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新闻发布>州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

“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个旧市专场

文章来源:红河州政府新闻办

发布日期:2022/11/03 10:48

浏览次数:

  

发布会现场

  7月21日上午,“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个旧市专场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红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红梅主持新闻发布会

红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刘红梅: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个旧市专场新闻发布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个旧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敢于担当,锐意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先后获得“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等殊荣,现代化城市的十项标准已达标六项,被誉为“中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中共个旧市委、个旧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个旧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个旧市委书记 沈焕然先生;

  中共个旧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李嘉龙先生;

  中共个旧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赵正田先生;

  个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曹耀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驻滇有关新闻单位、驻州新闻单位、州级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由中共个旧市委书记沈焕然先生作新闻发布,二是媒体记者提问。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中共个旧市委书记沈焕然先生发布新闻。

  中共个旧市委书记沈焕然先生作新闻发布

中共个旧市委书记 沈焕然:

  谢谢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嘉宾、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通过“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与大家交流。首先,我谨代表中共个旧市委、个旧市人民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关注、支持个旧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个旧市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工作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个旧因锡而立,因锡而盛,因锡而名,是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锡化工中心、锡材中心和砷化工中心,拥有两千多年锡矿开采史,有色金属采、选、冶等工艺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获得“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等殊荣,现代化城市的十项标准已达标六项,被誉为“中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个旧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2012年至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68.35亿元增加到401.05亿元,增长1.38倍;固定资产投资从68亿元增加到314.55亿元,增长3.6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3.12亿元增加到119.48亿元,增长1.7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9.06亿元增加到14.51亿元,增长60.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038元增加到43080元,增长1.26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476元增加到20330元,增长1.40倍。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进入省级县域经济十强县行列,上榜全国县域投资潜力、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前400强。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结构调优,在转型发展中擦亮闻名遐迩的“世界锡都”名片。

  一是激发工业转型新活力。全产业链重塑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打好绿色能源牌,深入推行“链长制”,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尾矿和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拉长有色金属产业链,着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沙甸冲坡哨冶金加工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八抱树化工片区已获批;北部选矿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完成,20家企业入园并建成投产,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量;个旧市特色工业园区晋升为百亿级园区,总产值达119亿元,入驻企业75户。大力推进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电子信息制造业成为继有色金属行业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推动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优化,云锡锡冶炼退城入园搬迁改造项目、云锡年产12.5万吨阴极铜升级改造项目稳产达产;振兴、源正延伸产业链再生铅技改项目稳步推进;达明威、旭众低品位铅银废料综合利用技改,云南安化五八一异地技改,惠丰铜业年产4万吨铜杆,惠铜新材料年产1万吨高档电解铜箔,戊电靶材等项目顺利投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案例入围全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地方改革创新案例名单,个旧市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纳入“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多证合一”“一窗通办”全面实施,市场主体达2.91万户,纳税人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坚持“一把手”招商,聚焦绿色食品、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数字经济等重点方向精准招商,比亚迪、诺普信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个旧。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化水平,德远、云帆、瑞捷电工获批为国家级高新企业,鑫联环保、惠铜新材料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云锡公司、云南乘风、自立矿冶稳定位列全球精锡生产前10位的大型公司,云锡锡化工、惠丰、惠铜成为新的10亿级企业,润鑫铝业成为全国、全省“两化融合”标志性项目,圣比和实业、云河药业入选全省百家“民营小巨人”企业,云南乘风、振兴集团、自立矿冶进入云南省非公企业百强榜单,云锡机械、红河砷业等10户企业成为“云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二是培育现代农业新动能。打好绿色食品牌,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02:1,农业龙头企业达58家。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平均亩产最高达到1152.3公斤。乍甸乳业成为全州唯一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荣获云南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称号;大红屯荣获“中国百佳粮油企业”称号,发展为全省最大粮油加工企业;云河药业发展成为国家中药企业百强,复方龙血竭胶囊进入国家药典;乍甸乳业、云河药业荣获“云南老字号”企业称号。

  三是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阴山玻璃栈道、阳山生态公园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成为健康旅游热点,陡岩村列入全国第三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加级寨入选“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市工人疗养院提升改造通过全国总工会审批,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滑翔赛、戈贾森林公园国际ITRA越野跑等品牌体育赛事。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产城融合中打造人和景美的“宜居个旧”。

