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开放包容、行稳致远”的城市精神,坚持“112345”工作思路,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调动党政军企民共同发力,直面创建困难问题、直指民生关切热点、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努力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

  一、以文铸魂聚人心。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根和魂,探索“5+” 学习法(“组织+制度、党史+英模、讲座+党课、线上+线下、主题党日+办实事”),打造“红色记忆”展厅等13个体验式教学点,依托“乡土能人宣讲团”等12支宣讲队伍,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干部群众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以文润城靓家园。坚持用绣花功夫抓实城市治理,实行干部分片挂任村(社区)第一书记、路长、楼长制,用脚步丈量城市。先后提升改造9个农贸市场、11条城市主次道,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实施了16个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提升改造,共计改造119.57万平方米,2.33万户居民直接受益,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创文带来的新变化。划定20个“15分钟生活圈”,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做到哪里。聚焦短板弱项和群众期盼,持续开展“十大文明实践活动”和“十个专项提升行动”,把文明创建工作做到群众心里。

  三、以文着色护生态。统筹绿色发展与文明创建,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工作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统筹谋划、同步推进。深入实施公园城市建设行动,抓实城市绿化、通道绿化、扬尘治理、污水处理提标、垃圾分类、城市精细化管理,生态文明理念在开远生根发芽,绽放绚丽的生态之花。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升至97.8%,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四、以文化人树新风。坚持“文明城市是人的文明”这一理念,紧盯城市和农村两大主阵地,建成1个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5个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89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注册志愿者5.8万人,占常住人口数的18%,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1700余场,参与人数9万余人次,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蔚然成风,文明之光烛照开远、文明风尚浸润人心,城市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五、以文聚力助发展。结合疫情防控、园区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一体推进文明创建“一把手”工程,实现了创建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同频共振。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局面更加巩固,奏响开远以文明创建助推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目前,开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首战告捷,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增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文明城市创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拿出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中国网记者现场提问:

  近年来,开远变得越来越美了,成功从污染之城蝶变成生态之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比较明显。请问具体成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开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永安先生作答: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央赋予的重大政治责任,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开远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市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同期待。开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一体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污染治理修复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短板逐渐补齐,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一是城市底色越来越绿。开远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云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市,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珠江源头南盘江流经开远,珠江水系的泸江河、南洞河汇聚穿城而过;3500亩的凤凰生态公园、南洞河湿地公园和35公里城市绿道建成投用(建成连接南洞风景区、泸江河、南洞河、凤凰生态公园、泸江公园、幸福大草原等全市风景、水系的城市绿道环形系统),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9%增至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平方米提升至15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按照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大手笔抓好城市规划设计、大手笔推动城市开发建设、着力打造山水交融、独具特色的品质开远原则,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产城融合格局加速形成,城市品质持续提升。4.9平方公里南部生态新城拔地而起,建成区面积从20平方公里扩大至27平方公里。不断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完成23371户老旧小区和9900户棚户区改造,污水处理率由82%提升至96%,出水水质由原一级B标提升为一级A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始终保持100%。南园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列入全省首批城市更新示范点项目,成功创建云南省“美丽县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首战告捷。乡村面貌显著改善,完成农危房改造12598户,新建改建户厕28504座,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仁者、通灵等29个村庄入选省级评定“美丽村庄”,以崭新姿态呈现在青山绿水之间,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

  三是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按照“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开远”的原则,做到“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区域治理、流域治理、属地治理,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三是统筹治污减排降碳协同增效,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由90.1%提升至97.8%,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围绕增绿、护绿、用绿、活绿,大力开展“六大行动”,累计植树造林23万亩,获评省级森林乡村15个,森林蓄积量从158万立方米增至207万立方米。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南洞河、泸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流域内水质全面提升,获评省级“美丽河湖”4个、州级“美丽河湖”8个,河(湖)长制工作获水利部表彰。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开远是全省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的城市,请问在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过程中,开远如何兼顾新与旧、面子与里子的问题,打造具有开远特色的城市更新项目?

中共开远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叶兴成先生作答:

  城市更新事关城市永续发展。开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加速推进城市更新,走出一条有温度、有高度、有风度的城市更新之路,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一是强抓手。2020年以来,开远市以巩固“美丽县城”建设为抓手,以南正街片区为核心,连片带动实施南园片区老旧小区棚户区城市更新项目,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主题街区、集贸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

  二是造亮点。南正街片区是典型的棚户区,改造更新前,房屋老旧、人员密集、设施老化,群众居住环境较差。但南正街也曾是开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老开远的象征与代表。为有效体现开远传统格局和历史文化,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双赢,我们以“推进棚改建设、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打造城市名片”为宗旨,以“旅游+文化+休闲+美食”为定位,以文化馆、九天阁文化广场为核心,建设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品鉴、美食体验于一体的南正街主题街区。主题街区于2017年启动建设,2021年12月26日正式开放,成为具有开远记忆、乡愁的特色主题街区,凸显开远特色城市文化,承载起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文脉与市民的情感归依,成为网红打卡点。老城老街焕发新活力,有效助力开远文化旅游产业振兴,激活开远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开远诚挚邀请各位记者朋友到开远南正街打卡。

  三是提品质。通过规划建设公园广场、公厕、智慧停车位,实施道路提升改造、路网建设、给排水、绿化、城市小公园广场、学校、卫生服务中心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老旧小区从“样样缺”到“样样有”,集贸市场从“脏乱差”到“洁净美”,让市民充分享受更新成果,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魏道俊: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的积极提问,也感谢各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与解答。在开远市“建设新型工业生态宜居城市”的征程上,离不开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大家对开远的关心、关注,欢迎大家多多走进开远、了解开远、宣传开远,共同讲好开远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感谢新闻界的朋友,我们下一场发布会再见!

阅读下一篇

“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个旧市专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