  一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差异化协同发展要求,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一核、两区、两片、三轴”空间布局,大屯、沙甸、锡城成功撤镇(区)设街道。做强做大新城区,大屯新区坚持产城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三个先行”,开展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47.89亿元。8条主干道路竣工通行,大屯至滇南绿洲开通公交,中央民大附中红河州实验学校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中医医院基本建成,地下管廊、强电入地、供水工程、排污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推动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做精主城区,坚持只拆不建、提质增绿,持续加大控违、拆违力度,推进工业遗址旅游开发,变“工业锈带”为“工业秀带”,城市更新列入省级试点,选矿厂城市更新推荐申报国家示范项目。“美丽县城”建设深入推进,解放路、工人路、冶炼路、金湖西路、炼厂公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工,怀源芳圃和宝华公园智能停车场、主城区雨水管网、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城区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建成投入使用,“绿染锡都•花漫金湖”成效凸显。做特鸡沙一体化示范区,深入推进鸡街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鸡街沙甸嵌入式融合发展,推动鸡沙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储备鸡街沙甸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40项,计划总投资204.87亿元,目前完成投资21.39亿元。鑫联环保锌合金及锌基材料深加工项目已建成待投运,鸡街镇豆腐集中加工区已完工投产,个旧火车站建成并投运。完成沙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鸡街沙甸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二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培育62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3182户12233人增收;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各类培训,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5821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安居工程10108户,完成2096人易地搬迁任务,大屯“幸福小区”城镇化安置点建设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落实各项教育惠民资金2.3亿元,实现应助尽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稳定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2019年底,实现30个贫困村出列、1个贫困乡退出,所有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7.59%下降至零,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三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邀请“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保继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等人才回乡参与规划,编制完成27个行政村、农村社区“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抓实重点产业,依托乍甸乳业、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着力提升畜产品品质、规模和产量,依托云河药业等龙头企业,稳步推广人工种植技术,扶持和培育一批中药材种植重点户和专业户,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链延伸,大力推行“链长制”,用“产业链”的思路做强做大做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短板弱项,累计改建卫生户厕23190座、卫生公厕145座,乡镇(街道)及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均达100%,创建省级美丽乡村5个、州级14个。抓党建促乡村治理,把优秀年轻干部下派到乡村担任“第一书记”,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绿水青山中铺就锡都大地的幸福底色。

  一是坚持刀刃向内,在督察整改中体现个旧担当。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完毕,抓实督察整改加快产业转型,拆除炼铅鼓风炉58座,关停364家选矿企业。

  二是坚持动真碰硬,在综合治理中打造个旧样板。累计淘汰各类落后产能57.7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6%以上。投资10.67亿元实施污染防治、生态修复项目23个,成功列入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个旧市有色金属矿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获批为国家试点,红河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运。

  三是坚持靶向施策,在有效治污中展现个旧作为。打好蓝天保卫战,抓好滇南中心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城区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创建为“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长制有效落实,谋划“一湖一海两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23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获评国家级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市。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云南省首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试点,阳山生态公园成为省州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典范,64个废渣堆整治主体工程已完工,2700余万吨历史遗留冶炼废渣得到有效管控,冶炼废渣堆场原位风险管控技术示范项目列入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全面推行林长制,白云山国有林场荣获“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荣誉称号,被评定为全省森林经营示范试点,16个村委会荣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在社会治理中描绘安定和谐的秀美蓝图。

  一是共筑团结和谐幸福家园。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6个,创建州级示范单位85个、示范家庭350户、教育基地3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1所,建成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和民族团结林,和平社区“四梁八柱”、市法院“三注重三坚持”经验得到国家民委和省民宗委的肯定。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宗教事务工作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持续巩固。

  二是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深挖锡文化资源,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及文物保护利用。中央民大附中红河州实验学校实现高品质特色化办学,基础教育“三率”综合排名全州第一,全面改薄目标提前实现。卫生医疗事业全面推进,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3.57张,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55%,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云南省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五次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平稳有序,核酸最大单管日检测量10320管,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签订全员核酸检测协议,应急状态下每日单检可达9万管以上,选派39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选派两批次民兵、干部职工组成强边固防突击队支援金平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正风肃纪中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一是增强政治判断力,牢牢把握政治主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领域可管可控。坚决扛起巡视整改政治责任,中央巡视组巡视云南反馈问题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

  二是增强政治领悟力,时刻保持政治清醒。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抓落实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实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组织实施“书记领航”项目,做到“各级书记抓党建、一切工作到支部、‘三会一课’全覆盖”。全面排查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100%达标,“两新”组织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实施“15361”城市基层党建工程,“全省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三是增强政治执行力,切实履行政治职责。突出政治标准,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污染治理等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着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整治“四风”,深入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并通报了一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尊敬的各位嘉宾、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个旧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和我们一起宣传个旧良好的形象,进一步提高个旧知名度和美誉度。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迎难而上、敢于争先、真抓实干”的锡都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绘就新时代“世界锡都·宜居个旧”的美丽画卷。

刘红梅:

  感谢沈焕然先生的发布。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请这位记者提问。

新浪网记者现场提问:

  我们了解到,个旧市大屯新区将作为未来滇南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那么个旧市将如何把它打造成为红河发展的强大引擎?

中共个旧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赵正田先生作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对个旧大屯新区建设的关心。

  大屯新区作为滇南中心城市群落的核心区域,按照州委、州政府“一个中心,五个示范”和“相向融合发展,共同打造成滇南中心·门户城市”的要求,个旧市正在加快实施城市“东进”战略,将大屯新区打造成滇南中心核心区的产业服务中心和个旧东部新城。以城市转型带动产业转型,拓展城市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个旧可持续发展,并成为“一个试点,三大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充分发挥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引领作用,我们将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产业发展。我们将抢抓国家“一带一路”、RCEP建设机遇,紧紧围绕与蒙自经开区联动发展,大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丁基锡中间体新材料、圣比和新能源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大屯粮食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强化北部选矿示范园区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建立滇南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智慧平台,为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供智力支撑,积极主动服务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在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征程上交出个旧答卷。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屯新区重点实施了安置房、城市综合管廊、供水工程、强电入地、红河大道人行道改造提升、停车场、排水防涝等项目,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为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在建成滇南绿洲、州医院、州一中的基础上,又配套建设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调度中心、个旧市大屯新区中医医院、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红河州实验学校和平小学大屯校区等项目。

  三是重塑优美生态环境。目前,正在开展个旧市大屯新区生活污水完善工程、大屯海3#引洪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大屯海清淤扩容工程、大屯新区城市绿道等项目,建设完成后个旧市大屯新区整体生态环境将得到提升。

  以上措施既是对州委、州政府“一个中心,五个示范”和“相向融合发展,共同打造成滇南中心·门户城市”战略决策的坚决支持和配合,又是推进个旧产业空间和城市形态的拓展和重组,确保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推进,并带动和促进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建设,着力优化城镇发展空间,提升城镇品质,达到双城联动、市区融合发展的目标,从而推动滇南中心城市成为红河州发展的强大引擎。

《春城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个旧是云南省工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两千多年的矿业开采冶炼历史孕育出独特而绚丽的锡文化,请问在锡文化品牌的打造上,个旧有什么打算和举措?

中共个旧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嘉龙先生作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对个旧市文化建设工作的关注、关心!

  可以说,一个个锡矿构成了一部个旧史,自清康熙以来,随着锡业的兴盛,四方民众云集个旧,于是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形成了以锡为符号,以探、采、选、冶和贸易为载体,以锡的历史和发展所形成的生存环境、人文精神、人文现象和富有地域特色的锡文化。这是个旧最宝贵的财富,是个旧的“根”和“源”,为个旧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锡文化品牌的打造上,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谋划推进。

  一是全面梳理个旧市锡文化资源。按照《个旧市工业遗产普查项目》名录,积极梳理盘点全市锡文化资源,根据资源特点分类保护,加强项目策划包装,走文化产业化道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加强主动对接汇报,力争把“锡工艺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二是推动锡文化工业遗址活化利用。加强与云锡公司的沟通、合作,围绕“工业+旅游”,以云锡公司闲置废弃厂区为基础,进行创意设计,融入现代时尚业态功能元素,打造“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将个旧选厂、云锡机械厂打造成工业文化遗址公园、沉浸式康养休闲区、锡文化创意中心和历史文化街区等,让“工业锈带”变为“生活秀带”,延续锡文化历史文脉,让矿业工业文脉存于历史、活在当下、面向未来。

  三是打造锡文化城市公园。围绕建设宜居个旧,突出城市文化底蕴,充分融入个旧城市更新项目,深入挖掘个旧市区与锡业开发有关联的元素,在主要街区、广场、公园、居民生活区等重要场所植入锡文化元素,打造主题街区、主题公园,让锡元素融入城市的每个角落,让锡文化成为个旧独特的风景,真正把个旧城区建成享誉全球的一座锡文化城市公园。比如,已将100个采矿矿斗制作成花箱,摆放在金湖东路沿线,打造出一条个旧独有的锡文化特色街。

  四是讲好个旧锡文化故事。围绕锡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对外宣传策划,加强与中央、省、州各级媒体的常态化合作,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对外宣传工作格局,让锡文化元素在各级主流媒体平台常见常新,对外讲好个旧锡文化故事,展示好“世界锡都·宜居个旧”良好形象。同时,积极争取在个旧举办“世界锡文化论坛”。

  再次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个旧文化建设工作的关心。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多到个旧采访报道,让我们共同讲好个旧锡文化的故事、世界锡都的故事。

中国网记者现场提问: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个旧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个旧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请问个旧具体做了哪些工作?今后要如何继续推进绿色发展?

中共个旧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赵正田先生作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个旧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根本性变革。

  一是坚持严的基调,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落实。制定了《个旧市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实施意见》《个旧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以严厉的追责问责倒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向纵深发展。两轮督察受理转办的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79件,已完成整改75件。第一轮督察和“回头看”整改方案中明确的26个整改任务,总体完成率达到100%。第二轮整改方案明确的17个整改任务正在积极有序推进。

  三是坚持科学治污,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三大领域污染防治攻坚。坚持系统治理,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6年86.3%提高到97.8%,环境空气中砷、铅浓度分别降低90.4%和80.6%;坚持多措并举,国控水质断面保持优良,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完成30个行政村污水治理,获评国家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市;坚持精准施策,以云南省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为契机,探索形成了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为主线,冶炼废渣污染防治为重点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形成了4种技术、5种做法、6种模式,为云南其他地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提供了示范。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筑牢“世界锡都﹒宜居个旧”生态屏障。重点重金属削减率17.44%,占全省净削减量的42.10%。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3.96%。拆除鼓风炉58座,关停364家选矿

  企业,淘汰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57.76万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1.8平方公里。实施森林抚育、绿化造林14.1万亩,完成通道面山绿化4.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34.3%提高至2021年46%。成功创建白云水库等4个州级美丽河湖。阳山生态公园成为省、州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典范。列入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纳入国家支持范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成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殊荣、“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国家气候标志,成功创建云南省文明城市,五次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重点围绕以下5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系统的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好市级和各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作用,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不断完善滇南中心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机制,确保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稳中有升。

  三是坚持“退、减、调、治、管”多管齐下,完善“一河一策”保护治理工程项目,进一步推进重点湖泊、流域综合治理。

  四是持续深入推进云南省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在土壤污染防治体制机制、修复治理和风险管控上继续寻求新突破。

  五是以项目为抓手,加快生态环境项目谋划与建设,补齐治污设施短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谢谢。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个旧市作为一座有雄厚有色金属发展底蕴和基础的工业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努力建设成为云南新型工业化强市的目标,请问个旧市在淘汰部分落后产能之后,将如何培育后续接替产业,未来如何发展?

个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耀先生作答: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对个旧市产业发展转型的关心!

  个旧市委、市政府将通过高质量构建“5+4”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推进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及绿色能源、现代服务产业链4条重点产业链,培育后续接替产业,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激发工业转型新活力。依托国际规模最大的锡制造基地的资源优势,以发展锡基新材料为重点,开发锡基新材料的新生态,提升产品附加值,协同发展铜、铝、铅、锌、铟等为基础的先进材料产业,力争到2025年,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形成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集群,为建设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强市”提供有力支撑。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一批智能穿戴、智能家电、数码终端等智能终端产品以及光电显示、网络通信、物联传感设备等整机组装制造龙头企业落户。积极发展基础元器件,重点开发适用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电子电器基础元器件。力争到2025年,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180亿元。加快推进华鼎100万吨冶炼废渣综合利用处置、广州安华100万吨冶炼废渣综合利用处置等项目力度,积极推进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形成较强的创新引领、产业带动和降碳示范效应。着力打好“绿色能源牌”,加快猴子山风电场、云锡尾矿库十个分布式光伏电站等项目推进力度,积极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力争到2025年,节能环保及绿色能源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150亿元,让绿色成为个旧市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鲜明、最亮眼的“底色”。

  二是培育现代农业新动能。着力打好“绿色食品牌”,提升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全面落实“一二三”行动,加快推进肉牛、肉羊、生猪等高原特色养殖示范区建设。同时,以科技创新推动“一瓶奶”(乍甸乳业)、“一袋米”(大红屯)、“一味药”(云河药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快乳肉兼用型奶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龙园乡村振兴产业示范、贾沙扶贫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提质提级。

  三是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着力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围绕锡产业文化及工业遗产资源,实施“锡文化+”旅游战略,打造以工业遗产为代表的文旅融合发展特色示范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个旧电商贸易物流产业园、红河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北部选矿园区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物流、农产品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城市配送物流等专业物流,打造有色金属仓储、粮油物流产业链。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链,构建集健康、养老、养生、医疗、康体为一体的大健康体系。

  未来,个旧市将通过全面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围绕本地链主企业引进战略合作者和配套龙头企业,使各条产业链能走深走精走长,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谢谢!

刘红梅:

  感谢曹耀先生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的积极提问,也感谢各发布人的精彩发布与解答。在个旧市奋力擘画“世界锡都·宜居个旧”美丽画卷的征程上,离不开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大家对个旧的关心、关注,欢迎大家多多走进锡都、了解锡都、宣传锡都,共同讲好锡都发展改革的故事,讲好锡都儿女奋斗圆梦的故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感谢新闻界的朋友,我们下一场发布会再见!

阅读下一篇

“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蒙自市专场

>